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高中历史 /岳麓版 /选修4 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第一单元 东西方先哲 /第1课 先师孔子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岳麓版历史选修四第一单元东西方先哲第1课先师孔子同步练习

更新时间:2016-01-19 浏览次数:721 类型:同步测试
一、选择题
  • 1. “仁”是孔子思想体系的核心。下列对这一学说的理解正确的是(  )

    ①主张调节与和谐社会人际关系 ②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③以德治民,反对苛政和任意刑杀 ④主张“有教无类”

    A . ①② B . ②③ C . ①②③ D . ①③④
  • 2. 关于孔子“礼”的思想的认识,不正确的是(   )                                      

    A . 从狭义的角度讲,是指西周的等级名分制度 B . 从广义的角度讲,是指礼仪规范和行为准则 C . “克己复礼”和“正名”是实现“礼”的方法 D . “礼”从本质上是维护新兴地主阶级的利益
  • 3. 孔子说:“中人以上,可以语上也。中人以下,不可以语上也。”表明孔子的教学方法是(    )

    A . 启发诱导 B . 循序渐进 C . 因材施教 D . 有教无类
  • 4.

    右面图片说明孔子的教学理念是  (  )

    A . 有教无类 B . 启发式教学 C . 温故而知新 D . 当仁不让于师
  • 5. 下列是几位参观南孔家庙的游客在孔子像前回顾孔子学说言论的叙述,其中正确的是(     )

    A . 孔子主张以德治国,以礼治国,二者有一即可 B . 孔子说“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说明他不爱财 C . 孔子主张“有教无类”,他收学生颜渊就是明证 D . 孔子的教育思想彻底打破了贵族垄断文化的局面
  • 6. 孔子思想的核心包括(    )

    A . 仁和礼 B . 仁政 C . 有教无类 D . 因材施教
  • 7. 孔子在55岁时开始周游列国,主要是为了 (  )

    A . 传播其学术思想 B . 了解各个诸侯国的国情 C . 实现其政治抱负 D . 抒发对鲁国的不满情绪
  • 8. 孔子的思想体系博大精深,但他当年周游列国十四年,积极推行其政治方案,却一直被各国统治者拒绝,其原因包括(  )

    ①春秋时期分裂割据,缺乏一个强有力的中央政权 ②各诸侯国热衷于兼并战争和改革古制,以图自强 ③孔子“仁”和“礼”的思想不符合统治者需要 ④维护奴隶主阶级统治的目的不符合历史发展趋势

    A . ①③④ B . ①②④ C . ②③④ D . ①②③④
  • 9. 儒家思想长期占据中国古代统治思想地位的根本原因是(  )

    A . 儒家思想是封建社会最进步、最稳定的思想 B . 儒家思想适应了加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统治的需要 C . 儒家思想经过了历代学者的发扬和统治者的改造 D . 儒家思想和法家思想紧密地结合在了一起
  • 10. 有西方学者直接认为“孔子是18世纪启蒙运动的守护神”。孔子思想不仅是法国大革命的动因,更成为西方“平等、仁慈、博爱”观的源泉。下列孔子思想中,为西方思想家赞同的是(  )

    ①仁者爱人 ②为政以德 ③克己复礼 ④忠恕之道

    A . ①②④ B . ①②③④ C . ①② D . ①③④
  • 11. 关于孔子“仁”的思想的认识,正确的是(  )

    ①以“仁”来实现人与人的和谐 ②反对统治者的苛政和任意刑杀

    ③实现仁的途径是“忠恕”之道 ④“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A . ①②④ B . ①②③ C . ①②③④ D . ①②
  • 12. 孔子提出“克己复礼”主要是因为(  )

    A . 春秋时期礼坏乐崩 B . 新兴地主力量壮大 C . 土地私有受到肯定 D . 思想活跃百家争鸣
  • 13. 《论语·述而》:“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这段材料说明孔子的教学理念是(  )

    A . 有教无类 B . 启发式教学 C . 温故而知新 D . 当仁不让于师
  • 14. 有学者将孔子及其学说的发展概括为四个阶段,按照时间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①落魄的政客  ②著述整理文化典籍  ③全球祭孔风光一时 ④君主专制的护符

    A . ②①④③ B . ①②④③ C . ②①③④ D . ①②③④
  • 15.

