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高中历史 /岳麓版 /选修3 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第六单元 争取世界和平的努力 /第23课 反战和平运动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岳麓版历史高二选修三第六单元第23课反战和平运动同步练习

更新时间:2021-05-20 浏览次数:942 类型:同步测试
一、选择题。
  • 1.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人民反战和平运动逐步高涨的原因是( )

    ①两次世界大战的浩劫                           
    ②核武器具有毁灭性的破坏力

    ③美苏冷战的威胁                                  
    ④局部战争的存在

    A . ①②③④ B . ①②④ C . ①③④ D . ②③④
  • 2. 1949年4月,第一届世界保卫和平大会召开,下列对此大会内容的表述正确的是( )

    A . 要求“无条件禁止原子武器” B . 要求原子能的使用只限于和平目的与改善人类福利 C . 提出“世界上不同制度的国家可以和平相处” D . 强调核武器将导致的严重后果
  • 3. 火能温暖人也能烧伤人。现代武器在两次世界大战中的杀伤力促使有良知的科学家进行反思,《罗素—爱因斯坦宣言》就是其中的重要成果。这份宣言敦促各国政府承诺( )

    A . 永远不再发动战争 B . 永远不再进行核试验 C . 不能通过战争来达到它们的目的 D . 建立“国际战犯审判法庭”
  • 4. 《罗素—爱因斯坦宣言》的发表( )

    A . 表明爱因斯坦放弃科研转而投身于反战运动 B . 体现了科学家们关爱生命、关注全人类命运的精神 C . 先后有一些著名科学家和文艺界人士签名 D . 形成了第二次反战和平运动的高潮
  • 5. 20世纪六七十年代美国兴起的反战高潮主要是针对( )

    A . 朝鲜战争 B . 越南战争 C . 第二次中东战争 D . 伊拉克战争
  • 6. 2011年4月6日,年近七旬的鲍勃·迪伦首次来华巡演。鲍勃·迪伦被认为是20世纪美国最重要、最有影响力的民谣歌手,他的歌曲曾成为20世纪六七十年代美国大规模的反战运动的圣歌。下列有关这次反战运动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 运动与越战的发展直接相关 B . 青年学生是运动的主力军 C . 反战的目的是声援美国侵略越南 D . 运动使人们开始怀疑美国在越南进行战争的正义性
  • 7. 下列历史现象与《罗素—爱因斯坦宣言》没有关系的是(  )
    A . 美、苏“冷战”的加剧 B . 北约和华约相互对峙 C . 核武器威胁世界和平 D . 社会主义国家推动
  • 8. 下列关于第三次世界反战和平运动高潮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 原因是北约决定在西欧部署美国中程导弹 B . 和平运动的参加者强烈反对美苏两个超级大国的核军备竞赛 C . 和平运动波及到了世界各地,许多国家出现了各种形式的和平运动 D . 在和平运动推动下,1979年联合国大会通过了《国际和平年宣言》
  • 9. 1986年,中国发行了一枚带有和平鸽的邮票,这是为了( )


    A . 纪念中国抗日战争胜利40周年 B . 纪念《国际和平年宣言》发表一周年 C . 纪念9月21日的国际和平日 D . 纪念第37届联大确定的1986年为“国际和平年”
  • 10. 对战后反战和平运动具有真正的全球性的特点理解最准确的是( )


    A . 反战运动参与阶层广泛 B . 参与者遍及世界各大洲的许多国家 C . 全球性包括两方面:一是参与阶层广泛;二是参与者遍及世界各大洲的许多国家 D . 反战和平运动逐渐由分散走向统一,由国内运动走向跨国行动
  • 11. 1985年,“加拿大非暴力行动联盟”呼吁对武器玩具进行联合抵制,得到社会广泛支持,这说明战后反战和平运动( )

    ①教育动员了广大民众                  ②使和平思想逐渐普及

    ③有利于提高对侵略战争的警惕          ④为世界持久和平提供了坚实基础

    A . ①③ B . ①② C . ①②③ D . ①②③④
  • 12. 反战和平运动由来已久,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呈现出来的新特点有( )

