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高中语文 /苏教版 /选修 /《《红楼梦》选读》 /红楼研讨 /都云作者痴 谁解其中味:红楼主题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苏教版语文选修《红楼梦选读》红楼研讨《都云作者痴谁解其中味:...

更新时间:2016-03-07 浏览次数:270 类型:同步测试
一、基础攻坚。
  • 1. 下列文学常识表述错误的是(      )

    A . “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都云作者痴,谁解其中味”是清代作家曹雪芹对《 红楼梦 》创作甘苦的自我感叹。 B . “东床坦腹”“笼鹅而归”“入木三分”这三个成语典故都和东晋书法家、文学家王羲之相关。 C . “文起八代之衰,而道济天下之溺,忠犯人主之怒,而勇夺三军之帅”中盛赞的人物王安石。 D . 《史记》《汉书》《后汉书》《三国志》被称为“二十四史”中的“前四史”。
  • 2. 下列各项关于名家名篇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巴尔扎克的《人间喜剧》包括九十多部(篇)小说,描写了两千四百多个人物,大致分为风俗研究、哲理研究和分析研究三大部分。恩格斯称《人间喜剧》“提供了一部法国‘社会’,特别是巴黎‘上流社会’的卓越的现实主义历史”。 B . “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都云作者痴,谁解其中味?”《红楼梦》最后一回的这首诗,既是作者对知音的期待,也是对后世每一个读者的诱惑。 C . 海明威在他的作品中,塑造了一系列著名的“硬汉子”形象,他们大都是斗牛士、拳击家、渔夫和猎人。这些人在面临困难与绝境时,都表现得无所畏惧,不拼搏到底绝不罢休。《老人与海》中的桑地亚哥正是这样一个典型。 D . 《春江花月夜》这首诗,被朱自清先生誉为“诗中的诗,顶峰上的顶峰”,千百年来有无数的读者为之倾倒。它之所以一直令后人传诵不已,主要是因为它为描绘了一幅春江月夜的美丽画图,表现了一种迥绝的宇宙意识,一个更深沉、更寥廓、更宁静的境界。
  • 3. 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 . “歌”“行”“引”“吟”均为古代乐府诗歌体裁,其格律一般较自由,形式有五言、七言及杂言,如白居易的《长恨歌》、李白的《梦游天姥吟留别》。 B . 宋词习惯上分为婉约、豪放两派,婉约派代表作家有李清照、柳永等,豪放派代表作家有苏轼、辛弃疾等。 C . 《红楼梦》是我国古典小说的巅峰之作,“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都云作者痴,谁解其中味”是作者曹雪芹对自己创作甘苦的感叹。 D . 鲁迅的小说集有《呐喊》《彷徨》《朝花夕拾》,《祝福》选自他的小说集《彷徨》。
  • 4. 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

    A . 中国戏剧种类繁多,除国粹京剧外,还有山东的吕剧、柳子戏、上海的沪剧、越剧,河南的豫剧,安徽的黄梅戏等地方剧种。 B . 2012年11月,新一届中央领导人首次提出了“中国梦”的概念;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 C . 宋瓷特殊的美质,汲取自儒道释等传统文化,中国古代文化中的音乐、舞蹈、戏曲、杂技……等艺术门类,皆可从陶瓷装饰画中觅得踪迹。 D . 《红楼梦》开篇就说:“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都云作者痴,谁解其中味”?作者那种寻觅读者中之“知音”的意味呼之欲出。
  • 5. 下列文学常识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

