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语文 /北师大版 /七年级上册(2016) /第二单元 秋日撷英 /采桑子·重阳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北师大版七年级上册第二单元《采桑子·重阳》同步练习

更新时间:2016-02-24 浏览次数:896 类型:同步测试
一、基础攻坚
  • 1. 下列诗句序号按春、夏、秋、冬四季的顺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      )

    ①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    ②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

    ③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④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A . ②①④③ B . ④②①③ C . ②④①③ D . ④③①②
  • 2. 下列各句中问答题得体的一项是(     )

    A . 盲人叔叔,我带你去公交车站吧? B . 老爷爷,这里车很多,我扶你过马路好吗? C . 奶奶,快准备几个好菜,我们回来陪你过重阳节了。 D . 小王同志,听说你生病了,我代表单位向你表示问候,并请你及早康复。
  • 3. 下列传统习俗礼仪有误的一项是(     )

    A . 四大书院中位于长沙的是岳麓书院,四大名楼中位于武汉的是黄鹤楼。 B . 唐宋八大家之一苏轼曾写下“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表达了中秋佳节的美好祝愿。 C . “四书”指《大学》《中庸》《论语》《孟子》。“五经”指《诗经》《尚书》《礼记》《易经》《春秋》。 D . 中国传统节日重阳节的习俗有登高、插茱萸、喝菊花酒、赏花灯、猜灯谜等。
  • 4. 下列句子中加线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

    A . 柳州“汽车下乡”活动为六县农民展示了各种款式的汽车,真让农民见异思迁 B . 融安的金桔、三江的油茶、融水的重阳酒等特产正气势汹汹地走进我们的生活。 C . 柳州经济发展快,社会治安好,人民安居乐业 , 幸福指数不断攀升。 D . 油豆腐的制作,工序较多,如果疏忽一个环节,就有可能造成不堪设想的后果。
  • 5. 诗句和节日对应不当的一项是(     )

    A . 柔情似水,佳期如梦,忍顾鹊桥归路。(重阳节) B . 平分秋色一轮满,长伴云衢千里明。 (中秋节) C . 鼓声三下红旗开,两龙跃出浮水来。 (端午节) D . 有灯无月不娱人,有月无灯不算春。 (元宵节)
  • 6. 下列有关传统文化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古代有许多表示敬称的特定字词,例如“惠”用于对方对待自己的行为动作。如“惠存”“惠赠”;“贵”用于与对方有关的事物,如“贵干”“贵庚”。 B . 二十四节气中,立春之后是雨水,立夏之后是小满,处暑之后是立秋,冬至之后是小雪。 C . 农历九月初九为“重阳”,有登高望远、赏菊赋诗、赐菊花图、插茱萸等习俗。 D . 生肖又称属相,古代术数家拿十二种动物来配十二地支,如子为鼠,丑为牛,某人生在某年就肖某物,如戌年生的肖狗,亥年生的肖猪。
  • 7. 下列选项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 . 春节、元宵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重阳节皆为我国的传统节日。 B . “五体投地”中“五体”指双手、双膝和头;旧制一斤合十六两,“半斤八两”中“八两”,即半斤;“点卯”一词因我国旧时政府机关在卯时查点到班人员而得来。 C . 《骆驼祥子》《红高粱》《威尼斯商人》《我的叔叔于勒》的作者分别是老舍、莫言、莎士比亚、莫泊桑。 D . “三味书屋”中的“三味”指布衣暖、菜根香、读书滋味长;陶渊明因其宅边有五棵柳树故自称“五柳先生”;《聊斋志异》因作者曹雪芹的书斋“聊斋”而得名。
  • 8. 习近平说:“中华传统文化是我们最深厚的软实力。”作为优秀传统文化重要组成部分的传统节日,以其丰富的文化内涵滋养着民族的心灵。请你根据自己对传统节日的了解,选出下面匹配不正确的一项(     )

    传统节日          传统习俗                    相关诗句

    A . 春  节        贴春联  放爆竹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B . 清明节       赏花灯  扫墓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C . 端午节        吃粽子  赛龙舟       节分端午自谁言,万古传闻为屈原。 D . 中秋节        赏月    吃月饼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 9. 下列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 . 下列节日按时间依次排列的顺序是元宵节、腊八节、端午节、七夕节、重阳节。 B . “它从汩罗江的波涛里悄然走来,几千年前的那朵浪花犹如一滴水彩,把中华大地染成粽叶式的青绿,从此每一条河川都回荡着振聋发聩的呐喊,每一个角落都弥漫着亘古不变的艾香。”其中“几千年前的那朵浪花”所指的历史事件是屈原投汩罗江自尽。根据这段文字撰写一副对联,可以是插艾叶清香缕缕飘九州,赛龙舟号子声声传四海。 C . 现在,在青少年当中,很多人不了解端午、中秋,不想回家团圆,对清明的祭奠活动也不以为意,却热衷于过圣诞节等西方节日。原因有对传统节日宣传力度不够,传统节日缺少新的活力。 D . 以“弘扬民族传统文化”为主题征集公益广告。下面两条可以入选①运用传统节日,弘扬民族文化。②看西方文化,弃糟粕;过传统节日,取精华。
  • 10. 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 朱自清是散文家、诗人、学者,我们学过的《背影》、《老王》都是他的作品。 B . 鲁迅的散文《社戏》《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都表现了童年生活的情趣。 C . 《变色龙》的作者是法国作家契诃夫,他是世界著名的短篇小说巨匠。 D . 苏轼是“唐宋八大家”之一,我们曾学过他的作品《记承天寺夜游》。
  • 11. 下列句子中划线词语使用错误的一项是(     )

