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高中语文 /苏教版 /选修 /《《红楼梦》选读》 /红楼品鉴 /怡红欢聚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苏教版语文选修《红楼梦选读》红楼品鉴 《怡红欢聚》同步练习

更新时间:2021-05-20 浏览次数:337 类型:同步测试
一、基础攻坚。
  • 1. 下列各项中,对作品及故事情节的叙述有误的一项是(   )

    A . 《红楼梦》作者在写这部书时,用了“谐音寓意”的手法,如“甄士隐”、“贾雨村”谐寓“真事隐去”、“假语存焉”,“贾宝玉”寓意“真顽石”,“贾琏”则谐寓“假廉”。这样的手法几乎贯穿了全书,让读者回味无穷。 B . 《红楼梦》围绕着宝黛爱情故事的主线,还写到了家庭宴会、人际关系、官府交往、婚丧嫁娶、三教九流等社会的方方面面,从这一点来说,《红楼梦》可以看作中国18世纪的一部社会百科全书。 C . 宝玉神志不清,贾府决定给宝玉娶亲冲喜。袭人得知是宝钗要做宝二奶奶,怕宝玉承受不了,便把宝玉和黛玉交往的情形告诉了王夫人。贾府感到为难,王熙凤献了个掉包计,在贾府公开宣扬宝玉要娶黛玉。洞房之夜宝玉虽然不太高兴,但婚后身体还是逐渐恢复过来。 D . 诸葛亮北伐曹魏之战,是由弱者向强者发出的战争。他北伐曹魏,先后五次,另有一次是曹军南下,属防御战。六次出征亦称六出祁山。
  • 2. (2018高一下·乐清月考) 下列对《林黛玉进贾府》一文的解说和判断,有误的一项是(     )

    A . 选自《红楼梦》(原名《石头记》),是一部具有高度思想性和艺术性的伟大的现实主义作品,其作者为清朝作家曹雪芹。 B . 《红楼梦》全书以林黛玉和贾宝玉的爱情故事为中心,揭露了封建统治阶级的罪恶和腐朽本质,揭示了封建社会必然崩溃的历史发展趋势。 C . 《林黛玉进贾府》通过林黛玉所见所闻,介绍了贾府一大批主要人物,初步描绘了人物活动的典型环境。 D . 课文《林黛玉进贾府》介绍人物笔法多变,疏密相间,有详有略,虚实结合。如详写贾母、凤姐、宝玉、王夫人;虚写贾赦、贾政等等。
  • 3. 下列各项中,对作品故事情节的叙述有误的一项是 (  )

