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高中历史 /岳麓版 /选修5 探索历史的奥秘 /第一单元 认识历史 /第1课 历史是什么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岳麓版新课标高二历史选修五第1单元第1课历史是什么同步练习题

更新时间:2021-05-20 浏览次数:871 类型:同步测试
一、选择
  • 1. 作为人类历史的历史开始于(     )


    A . 文字产生以后 B . 国家建立后 C . 至少约170万年前 D . 史学产生后
  • 2. 下面属于史学范畴的作品是(     )


    A . 《春秋》 B . 神话 C . 传说 D . 史诗
  • 3. 在西方被誉为“历史之父”的人是(     )


    A . 克里奥 B . 希罗多德 C . 孔子 D . 司马迁
  • 4. 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可以追溯到   (      )


    A . 约170万年前玩 B . 夏朝 C . 商朝 D . 春秋
  • 5.

    右图是商代甲骨文中的“史”字,我们可以从中获取的信息是  (      )


    A . 商代最早设立了史官记录国家大事 B . 史学的产生 C . 有文字记载的历史是从商朝开始的 D . 文字发明后,人类就有了准确、稳定的记录工具
  • 6. 司马迁在《史记》中记载了殷商世系,但很长时间,后人并不能判断他的记载是否正确,20世纪初甲骨文的发现,证明了司马迁说法基本上是正确的,这说明  (      )


    A . 古代的历史记载都是真实的 B . 纹丝不差地重现历史是完全可以做到的 C . 《史记》具有较高的史学价值 D . 司马迁的《史记》确是一部实录
  • 7. 中国古代很早就设有史官,老子就是著名的史官,而司马迁则是汉武帝时代的专职史官“太史令”。史官的设立表明  (      )


    A . 史学的产生 B . 有文字记载的历史的开始 C . 史学都是为统治阶级服务的 D . 人类历史的真正开端
  • 8. 古代文献史料的局限性主要在于  (      )

    ①对历史的记载是局部的,不能全面反映历史

    ②作者的主观因素

    ③古文字很多,艰涩难懂

    ④统治阶级对历史的篡改


    A . ①②③ B . ②③④ C . ①②④                   D . ①②③④
  • 9. 成为一个优秀的史学工作者,我们必须具备的条件不包括  (      )


    A . 唯物主义的历史观 B . 不懈追求历史真实的信念 C . 求真求实的职业道德  D . 丰富的考古学知识
  • 10. 历史是可以求真的,因为   (      )

    ①历史记载的客观性是存在的 ②人类认识能力的提高,事业的开阔 ③研究方法的多样化④技术手段的不断进步


    A . ①②③④ B . ①②③ C . ②③④ D . ①③④
  • 11. 下列关于“历史”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 . 史料是了解历史的唯一途径 B . 历史是对过去的记录和认识 C . 历史是不可能完全重现的 D . 历史是指过去发生的事情
  • 12. 历史与历史学的关系是(     )


    A . 前者是后者的基础,后者是前者的反映 B . 有了人类历史也就有了历史学,两者是同时产生的 C . 前者是事实,后者是理论 D . 前者是现象,后者是本质
  • 13. 《现代汉语词典》中关于“历史”的四种解释,最能反映其最基本的含义是(  )
    A . 自然界和人类发展过程 B . 过去的事实 C . 过去事实的记载 D . 指历史学
  • 14. 下列就从广义上来说的“历史”的说法正确的是(  )

    ①包括自然史 ②包括人类史 ③自然史和人类史关系相当密切 ④自然史和人类史关系不很密切

    A . ①②③ B . ①②④ C . ②③④ D . ①②③④
  • 15. 我们经常说“在……客观历史条件下……”, 那么“客观历史”是指(  )
    A . 历史记载 B . 历史撰述 C . 不以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的任何事物的发展过程 D . 按一定体裁、体例写成的历史著作
  • 16. 世界上最早的一批历史撰述有(  )

