当前位置: 初中语文 /苏教版 /八年级上册 /第四单元 /十七 记承天寺夜游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苏教版语文八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第17课《记承天寺夜游》同步练习

更新时间:2021-05-20 浏览次数:1188 类型:同步测试
一、基础题
  • 1. 《记承天寺夜游》作者:,字,号(朝代)文学家,与父、弟合称“三苏”,三人同为之列。我们学过他的文章(词)有

  • 2. 读《记承天寺夜游》,理解性默写。

    ①文中描写月光美景的语句是

    ②表达作者微妙复杂的感情语句是。(主旨句 )

  • 3. 理解课文《记承天寺夜游》,默写。

    ①作者游承天寺的原因:

    ②《记承天寺夜游》中的一句,描绘了一个空明澄澈,疏影摇曳,亦真亦幻的美妙境界。

  • 4. 理解课文《记承天寺夜游》

    全文以为线索,依据作者的行踪,以诗的笔触描绘了夏夜月光图,创设了一种清冷皎浩的意境,表达了作者心境。

  • 5. 用简洁的语言概括《记承天寺夜游》作者的复杂感情。

    ;②;③人生感慨;④赏月喜悦;⑤

  • 6. 下面对划线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无与为乐者(思念) B . 至承天寺(于是,就) C . 怀民亦未(睡觉) D . 步于中庭(共同,一起)
  • 7. 下列划线的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 . 月色人(窗户) B . 无与为乐者(想到) C . 怀民亦未(睡觉)    D . 步于中庭(一起)
  • 8. 下面搭配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记承天寺夜游》——苏轼——宋代 B . 《潮》——周密——明代 C . 《湖心亭看雪》——张岱——明末清初 D . 《归园田居》——陶渊明——晋代
  • 9. 苏轼在这篇《记承天寺夜游》游记中抒发的“闲人”情感和下面哪篇文章的感情最为接近?(    )。

    A . 范仲淹《岳阳楼记》 B . 欧阳修《醉翁亭记》 C . 柳宗元《小石潭记》 D . 陶渊明《桃花源记》
  • 10. 下列句中的“/”表示朗读时的停顿,其中读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不知/天上宫阙 B . 我/欲乘风归去 C . 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 D . 相与/步于中庭
  • 11. 选出句子阅读停顿正确的一项(     )。

    A . 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 B . 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 C . 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D . 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 12. 读课文《记承天寺夜游》,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

    A . 本文写在作者贬职期间,作者在文中表达的感情与柳宗元《小石潭记》中的一致。 B . 文中“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等句都与“闲”字相关。 C . 苏轼此时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这是一个有名无实的官,所以他自称闲人。 D . 本文写景较为简洁,用素描的笔法,写月色,写景物,给人清静雅致的感觉。
  • 13. 对《记承天寺夜游》中“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一句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A . 哪里都有月夜、竹柏,只是缺少我们两个这样的赏月的“闲人”罢了。 B . 表现了作者为大自然的美景所陶醉,而产生了异常欣喜的心情。 C . 表现了作者在政治上受排挤,心情苦闷,只好去大自然中寻找快乐和解脱。 D . 表现了作者超然物外、旷达乐观的生活态度。
  • 14. 借月抒情的古诗文句比比皆是,请辨析下列内容,选出有误的一项(     )。

    A . “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耳”作者由月下美景触发遭贬谪的悲凉、人生的感慨、赏月的欣喜、漫步的悠闲——种种微妙复杂的情感 B . “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壁……”,作者借对月色的描绘来抒写迁客骚人“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情怀 C .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词人借月来表达对亲人的思念,同时抒发对自然、对人生的感悟 D . “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词人用如钩的残月,渲染一种凄惨暗淡的意境,以表达亡国哀思
  • 15. 对文章《记承天寺夜游》的分析,说得不正确的一项(     )。

