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语文 /北师大版 /七年级下册(2016) /第三单元 慷慨正气 /5 最后一课——阿尔萨斯省一个小孩的自叙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北师大版语文七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第5课《最后一课》同步练习

更新时间:2017-12-19 浏览次数:895 类型:同步测试
一、基础知识及运用。
  • 1. 都德是著名小说家,该文以为背景。

  • 2. 下列加线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 转(wǎn) 匙(yuè) 悔(ào) B . (yàn) 静(sù)      祷(qí) C . 步(duó)  子(jù)  叟(hǎo) D . 异(chà) 糊(tǔ)      钱(qiàn)
  • 3. 下列各组词语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 . 手势 溜水 铁杆 杠子 B . 奴隶 钓鱼 忠诚 干脆 C . 纪念 塞进 坐位 旷课 D . 皱边 代价 口齿 晴朗
  • 4. 填入横线处的词语,正确的一项是( )

    平常日子,学校开始上课的时候,总有一阵______,就是在街上也能听到。

    A . 喧哗 B . 喧嚷 C . 喧闹 D . 喧吵
  • 5. 选出有不同词类的一项( )

    A . 学生 汽车 关系 前后 B . 休息 发现 想念 愿意 C . 笔直 悠闲 碧绿 诚实 D . 明天 学习 拘谨 破旧
  • 6. 句中划加线词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 . 本文详写和略写巧妙搭配,使得文章浓淡相宜,错落有致 B . 进一步加强对广大青少年的爱国主义教育,是全国中小学思想政治工作的当务之急 C . 可视电话使得你和远方的朋友虽天各一方 , 却交谈甚欢,如近在眼前。 D . 为了迎接“六一”儿童节,我们把教室打扫得干干净净,整整齐齐
  • 7. 选出没有语病的一句( )

    A . 该校今天订了近一千多种报刊。 B . 那是谁?从哪里来啊? C . 今年洪灾,粮食产量比去年减少了一倍多。 D . 他上两楼拿了二本书。
  • 8. 下列说法有错误的一项是(    )

    A . 本文的作者是法国作家都德,体裁是小说。 B . 本文描写的故事发生在普法战争时期,在内容上着重写了韩麦尔先生对祖国和祖国语言的深深的爱。 C . 文章按照小弗郎士思想感情的变化逐层展开,而主人公却是韩麦尔先生。 D . 韩麦尔先生服饰的不同是为了表示对就要失去的国土的敬意。
  • 9. 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 . 《最后一课》中韩麦尔和小弗郎士爱国感情一样炽烈,都是自始至终的爱国情怀。 B . 《最后一课》的作者是一位爱国主义作者,以长篇小说见称于世。 C . 韩麦尔先生因为年纪大,上课非常吃力,所以上课时“脸色惨白”,小弗郎士也认为老师累得这样是一个“可怜的人”。 D . 韩麦尔先生为上这“最后一课”,穿上整齐的新衣,这是他对祖国爱的表现。
二、问题理解
  • 10. 选词填空。

    ①我本来打算趁那一阵(A.喧闹       B.热闹  C.喧哗)偷偷地溜到我的座位上去。

    ②最使我吃惊的是,后边几排一向空着的板凳上坐着好些镇上的人,他们也跟我们一样(A.安静   B.平静   C.肃静)。

  • 11. 下面几句话都是文中留下的伏笔,请找出与伏笔相照应的句子,并在照应句中找出表示照应前文的句子:

    ①(我)只在心里思量:“又出了什么事啦?”

    ②最使我吃惊的,后边几排一向空着的板凳上坐着好些镇上的人,他们也跟我们一样肃静。

  • 12. 下边列举了韩麦尔先生在最后一课中所表达的思想感情,按其发展脉络排列。

    ①对小弗郎士回答不出问题时的痛苦思索。  ②对失掉祖国语言的悲愤。  ③对最后一课高度重视而表现出来的严肃、庄重。  ④对阿尔萨斯人不重视学习法语所引起的内疚。  ⑤对祖国语言的赞美。  ⑥对学生专心学习文字的沉思。  ⑦对亡国的悲痛。  ⑧对法兰西语言必然永久存在的信念。

  • 13. “最后一课”与平时上课气氛有何不同?这种不同表明了什么?

  • 14. 课文里,小弗郎士多次称韩麦尔先生为“可怜的人”,这是为什么?

