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小学语文 /统编版(部编版)(2024) /六年级上册 /第二单元 /本单元复习与测试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统编版2019-2020年六年级上册语文第二单元培优卷(c)

更新时间:2019-12-22 浏览次数:197 类型:单元试卷
一、基础训练营。
  • 1. 看拼音写词语。
    1. (1) 狼牙山五壮士为了yǎn hù群众和部队转移,把敌人引向qí qū的山路。他们满怀仇恨,英勇歼敌,最后高喊着壮烈háo mài的口号跳下了悬崖。
    2. (2) 天安门广场上huì jí了从四面八方赶来的群众。起初,全场sù jìng,毛主席xuān gào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广场上bào fā出pái shān dǎo hǎi般的掌声。
  • 2. 给下列下划线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七竖八(héng  hèng)          热沸腾(xiě  xuè)

    尽粮绝(tán  dàn)            万象新(gēng  gèng)

    六马并(hang  xíng)          桨行船(huá  huà)

  • 3. 下列画横线的词语运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班长马宝玉斩钉截铁地说了一声:“走!”带头向棋盘陀走去。 B . 这是英雄的中国人民坚强不屈的声音!这声音惊天动地,气壮山河! C . 下午三点整,会场上爆发出一阵震天动地的掌声。 D . 天上五颜六色的火花结成彩,地上千千万万的灯火一片红。
  • 4. 查字典填空。

    “胜”用部首查字法应先查部,再查画。“胜”在字典中的释义有:①赢,跟“负”“败”相对;②打败(对方);③超过;④优美的(景物、境界等);⑤能担任,能承受。请为下列各词中的“胜”字选择正确的解释。

    风景名胜      不胜其烦

    胜利          事实胜于雄辩

  • 5. 补充下列词语,并完成下面的练习。
    1. (1) 把下面的四字词语补充完整。

      铁   

      一发       惊

         自言

    2. (2) “自言(    )”的意思是

      像这种构词方式的词语还有:

    3. (3) 像“昂(    )挺(    )”这样含有人体器官名称的词语还有:
    4. (4) 上述词语中与“当机立断”意思相近的词语是
    5. (5) 一阵阵(选词填空)般的掌声从会场上爆发出来。所填词语含有夸张的手法,类似的词语还有:
  • 6. 回顾课文内容,填一填,选一选。
    1. (1) 《七律·长征》中作者描写了长征途中波澜壮阔的画面,采用了的写法,既有宏大场面,又有典型事例,歌颂了红军精神。诗中景物与“万水千山”相照应的有
    2. (2) 《狼牙山五壮士》全文紧扣题眼“”字展开叙述,写的是为了,五壮士诱敌上山,痛击敌人,把敌人引上狼牙山顶峰,最后的故事,表现了五壮士的精神。
    3. (3) 课文《开国大典》是按照的顺序叙述的。典礼主体部分的顺序是:宣布政府成立→。(填序号)

      ①群众游行   ②宣读公告   ③升旗鸣炮   ④阅兵盛况

  • 7. 日积月累。
    1. (1) ,死而后已。
    2. (2) 捐躯赴国难,
    3. (3) ,当以死守,
    4. (4) 常言道:“国家兴亡,匹夫有责。”对此,宋代爱国诗人陆游也说过“”的话语。
    5. (5) 《七律·长征》中强化主题的句子是:,三军过后尽开颜。
  • 8. 按要求完成句子练习。
    1. (1) 顿时,石头向敌人头上砸去。(改为比喻句)
    2. (2) 会场上爆发出一阵掌声。(改为夸张句)
    3. (3) 这庄严的宣告,这雄伟的声音 , 使全场三十万人一齐欢呼起来。这庄严的宣告,这雄伟的声音 , 经过无线电广播,传到长城内外,传到大江南北,使全中国人民的心一齐欢跃起来。(仿照下划线部分的句式写一段话)
  • 9. 课内阅读。

        下午三点整,会场上爆发出一阵排山倒海的掌声,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主席毛泽东出现在主席台上,跟群众见面了。三十万人的目光一齐投向主席台。

        中央人民政府秘书长林伯渠宣布典礼开始。中央人民政府主席、副主席、各位委员就位。乐队奏起了《义勇军进行曲》。正是这战斗的声音,曾经鼓舞中国人民为新中国的诞生而奋斗。接着,毛泽东主席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今天成立了!”

        这庄严的宣告,这雄伟的声音,使全场三十万人一齐欢呼起来。这庄严的宣告,这雄伟的声音,经过无线电广播,传到长城内外,传到大江南北,使全中国人民的心一齐欢跃起来。

        接着,升国旗。毛主席亲自按动连通电动旗杆的电钮,新中国的国旗——五星红旗在雄壮的《义勇军进行曲》中徐徐上升。三十万人一齐脱帽肃立,一齐抬起头,瞻仰这鲜红的国旗。五星红旗升起来了,表明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

        升旗的时候,礼炮响起来。每一响都是五十四门大炮齐发,一共二十八响。起初是全场肃静,只听见炮声和乐曲声,只听见国旗和其他许多旗帜飘拂的声音,到后来,每一声炮响后,全场就响起一阵雷鸣般的掌声。

        接着,毛主席在群众一阵又一阵的掌声中宣读中央人民政府的公告。他用强有力的语调向全世界发出新中国的声音。他读到“选举了毛泽东为中央人民政府主席”这一句的时候,广场上的人们热爱领袖的心情融成一阵热烈的欢呼。观礼台上同时响起一阵掌声。

    1. (1) 文段描写的是开国大典的主体部分:毛泽东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成立、的隆重庄严场面。
    2. (2) 在文段中,下划线的“一齐”一词共出现了五次,从中我们深深地感受到人民群众对伟领袖的之情,以及的心情。
    3. (3) “起初是全场肃静,只听见炮声,只听见国旗和许多旗帜飘拂的声音”,句中使用了两个“只听见”,这样写的好处是
    4. (4) 品读第三自然段,完成练习。

