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语文 /北师大版 /九年级上册(2018) /旧版资料 /巴尔扎克作品、《水浒》《红楼梦》的对话艺术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北师大版语文九年级上册第六单元《巴尔扎克作品、〈水浒〉、〈红...

更新时间:2016-01-27 浏览次数:916 类型:同步测试
一、基础知识及运用
  • 1. 巴尔扎克,(国)小说家,他的系列小说被称为“


  • 2. 中国四大古典名著除了《水浒》《红楼梦》外,另两部是

  • 3. 鲁迅曾谈到他的白描艺术的来源。一是,没有背景。二是,只有主要的几个人。三是,并不描写人物的模样,看了对话便好像目睹了说话的那些人。四是等古典小说人物言行的描写手段。五是,如上海弄堂里隔着一层薄板壁住的人,虽未曾见面,但久而久之从他的说话声里仿佛觉得那是些怎样的人。

  • 4. 巴尔扎克的《》形象地反映了法国封建贵族阶级的没落,深刻地揭露了资本主义社会中人与人之间关系。

  • 5. 《水浒传》中英雄好汉们性格上的共同特征是
  • 6. 下列加线的词语,读音有误的一项是(  )。

    A . (sēng)   宝(jiàn)     (pī)阅         增(shān) B . (jiǎ)托        曹(yíng)    饮(zhuàn)      高(è) C . (kān)       (zhuó)理    裙(chāi)        (fū)演 D . (liáo)倒       (níng)集      引(yòu)       卖(nòng)
  • 7. 下列词语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 . 原稿  织造  屡次  摆阔  锦衣纨袴 B . 讲究   乾隆   竭力   镌版   饫甘厌肥 C . 梦幻   须眉   愁闷   影射   绛珠仙草 D . 闺阁   掩饰   传抄   肉麻   窈窕温柔
  • 8. 下列加线的词语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

    A . 他在东京兀自(独自)去李师师家去,到这里怕不做出来! B . 柴进道:“这个不妨。你先去那里等,我们前去时,又怕有跷蹊(奇怪可疑)。” C . 但见荒僻无人烟去处,走了一两日,绝不见些消耗(消息)。 D . 小人只是这里剪径(直道),做些小买卖,那里敢大弄,抢夺人家子女。
  • 9. 下列各句中加线成语使用错误的一句是(  )。

    A . 《红楼梦》是曹雪芹在穷愁潦倒中写的一部自叙传性质的小说。 B . 《红楼梦》是曹雪芹历经数十年,集腋成裘 , 辛苦创作而成。 C . 从前研究《红楼梦》的人总是转弯抹角地去看书中塑造的人物。 D . 《红楼梦》的好多“技巧”是后来人不曾好好儿发扬光大的。
  • 10.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 现在全社会关注通货膨胀,民众担心物价持续上涨,国家发改委多次表示,物价上涨的主要原因是游资炒作造成的。 B . 体育已经不能仅仅满足于在赛场上通过争金夺银来振奋士气,更应在提升国民素质和公民意识方面为国人带来实实在在的好处。 C . 博鳌论坛扎根中国,立足亚洲,放眼全球,正悄然变成“亚洲的达沃斯”,为中国、亚洲、世界的共同发展奉上一道道“思想盛筵”。 D . 目前血液供应相当紧张,中国人口众多,不缺血源,能否真正建立无偿献血的长效机制,是解决“血荒”问题的根本办法。
  • 11. 下列对文章《巴尔扎克作品、〈水浒〉、〈红楼梦〉的对话艺术》的理解和分析,错误的两项是(  )。

    A . 《水浒》是集体智慧的结晶,《红楼梦》是“个人著作”。 B . 《红楼梦》倡导的“写实的精神”并没有得到当时文人的弘扬. C . 《红楼梦》与以前的“才子佳人小说”都是描写男女私情的,本质一样。 D . 《红楼梦》善于描写现实生活中的活生生的人,写的都是作者观察得到的客观的人物。 E . 《红楼梦》每回书的结尾都留下一个“闷葫芦”,因此读者总要往下看,不能中止。
  • 12. 下列关于《水浒传》及其作者的说法,不恰当的一项是(  )。

