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高中语文 /人教版 /选修《外国诗歌散文欣赏》 /第二单元 自然而然的情感流露 /2.西风颂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人教版语文选修11《外国诗歌散文欣赏》第二单元第2课《西风颂...

更新时间:2016-03-07 浏览次数:712 类型:同步测试
一、基础攻坚。
  • 1. 下列词语中加线字的字形和读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 . (tì)     宽(yòu)  尔我诈(yú)   口不言(jiān) B . (cānɡ)   罩(lónɡ) 言犀利(cí)   心自问(mén) C . (ɡuǎnɡ)  告(fù)   然不顾(hàn)  西风东(jiān) D . (cǎi)    碍(fánɡ)  然大悟(huǎnɡ) 绿草如(yīn)
  • 2. 下列各组词语中相同字的读音,全都相同的一组是(     )

    A . 言       信      默不语      西风东 容并包  B . 体       刊      千难逢      入史册  歌载舞 C . 当       家      将就木      道不深 政诉讼  D . 谤       薄      缠绵恻      成绩然   夷所思
  • 3. 下列各项中字形不合规范的一项是(      )

    A . 前倨后恭       亟来问讯         西风东渐     B . 万马齐喑        雄关险隘        溘然长逝           C . 各界人士           精简机构           托运行李 D . 细水常流           鹬蚌相争           独当一面
  • 4. 下列诗句都是描绘秋景的,与《沁园春·长沙》意境相似的一项是(    )

    A .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B .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C . 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 D . 秋风萧瑟天气凉,草木摇落露为霜。群燕辞归雁南翔,念君客游思断肠。
  • 5. 下列句子标点运用错误的一项是(     )

    A . 故乡比任何旅游景区多了一些东西:你的血、泪,还有汗水。 B . 只有艰辛劳动过奉献过的人,才真正拥有故乡,才真正懂得古人"游子悲故乡"的情怀--无论这个故乡烙印在一处还是多处。 C . 曾问我想不想留在法国?他的市长朋友可以办成这件事。 D . 我说我在这里能干什么?守仓库或做家具?当文化盲流变着法子讨饭?
  • 6. 与“枯藤老树昏鸦”一句具有同样修辞特色、效果的一项是(    )

    A .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B . 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 C . 池上碧苔三四点,叶底黄鹂一两声 D . 碧云天,黄花地,西风紧,北雁南飞
  • 7. 下列各句中没有词类活用的一项是(  )

    A . 故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 B . 昨夜西风凋碧树 C . 直可惊天地、泣鬼神 D . 七十者衣帛食肉
  • 8. 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句是(    )。

    A . 他深情地唱起了《故乡的云》:“天边飘过故乡的云,它不停的向我召唤……。” B . “今天这桌菜好丰盛啊!——你什么时候走马上任?”陈明对刚端起酒杯的王总说。 C . 古人对于写文章有两个基本要求:叫做“有物有序”。 “有物”就是要有内容,“有序”就是要有条理。 D . 亚马孙河,尼罗河,密西西比河和长江是世界四大河流。
  • 9. 下列句式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

    例:信义安所见乎

    A . 为降虏于蛮夷 B . 求人可使报秦者 C . 自古及今,未之尝闻 D . 帘卷西风
  • 10.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 我们这一代人是较幸运的,虽然我们读书也曾感到“光宗耀祖”、“十年寒窗”一类,但并没有像你们这样喘不过气来的考试与升学。 B . 只有艰辛劳动过奉献过的人,才真正拥有故乡,才真正懂得古人“游子悲故乡”的情怀——无论这个故乡烙印在一处还是多处,在祖国还是在异邦。 C . 吉林人民出版社出版的《沙乡年鉴》,作者是具有“近代环保之父”之称的美国作家,生态学家,土地伦理学家奥尔多·利奥波德作者之手。 D . 妄自菲薄是一条毒蛇,它永远吮吸着我们的心灵,啮噬着其中滋润生命的血液,注入厌世和绝望的毒液。
二、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三、古诗文阅读
  • 21.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小题。