    A . 《红楼梦》中王夫人因为丫环金钏投井一事自悔,在屋中垂泪,宝钗安慰她去自杀的人也是糊涂之人,不为可惜,并说道:“姨娘不必念念于兹,十分过不去,不过多赏她几两银子发送她,也就尽主仆之情了。”她还拿了自己刚做的两套衣服给王夫人为金钏做妆裹。 (《红楼梦》) B . 吴府大办丧事,客人纷至沓来。他们名为吊丧,实则各怀鬼胎,或寻欢作乐,或暗做交易。吴荪甫沉浸在失去父亲的悲痛中。这时,家乡双桥镇农民暴动,丝厂工人罢工,杜竹斋和金融魔王赵伯韬正合谋算计他。(《子夜》) C . “梅表姐,虽然环境的关系很大,但环境也是人造的。我们又何尝不可以改变环境?人无论如何应该跟环境奋斗。能够征服环境,就可以把幸福给自己争回来。” 这是梅表姐从省城回来去觉新家时觉慧说的话,他还劝梅表姐多看书,他以为新书可以解决一切的问题。  (《家》) D . 桑丘带着他的“总管”去上任,这位“总管”是受命前来作弄他的。在桑丘到达那天,“总管”安排了一批居民去告状,以各种难断的诉讼为难这位“总督大人”,桑丘把事情剖析得清清楚楚,决断得公正不阿。 (《堂吉诃德》)
  • 4. 下面对《林黛王进贾府》的理解和判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选自《红楼梦》第三回,《林黛王进贾府》这个题目是教材编者加的。 B . 《红楼梦》原名《石头记》,是一部具有高度思想性和高度艺术性的伟大的现实主义作品,其作者为清朝作家曹雪芹。 C . 《林黛玉进贾府》通过林黛玉所见所闻,介绍了贾府—大批人物,初步描绘了人物活动的典型环境。 D . 文中介绍人物笔法多变,疏密相间,有详有略,虚实结合,如详写贾母、凤姐、宝玉、王夫人,虚写贾赦、贾政等等。
  • 5. 下面对课文的理解和判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选自《红楼梦》第三回,《林黛王进贾府》这个题目是教材编者加的。 B . 《红楼梦》原名《石头记》,是一部具有高度思想性和高度艺术性的伟大的现实主义作品,其作者为清朝作家曹雪芹。 C . 《林黛玉进贾府》通过林黛玉所见所闻,介绍了贾府—大批人物,初步描绘了人物活动的典型环境。 D . 文中介绍人物笔法多变,疏密相间,有详有略,虚实结合,如详写贾母、凤姐、宝玉、王夫人,虚写贾赦、贾政等等。
  • 6. 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红楼梦》前几回中,“林黛玉进贾府”、“葫芦僧判断葫芦案”等都具有总纲性质,通过林黛玉进贾府,总体介绍了贾府的环境和人物。通过葫芦僧判断葫芦案的情节,总体介绍了贾、史、王、薛四大家族一损俱损、一荣俱荣的关系,明确了贾府的外部环境。 B . 《红楼梦》一开始就出现的“甄士隐”、“贾雨村”两个人,含有“将真事隐去”,“用假语村言”的意思;宁荣二府四位小姐分别名为“元春”、“迎春”、“探春”、“惜春”,表示贾府四春“原应叹息”。 C . 林黛玉本是仙山上的绛珠仙草,而贾宝玉原是神瑛侍者。一天,神瑛侍者用仙水精心灌溉快枯死的绛珠仙草,终于让它重又存活,后来绛珠仙草投胎转世为一女子,就是林黛玉。所以贾宝玉第一次见了林黛玉,就有似曾相识的感觉。 D . 贾政长女元春被册封为妃,皇帝恩准探亲。宁国府为了迎接这一大典,修建极尽奢华的大观园,又采办女伶、女尼、女道士,出身世家、因病入空门的妙玉也进了荣府。
  • 7. 下列各项关于名著的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

    A . 曹雪芹的祖父曹寅极受康熙的赏识,康熙六次南巡,曹寅就接驾了四次。《红楼梦》中提到江南的甄家“独他们接驾四次”,暗示的就是这一宠信。 B . 《红楼梦》的环境描写可分为三个层面:神话层面、社会层面、大观园层面,其中大观园层面是“主体工程”,“围绕着不同人物,在政治与自然的不同气候里有着不同的景观”。 C . 薛宝钗出身在一个豪富的皇商家庭,她与林黛玉一样都博览诗书,才思敏捷,与林黛玉一样一心追求美好丰富的精神生活,但是命运结局却迥然不同。 D . 可怜的高老头快断气了,他还盼望着两个女儿能来见他一面。拉斯蒂涅差人去请他的两个女儿,两个女儿都推三阻四不来。老人每只眼中冒出一颗眼泪,滚在鲜红的眼皮边上,他长叹一声,说:“唉,爱了一辈子的女儿,到头来反给女儿遗弃!”
  • 8. 下列关于文学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长篇小说《红楼梦》又名《石头记》,在中国古代小说中,是一个“异数”,又是一个空前绝后的艺术高峰。“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都云作者痴,谁解其中味?”是曹雪芹创作《红楼梦》时艰难困苦的写照。 B . 法国有浪漫主义文学大师雨果,我们学过其代表作《巴黎圣母院》。法国现实主义文学大师巴尔扎克的作品总集是《人间喜剧》,长篇小说《高老头》在《人间喜剧》中占有特殊的地位,既是《人间喜剧》的序幕,又是《人间喜剧》中最优秀的作品之一。 C . 小说的三要素是人物形象、故事情节和环境。其情节发展的过程一般包括开端、发展、高潮、结局四个部分。小说塑造人物的方法、方式有如下几种:肖像描写,心理描写,行动描写,语言描写,细节描写;正面描写(直接描写),侧面描写(间接描写)等。 D . 韩愈,字退之,自谓郡望昌黎,世称韩昌黎。唐代新乐府运动的倡导者,宋代苏轼称他“文起八代之衰”,明人推他为“唐宋八大家”之首,与柳宗元并称“韩柳”,有“文章巨公”和“百代文宗”之名。
  • 9. 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

