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一】革命力量进一步集结的标志,是一九零五年中国同盟会的成立。同盟会成立后,除发展组织外,主要做了两件工作:一件是宣传革命的理论和主张,并同反对革命的言论展开论战;另一件是组织武装起义。
﹣﹣金冲及《二十世纪中国史纲》
【材料二】(辛亥革命亲历者张知本口述)首义发生,其原因甚多。尤以黄花岗之役,青年学生壮烈牺牲,已博得全国同情;及同年七月因川省铁路国有风潮,激起遍地怒火;首义前数日,革命党人名册被搜,清廷按图索骥,有一网打尽之可能。党人为势所逼乃匆促举事。
﹣﹣摘编自沈云龙《辛亥革命及国民党的分裂》
【材料三】“对于许多未经过帝王之治的青年,辛亥革命的政治意义是常被过低估计的,……因为他们没有看到推翻几千年因袭下来的专制政体是多么不容易的事,……古人不以成败论英雄,我们也不能因辛亥革命的失败,而忽视它本身的光芒。”
﹣﹣林伯渠《荏苒三十年》(1941.10.10)
【材料四】《青年杂志》创刊后,在总结辛亥革命的教训时,就把注意力集中在思想文化领域内,认为共和制度所以不能真正得到巩固,中国的状况依然那么黑暗,根本原因在于缺少一场对旧思想、旧文化、旧礼教的彻底批判,大多数国民的头脑仍被专制和愚昧束缚着。
﹣﹣金冲及《二十世纪中国史纲》
【材料一】威廉签署由议会提出的《权利宣言》。内容包括:国王未经议会同意不能停止任何法律的效力;不经议会同意不能征收赋税;向国王请愿是臣民的权利,侵犯即为非法;国会内演说、辩论及议事自由,议员选举自由。此宣言经议会正式批准定为法律,即《权利法案》。
﹣﹣摘编自袁传旭《英国光荣革命琐谈》
【材料二】独立自主的胜利推翻了英国政府的殖民统治,美国人民开始按照自己的方式来确立美国的民主制度。结果在相当长时间内未能建立起有一定权力的并对各州有约束力的中央政府。1787年,在费城召开的制宪会议上,按照联邦宪法的规定美国的新政体采取了立法、司法、行政三权分立而又相互制衡的原则。
﹣﹣摘编自张友伦《美国民主制度的形成、发展和问题》
【材料三】第一条在权利方面,人们生来是而且始终是自由平等的。第二条……这些权利就是自由、财产、安全和反抗压迫。第六条在法律面前,所有的公民都是平等的……第十六条一切社会,凡权利无保障或分权未确立,均无丝毫宪法之可言。第十七条财产是神圣不可侵犯的权利。
﹣﹣摘自《人权宣言》
【材料一】(2018年)4月9日,联合国会议现场外,出现了叙利亚代表巴沙尔•贾法里落寞的身影。这位叙利亚驻联合国代表在会上怒斥美国以谎言为由发动侵略战争。……但这没有能阻止美英法联军对叙利亚发动空袭。外交官无奈的身影,刺痛了无数中国人。因为这一幕,是多么的似曾相识!
﹣﹣《人民日报》(4月15日)
【材料二】1942年12月,中美关系发生了转折性变化。美国开始正视中国战场对于抗击日本的巨大作用,迫切需要中国战场牵制与消耗日本的战斗力。12月23日,在重庆召开了中、美、英三国军事代表会议,讨论了有关对日作战问题,并确定成立中国战区,由蒋介石担任总司令,成立三国代表组成的联合作战参谋部,由史迪威任中国战区的参谋长。
﹣﹣据张殿清《抗日战争时期的中美关系及启示》整编
【材料三】苏联政府以重兵集结在中苏和中蒙边境,多次对中国进行武装挑衅,对中国构成严重威胁。……美国深陷于侵越的泥潭之中。美苏争霸出现了苏攻美守的态势。
中国重申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是中国唯一合法政府、台湾是中国的一个省。美国政府表示:“美国认识到,在台湾海峡两边的所有中国人都认为只有一个中国,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美国政府对这一立场不提出异议。”
﹣﹣根据金冲及《二十世纪中国史纲》整理
【材料四】1999年5月8日,以美国为首的北约轰炸中国驻南斯拉夫大使馆。同年11月,中美在北京签署关于中国加入世贸组织的双边协议,为中国入世扫清了最大障碍。2001年4月1日,中美撞机事件。同年“9•11事件”后,中美加强反恐合作……2017年中美贸易总值达到3.95万亿元人民币。2018年4月22日美国总统特朗普签署总统备忘录,依据“301调查”结果,将对从中国进口的商品大规模征收关税,并限制中国企业对美投资并购。
【美日崛起】
【材料一】在美国首都华盛顿,林肯纪念堂和华盛顿纪念碑遥遥相望。有人说,是华盛顿创立了美国,是林肯拯救了美国。在美国历史上唯一的这次内战中,北方取得了胜利。林肯解放了黑奴,也维护了国家的统一。
随着中央政府的力量日渐强大,美国经济在一套比较成熟的制度体系的保障下,实现了跳跃式发展。在以电气化为标志的第二次工业革命中,这个新兴的工业国家以重大科技发明为基础,在19世纪末迅速赶上并超过了在过去两个世纪里一直走在前面的欧洲强国。
﹣﹣选编自《大国崛起解说词》
【材料二】日本明治维新展现了东方人的智慧,在学习西方的过程中超越西方,给予东方人可以超越西方的毅力和信心,日本民族这种学习西方又不照搬西方,学习西方又超越西方的精神,是日本迅速富强的精神动力。
【美日之争】
【材料三】列宁说:“华盛顿会议为太平洋两岸两个大国(美国、日本)的下一场战争埋下了第一批火种。”
【美日之战】
【材料四】
【美日之盟】
【材料五】美国、日本在不同时期世界工业生产中比重的变化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