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历史与社会(人文地理)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九年级上册 /第三单元 中国抗日战争与世界反法西斯战争 /第二课 中国抗日战争 /本课综合与测试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初中历社九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第二课《中国抗日战争》同步练习

更新时间:2019-10-11 浏览次数:223 类型:同步测试
一、日本侵华战争的开始
  • 1. (2017九上·乐清期中) 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是中华民族历史上最伟大的卫国战争。2017年在教材中要全面落实14年抗战概念。十四年抗战的起点是(    )
    A . 一二八事变 B . 九一八事变 C . 西安事变 D . 七七事变
  • 2. 日本发动九一八事变后不到一百天便占领了相当于日本本土面积2.5倍的中国东北三省,日本官兵死伤仅199名,导致这种战况的主要原因是(    )
    A . 日本闪电战的威力 B . 蒋介石的不抵抗政策 C . 中日力量对比悬殊 D . 美国没有给予援助
  • 3. 如图是位于沈阳的一座历史纪念碑,此碑所纪念的事件(    )

    A . 标志着中国全面抗战的开始 B . 发生后,国民党采取积极抵抗的政策 C . 是中国14年抗战的起点 D . 促成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正式形成
  • 4. (2018九上·泰顺期中) 根据下列图文资料,回答问题。

    1. (1) 上图是1936年12月13日《解放日报》的一个版面,据图判断其反映的历史事件是(   ) 
      A . 东北抗日义勇军顽强抵抗
      B . 第十九路军奋起抗日
      C . 一二•九运动 D . 西安事变
    2. (2) 当上图反映的历史事件结束时,美国记者史沫特莱说:“它是一次全国性的胜利,统一的中国终于在渐渐诞生。”这里的“统一”是指(   )
      
      
      
      A .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 B . 国共两党停止内战,共同建国
      C . 抗战胜利后台湾回到祖国怀抱 D . 革命统一战线建立
  • 5.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的标志是( )
    A . 九一八事变 B . 七七事变 C . 西安事变 D . 西安事变和平解决
二、全面侵华战争的爆发
  • 6. “巍巍金陵,滔滔大江,钟山花雨,千秋芬芳.一九三七,祸从天降,一二一三,古城沦丧,侵华倭寇,掳掠烧杀,尸横遍野,血染长江.三十余万,生灵涂炭,炼狱六周,哀哉国殇.”这段文字反映了(    )
    A . 东北三省的完全沦陷 B . 南京大屠杀惨案 C . 抗日将士血染卢沟桥 D . 重庆大轰炸惨案
  • 7. 电视剧《中国兄弟连》讲述道:国民党军队一个连去营救被日军围困的情报人员,与新四军的一支游击队在途中恰好相遇……两支“友军”在抗击日军的过程中联合杀敌成为生死兄弟。这种情况应该出现在下列哪一历史事件后(    )
    A . 柳条湖事件 B . 九一八事变 C . 八一三事变 D . 七七事变
  • 8. (2018九上·椒江月考) 下面能直接反映中国全面抗日战争开始的事件是( )
    A . 柳条湖泪诉曾经,北大营灰砖哽咽 B . 宛平城外狼狗叫,卢沟桥上枪声急 C . 鲜血凝固的那个时候,长江呜咽,钟山悲泣……三十万冤魂,在地狱中哭泣 D . 电影《甲午风云》
  • 9. “西边的太阳快要落山了,鬼子的末日就要来到,弹起我心爱的土琵琶,唱起那动人的歌谣”这首脍炙人口的《铁道游击队》主题曲描述的历史发生在(    )
    A . 鸦片战争期间 B . 抗日战争期间 C . 土地革命期间 D . 国民大革命期间
三、全民族的抗战
  • 10. 下图是珍藏于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的一幅战时宣传画。根据图意,这幅宣传画最恰当的名称应该是(    )

    A . “战犯最后的归宿” B . “最危险的时候” C . “团结抗战到底” D . “不可饶恕的罪行”
  • 11. 下图是学生在小组研究学习中出现的一幅地图。其研究主题是(    )

    A . 国民革命运动的成就 B . 国民党正面抗日 C . 人民解放战争的进程 D . 中国共产党敌后抗日
  • 12. 现代史上,中国共产党和中国国民党曾两度合作,都有力地推动了中国民主革命的历史进程。下列属于国共第二次合作的产物的是(    )

    ①西安事变的爆发

    ②八路军和新四军的诞生

    ③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形成

    ④共同领导国民革命运动

    A . ①③ B . ②③ C . ①②③ D . ②③④
  • 13. (2018九上·椒江月考) 中国共产党和中国国民党曾两度合作,都有力地推动了中国民主革命的历史进程。下列与国共第二次合作无关的是(   )
    A . 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 B . 组织了太原会战 C . 革命统一战线的建立 D . 八路军和新四军的诞生
四、抗日战争的胜利
  • 14. 2015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的70周年。为使全国人民广泛参与中央及各地区各部门举行的纪念活动,全国人大常委会决定9月3日放假一天,并将9月3日确定为抗战胜利的纪念日。以下对于这场战争的认识,正确的是(    )

    ①抗日战争的胜利是近百年来中华民族反对外来侵略的首次完全胜利

    ②抗日战争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

    ③美国向日本投放原子弹及苏联红军的支援是中国抗战胜利的根本原因

    ④战争中孕育的不畏强暴、众志成城、奋斗到底的精神,依然是我们宝贵的精神财富

    A . ①③④ B . ①②④ C . ①②③ D . ②③④
  • 15. (2018九上·杭州期中) 抗日战争胜利后,中共的和平诚意和“和平、民主、团结”三大建国口号,赢得了全国民众的认可。解放区“耕者有其田”的土地政策,让农民无偿获得了梦寐以求的土地,使共产党赢得了农民的衷心拥护。这段话主要揭示了人民解放战争的(    )