    A . 《水浒传》是我国文学史上第一部集中而全面反映和歌颂农民起义的长篇小说。主要内容是描写北宋时以宋江为首的农民起义过程。 B . 梁山起义的故事从南宋起就在民间流传,宋末之初龚开作的《宋江三 十六人赞》记载着起义首领的姓名和绰号,元代《大宋宫和遗事》一书中已有“劫取生辰纲”“杨志卖刀”“刘唐下书”等情节,元杂剧中又存在许多水浒的故事戏,这些都是《水浒传》的成书基础。 C . 《水浒传》一书成于元末明初,原书已散失,明中叶以后流传各种版本,常见的有百回本、百二十回本和七十回本。 D . 《水浒传》的作者是施耐庵和他的老师罗贯中,清代金圣叹续写了后五十回。
  • 13. 对下面句子意思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欧也妮立刻跪下,爬到父亲身边,高举着两手,嚷道……”此一句动词用得非常准确。“跪下”,“爬到”,“高举着”,“嚷道”,这一系列的动词,把欧也妮那种焦急、痛苦、哀求、抗争充分地表现出来。 B . “要不要花很多的钱?要不要吃药呢?”在这里连用两个疑问句,首先关心的是钱:“要不要吃药”,不是关心老太太的病,而是考虑如果吃药又得花钱。真是江山易改,吝啬难移。 C . “别多嘴,克罗旭,———言为定,”(葛朗台抓起女儿的手放在自己手中一拍)“欧也妮,你决不翻悔,你是个有信用的姑娘,是不是?”生动的表现了葛朗台迫不及待地夺取女儿的财产,软硬兼施的要女儿放弃继承权的事“敲定”。 D . 葛朗台太太和女儿面面相觑,莫名其妙。此一句成语用得好。用“面面相觑、莫名其妙”两个成语写出了葛朗台太太和欧也妮的惊愕,因为老葛朗台终于改变了,这让她们母女二人出乎意料。
  • 14. 《欧也妮·葛朗台》结尾有这样一句话“这最后一句证明基督教应该是守财奴的宗教。”这句话的意思是什么?请从下面几种答案中选择一个正确的,填在括号中(  )。

    A . 像葛朗台这样的守财奴都信奉基督教,所以基督教是守财奴的宗教。 B . 葛朗台是只信奉金钱的守财奴,他不配信仰基督教。 C . 葛朗台是只信奉金钱的守财奴,但临死有所忏悔,所以基督教应承认守财奴的信仰。 D . 葛朗台希望到“天国”继续掌管财产,如果他的愿望真能实现,那基督教就是守财奴的宗教。这是一句反语,讽刺了葛朗台至死不变的守财奴本性。 E . 葛朗台受了基督教的影响才成了守财奴,可见基督教也是守财奴的宗教。
  • 15. 判断下面各句修辞手法。

    ①老头儿身子一纵,扑上梳妆匣,好似一头老虎扑上一个睡着的婴儿。

    ②“在那里吗?在那里吗?”问话的声音显出他惊慌得厉害。

    ③“父亲,父亲,看在圣母面上,看在十字架上的基督面上,看在所有圣灵面上,看在你灵魂得救的面上,看在我的性命面上,你不要动它!”

    ④她没有一句怨言地死了,像洁白的羔羊一般上了天。

二、问题理解
三、拓展阅读
  • 23. 阅读下面的文字。

    林冲见差拨

    只说公人将林冲送到沧州牢城营内来,营内收管林冲,发在单身房里,听候点视。却有一般的罪人,都来看觑他,对林冲说道:“此间管营、差拨,十分害人,只是要诈人钱物。若有人情钱物送与他时,便觑的你好;若是无钱,将你撇在土牢里,求生不生,求死不死。若得了人情,入门便不打你一百杀威棒,只说有病,把来寄下;若不得人情时,这一百棒打得七死八活。”林冲道:“众兄长如此指教;且如要 使钱,把多少与他?”众人道:“若要使得好时,管营把五两银子与他,差拨也得五两银子送他,十分好了。”

           正说之间,只见差拨过来问道:“那个是新来配军?”林冲见问,向前答应道:“小人便是。”那差拨不见他把钱出来,变了面皮,指着林冲骂道:“你这个贼配军,见我如何不下拜?却来唱喏!你这厮可知在东京做出事来,见我还是大剌剌的。我看这贼配军,满脸都是饿文,一世也不发迹!打不死、拷不杀的顽囚!你这把贼骨头,好歹落在我手里,教你粉骨碎身。少间叫你便见功效。”把林冲骂得一佛出世,那里敢抬头应答。众人见骂,各自散了。

           林冲等他发作过了,去取五两银子陪着笑脸告道“差拨哥哥,些小薄 礼,休言轻微。”差拨看了道:“你教我送与管营和俺的,都在里面?”林冲道:“只是送与差拨哥哥的;另有十两银子,就烦差拨哥哥送与管营。”差拨见了,看着林冲 笑道:“林教头,我也闻你的好名字,端的是个好男子!想是高太尉陷害你了。虽然目下暂时受苦,久后必然发迹。据你的大名,这表人物,必不是等闲之人,久后必做大官。”林冲笑道:“总赖照顾。”差拨道:“你只管放心。”又取出柴大官人的书礼,说道:“相烦老哥将这两封书下一下。”差拨道:“既有柴大官人的书,烦恼做甚?这一封书值一锭金子。我一面与你下书,少间管营来点你,要打一百杀威棒时,你便只说你’一路有病,未曾痊可’。我自来与你支吾,要瞒生人的眼目。”林冲道:“多谢指教。”差拨拿了银子并书,离了单身房,自去了。林冲叹口气道:“‘有钱可以通神’,此语不差。端的有这般的苦处。”

           原来差拨落了五两银子,只将五两银子并书来见管营,备说林冲是个好汉,柴大官人有书相荐,在此呈上。本是高太尉陷害,配他到此,又无十分大事 。管营道:“况是柴大官人有书,必须要看顾他。”便教唤林冲来见。