  • 15. 指出下列各句的描写方法和作用。

    ①画眉在林边宛转地唱歌;锯木厂后边的草地上,普鲁士兵正在操练。

    ②天啊,如果我能把那条出名难学的分词用法从头到尾说出来,声音响亮,口齿清楚,又没有一点儿错误,那么任何代价我都愿意拿出来的。

    ③有时候一些金甲虫飞进来,但是谁都不注意,连最小的孩子也不分心。

  • 16. 在习字课上,韩麦尔先生将“阿尔萨斯”和“法兰西”制成字帖挂在铁杆上,这是什么描写?有什么作用?

  • 17. 下面几句话都是文中留下的伏笔,请找出与伏笔相照应的句子,并在照应句中找出表示照应前文的词语:

    ①(我)只在心里思量:“又出了什么事啦?”

    ②最使我吃惊的,后边几排一向空着的板凳上坐着好些镇上的人,他们也跟我们一样肃静。

  • 18. “忽然教堂的钟敲了十二下”中“忽然”的表达作用是什么? “钟声”意味着什么?

  • 19. 选文中有一句话暗示了小说的社会背景,是哪一句话?

  • 20. 读课文《最后一课》,“我觉得他从来没有这么高大。”这句话是什么描写?“我”觉得他从来没有这么高大的原因是什么?

  • 21. 韩麦尔先生“脸色惨白”的原因是什么?韩麦尔先生“使出全身力量”写字的细节表现了什么?

  • 22. 文章的结尾从那三方面描写韩麦尔先生的?表现了什么思想情感?

  • 23. 韩麦尔先生写下“法兰西万岁”两个字,表明了他和法国人民怎样的情感?“他呆在那儿,头靠墙壁,话也不说”这一表情如何理解?

三、课内阅读
  • 24.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忽然教堂的钟声敲了12下。祈祷的钟声也响了。窗外又传来普鲁士兵的号声——⑴他们已经收操了。韩麦尔先生站起来,脸色惨白,我觉得他从来没有这么高大。

          “我的朋友们啊,”他说⑵“我——我——”

         但是他哽住了,他说不下去了。

         他转身朝着黑板,拿起一支粉笔,使出全身的力量,写了两个大字:

          “法兰西万岁!”

         然后他呆在那儿,头靠着墙壁,话也不说,只向我们做了一个手势:“散学了,——你们走吧。”

    1. (1) 语段中最能表现主人公痛苦心情的词语有

    2. (2) 所选的这一部分是故事情节的 、部分。

四、拓展阅读
  • 25.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最后一课

         一位哲学家带着他的一群学生去漫游世界,十年间,他们游历了所有的国家,拜访了所有有学问的人。回来之后,哲学家在郊外的一片草地上坐了下来,说:“十年游历,你们都已是饱学之士,现在学业就要结束了,我们上最后一课吧!”

    弟子们围着哲学家坐了下来。哲学家问:现在我们坐在什么地方?弟子们答,现在我们坐在旷野里。哲学家又问:旷野里长着什么?弟子们说,旷野里长满杂草。

         哲学家说:“对,旷野里长满杂草,现在我想知道的是如何除掉这些杂草。”

         一个弟子首先开口,说:“老师,只要有铲子就够了。”哲学家点点头。

         另一个弟子接着说:“用火烧也是很好的一种办法。”哲学家微笑了一下,示意下一位。

         第三个弟子说:“撒上石灰就会除掉所有的杂草。”

         接着讲的是第四个弟子,他说:“斩草除根,只要把根挖出来就行了。”

         等弟子们讲完了,哲学家站了起来,说:“课就上到这里了,你们回去后,按照各自的方法去除一片杂草,没除掉的,一年后再来相聚。”

         一年后,他们都来了,不过原来相聚的地方已不再是杂草丛生,它变成了一片满谷子的庄稼地。弟子们围着谷地坐下,等待哲学家的到来,可是哲学家始终没来。

         几十年后,哲学家去世,弟子们在整理他的言论时,私自在最后补了一章:要想除掉旷野里的杂草,方法只有一种,那就是在上面种上庄稼。同样,要想记灵魂纯净,唯一的方法就是用美德去占据它。

    1. (1) 哲学家给学生上的最后一课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2. (2) 哲学家为什么在带着学生“游历了所有的国家,拜访了所有有学问的人”后,给学生上这“最后一课”?请谈谈你的看法。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