    A . 巴尔扎克是法国19世纪批判现实主义作家,重要作品有《人间喜剧》、《高老头》、《欧也妮▪葛朗台》等小说。 B . “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都云作者痴,谁解其中味”,这是《红楼梦》作品开头的一首小诗,算得上是作者对自己作品的评价,对知音的期盼,对读者的诱惑。 C . 《琵琶行》是一首雅俗共赏的感伤诗,两个人物,一曲一词,合演一首千古绝唱,淋漓尽致地抒发了沦落天涯,怀才不遇的孤寂愁苦无奈之情。 D . 李白号青莲居士,白居易号香山居士,杜甫自号少陵野老,苏轼号东坡居士,李清照号易安居士,欧阳修号六一居士,王安石号半山居士,蒲松龄号柳泉居士。
  • 6.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 要能准确地把握《红楼梦》的主题,关键在于能否深入了解曹雪芹创作时的思想感情。 B . 利用各种条件培养和提高在职人员的业务水平,已成为当务之急。 C . 看到这些我国自己制造的、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科技展品,无不使人感到自豪。 D . 现代医学一再证明,当一个人精力衰退,对事物缺乏好奇心与兴趣时,循环系统的功能也会跟着退化.
  • 7. 下面文段中画横线的词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红楼梦》从问世起就一直谜团不断。它究竟表达了怎样的主题?它为什么会有众多的版本?高鹗所续写的后四十回是狗尾续貂还是锦上添花?这些话题引发了世人旷日持久的争论,学术界也众说纷纭,莫衷一是。而二百多年后的今天,我们惊异地发现,尽管我们破解了许多红学难题,但困惑与疑问依然纷至沓来 , 我们对它依然讳莫如深

    A . 狗尾续貂 B . 莫衷一是 C . 纷至沓来 D . 讳莫如深
  • 8. 《红楼梦》中薛宝钗说:“一个香菱没闹清,偏又添了你这么个话口袋子,满嘴里说的是什么:怎么是杜工部之沉郁韦苏州之淡雅 , 又怎么是温八叉之绮靡李义山之隐僻。放着两个现成的诗家不知道,提那些死人做什么?”下列对其中划线部分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 . 杜工部,杜甫,唐代诗人,曾为工部员外郎,世称杜工部。其诗风格“沉郁顿挫”。 B . 韦苏州,韦应物,唐代诗人,曾为苏州刺史,故也称韦苏州。其诗风格闲淡简雅。 C . 温八叉,温庭筠,晚唐词人,“八叉手成八韵,名‘温八叉’”。其词风格浮艳靡丽。 D . 李义山,李清照,南宋词人,其作品往往主题凄切,文辞难懂。其词风格隐晦含蓄。
  • 9.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 对亚运火炬是否在境外传递的问题,广州亚组委执委会讨论决定,基于节约成本的考虑,广州亚运火炬传递只在中国境内进行。 B . 新版《红楼梦》的热播,引发人们对剧中演员的气质、服装、对白等问题的诸多争议,在这些赞与批之间,导演李少红体味着人间的温情。 C . 多年来菲律宾经济发展缓慢,国家对警队的投入不足,致使警队能应对“恐怖事件”的先进设备非常奇缺,警察处理“恐怖事件”的能力不足。 D . 今年的4月22日是第42个世界地球日,我国的宣传主题是“珍惜地球资源,转变发展方式”。确定这样一个主题,目的是唤起人类爱护地球、保护家园的意识和行为。
  • 10. 下面的语言交际情景,在语言表述方面得体的一项是(     )

    A . 情景一:捐赠现场。捐赠方致辞说:“今天,我们公司尽绵薄之力,帮你们战胜困难,今后我们还将鼎力相助。” B . 情景二:同学聚会。一位同学紧紧握住老班长的手,激动地说:“班长,久仰了。特别想念你,一切都好吧?” C . 情景三:广播稿中。广播员充满感情地说:“自从我省西部地区发生强烈地震以来,我厂员工积极赈灾,目前捐款(包括捐赠衣服、物品折款)累计已逾8万元之巨。” D . 情景四:博客留言。鄙人30岁生日之际,感谢各位朋友的牵念。朋友们的祝福之语,如和煦春风,温馨动人。
二、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三、阅读题。
  • 21. 阅读下面文字,回答题目。

    红楼启示录

    王蒙

    ① 整个说来,《红楼梦》是长于写实的。“石头”在全书第一章中答复空空道人说:“其间离合悲欢,兴衰际遇,俱是按迹寻踪,不敢稍加穿凿,致失其真。”这段写实主义的声明由“石头”所做,有点令人哭笑不得,也有点中国式的聪明灵活的辩证法。

