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历史与社会(人文地理)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九年级上册 /第三单元 中国抗日战争与世界反法西斯战争 /第四课 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转折与胜利 /本课综合与测试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初中历社九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第四课《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转折与胜...

更新时间:2019-10-11 浏览次数:163 类型:同步测试
一、反法西斯同盟的建立和大战的转折
  • 1. 1943年7月的一天,希特勒颓丧地坐在戈尔唱机旁。与希特勒颓丧情绪密切相关的事件有(    )

    ①斯大林格勒战役的失败

    ②法两斯轴心围集团开始瓦解

    ③北非防线的崩溃
    ④谢曼底登陆

    A . ①③④ B . ①②③ C . ①②④ D . ②③④
  • 2. 下图是1942年美国印制的一份海报,印制“united”“win”等宣传语和美、英、苏等国国旗。此海报与下列哪一文献的签署密切相关(    )

    A . 《慕尼黑协定》 B . 《联合国家宣言》 C . 《马歇尔计划》 D . 《雅尔塔协定》
  • 3. (2018九上·天台月考) 既是苏德战争的转折点,又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的重要转折点的战役是(    )

    A . 太平洋战争 B . 诺曼底登陆战 C . 斯大林格勒保卫战 D . 莫斯科保卫战
  • 4. (2018九上·椒江月考) 第二次世界大战进入1943年,战争最艰难的日子已经过去了,大反攻的日子终于来了,“最艰难的日子已经过去”的重要标志性事件是(   )
    A . 阿拉曼战役 B . 诺曼底登陆 C . 西西里岛登陆 D . 斯大林格勒战役
  • 5. (2017九上·瑞安期末) 1942年元旦,英、美、苏三国元首和中国的宋子文签署了《联合国家宣言》文件,第二天又有其他二十二国代表签署了这一宣言。这一历史时刻见证了(    )
    A . 苏德战场的胜利 B . 诺曼底登陆 C . 法西斯集团的瓦解 D . 反法西斯同盟建立
  • 6. (2017九上·镇海期末) “它”庄严宣告:“三国之宗旨在剥夺日本自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开始后,在太平洋上所夺得或占领之一切岛屿,及使日本在中国所窃取之领土,如东北四省、台湾、澎湖列岛等归还中华民国。其他日本以武力或贪欲所攫取之土地亦务将日本驱逐出境。”“它”是指(    )
    A . 《联合国家宣言》 B . 《开罗宣言》 C . 《雅尔塔协定》 D . 《波茨垣公告》
  • 7. (2017九上·乐清期中) 第二次世界大战是一场规模空前的反法西斯战争,以法西斯势力的彻底失败而告终。下列史实与结论的搭配的中,导致法西斯走向失败的最主要原因是(    )
    A . 斯大林格勒战役——二战转折点 B . 《联合国家宣言发表》——正义力量联合 C . 雅尔塔会议——讨论成立联合国 D . 诺曼底登陆——欧洲第二战场开辟
  • 8. (2017·浙江模拟) 下列史实与结论的搭配,哪一项是法西斯走向失败的最主要原因(    )

    选项

    史实

    结论

    A

    斯大林格勒战役

    二战的转折点

    B

    诺曼底登陆

    欧洲第二战场开辟

    C

    《联合国家宣言》发表

    正义力量的联合

    D

    雅尔塔会议

    协调了盟国战胜法西斯的行动步伐

    A . A B . B C . C D . D
二、雅尔塔会议与德日投降
  • 9. 1945年8月20日美国出版的《时代》杂志,封面是一幅视觉效果强烈的图画(如下图),它明确告诉读者一个不争的事实(    )

    A . 日本向同盟国签署了投降书 B . 法西斯集团分崩离析 C . 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 D . 《波茨坦公告》勒令日本无条件投降
  • 10. 雅尔塔会议协调了对德的军事行动,会后苏军发动的对德攻势是(  )       

    A . 斯大林格勒会战 B . 诺曼底登陆 C . 中途岛海战 D . 柏林战役
  • 11. 联合国在当今国际社会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决定战后成立联合国的会议是(  )       

    A . 巴黎和会 B . 华盛顿会议 C . 雅尔塔会议 D . 万隆会议
  • 12. 70年前的9月2日,在美国“密苏里”号军舰上举行了一个重要签字仪式。它标志着(     )

    A .   反法西斯同盟的建立 B . 德国宣布无条件投降 C . 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 D .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
三、材料探究
  • 13.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1938年,为了决定捷克斯洛伐克的命运,希特勒在慕尼黑会见了英国和法国领导人,同盟国的领导人抛弃了这个不太重要的民主国家,试图绥靖希特勒以避免战争,但却枉费心机。
    材 料二:在战争年代中,西方列强和苏联不得不结成统一战线,以对付不共戴天的敌人的威胁,就在希特勒入侵苏联的那一天,丘吉尔宣布:“苏联的危险就是我们的 危险,也是美国的危险,正如苏联人为保家而战的事业是全世界自由的人们和自由的民族的事业一样。”——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三:下图: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的第二天,重庆人民走上街头庆祝胜利。

    材料四:2014年我国将9月3日确定为抗战胜利纪念日,2015年国务院发布《关于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纪念日调休放假的通知》,决定9月3日全国放假1天。——摘自自《新华网》
    请回答:
    1. (1) 材料一中,英法为避免战争采取了什么政策?结合所学知识,用史实说明英法为何“枉费了心机”?

    2. (2) 对比材料一和材料二,英国对德国的侵略行为在态度上有何转变?“全世界自由的人们和自由的民族”取得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的决定性因素是什么?

    3. (3) 材料三的照片拍摄于哪一年?请写出照片中一个重要外国领导人的名字。结合材料四谈谈我国把9月3日定为“抗日胜利纪念日”有何现实意义。

  • 14.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1945年初,美英盟军和苏军分别从西、东两面攻入德国境内。在法西斯德国败局已定的形势下,美、英、苏三国政府首脑在苏联举行会议。

    材料三:在原子弹爆炸的蘑菇云升空的那一刻,日本军国主义企图依靠武力称雄世界的迷梦破灭了,正如此前和此后所有迷信武力称霸的国家一样,侵略战争在给别的国家带来灾难的同时,也给了日本毁灭性的打击。从明治维新开始近八十年来积累的物质成果,在战火中几乎化为灰烬。

    1. (1) 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回答,日本在20世纪30年代制造了哪两次侵华事件?

    2. (2) 材料二反映的是哪次会议?会议针对日本做出了什么重大决定?

    3. (3) “日本军国主义企图依靠武力称雄世界的迷梦”为什么会破灭?材料三给我们什么启示?

  • 15.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1942年1月1日,美、英、苏、中等26个国家的代表在华盛顿签署了《联合国家宣言》。《宣言》指出:各签字国政府保证使用其全部的经济和军事资源对法西斯三国同

    盟成员国及仆从国家作战,保证不同敌国单独缔结停战协定或和约。

    材料二:1945年2月,美、苏、英三国首脑召开了雅尔塔会议,就德国处置问题、波兰问题、对日作战问题和联合国成立问题等达成了协议。会议结束后,罗斯福认为战后美苏关系将是一种竞争的关系,只是不要在条件尚不成熟时演变成战争。会议结束时,美国代表团的一些成员是带着“别了,下次战争再见”的心情离开的。

    1. (1) 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在《联合国家宣言》签署背景下,美苏是什么关系?

    2. (2) 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雅尔塔会议对二战后国际关系产生了什么影响?

    3. (3) 结合上述材料和所学知识,就美苏关系史谈谈你的历史启示。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