    ①孔子的《春秋》 ②司马迁的《史记》 ③希罗多德的《历史》 ④塔西佗的《编年史》

    A . ①②③ B . ①②④ C . ②③④ D . ①②③④
  • 17. 电影《2046》中有2046列车上超时空的表现,一直到公元2046年,那班神秘列车依旧定期开往2046……。你认为人能不能超越历史(  )
    A . B . 不能 C . “踏上列车”能 D . 乘坐“宇宙飞船”能
  • 18. 学习历史必然要接触史料。针对某一特定历史事物,目击者或者当事人留下的实物、文字或者口头的陈述为一手史料,而非目击者或非当事人的文字或口头的陈述为二手史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一手史料都能真实的反映历史 B . 二手史料都带有陈述人的主观因素 C . 只有一手史料才能真实的反映历史 D . 二手史料的价值不如一手史料
  • 19. “一分材料出一分货,十分材料出十分货,没有材料便不出货。”这话听来好像很对,没有材料你出什么货?没有史料你写什么历史?但深入追寻一下,也是有问题的。……所以,不是一分材料出一分货,而是同一分材料在不同人的脑袋里,在不同时代的人的脑袋里可以出好多分货。对这段话理解最为准确的是
    A . 史料是历史学的重要基础 B . 史料解读当遵循逻辑性 C . 史料蕴含信息有多寡之分 D . 史料解读具有主观差异
  • 20. 国学大师南怀瑾(1918—2012年)曾自撰一副对联:“上下五千年,纵横十万里;经纶三大教,出入百家言。”据此判断要想成为“国学大师”说法错误的是
    A .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 B . 积极传播中国传统文化 C . 融会贯通儒释道三大教,谙熟天文地理 D . 熟知古今历史,精通佛教、基督教、伊斯兰教三大宗教
二、材料分析题
  • 21. 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1:中国古代史书多以纪传体编撰而成。“盖纪者,编年也;传者,列事也。编年者,历帝王之岁月……;列事者,录人臣之行状。”

    ——据(唐)刘知几《史通》

    历史者,“叙述人群进化之现象而求得其公理公例者也”;史家必探察“国民全部之经历及其相互之关系”;史学者,“国民之明镜也,爱国心之源泉也”。

    ——据梁启超《饮冰室合集》

    材料2:布鲁尼(1369~1444)的《佛罗伦萨史》,不再从上帝创世而是从佛罗伦萨的建城写起;不再记述有关佛罗伦萨建城的神怪传说和奇迹,而是更多地描写佛罗伦萨当时的政治生活。

    ——据《西方的历史观念》

    材料3:20世纪60年代以来我国出版的世界通史教材,对世界近现代史的分期先后出现两种主要做法:①近代史开始于1640年,现代史开始于1917年;②近代史开始于1500年前后,现代史开始于1900年前后。

    1. (1) 据材料1,古代纪传体史书记载的主要内容是什么?梁启超的史学观受到哪些思想的影响?
    2. (2) 据材料2,分析布鲁尼的历史撰述反映了当时什么样的思想潮流。
    3. (3) 任选材料3中的一种分期说法,分析其史实依据。
    4. (4) 有学者认为,历史不仅是指过去的事实本身,也是指人们对往事的记录。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 22. 曹墓之争

    2009年12月,河南安阳发现一座东汉大墓,一些学者依据该墓的规模、形制、遗物及文献记载等,认定这是曹操墓,由些引发了各界热议。

    材料一                                材料二

     

    问题:

    1. (1) 此事之所以引起广泛关注,原因之一在于墓主曹操是一位重要的历史人物。请你列举两个与曹操有关的史实。

    2. (2) 从材料一来看,质疑者的依据是什么?

    3. (3) 根据材料二,你认为史家怎样才能增加学术可信度,写出信史?

  • 23. 研究性学习题目。

    材料一、历史上有名的“三顾茅庐”,语出自《三国志·蜀志·诸葛亮传》,作者陈寿,指汉末刘备三次诚访诸葛亮出山辅佐的故事,原文是“凡三往,乃见”。此后传为佳话,渐成典故。现在常用来比喻真心诚意,一再邀请、拜访有专长的贤人。

    ——百度百科“三顾茅庐”解释

    材料二、“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

    ——诸葛亮《出师表》

    材料三、三国时魏国人鱼豢著的《魏略》和西晋司马彪的《九州春秋》都写到“亮乃北行见备”,即是诸葛亮主动去找的刘备。

    ——《 “三顾茅庐”真的存在吗?》

    材料四、史学理论家刘知几称史家有三长:史才、史学、史识,章实斋又加一史德,并称之为史家四长。所谓史学,是指史家所掌握的史料;所谓史才,是指对史料进行分析、研究的方法;所谓史识,则是指对历史事件之间关系以及历史发展方向的认识;所谓史德,则是指历史学家们的职业道德,简而言之,就是要求能够秉笔直书,不虚美,不隐恶。