    ①以反核运动为中心                     
    ②参与阶层主要是学生

    ③具有全球性特征                           
    ④由分散走向统一

    A . ①②③ B . ①②④ C . ①②③④ D . ①③④
  • 13. 下列关于20世纪六七十年代美国反战运动的评述,不正确的是(  )
    A . 与越南战争直接相关 B . 持续时间长,规模大 C . 得到很多国家的声援 D . 仅仅局限于青年学生
  • 14. 20世纪80年代和平运动高涨的导火线是(  )
    A . 古巴导弹危机 B . 《消除中程导弹条约》签署 C . 北约集团在西欧部署针对苏联的中程导弹 D . 庆祝“国际和平年”
  • 15. (2017高二下·天津期中) 20世纪六七十年代的美国反战和平运动首先由青年学生拉开序幕,这是因为 (  )
    A . 青年学生思想活跃 B . 美国青年民主意识强 C . 战争对青年的危害更直接 D . 美国青年是和平运动的先锋
  • 16. 下列重大历史事件发生的先后顺序是        (  )

    ①《罗素—爱因斯坦宣言》的发表           ②《国际和平年宣言》的通过

    ③首届世界保卫和平大会召开               ④世界和平理事会的成立

    A . ①②③④ B . ②④③①  C . ③④①② D . ④②①③
  • 17. (2017高二下·天津期中) 1945年12月在诺贝尔纪念宴会上,爱因斯坦指出“我们之所以曾经帮助创造这种新武

    器,是为了预防人类的敌人比我们先得到它……但到目前为止,我们既没有和平的保证,也

    没有《大西洋宪章》所许诺的任何自由的保证。战争是赢得了,但和平却还没有”。由此可

    见 (  )

    A . 原子弹研制成功是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的根本保证 B . 冷战加剧,核讹诈严重威胁世界和平 C . 核武器无法保障世界和平 D . 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的主题
  • 18. “白鸽要飞越多少海洋,才能在沙滩上安息?炮弹还要再呼啸几时,才能真正销声匿迹?……还要抬头张望多少次,人们才能看到蓝天?”这首《随风而逝》歌曲的中心思想是(  )
    A . 反对战争 B . 维护世界和平 C . 反对越战 D . 号召人们抗议政府
  • 19. 三次和平运动高潮的诱因搭配正确的是(  )
    A . 二战后的第一个高潮——北约针对苏联决定在西欧布置美国中程导弹 B . 60、70年代形成的第二个高潮——美国发动侵越战争并使战争不断升级 C . 80年代的第三个高潮——巴勒斯坦和印度进行的核实验 D . 80年代的第三个高潮——美国挑起“冷战”,以核武器进行恫吓
  • 20. 20世纪,国际社会为维护和平进行了不懈努力。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  )
    A . 国际联盟制裁了日本对中国东北三省的侵略行径 B . 联合国安理会有权采取行动维护国际和平与安全 C . 《全面禁止核试验条约》是美苏两国妥协的产物 D . 冷战结束后,北大西洋公约组织维护了欧洲和平
二、材料分析题
  • 21.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瑞典大科学家、发明家和实验家诺贝尔生前曾这样写道:“唯一正确的解决办法就是一个条约,所有国家的政府都签约保证,任何一个国家一旦被攻击,它们就共同来保护它。这将逐渐导致部分地解除军备。”带着这样的理念,他死后将所有财产的五分之一“奖给为促进民族团结友好、取消或裁减常备军队以及为和平会议的组织和宣传尽到最大努力或作出最大贡献的人”(诺贝尔1896年临终遗嘱)。

    材料二 当得知美国在日本投放了刚刚研制成功的原子弹时,爱因斯坦曾说:“我不知道第三次世界大战人们将用什么武器,但我能确认,第四次世界大战将会用石头和棍子来打。”

    请回答:

    1. (1) 结合史实说明诺贝尔设想的“解决办法”是什么?他的“理念”是否落实了?为什么?
    2. (2) 分析爱因斯坦作出这番“预言”的原因,表达了他的什么理想?
  • 22.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 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连那些素来不问政治、清高脱俗的教授和学者加入了“保卫祖国”的大合唱。爱因斯坦本人则公开声明自己是和平主义者,反对一切战争。他认为科学是全世界的,因此像躲避瘟疫一样,避开那些数不清的对炮弹、潜艇和飞机的研究。他说:“在我看来,战争是多么卑鄙、下流!我宁愿被千刀万剐,也不愿参与这种可憎的勾当。”