    唐多令

    邓 剡

    雨过水明霞,潮回岸带沙。叶声寒,飞透窗纱。堪恨西风吹世换,更吹我,落天涯。寂寞古豪华,乌衣日又斜。说兴亡,燕入谁家?惟有南来无数雁,和明月,宿芦花。

     [注]邓剡,字光荐,号中斋,文天祥的同乡和朋友。本词为南宋灭亡之后,邓剡被俘,过建康(今南京)所写。

    1. (1) 上片中“堪恨西风吹世换”一句语意双关,请简要分析。

    2. (2) 下片中“惟有南来无数雁,和明月,宿芦花”一句营造了怎样的意境?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四、实用类文本阅读题
  • 22.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以下小题。

    周汝昌:一卷《红楼》触百思

    王景山

    伴随周汝昌成长的年月不是军阀混战,就是外寇入侵。生于乱世又为一介村童,周汝昌竟有着与生俱来的强烈求知欲和过目不忘的聪慧。他从小就醉心文学艺术,凡能偶然入目的片言只字,他都如获至宝绝不放过。对得到的任何一本书更是精读细敲如嘬骨髓,写读后感、找错字……蝇头小字将书眉空白处填个严严实实。

        就在他踌躇满志准备进大学深造时,抗战爆发了,学业再次搁浅。1947年,他才又经过复试继续回燕大西语系完成学业。毕业时,他的论文英译中国古代文学理论著作《文赋》令中外教授举座皆惊。似《文赋》这等涵盖广博且文字艰深的骈体文,即便翻译成白话文也不易,何况是译成英文。这年正值燕大开办中文系研究院,周汝昌在教授们的举荐下应考,成为被研究院录取的第一名研究生。此后,他又把《二十四诗品》译成英文介绍到欧洲,也把英国诗人雪莱的《西风颂》以《离骚》的文体翻译成中文。

        自谦不是书法家的周汝昌,幼少时即醉心欧楷笔法,20岁后又致力于唐人写经,深研《兰亭》后,得右军真脉,遂平生作书多行草,其“横逸飞动、笔笔不苟、使转敷畅、作草如真”的周体法书,在众多书家中以势明法合意美之笔、英风俊骨之墨神采焕然。他曾多次慨叹,自己用于研究《兰亭序》和书法的工夫一点儿不比《红楼梦》少,研究成果受到启功、徐邦达、王学仲三大鉴定书家的肯定。

          本已在书法、翻译等领域颇有建树的周汝昌,怎么又步入了“研红”道路?原来,周汝昌少年时就常听母亲讲《红楼梦》的故事,后来又从母亲手里看到古本《石头记》。然而促其真正步入“研红”之路的一个重要因素,当数胡适先生的影响。

        1947年,时在燕京大学读书的周汝昌收到一直进行《红楼梦》版本研究的四兄周祜昌自天津寄来的一函,说他新近看到亚东版《红楼梦》卷首有胡适之的一篇考证文章,其中有敦诚与敦敏皆系曹雪芹生前挚友的新论说,他嘱周汝昌查证。周汝昌遍查燕大图书馆,终于在敦敏诗集中发现了那首《咏芹诗》。兴奋之下,周汝昌将这一发现撰写成文,并在《天津民国日报》副刊发表。看到文章的胡适之当即复信周汝昌,自此,胡、周书信往来切磋讨论《红楼梦》,成为现代红学史上的一段佳话。

        1953年9月,已在四川大学外文系任教的周汝昌出版了第一本个人专著《红楼梦新证》。这部洋洋洒洒40万言的红学著作,将《红楼梦》实证研究体系化、专门化,被誉为“红学史上一部划时代的著作”,周汝昌也由此奠定了在现代红学史上的地位。自此,周汝昌一路研红至今已整63载,出版涉及红学研究各个层面的专著47部。

        然而,周汝昌是在怎样一种身体状况下完成那一部接一部的鸿篇巨著呢?恐怕就鲜有人知了。从青年时双耳就逐渐失聪的他,戴着助听器还得别人在耳边高声吐字,左眼因视网膜脱落1975年就已失明,右眼则需靠两个高倍放大镜重叠一起方能看书写字,所以他已无法将字写在稿纸的方格内,而是在比一般标准稿纸大一倍的“稿纸”背面任意书写,那似红枣般大的字如牛耕田般不停歇地在圆桌上诞生。没过几年,手稿上的字已经大过核桃,而且常常串行重叠,只有多年做助手的女儿伦玲认得,将其在电脑上敲出存储。至近3年来,周汝昌右目仅存的那一丝视力也不复存在,盲写都成困难的他,继而改成了口述,女儿伦玲一个人忙不过来,独子建临提前退休加入进来协助姐姐专事录音记录……