    A . 《林黛玉进贾府》节选自《红楼梦》第三回,是全书序幕的一个组成部分,主要介绍小说的典型环境。林黛玉初进贾府的行踪是行文线索,透过黛玉的眼睛,可以看到贾府是一个社会地位和气派非比寻常的豪门旺族,是受到皇帝信任和赏识的簪缨世家,礼节繁复,等级森严,仆从如云,吃穿用度豪奢。 B . 小说《祝福》以倒叙开头,其作用是设置悬念,引人入胜;对比鲜明,祥林嫂在一片祝福声中死去,造成浓郁的悲剧气氛,以乐景写哀,一倍增其哀,奠定全文悲凉基调,有震撼人心的力量。 C . 海明威,英国小说家,代表作有《太阳照样升起》《丧钟为谁而鸣》《永别了,武器》《老人与海》。1954年因《老人与海》获得诺贝尔文学奖。其文章风格简洁,俗称“电报式”风格;提出了文学创作的“冰山原则”,客观冷静,掩藏感情,零度写作。一向以“文坛硬汉”著称,海明威的名言是“一个人并不是生来要给打败的,你尽可以把他消灭掉,但就是打不败他”。 D . 小说三要素是人物、情节、环境。小说故事情节一般可分为开端——发展——高潮——结局四个部分,小说《祝福》的情节可分为序幕——结局——开端——发展——高潮——尾声。
  • 10. 下列各句,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 . 《红楼梦》是中国古典文学的扛鼎之作,由于此书写于十八世纪五十年代,作者曹雪芹经历了家庭从盛到衰的过程。 B . "可持续增长"已成为全球战略共识,看来,提高人们保护生存环境的意识,在今天,显得更加至关重要了。                     C . 来自铁路、邮电、卫生、公安、金融、电力等行业和部门以及北京、天津、上海、广州、厦门、大连、苏州等城市的有关领导参加了座谈会。 D . 北京奥运会主体育场“鸟巢”为了配合奥运会开幕式的需要,对其“空中”和“地下”进行了特殊的施工,以满足创作团队精益求精的需要。
二、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三、古代诗歌阅读
  • 21.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后面题。

    屈原庙

    粱辰鱼①

    寒云掩映庙堂门,旅客秋来荐水蘩②。

    山鬼暗吹青殿火,灵儿③昼舞白霓旛。

    龙舆已逐峰头梦④,鱼腹空埋水底魂。

    斑竹丛丛杂芳杜⑤,鹧鸪飞处欲黄昏。

    [注]①梁辰鱼:戏剧家,生活在君庸臣昏、阉党当政的明末时代。②水蘩:即白蒿,可食,古代用为祭品。③灵儿:与“山鬼”皆为屈原作品中民间传说的山神、仙灵的形象。④峰头梦:指楚怀王梦与巫山神女在阳台幽会之事。⑤杜:指杜蘅,香草名。

    1. (1) 在“鱼腹空埋水底魂”一句中哪个字用得最妙?请作简要赏析。

    2. (2) 诗的尾联描绘了怎样的情景?这样结尾有何作用?

  • 22. 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完成后面题。

    秋宿虎丘寺

    苏舜钦①

    生事飘然付一舟,吴山萧寺且淹留。

    白云已有终身约,醁酒聊驱万古愁。

    峡束苍渊深贮月,崖排红树巧装秋。

    徘徊欲出向城市,引领烟萝②还自羞。

    【注】①庆历八年秋,苏舜钦复官为湖州长史,因故未能赴任,因游虎丘以解愁闷,但时时心系庙堂。②烟萝,草树茂密、烟聚萝缠之地,借指幽居或修真之处。

    1. (1) 颈联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试结合表现手法进行赏析。

    2. (2)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复杂的思想感情?

四、语言文字运用
  • 23.

    仔细阅读下面的漫画,回答问题。

     

    1. (1) 描述下面漫画的画面内容,不超过60字。

    2. (2) 揭示漫画的寓意,不超过35字。

  • 24. 在下面一段文字①②③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 每处不超过12个字。

    在人类文明进程里,城市的产生和发展是关键的一步。一般而言,城的发展往往早于市。 , 城墙、堡垒、护城河构成防御设施,封闭是其主要特征。市的功能主要是流通,交易场所、街道是主要设施, , 反映了由军事和政治意义的城镇向现代的经济、文化为主的城市的发展走向。

  • 25.

    阅读下面的图表,回答问题。

     

    1. (1) 与上面图表相关的报道说,中国与其他许多发展中国家一样,不得不肩负着“双重负担”。请根据上面图表内容概括“双重负担”的具体指代内容。

    2. (2) 请你针对图表内容,写一条公益广告词,呼吁人们关注图表反映出的问题。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