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浓盐酸 ②浓硫酸 ③烧碱 ④纯碱 ⑤生石灰 ⑥食盐
①木炭 ②白酒 ③头发 ④醋酸 ⑤小苏打 ⑥蛋清 ⑦生石灰
试推断:
如图所示,一根轻质杠杆的C端挂了一个质量为20kg的重物。在杠杆的B位置处,用一绳系在天花板上,绳与杠杆的夹角为30°,在A端放一个质量为40kg物体,其中OC、OB和BA的长度分别为0.5m、0.2m和0.6m,此时杠杆保持水平静止。用F=10N的水平拉力使物体向左匀速滑动。
【提出问题1】该氢氧化钠溶液是否变质了呢?
实验操作 | 实验现象 | 实验结论 |
取少量该溶液于试管中,向溶液中滴加稀盐酸并不断振荡。 | 氢氧化钠溶液一定变质了 |
【实验探究2】
实验步骤 | 实验现象 | 实验结论 |
①取少量该溶液于试管中,向溶液中滴加过量的氯化钙溶液,并不断振荡。 | 有生成。 | 说明原溶液中一定有碳酸钠。 |
②取步骤①试管中的少量上层清液,滴加酚酞溶液。 | 溶液变红色。 | 说明原溶液中一定有。 |
【实验结论】该氢氧化钠溶液(填“部分”或“全部”)变质。
【反思与评价】氢氧化钠溶液露置于空气中容易变质,必须密封保存。
小明:可能是个偶然现象。
小东:可能是浑浊液体中的固体氢氧化镁使酚酞试液变红,氢氧化镁沉降后溶液就变无色了。
小花:可能是酚酞试液与空气中的氧气反应,使红色消失;也可能是氢氧化镁溶液与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反应的缘故。
小红:可能是在热水中氢氧化镁的溶解度大,溶液中 OH- 离子较多,使酚酞试液变红;过一会儿温度降低,氢氧化镁的溶解度减小,溶液中 OH-离子变少,酚酞试液又变无色。
实验步骤 | 设计目的 |
将氢氧化镁加入到热水中搅拌,滴入酚酞试液,并在上方滴一些植物油。 |
实验方法 | 可能观察到的现象 | 相应结果或结论 |
取两支试管,分别加入相同质量的氢氧化镁和相同质量的热水振荡,各滴加数滴酚酞试液。一支保持温度不 变,另一支自然冷却。 | 保持温度不变的红色不消失,自然冷却的红色消失。 |
编号 |
①号试管+铁钉 |
②号试管+铁钉 |
③号试管+铁钉 |
④号试管+铁钉 |
实验操作 |
加6mL蒸馏水 |
加5mL蒸馏水和1ML1%NaCl溶液 |
加5mL蒸馏水和1ML1%CaCl2溶液 |
加5mL蒸馏水和1ML1%CuCl2溶液 |
现象 |
3天后,铁钉表面出现红色物质 |
1天后,铁钉表面出现红色物质 |
1天后,铁钉表面出现红色物质 |
10分钟时铁钉表面出现红色物质 |
请结合上述实验回答:
Ⅰ.对比实验①②③可以得到的结论是。
Ⅱ.小组同学又提出了验证试管④中红色物质组成的实验思路:取红色物质和足量稀硫酸反应,如果观察到,则红色物质中既有铁锈,又有铜。
序号 |
小球质量 m/g |
小球自由滚下高度 h/cm |
木块被撞后运动距离 s/m |
1 |
30 |
10 |
4 |
2 |
30 |
20 |
16 |
3 |
60 |
8 |
8 |
①为了探究“超载”隐患时,应选择序号的实验进行比较。
②分析表格中对应的数据可知: 对物体的动能影响更大,即当发生交通事故时,由此造成的危害更严重。
【猜测】白色固体可能是:①MgCO3;②Mg(OH)2;③ MgCO3和Mg(OH)2 。
【资料】MgCO3、Mg(OH)2加热易分解,生成对应的两种氧化物。
实验设计:三颈烧瓶中充满二氧化碳气体,A颈、B颈分别连接充满氢氧化钠溶液和盐酸的注射器,C颈插有两端开口的玻璃导管(伸入瓶内的一端连有小气球),装置气密性良好。
实验操作:先通过A颈往瓶内注入氢氧化钠溶液,观察到小气球的形状发生了变化;过一段时间后再通过B颈往瓶中注入盐酸,发现小气球的形状又发生了改变。请描述小气球形状的变化情况,并对此作出合理的解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