    1. (1) 对于三顾茅庐的真实性,历史上一直有争议,根据以上材料你持什么意见?为什么?
    2. (2) 在对上面第一问的分析中,你使用了“史学四长”中的哪一个?
  • 24. 中国史学研究经历了漫长的发展变化过程。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8分)

    材料一 天命难言,非圣人莫能见。舜、禹、契(商朝祖先)、后稷(周朝祖先)皆黄帝子孙也。黄帝策天命而治天下,德泽深后世,故其子孙皆复立为天子,是天之报有德也。人不知,以为泛从布衣匹夫起耳。夫布衣匹夫安能无故而起王天下乎?其有天命然。

    ——司马迁《史记·三代世表》

    材料二 前者史家,不过记载事实;近世史家,必说明其事实之关系,与其原因结果。前者史家,不过记述人间一二有权力者兴亡隆替之事,虽名为史,实不过一人一家之谱牒,近世史家,必探察人间全体之运动进步,即国民全部之经历,及其相互之关系。

    ——梁启超《中国史叙论》(1901年)

    今日欲提倡民族主义,使我四万万同胞强立于此优胜劣败之世界乎?则本国史学一科,实为无老无幼、无男无女、无智无愚、无贤无不肖所皆当从事,视之如渴饮饥食,一刻不容缓者也。……呜呼,史界革命不起,则吾国遂不可救。

    ——梁启超《新史学》(1902年)

    材料三 《历史研究》于1954年2月创刊,到1966年5月停刊。这一时期中国史学界就许多问题进行了争鸣和讨论,《历史研究》是开展学术争鸣的一个重要园地。1966年6月以后,《人民日报》发表了《〈历史研究〉是资产阶级史学的反动堡垒》等文章, 1967年,《历史研究》被迫停刊。1974年国务院下发通知,指出“为适应批林批孔和国内外阶级斗争的需要”,决定出版《历史研究》。从1979年起,《历史研究》开始实现向学术刊物回归,鼓励学术争鸣,召开学术会议;开拓研究领域,借鉴国外史学研究成果,倡导社会史研究……出现了前所未有的活跃局面。

    ——摘编自宋德金《<历史研究>:新中国历史学发展的缩影》

    1. (1) 依据材料一,概括司马迁的史学观点。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该观点产生的社会背景。
    2. (2) 依据材料一、二,比较“前者史家”与“近世史家”史学研究的不同点。
    3. (3) 依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解读《历史研究》发展变化的历程。

      要求:提取信息充分;总结和归纳准确、完整;解释和分析逻辑清晰。

  • 25. 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口述史是记录历史的古老形式,唐德刚给口述史注入了新的因素,树立了活的范例,如唐德刚的成名作《李宗仁回忆录》中,李宗仁本人口述占15%,其他的85%是从报纸、图书馆到处搜求资料补充、考证而成,这本书至今是现代口述史的代表著述;

    ……设定了具体的标准,让人们知道,现代口述史学不是一种辅助性的秘书工作,而是以史学工作者为主体的历史研究;……相比较而言,从以细节见长的口述史学中,可以更多地感受历史的丰富性……这也是他对现代口述史学的一大贡献。

    材料二 唐德刚在《晚清七十年》中提出“历史三峡说”,认为中国全部文明史可分为三个阶段,中间经过两次转型。第一次转型发生在二千多年前,从战国时期到秦帝国,大概经过二三百年,转型完成即创建了农业大帝国的定型。近代的大动乱是从中华帝国到现代国家的第二次转型,“这第二次大转型是被迫的,也是死人如麻,极其痛苦的。”

    (注:上述材料均根据凤凰网及维基百科等整理)

    1. (1) 根据材料一,概括唐德刚口述史的研究对现代史学的主要贡献。
    2. (2) 结合有关史实,试从政治、经济、思想三方面概括2 000多年前中国的第一次转型是如何实现的。
    3. (3) 为什么说中国的“第二次大转型是被迫的”?这次惊涛骇浪的大转型有哪些表现?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