        一身布衣的周汝昌,一生淡泊名利,唯对中华文化、对学术真理,坚守不渝,穷追不弃。“我喜欢‘国货’,喜欢民族节序风俗。我喜欢民族建筑、民族音乐……对这些方面,也许有些人看我很保守、落后,甚至冥顽不化。不了解这一切,很难理解我为何后来走上了红学道路,为何又如此地执著痴迷,甘受百般挫辱,而无悔意,也不怨尤。”周汝昌在其自传体色彩的著作《天·地·人·我》中这样写道。

        “聪明灵秀切吾师,一卷《红楼》触百思。此是中华真命脉,神明文哲史兼诗。”周汝昌作的这首诗,道出了他一生与《红楼梦》之缘。

                                                  (节选自《光明日报》,略有删改)

    【注】周汝昌,1918年4月14日生于天津,别号触味道人,我国著名红学家、古典文学研究家、诗人、书法家,新中国红学研究第一人,享誉海内外的考证派主力和集大成者,堪为当代“红学泰斗”,平生有七十多部学术著作问世。

    1. (1) 周汝昌步入“研红”道路,有哪些方面的原因?请简要分析。

    2. (2) 周汝昌在学术研究领域取得了哪些成就?请概括说明。

    3. (3) 周汝昌被称为“新中国红学研究第一人”、当代“红学泰斗”。为什么他能在红学研究上取得如此辉煌的成就?请结合全文,谈谈你的看法。

五、语言文字运用。
  • 23. 阅读下面的材料,写出探究结果。

    材料一:西风东进,洋节流行,捧为时尚。据调查:在中国人喜欢的洋节中,排名前几位的是:圣诞节、母亲节、情人节、愚人节。中国人喜欢过洋节,其动机大致如下:表达感情(亲情、友情、爱情);凑凑热闹,轻松一下;为了“赶时髦”……

    材料二:中国的节日同样魅力无限---那悠久的历史文化与节目盛会交融在一起。如:春节团圆、除夕守岁、中秋赏月、清明踏青、重阳登高、端午赛龙舟、元宵闹花灯……绚丽壮观、流光溢彩、妙趣横生!

    材料三:对国家法定节假日时间安排进行调整:元旦放假1天不变;春节放假3天不变,但放假起始时间 由农历年正月初一调整为除夕;“五一”国际劳动节由3天调整为1天,减少2天;“十一”国庆节放假3天不变;清明、端午、中秋增设为国家法定节假日,各放假1天。

    1. (1) 用简要语言概括上面三则材料的主要信息。

    2. (2) 在世界多元文化不断交汇的今天,你觉得洋节在中国是应该摒弃,还是应该保留?请发表你的看法,并说明理由。

  • 24. 请依据给出的对联下联的形式概括《窦娥冤》的内容。

    上联:

    下联:莺莺黄花西风长亭送别十里啼泪愁眉

  • 25. 用简明的文字介绍下面一段文字的主要内容。

    当玉器含珠、银河泻影、月洁风清之夜 , 仰望寥廓的长空 , 那漠北的秋风 , 送来阵阵雁鸣 , 正是“西风起 , 北雁南飞” 。这些可爱的“羽族旅行家”来自它们遥远的故乡一一寒气森森的西伯利亚 , 它们要到温暖的南方过冬。这一年一度的“大搬家”, 是它们世代相传的习惯。雁在迁徙过程中不像杜鹃那样孤身而行 , 而是以有经验的老雁为先导 , 结伴长征 , 且鸣且飞 , 缓缓而行 , 往往排成整齐的队伍 , 正像古代诗人笔下所吟咏的“晓来渔棹惊飞起 , 书破遥天字一行” 。它 们之所以排出整齐的“人”字 , 倒像有点懂得“空气动力学”的味道。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