    进入30年代以后,爱因斯坦逐渐转变为积极的和平主义者。1933年4月,有人请求他出面援助因拒绝服兵役而被捕的比利时青年,他发表公开信回答说:“如果我是比利时人,在目前的形势下,我不会拒绝服兵役。我将愉快地参军。我相信,这将有助于拯救欧洲。”后来爱因斯坦移居美国。在得知希特勒动员力量进行核研究的消息后,他毅然给罗斯福总统写信,建议美国加快研究。

    1945年,美国在长崎和广岛投掷了原子弹,爱因斯坦悔恨地认为是自己“按了按钮”,并表示如果知道德国人不会成功地制造原子弹,就一点忙都不会去帮了。他认为,清除原子弹对人类生存的威胁已经成为今天最迫切的问题,因而积极投身到反战和平运动中。

    ——摘编自布恩《爱因斯坦大传》

    请回答:

    1. (1) 根据材料,指出爱因斯坦和平主义思想的变化。
    2. (2)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评析爱因斯坦关于科学与战争关系的基本观点。
  • 23.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人类最可尊敬的高尚品格是通过战争而揭示和显露出来的。没有战争,世界将陷入自私自利之中……永久和平是一个梦,并且还不是一个美梦,而战争是上帝安排的世界秩序的一部分。在战争中得到发展的是人类的最高贵的美德,包括勇敢、克己、忠于职责,以及甘冒生命危险的自我牺牲。

                                                            ——德军参谋总长毛奇

    材料二 《罗素—爱因斯坦宣言》:“有鉴于在未来的世界大战核武器肯定会被应用,而这类武器肯定会对人类的生存产生威胁,我们号召世界各政府体会并公开宣布它们的目的不能发展成世界大战,而我们号召它们,因此在解决它们之间的任何争执应该用和平手段。”

    请回答:

    1. (1) 概括材料一的主要观点和意图。试从战争与经济发展的关系简要批驳上述观点。
    2. (2) 材料二的核心内容是什么?这一宣言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3. (3) 针对21世纪人类和平事业面临的挑战,我国应该坚持怎样的立场?
  • 24.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20世纪50年代,日本的和平运动从广岛、长崎起步,站在原子弹被害立场上的反战是战后和平运动的出发点。1964年,美军空袭越南。世界各国开展声势浩大的抗议活动,日本没有出现大规模民众运动。1965年3月,一些经历过二战的知识分子组建“越平联”(即“越南和平联合会”),并在各地建立分支组织。他们把6月9日作为统一行动日,发动全日本200多个地区的市民一起走上街头,抗议美国对越南轰炸,仅东京一地就有10万人参加。8月,“越平联”邀请国家政要、社会贤达就越南问题进行彻夜讨论,东京多数电视台同时进行转播,引发日本全社会上下集体思考战争问题。“越平联”领导人小田实经常向反战民众提出问题:“难道不是日本给空袭越南的美军飞机提供基地么?难道这不是我们加害的责任吗?”领导人鹤见俊辅还提出“国家的原罪”概念。他们由此进一步引导人们对曾经发生的亚洲太平洋战争中的情况进行思考。90年代后,日本和平团体积极支援战争被害国民的战后补偿索赔运动。

    ——摘编自步平《跨越战后:日本的战争责任认识》

    1. (1) 根据材料,概括20世纪五六十年代期间,日本和平运动的主要变化。
    2. (2) 根据材料,简析出现上述变化的主要原因。
  • 25.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美国轰炸北越的新闻一播出,“争取明智的核政策委员会”就发表了一份由其副主席H·休斯和斯波克签名的抗议电报。1965年感恩节后的星期六, “激进派”还向身旁那些担心自己的儿子会去越南送死的家庭妇女挥舞着越共的旗帜。教会也弥漫着高涨的反战情绪。善良的基督徒不能忍受美军在越南的狂轰滥炸、屠杀无辜的罪行, 纷纷参加了游行示威。

    ——《20 世纪六七十年代美国和平反战运动的演进》

    材料二:10 月15 日, 有十多万人在波士顿公共广场集会抗议越战。11 月15 日, 有25 万反战人士进军华盛顿, 有些示威者甚至扛着写有越战死者名单的棺材。这次运动有一百五十万学生参加, 波及美国两千五百所大学的半数。

    ——威廉·曼彻斯特《光荣与梦想》

    1. (1) 根据材料一概括20世纪六七十年代美国反战运动高涨的原因。
    2. (2) 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反战和平运动的特点。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