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化学 /中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云南省2019年中考化学试卷

更新时间:2019-07-25 浏览次数:565 类型:中考真卷
一、单选题
二、填空题
  • 21. (2021·禄劝模拟) 化学用语是学习化学的重要工具,是国际通用的化学语言。
    1. (1) 请用化学用语填空:

      ①镁元素;②三个氧原子;③五个二氧化硫分子;④两个氢氧根离子

    2. (2) 符号“3Ca2+”中的“3”表示,“2+”表示
  • 22. (2019·云南) 化学不仅与我们的生产、生活密切相关,更是人类进步的关键。
    1. (1) 请从以下选项中选择适当物质的序号填空:a.生石灰  b.金刚石  c.食盐  d.稀有气体。

      ①可用来裁玻璃的是;    ②可用来做干燥剂的是

      ③可用作调味品的是;    ④可用于填充霓虹灯的是

    2. (2) 化学元素与人体健康密切相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填字母)。
      A . 人体中含量最高的常量元素是钙元素 B . 过量摄入碘元素会引起甲状腺肿大 C . 人体所需的元素从食物中摄取不足时,可以通过食品添加剂补充 D . 微量元素钛、铝是人体的必需元素
    3. (3) 三大化石燃料是指煤、石油和,它们都是不可再生能源。
    4. (4) 扑灭森林火灾的有效方法之一,是将大火蔓延路线前的一片树木砍掉。其灭火原理是
三、简答题
  • 23. (2019·云南) 水是一种重要的资源,爱护水资源,人人有责。
    1. (1) 如图所示,电解水的实验中,通电一段时间后,玻璃管a中收集到的气体是;通过实验可以得出水是由组成的。

    2. (2) 请列举一条日常生活中的节水措施
    3. (3) 下列做法会造成水体污染的是(填序号)。

      ①工业废水处理达标后排放    ②随意丢弃废旧电池

      ③提倡使用无磷洗衣粉           ④合理使用化肥和农药

    4. (4) 下列净化水的过程中,说法错误的是_____(填字母)。
      A . 活性炭可吸附水中的色素和有异味的物质 B . 明矾可以使硬水转化为软水 C . 自来水厂净化水的方法主要有沉淀、过滤、吸附、消毒杀菌 D . 净水方法中,净化程度最高的是蒸馏
    5. (5) 日常生活中,常用区分硬水和软水,实现硬水软化的简单方法是
  • 24. (2019·云南) 金属及金属材料在生产、生活中有广泛的应用。
    1. (1) 近年来,我省多地纷纷开展文明城市创建工作,垃圾分类回收是其中一项重要举措。某市街道垃圾桶如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①图中标识的物质,属于金属材料的是(写出一种即可)。

      ②使用铝合金做内筒的优点是(写出一点即可)。某品牌饮料的空易拉罐应收入(填“可回收”或“不可回收”)筒中。

      ③铁制品锈蚀的过程,实际上是铁跟空气中的发生化学反应的过程;除去铁制品表面的铁锈可用稀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 (2) 将甲、乙、丙三种金属分别投入稀硫酸中,甲、丙表面有气泡产生,乙无明显现象;若将甲放入丙的硫酸盐溶液中,一段时间后,甲的表面有丙析出。由此推断这三种金属的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
    3. (3) 将一定质量的铁粉加入到Al(NO33、Cu(NO32、AgNO3三种物质的混合溶液中,充分反应后过滤,得到滤液和滤渣。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_____(填字母)。
      A . 若滤液为蓝色,则滤渣中一定有银,可能有铜 B . 若滤渣中含有银、铜、铁,则滤液中一定含有Al3+、Fe3+、NO3 C . 若滤液为浅绿色,则滤渣中一定含银、铜、铝 D . 若滤渣中加稀盐酸无气泡产生,则滤液中一定有Al3+、Fe2+、Cu2+ , 可能有Ag+
四、推断题
  • 25. (2019·云南) 推理和判断是学习化学的重要方法。