    ② 写实的作品中,穿插环绕装点一些神话的、魔幻的、匪夷所思的故事,使写实的作品增添了一些幻化的生动、神秘、奇异,使写实的作品也生出想象的翅膀,生出浪漫的彩色,这就比一味写实、除了实还是实的作品更文学了。

    ③ 一般地说,写实的作品易于厚重,梦幻的作品易于轻灵,或反过来说,写实的小说易失之于拙,梦幻的小说易失之于巧。能不能把二者结合一下呢?厚重中显出轻灵,执著中显出超脱,命运的铁的法则中显出恍恍忽忽的朦胧。这是真小说家的境界,这是人生真味的体验。

    ④ 荒诞、幻化也是人的精神主体的一种要求,当科学性、必然性、可知性不能完全满足人的主体要求(包括观赏、享受的要求)的时候,荒诞性与梦幻性就应运而生了。荒诞、幻化也是一种美,是一种突破了现实的硬壳、摆脱了大地芜杂的美,就像梦的美,痴的美……

    ⑤ 荒诞化、幻化是把小说与人生间离的重要手段。《红楼梦》一开篇,作者就强调“将真事隐去”,“假语村言”,“经历过一番梦幻”,“说来虽近荒唐,细说颇有趣味”一方面强调不失其真,未敢失其真,一方面又强调不可当真。这就给创作主体留下了进可以攻,退可以守的极大灵活性,留下了极大的艺术创造力纵横弛骋的余地,留下了自己的创作自由,也为读者留下了阅读与欣赏的即进行二度创作的自由。

    ⑥ 完全地写实,写作本身也变成了一种介入,乃至变成了一种舆论,一种“大众传播”,一种“站队”,就必然会碰到一系列世俗人生中的问题。涉嫌不敬,涉嫌溢美,涉嫌揭人隐 私,涉嫌造舆论,涉嫌提倡异端与犯上作乱……曹雪芹有几个脑袋敢去以身试文字狱!小说毕竟只是说,至少首先是小说,虽然不如起诉书或辩护词那样具有明确的针对性,却因失去了这种针对性而获得了更普遍更长远的意义。写小说就要把小说当小说写。《红楼梦》摆在案头,您就“把玩”“把玩”吧。反正是:

    “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都云作者痴,谁解其中味?”

    (本文系节选,文字有改动)

    1. (1) 第①段中的“写实”在本文中指的是什么?(回答不超过30字)

    2. (2) 第⑤段说:“荒诞化、幻化是把小说与人生间离的重要手段。”,请指出这种间离手段的作用(分条写出,每条不超过15字)

    3. (3) 这篇短文节选自《红楼启示录》。从节选的文字看,作者从《红楼梦》的创作中受到的启示是什么?(回答不超过30字)

四、语言文字运用。
  • 22. 某中学研究型进修小组举办《红楼梦》读书交流会。主题是“《红楼梦》诗词鉴赏”。请为版主写一则开场白。要求:①紧扣主题;②表达得体,富有文采;③不写称号语、问候语;④不跨越60字。

  • 23. (2020高一下·滕州月考) 《红楼梦》不同的版本中,凹晶馆联诗一回,黛玉的名句,一为“冷月葬花魂”,一为“冷月葬诗魂”。请从小说情节和主题两个方面,分别说明“葬花魂”与“葬诗魂”的依据。

  • 24. 鲁迅《故乡》的结尾处,“我想到希望,忽然害怕起来了”,因为希望不过是“自己手制的偶像”。接着,“我”又想:“希望是本无所谓有,无所谓无的。这正如地上的路:其实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这两个想法之间有什么关系?反映了作家什么样的心态?

  • 25. (2015高一上·南溪期中) 仿照下面的示例,自选话题,另写两个句子,要求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句式与示例相同。

    情意就像一座山,重要的不在于它的高低,而在于厚重;援助就像一场雨,重要的不在于它的大小,而在于适时。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