    下列两幅图片所反映的内容均出现在“世界孔庙同祭孔”活动期间。对此的理解和认识不正确的是(  )

    A . 图1中图书的出版有利于孔子思想的传承 B . 该书可以提高民族素质、增强民族凝聚力 C . 图2现象违背了当今“祭孔”活动的宗旨 D . 图2现象是对文化遗产的合理开发和利用
  • 16. (2019高二上·临渭月考) “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这是哪位思想家对自己一生的概括? ( )

    A . 孔子 B . 孟子 C . 荀子 D . 老子
  • 17. 斯塔夫里阿诺斯在他的《全球通史》中提出:“……促成中国文明的内聚性的最重要因素,也许是通称为儒家学说的道德准则和文学、思想方面的文化遗产。”我们现在要了解儒家思想的精髓,首先要参阅(  )
    A . 《春秋》 B . 《尚书》 C . 《论语》 D . 《道德经》
  • 18. 为了表达对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祝福,第24届国际孔子文化节组委会从《论语》中梳理了20句经典语言,拟选出最有代表性的5句推荐给北京奥组委。假设以下是网友推荐的经典语言,让你从中选出最能体现孔子思想精华内容的一句,那么你应选择的是( )

    A . 仁者爱人 B . 刑过不避大臣,赏善不遗匹夫 C . 选择天下之贤可者,立以为天子 D . 百亩之田,勿夺其时,数口之家可以无饥矣
  • 19. 全世界75位诺贝尔奖获得者于1988年在巴黎聚会,讨论新世纪世界的前途,他们竟然得出——致的结论,认为在21世纪,人类如果要过上和平幸福的生活,就应该回到2500年前中国的孔子那里去寻找智慧。他们从孔子那里去寻找的“智慧”是(    )   

    A .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B . “人之性恶,其善者伪也” C . “是非之心”,人皆有之 D . “制天命而用之”
  • 20. 文化就象一张名片,一个民族如果没有自己的文化,就会被蒸发掉,或者湮没于世界之中。《中国焦点2006》评出十大最能代表中国的文化形象符号中位于第一的是孔子,最主要的原由是( )

    A . 孔子主张以爱人之心调解与和谐社会人际关系,有现实意义 B . 孔子被尊为圣人,受到后世的敬仰 C . 有教无类,因材施教,学思结合的教育思想和方法深深影响后世教育 D . 其文化品格对中国的文化具有重要影响,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
二、材料分析题
  • 21.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子曰:“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拱之。”子曰:“克己复礼为仁。”                                                                              ——《论语》

    材料二 吾将以教主尊孔子。……而教主不足以尽孔子。教主感化力所及,限于其信徒……举中国人,虽未尝读孔子之书者,而皆在孔子范围中也……吾将以教育家尊孔子。……而教育家不足以尽孔子。教育家之主义及方法,只能适用于一时代、一社会,而孔子之教育,则措四海而皆准,俟百世而不惑也……吾将以政治家尊孔子。……而政治家不足以尽孔子。食政治家之赐者,不过一国……不过百年,而孔子之因时的政治,可以善当时之中国,可以善2000年迄今之中国。                                          ——梁启超《世界伟人传》

    材料三 孔子之道,远传于四域之外,东经朝鲜,波及日本。南则风靡于安南(即越南)……孔子之道,又流行于欧美。英、法、德、美、意、奥之学者,热心研究孔子者,岁炽日烈……就全世界观之,《论语》之价值,已与《新约全书》竞胜——[日]儿岛献吉郎《诸子百家考》

    1. (1) 依据材料一,概括孔子的主要政治观点。

    2. (2) 材料二中作者是怎样评价孔子的?概括指出评价的主要依据。

    3. (3) 材料三是如何评价“孔子之道”在人类文明进程中的地位的?