           且说林冲正在单身房里闷坐,只见牌头叫道:“管营在厅上叫唤新到罪人林冲来点名。”林冲听得叫唤,来到厅前。管营道:“你是新到犯人,太祖武德皇帝留下旧制:新入配军,须吃一百杀威棒。左右与我驮起来。”林冲道:“小人于路感冒风寒,未曾痊可,告寄打。”牌头道:“这人见今有病,乞赐怜恕。”管营道:“果是这人症候在身,权且寄下,待病痊可却打。”差拨道:“见今天王堂看守的,多时满了,可教林冲去替换他。”就厅上押了帖文,差拨领了林冲,单身房里取了行李,来到天王堂交替。差拨道:“林教头,我十分周全你。”林冲道:“谢得照顾。”

    1. (1) 下列对小说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两项是(  )。

      A . 小说写了林冲发配沧州、初入牢营的一段情节,作者将笔墨集中在对林冲见差拨的细节描写上。 B . 由于被高太尉陷害,林冲一进牢营就得到了“一般的罪人”的同情和关照,遭到差拨的辱骂和恐吓。 C . 差拨一见林冲就破口大骂,是因为林冲只是唱喏,没有及早把柴大官人给管营等的书礼拿出来。 D . 小说通过对管营、差拨、牌头等人相互 勾结欺压犯人的具体描写,形象地反映了牢营的黑暗现实。 E . 小说借“有钱可以通神”这句话,揭示了当时社会的世态人情,也表达了林冲的感慨和无奈。
    2. (2) 小说第一段写林冲刚到牢营,就有犯人介绍牢营的情况,这样写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

  • 24. 阅读下面的文字。

    红楼启示录

    王 蒙

          整个说来,《红楼梦》是长于写实的。“石头”在全书第一章中答复空空道人说: “其间离合悲欢,兴衰际遇,俱是按迹寻踪,不敢稍加穿凿,致失其真。”这段写实主义的声明由“石头”所做,有点令人哭笑不得,也有点中国式的聪明灵活的辩证法。

          ​写实的作品中,穿插环绕装点一些神话的、魔幻的、匪夷所思的故事,使写实的作品增添了一些幻化的生动、神秘、奇异,使写实的作品也生出想像的翅膀,生出浪漫的色彩,这就比一味写实、除了实还是实的作品更文学了。

          一般地说,写实的作品易于厚重,梦幻的作品易于轻灵,或反过来,写实的小说易失之于拙,梦幻的小说易失之于巧。能不能把二者结合一下呢?厚重中显出轻灵,执著中显出超脱,命运的铁的法则中显出恍恍惚惚的朦胧。这是真小说家的境界,这是人生真味的体验 。

    荒诞、幻化也是人的精神主体的一种要求,当科学性、必然性、可知性不能完全满足人的主体要求(包括观察、享受的要求)的时候,荒诞性与梦幻性就应运而生了。荒诞、幻化也是一种美,是一种突破了现实的硬壳、摆脱了大地芜杂的美,就像梦的美,痴的美……

          荒诞化、幻化是把小说与人生间离的重要手段。《红楼梦》一开篇,作者就强调“将真事隐去”、“假语村言”,“经历过一番梦幻”,“说来虽近荒唐,细说,颇有趣味”,一方面强调不失其真,未敢失其真,一方面又强调不可当真。这就给创作主体留下了进可以攻,退可以守的极大灵活性,留下了极大的艺术创造纵横驰骋的余地,留下了自己的创作自由,也为读者留下了阅读与欣赏的,即进行二度创作的自由。

          完全地写实,写作本身也变成了一种介入,乃至变成了一种舆论,一种“大众传播”,一种“站队”,就必然会碰到一系列世俗人生中的问题。涉嫌不敬,涉嫌溢美,涉嫌揭人隐私,涉嫌造舆论,涉嫌提倡异端与犯上作乱……曹雪芹有几个脑袋敢去以身试文字狱!小说毕竟只是小说,至少首先是小说,虽然不如起诉书或辩护词那样具有明确的针对性,却因失去了这种针对性而获得了更普遍更长远的意义。写小说要把小说当小说写。《红楼梦》摆在案头,你就“把玩”“把玩”吧,反正是:“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都云作者痴,谁解其中味?”

    1. (1) 从节选文字看,作者从《红楼梦》的创作中受到的启示是什么?

    2. (2) 下列对文章的分析和理解,正确的两项是(  )。

      A . 《红楼梦》“一方面强调了不失其真”“一方面又强调了不可当真”,这体现了曹雪芹的创作思想。 B . 作者不同意用小说的创作思想去反映、干预现实生活。 C . 作者认为一味地写实,或者完全地梦幻化,都不是真小说家的境界。 D . 作者提醒人们,写实的作品会变成一种介入,一种舆论,容易提倡异端,容易犯上作乱。 E . 作者提出,只有穿插装点一些荒诞化的幻化的内容,才能把小说与人世间离开来。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