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 1894年 | 1900年 |
列强在中国设厂总数 | 80家 | 933家 |
|
|
|
|
|
|
林则徐 | 洪秀全 | 邓世昌 | 康有为 | 京师同文馆 | 京师大学堂 |
第一组:历史人物 | 第二组:历史建筑 |
材料一:下边是两个不平等条约的比较表
项目 |
A条约 |
B条约 |
|
时间 |
1842年 |
895年 |
|
背景 |
鸦片战争战败 |
甲午战争战败 |
|
内容 |
割地 |
辽东半岛、台湾全岛及所有附属岛屿、澎湖列岛 |
|
赔款 |
2100万元 |
2亿两白银 |
|
开放口岸 |
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 |
沙市、重庆、苏州、杭州 |
|
其他 |
协定关税 |
材料二:允许外国公使进驻北京,增开汉口,南京等十处为通商口岸,外国商船和军舰可以在长江各口岸自由航行。
——《天津条约》
确认《中英天津条约》仍属有效外,又增加了扩大侵略的条款,开天津为商户,准许英国招募华工出国,割让九龙司地方一区给英国,《中英天津条约》中规定的赔款增加为800万两。
材料三:(见下图)
材料一:我们的军器和军队是中古的军队,我们的政府是中古的政府,我们的人民,连士大夫阶级在内是中古的人民,我们虽拼命抵抗,终归失败,那是自然的,逃不脱的,从民族的历史看,鸦片战争的军事失败还不是民族致命伤,失败以后还不明了失败的理由,力图改革那才是民族的致命伤,同时通知光绪年间的改革,一道道光咸丰年间,我们的近代化就要比日本早20年,远东的近代史就要完全变更面目,可惜道光咸丰年间的人没有领受军事失败的教训,战后与战前完全一样,麻木不仁,妄自尊大,直到咸丰末年,英法联军攻进了北京,然后有少数人觉悟了,知道非学西洋不可,所以我们说中华民族丧失了20年的宝贵光阴。
——蒋廷黻《中国近代史》
材料二:历史的诉说夹杂着悲痛,鸦片战争结束后的14年,1856年,战火又起,英法联军次第攻占广州、大沽,进入天津,北京。清朝,又与英、法、美、俄四国签订了11个不平等条约……,战后新兴起的地方军政集团——湘、淮系领袖做了一些“师夷”的功夫,导致后来的洋务运动,可是,一查来历,其原动力不是来自战败的刺激,其最初目标也非为“制夷”,而是为了对付那些造反的“长毛”……鸦片战争结束后的52年,1894年,经明治维新而迅即发展的日本,打到其先前祖师爷的门前,……仿效鸦片战争中的英国,要求各地赔款,并在一切方面享有与西方列强同等的权利。
——茅海建《天朝的崩溃》
材料三:无论从中国高层决策,还是到统帅的指挥、军队的素质,当时中国都处于中世纪的水平,非常落后,而当时的日本“练兵全用西法,西式枪械以运用自如”,中日军事水平的反差决定了甲午战争的结局。
——谢俊美《甲午战争百年反思录》
一组:第二次鸦片战争 强兵富国 开明官员 自强、求富 |
二组:《马关条约》 公车上书 康有为、梁启超 |
观点1,戊戌变法是一场救亡图存的爱国运动,因为它失败,因而对中国近代社会没有产生积极影响。
观点2,洋务运动和戊戌变法一样,都是主张向西方学习的运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