    A . 我想,几乎在每一个人的童年和少年时期都有一些“隐秘的想望”。 B . 听了他的故事,我忍俊不禁地笑了。 C . 紫藤萝开得恣肆风流,辉煌灿烂,但又端庄雅淑,耐得寂寞。 D . 草间斗的二虫被庞然大物之虾蟆所吞之景,令人气愤。
  • 12. 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 . 更胜一筹     锋芒毕露     义愤填膺     束手无策 B . 微不足道     销声匿迹     正襟危坐     跚跚来迟 C . 一视同仁     相形见绌     恪守尽职     突如奇来 D . 轻飞曼舞     莫衷一事     顾名思意     来势汹汹
  • 13. 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

    A . 《破阵子》—辛弃疾—南宋 B . 《观刈麦》—白居易—唐代 C . 《童年的朋友》—高尔基—苏联 D . 《木兰诗》—南朝民歌—《乐府诗集》
  • 14. 下列各句中,加线成语使用错误的一项是(    )

    A . 张老师很善于发现每个同学的长处,大家各得其所 , 各尽所能地为班级作出自己的贡献。 B . 登上南山,开县新城的无限风光尽收眼底,令人心旷神怡 C . 周笔畅童年照片曝光,其姿势表情让人忍俊不禁 D . 季羡林先生虽然已经猝然长逝地离开了我们,但他的一系列优秀文学作品深深地留在了人们的记忆之中。
  • 15. 下列加线词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200多年来,世界各国数以万计的探险家不畏冰山阻挡,不畏风暴严寒,前仆后继地奔赴南极,进行科学考察。 B . 自然科学领域中有许多不可思议的神秘现象,正等着科学家们去破解。 C . 课文里的诗意童年令我们心驰神往 D . “倡导全民读书,打造书香钢城”的活动在我市开展得如火如荼
二、填空题。
三、问答题
四、阅读下文,根据要求回答问题
  • 23.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向字典鞠躬

    薛景文

        ①据《今晚报》的一篇文章透露,大型电视剧《采桑子》拍摄现场“出现了一道好风景”:剧组中不少人都随身带着字典,一遇到吃不准的问题,就立刻向“老师”请教。主演陈小艺小姐说:“《采桑子》是一部历史剧,文化含量是很高的,自己深感才疏学浅,自然不敢掉以轻心。”这道“好风景”本人虽未能目睹,但还是有眼睛一亮之感。

        ②这些年来,总是见到“念白字”的新闻。比如苏轼的“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绮”读音为qǐ,指有花纹的丝织品,古诗中不是有“遍身罗绮者,不是养蚕人”吗?王菲却唱成了yǐ。又如小天后蔡依林在唱《怀念》时,将“未完的‘龃龉’”一句唱成了“未完的‘zǔyǔ’”。龃龉,正确的读音应是jǔyǔ,本意指上下牙齿不对应,后用来比喻为意见不一致。蔡依林误jǔ为zǔ,想来是受了组、祖等字的影响。最近掀起轩然大波的,是有“才女”之称的伊能静,她在新推出的专辑中唱苏轼的《念奴娇》,  把“羽扇纶巾” 的 “纶” (guān),唱成了“伦理道德”的“伦”。这是一种相当流行的误读。不过,伊能静还是值得称道的,她立即在自己的博客中公开道歉,并特地花了一天时间重新录音。和这些“念白字”的新闻相比,《采桑子》剧组“带着字典拍片”,犹如春风拂过田野,给我们带来了清新的空气。

        ③其实,在老一辈艺术家中,这种做法早已成为习惯。电影艺术家孙道临便是一个典型的例子。他的银幕形象风流倜傥,按今天的话说,绝对是个“帅哥”;演技更为精湛,一招一式,无不传神。然而他却是“艺高胆不大”,哪怕排练一首短诗,也会在包里装着一本《新华字典》备查,唯恐稍有闪失。正是几十年如一日的“严谨”,练就了他的台词功夫,在演艺界堪称有口皆碑:不仅嗓音浑厚,吐字清晰,而且发音准确,字正腔圆,没有在演出中念过什么白字。孙道临先生曾经真诚地说:“中国字那么多,念不出来没什么难为情;但如果想当然地乱念,那是对不起观众的。”

         ④由孙道临想到了巴金老人。巴老健在的时候,我们曾多次登门祝贺他的生日。他的书房里有一张简陋的狭小的书桌,《随想录》中的不少文章,便是在这张书桌上完成的,让人见了肃然起敬。我们每次去的时候,见到书桌上除了摊放着纸、笔之外,还有一本《现代汉语词典》。遇到一时想不起来的字,巴老总是会翻开词典,查清楚以后才肯落笔。这就是一代大家的写作态度。《随想录》的手稿本,我至少读过三遍,几乎没发现什么错字,原因大概就在此吧。在我的脑海里,经常会浮现出巴老查阅词典的景象。这是一个寻常的生活镜头,但它象征着一种高尚的文化精神。

        ⑤字典是知识的海洋,是智慧的宝库,是无声的老师。在校园学习阶段,是字典为我们释疑解惑,不断完善我们的知识结构;在我们工作以后,同样是字典为我们把关纠错,保证文化产品的内容质量和文字质量。一个懂得感恩的人,是不该否认字典在文化生活中的地位的。

        ⑥向字典鞠躬吧。从一个人对待字典的态度,是不难看出他的敬业精神和文化良知的。你说是吗?

    1. (1) 本文的主要观点是什么?

    2. (2) 第①段中“眼睛一亮”在文中的意思是什么?

    3. (3) 第③④段中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有什么作用?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