      ①“这庄严的宜告,这雄伟的声音”指的是

      ②“长城内外”“大江南北”在这里泛指,表示相同意思的四字词语还有等。

      ③这庄严的宜告,这雄伟的声音,经过无线电的广播,还传到了哪些地方?请闭目想象你面前出现了什么样的场景,写一写。

  • 10. 课外阅读。

    不识字的双手

        ①父亲的手粗壮、有力,能不费力气地修剪果树,也能把一匹不驯服的骡子稳稳地套进挽具。他这双手还能灵巧、精确地画一个正方形。使我最难忘的是每当这双手抓着我的肩膀,我就感到一股特殊的温暖。这双手几乎能干一切活儿。然而,只在一件事上,这双手令人失望了:它永远没学会写字。

        ②父亲6岁上小学一年级。不知什么原因,父亲那淡色头发下面的脑袋怎么也装不进课上讲的数字、图形或要背的课文。在学校才呆了几个月,我爷爷就领他回家了,让他留在农场干成年男人干的农活儿。

        ③若干年后,只受过4年教育的母亲试图教父亲识字。开始,父亲倒是甘心忍受这种磨炼,但不久,他就变得烦躁起来。他活动一下指头和手掌,说他已经练够了,要自己一人到外边散散步。

        ④终于,一天夜里,他以为没人看见,就拿出他儿子小学2年级的课本,准备下功夫学些单词。但是,不一会儿,父亲不得不放弃了。他趴在书上痛哭道:“上帝啊,我甚至连毛孩子的课本都读不了?”打那以后,无论人们怎么劝,都不能使他坐在笔和纸面前了。

        ⑤父亲当过农场主、修路工和工厂工人。干活时,他那双手从未使他失望过。他脑子好使,有一股要干好活的超人意志。第二次世界大战时,他在一家造船厂当管道安装工,安装巨型军舰里复杂、重要的零件。由于他工作劲头大、效率高,上司准备提拔他,然而,由于不能通过合格考试而落空了。他脑子里可以想象出通到船的关键部位的条条管道;同时,他手指可以在蓝图上找出一条条线路;他能清楚地回忆出管道上的每一个拐角、转弯。然而,他却什么都读不懂、写不出。

        ⑥造船厂倒闭后,他每天上午到外头找工作,晚上对我母亲说:”通不过考试的人,他们就是不要。”最后,他在一家棉纺织厂找到了工作。我们搬进了城,父亲总是不习惯城里的生活。一次,父亲到食品店买水果。晚饭后,他说,他给我准备了一些意想不到的水果。我听到他在厨房里撬铁皮罐头的声音。然后,屋里一片寂静。我走到门口,看见他手拿着空罐头,嘴里咕哝道:”这上面的画太像梨子了!”他走出门,坐在屋外的台阶上,默不作声。我进屋看到罐头上写着”大白土豆罐头”。但是那上面画的的确像梨,难怪父亲把它当梨买来了。

        ⑦几年后,妈妈去世了。我劝父亲来和我们一起住,他不肯。他的身体越来越差了,因为轻微的心脏病发作,他常常住医院。老格林医生每星期都来看他,给他进行治疗。医生给了他一瓶硝酸甘油片。万一他心脏病发作,让他把药片放在舌头底部。

        ⑧不久,我便接到噩耗,父亲心脏病发作与世长辞了。我只身一人回来参加葬礼。格林医生说他很难过,实际上,他觉得有点不可思议,因为他刚给父亲开了一瓶硝酸甘油。然而,他在父亲身上却没找到药瓶。他觉得,如果父亲用了这药,大概还能等到急救医生的到来。

        ⑨后来,我在父亲的花园门口发现了格林医生口中的这瓶硝酸甘油——一只被扭歪、砸坏、摔进松土 里的塑料药瓶。紧握着它,我的眼前浮现出这样一幕情景:父亲拼命想拧开这个瓶盖儿,但拧不开;他在绝望中,企图用砖头砸开这个塑料瓶。父亲至死也没能拧开这个药瓶。因为药瓶盖上写着:“防止小孩拧开——按下去,左拧,拔。”目不识丁的父亲看不懂这一切。

        ⑩尽管我知道这样做是完全不理智的,但我还是进城买了一枝金笔和一本皮革包的袖珍字典。在向父亲遗体告别时,我把这两件东西放在他手里,这双曾经是温暖、灵巧、能干,但永远没学会写字的手。

    1. (1) 仔细阅读原文,回答下列问题。

      ①文章第④段画线句子说:“打那以后,无论人们怎么劝,都不能使他坐在笔和纸面前了。”请结合父亲学习识字的经历,说说造成这一结果的原因。

      ②文章第⑥段中的画线句子运用了哪些人物描写方法?体现了父亲当时怎样的心情?

    2. (2) 文中多次提到父亲的双手“粗壮、有力”“灵巧”,说这双手“几乎能干一切活儿”,”从未使他失望过”,说说作者这样写的用意。
    3. (3) 不识字给父亲的人生带来了哪些遗憾?请根据文章内容,进行概括。
    4. (4) 文章末尾,父亲去世后,“我”为什么仍然买了金笔和字典,放在他的手里?全文最后再次提到父亲“这双曾经是温暖、灵巧、能干,但永远没学会写字的手”,在结构上有何作用?
  • 11. 习作百花园。

    我们在集体中学习,在集体中成长,也参加过很多次集体活动。请选择自己参与过的一次集体活动,写一写活动的经过。注意写出整个场景和个别同学的表现,并把自己的体会写下来。字数450以上。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