    1. (1) A、B、C为初中化学常见的三种物质,它们之间的转化关系如图1所示(“→”表示某一种物质经一步反应可转化为另一种物质,部分反应物、生成物及反应条件已略去)请回答下列问题:

      ①若A、B、C均含有同一种元素,B、C组成元素相同,C的固体俗称“干冰”,则B的化学式是

      ②若A、B、C是含相同金属元素的化合物,B、C的水溶液为蓝色,三种物质相互间发生的反应均为复分解反应,则A的化学式可能是(写出一个即可)。

      ③若A、B、C均为碱,其中B易溶于水,C难溶于水,写出一个由B转化为C的化学方程式

    2. (2) 只含一种杂质的硫酸溶液M,加入足量的氢氧化钡溶液后,再加足量的稀盐酸,过程如图2所示。下列判断合理的有(填序号)。

      ①M中一定不含有碳酸钠

      ②图中ab间(不含a、b两点)滴入酚酞溶液变红色

      ③bc段表示沉淀部分消失,无气泡产生

      ④c点后溶液中的溶质不少于两种

五、实验题
  • 26. (2019·云南) 如图是实验室常用的部分实验装置,请按要求回答问题。

    1. (1) 写出标有编号的仪器名称:①,②
    2. (2) 用加热高锰酸钾的方法制取氧气,所选择的发生和收集装置是(填字母序号),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检验氧气收集满的方法是
    3. (3) 将装置B、E、F相连接用于制取二氧化碳气体并验证其化学性质,若E装置中装有饱和碳酸氢钠溶液,则F装置中可观察到的现象:试管中石蕊溶液,烧杯中澄清石灰水
    4. (4) 下列实验的相关说法错误的是(填数字序号)。

      ①甲实验中,红磷要过量

      ②乙实验中,水中的白磷没有燃烧,是因为白磷没有跟氧气充分接触

      ③丙实验中,搅拌的目的是防止局部温度过高,造成液滴飞溅

      ④丁实验开始时,先加热,后通入一氧化碳

六、科学探究题
  • 27. (2019·云南) 某无色溶液X是碳酸钠、碳酸氢钠、氢氧化钠溶液中的一种或两种溶液的混合溶液。某兴趣小组的同学为探究无色溶液X的成分,开展了如下的探究活动,请你一同参与完成:

    (查阅资料)获得如下信息:

    ①氯化钙溶液呈中性,与碳酸氢钠溶液混合不发生反应。

    ②NaHCO3溶液呈碱性,与澄清石灰水反应生成白色沉淀。

    (猜想与假设)针对无色溶液X中的溶质成分:

    猜想一:含有Na2CO3

    猜想二:含有 NaHCO3

    猜想三:含有

    猜想四:是其中两种成分的混合溶液

    (实验方案设计)

    序号

    实验步骤

    预设实验现象

    预设实验结论

    取样于烧杯中,滴入过量的氯化钙溶液,过滤

    产生白色沉淀

    猜想一

    取①的滤液于试管中,滴入适量的氢氧化钙溶液

    猜想二错误

    取①的滤液于试管中,滴入溶液

    溶液变红色

    猜想三正确

    (综合结论)通过以上实验,得出无色溶液X是

    (实验反思与拓展)

    类比资料信息,NaHCO3与NaOH反应生成质量比为53:9的两种化合物,请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七、计算题
  • 28. (2020·湟源模拟) 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到化学实验室,用铝和氢氧化钠溶液反应来制备氢气。同学们取了3g纯铝片和40g一定质量分数的氢氧化钠溶液,充分反应后,铝片有剩余,称得反应后剩余物质的总质量为42.7g。试计算:
    1. (1) 生成氢气的质量是g;
    2. (2) 所用氢氧化钠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提示:2Al+2NaOH+2H2O=2NaAlO2+3H2↑)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