  • 22.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

    ——《论语》

    材料二   《商业周刊》对200名中国“80后”和“90后”的调查发现,他们的行为是西方的,但价值观仍深植中国。45%的人认为,“真正重要的东西”是家庭,17%是朋友,12%是工作。82%最乐于帮父母,希望改善父母生活……

    材料三   1993年8月28日至9月4日召开的“世界宗教议会”大会上,讨论、通过并签署的《走向全球伦理普世宣言》,提出了全球伦理的构想,并把孔子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作为其中最为基本的道德戒律。这一戒律,被世人称之为道德金律或黄金规则。它的另一语义是“己欲达,而达人。”

    1. (1) 概括材料一、二、三中分别体现了孔子的哪些重要主张,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材料一与材料二所体现的思想之间的关系?(4分)

    2. (2) 根据材料三,概括孔子思想的历史地位,并结合以上材料分析应该如何正确对待孔子的思想。

  • 23. 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孔子想回到西周,维护奴隶制,政治上是保守主义者,有他的落后一面,但他是伟大的史学家、教育家和人道主义的倡导者,他在历史文化遗产的继承、整理和传播上有卓越的贡献。——《论孔子思想》

    材料二 孔子在历史文化领域有杰出成就,他的“爱人”“仁民”观念以及他的教育思想,表现出新兴地主阶级的进步性,他想回到西周,只是因为不敢公开反对当时还比较强大的奴隶制,表现出他怯懦的方面。

    ——《略论孔子思想的阶级性》

    1. (1) 两则材料都涉及孔子在教育方面的贡献。孔子在教育方面有何贡献?

    2. (2) 材料一、二评价孔子时,采用的相同方法是什么?结论有何不同?

    3. (3) 综合上述材料,说明应当如何评价历史人物。

  • 24.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全球第一所孔子学院在汉城揭牌      非洲首家孔子学院落户肯尼亚(内罗毕孔子学院)

    北欧孔子学院在瑞典首都斯德歌尔摩成立

    材料二  苏格拉底(公元前470-399年)与孔子(公元前551-479年),分别是西方和东方历史上最早以私人身份从事讲学的教育家、思想家,两人都被誉为“人类的导师”。孔子还曾被称为“圣人”。

    孔子讲学的方式也是采用对话的形式。孔子与人的对话如诗篇一样,语言简洁、明快、生动,内蕴丰厚,有很多的话就是人生格言。如“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君子坦荡荡,小人常戚戚。”对语言的锤炼,是与他对人的修养要求分不开的。 

    孔子,他以诗、礼、乐等形式,以与弟子之间展开对话的形式来追寻人之为人的美。孔子认为完美的人是有仁爱之心的能“爱人”的人。他倡导群体意识,倡导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向往天人合一的和平的艺术的人生。

    1. (1) 根据材料说明孔子的世界地位怎样?

    2. (2) 概述孔子的基本思想主张。

    3. (3) 孔子的儒家思想对我们今天建立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有何借鉴意义?

  • 25.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启蒙思想家伏尔泰在谈及孔子思想时叹言道:“欧洲的王族同商人发现东方,只晓得求财富,而哲学家则在那里发现了一个新的精神的与物质的世界。”

    材料二   1981年,法国前总统密特朗参观曲阜孔庙,在大成殿门前龙拄下席地而坐,似有所思。著名诗人公刘为照片命名——《倾听三千年的回声》,后改名为《倾听龙的心声》。

    材料三  1988年,世界诺贝尔奖金获得者在巴黎集会发表宣言称:“如果人类要在21世纪生存下去,必须回顾2540年,去吸取孔子的智慧。”

    1. (1) 在你看来,伏尔泰为什么会对孔子的学说如此感叹,并称之为“新的精神”世界?

    2. (2) 从材料二中公刘先生为密特朗照片的命名,谈谈你对其用意的理解和感悟。

    3. (3) 全世界的科学巨匠为什么会发出“如果人类要在21世纪生存下去,必须回顾2540年,去吸取孔子的智慧”呼吁?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