    A . 发生背景 B . 发展历程 C . 胜利原因 D . 历史意义
  • 16. 下列能为抗日战争“使中华民族的觉醒和团结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提供史料支撑的有(    )

    ①美苏等国协同作战      ②中共促成西安事变和平解决

    ③华人华侨归国参战      ④人民群众广泛开展游击战争

    A . ①②③ B . ①②④ C . ①③④ D . ②③④
五、材料探究
  • 17. 歌曲往往反映一个时代的特征,欣赏下列经典歌曲,回答问题。

    歌曲一:我的家在东北松花江上,那里有森林煤矿,还有那漫山遍野的大豆高粱……从哪个悲惨的时候,脱离了我的家乡,抛弃了那无尽的宝藏,流浪流浪!哪年哪月?才能够回到我那可爱的家乡?

    ——《松花江上》

    歌曲二:大刀向鬼子们的头上砍去,二十九军的弟兄们,抗战的一天来到了!抗战的一天来到了!前面有东北的义勇军,后面有全国的老百姓。咱们二十九军不是孤军,看准那敌人,把他消灭!把他消灭!

    ——《大刀流行曲》

    歌曲三:起来!不愿做奴隶的人们!把我们的血肉筑成我们新的长城!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每个人被迫着发出最后的吼声。起来!起来!我们万众一心,冒着敌人的炮火!前进!前进!前进、进!

    ——《义勇军进行曲》

    1. (1) 歌曲中“那个悲惨的时候”开始于哪一重大事件?东北人民是何时“回到那可爱的家乡”?
    2. (2) 歌曲二的创作与日军发动的哪一历史事件有关?此事件后国共两党采取了什么行动使二十九军不再是“孤军”?
    3. (3) 请举出两例中国人民血肉筑长城的典型战例?
    4. (4) 经典总是令人回味,说说这些经典歌曲传唱至今具有怎样的意义?
  • 18. (2018九上·泰顺期中) 9月3日是一个中国人民永远纪念的日子,73年前的这一天,中国人民经过艰苦卓绝的斗争,取得了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九年级某班以抗日战争为主题展开研究性学习,广泛收集资料如下。请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第一小组列表梳理抗日战争的重大事件(节选)

    时间

    重大事件

    影响

    1931年

    ……

    ……

    1936年

    ……

    ……

    1937年

    标志着我国开始全民族抗战

    1938年

    取得中国抗战以来的最大胜利

    ……

    ……

    ……

    材料二:第二小组在查阅某一历史事件时,找到了以下两则史料:

    史料1:一些放下武器或被俘投降的士兵,还有包括许多妇女儿童在内的普通民众,也被(日本兵)肆无忌惮地枪杀和刺死,人们很难想象这种痛苦与恐怖。

    ——1938年1月10日时任金陵大学历史系教授美国人贝德士的日记

    史料2:南京街道极为平静。……在难民区内,他们(日本兵)不问性别、年龄,给难民分送面包、点心、香烟等,大家感到非常高兴,表示感谢。

    ——1938年1月8日日本人主办的《新申报》

    材料三:第三小组收集的外国人眼中的中国抗战:

    “事实上,由于英军和美军兵力不够,惟一对日军作战的陆军就是中国的陆军了。”

    ——法国二战史学者亨利•米歇尔

    中国的抗战,成为将日本引入通向泥潭之路,继而又引发日美、日英战争,最后成为迫使日本帝国主义投降的决定性力量。

    ——【日】石岛纪之《中国抗日战争史》

    “如果中国屈服,会有多少日本军队脱身出来?那些军队会干什么呢?会占领澳大利亚,占领印度,会像摘桃子一样轻而易举地占领中东……那将是日本和纳粹的大规模钳形攻势,在近东某处会合……”

    ——美国总统罗斯福

    1. (1) 请将①、②对应的重大事件填写完整。
    2. (2) 运用所学知识,判断哪则史料真实可靠,并运用所学史实说明理由。
    3. (3) 1958年美国人伊罗生出版的《浮光掠影——美国关于中国与印度的形象》一书中曾提到,1937——1944年美国对中国处于赞赏阶段。结合材料三,说说当时中国最值得世界赞赏的原因是什么?
  • 19. (2018九上·柯桥月考)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无论日本军队伺候如何在东北挑衅,我方应予不抵抗,力避冲突。”

    ——蒋介石给张学良密电(1931年)

    材料二:“我们希望和平而不求苟安,准备应战而不求战。我们知道全国应战以后的时势,就只有牺牲到底,无丝毫侥幸求免之理。如果战端一开,那就地无分南北,年无分老幼,无论何人,皆有守土抗战之责任,皆应花定牺牲一切之决心。”

    ——蒋介石庐山谈话(1937年3月17日)

    材料三:见图

    材料四:丘吉尔在谈到中国远征军入缅(甸)作战时说:如果日本进军西印度洋,必然会导致我方在中东的全部阵地崩溃,能防止上述局势出现的只有中国。苏联元帅扎哈罗夫说:日本之所以没有立即对苏联开战,是因为它的大量军队被牵制在中国。军事史家富勒指出:美英所引以为幸的是,日本既没有足够的兵力占领和控制印度洋上的战略要点,也没有足够的兵力在太平洋上拼一死战。

    1. (1) 两则材料中蒋介石对日军侵华的态度发生了怎样的变化?结合所学,简要分析促使这一变化的原因。
    2. (2) 据图分析抗日战争取得最后胜利的原因分别是什么?
    3. (3) 根据材料四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对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历史贡献。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