    A . 运用比喻描写月色,独具匠心,十分精妙,真可谓如诗如画,一个宁静淡雅的境界,真让人心醉神迷。 B . 这篇短文,真实地记录了作者当时生活的一个片段,透露出作者在遭贬谪中的那种凄凉、孤寂的特殊心境。 C . 这篇随笔性的小品,叙事简洁,写景如绘,而抒情则寓于叙事、写景之中。叙事、写景、抒情又都集中于写人;写人又突出一点“闲”。 D . 本文语言简洁、准确、形象,作者观察事物细致入微,抓住了佳境瞬间最敏感的特征,以极其少的文字,包罗较多的内容,凝练含蓄。
  • 16. 对“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一句,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 . 这句话生动地描绘了庭下积水的空明和水中藻、荇交横的样子。 B . 这句话生动地描绘了庭下积水的空明和竹柏的影子交横的样子。 C . 这句话生动地描绘了庭下月色的空明和水中藻、荇交横的样子。 D . 这句话生动地描绘了庭下月色的空明和竹柏的影子交横的样子。
  • 17. 用“/”标示下列语句朗读的语意停顿。

    盖竹柏影也 。

  • 18. 解释下列划线的词语在文中的意思。

    ①月色入户,欣然起行。

    无与为乐者。

    ③庭下如积水空明

  • 19. 翻译句子。

    1. (1) 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耳。

    2. (2) 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 20. 《记承天寺夜游》体会“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这一句的妙处。

  • 21. “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这一段写出了月光和竹柏倒影的什么特点?点染出一个怎么样美妙的境界?

  • 22. 请按不同的表达方式划分《记承天寺夜游》层次,并写出各层次大意。

  • 23. 本文《记承天寺夜游》“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一句描写了什么景色?这样描写有怎样的妙处?

二、阅读题
  • 24. 阅读《记承天寺夜游》,完成小题。

    记承天寺夜游

    苏轼

        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1. (1) 与下面例句中划线字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例句:无与为乐者

      A . 念念有词 B . 心无杂念 C . 念念不忘 D . 念过大学
    2. (2) 解释下列语句中划线词的意思。

      欣然起行。

      至承天寺。

      相与步于中庭。

  • 25. 比较阅读。

         【甲】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 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未寝,相与步于中庭。 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何夜无月?何处无松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乙】熙宁十年秋,彭城大水,云龙山人张君之草堂,水及其半扉。明年春,水落,迁于故居之东,东山之麓,升高而望,得异境焉,作亭于其上。彭城之山,冈岭四合,隐然如大环,独缺其西一面,而山人之亭,适当其缺。春夏之交,草木际天;秋冬雪月,千里一色;风雨晦明之间,俯仰百变。   

    山人有二鹤,甚驯而善飞。旦则望西山之缺而放焉,纵其所如,或立于陂田,或翔于云表;暮则傃东山而归,故名之曰“放鹤亭”。   

    郡守苏轼,时从宾佐僚吏往见山人,饮酒于斯亭而乐之。挹山人而告之曰:“子知隐居之乐乎?虽南面之君,未可与易也。……南面之君,虽清远闲放如鹤者,犹不得好,好之则亡其国;而山林遁世之士,虽荒惑败乱如酒者,犹不能为害,而况于鹤乎?由此观之,其为乐未可以同日而语也。”山人欣然而       笑曰:“有是哉!”

    注释:①放鹤亭:位于今江苏徐州市云龙山上。  ②陂(bēi):水田。 ③傃(sù):向,向着,沿着。 ④悒(yì):通:“揖”,作揖。

    1. (1) 下列各组划线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 . ①欣然起               ②大道之 B . ①升高望,得异境焉     ②望之蔚然深秀者,琅琊也 C . 亭于其上             ②冻风时 , 作则飞沙走砾 D . ①好之则其国           ②今亦死,举大计亦死
    2. (2)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两个句子。

      ①何夜无月?何处无松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②子知隐居之乐乎?虽南面之君,未可与易也。

    3. (3) 下列对文章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甲文中的“闲人”包含两层意思,既指自己和友人都是具有闲情雅致的人,也指作者郁郁不得志的悲凉心境。 B . 乙文是诗人被贬徐州时所作,记述了他拜访云龙山人时的一番问答。 C . 乙文指出,好鹤与纵酒两种嗜好,君主因之败乱王国,隐士却可以因之怡情,所以南面为君不如隐居之乐。这反映了作者在政治斗争失败后豁达向上的生活态度。 D . 乙文的着眼点不在“亭”,也不在“鹤”,而在赞颂它们高雅的主人。苏轼以极其欣赏的态度摹写了张山人隐居生活的无穷乐趣。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