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高中地理 /人教版 /必修3 /第四章 区域经济发展 /第二节 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以我国珠江三角洲地区为例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人教版地理必修3第四章第二节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以我国珠江...

更新时间:2021-05-20 浏览次数:900 类型:同步测试
一、综合题
  • 1.

    下图中四条曲线分别代表珠江三角洲、长江三角洲、京津唐和辽中南四地区城市数量的变化过程。据此完成下列问题。

    1. (1) 图中代表珠江三角洲地区城市数量变化曲线的是(   )

      A . B . C . D .
    2. (2) 从上述城市群的发展过程看,影响城市化进程的主要因素是(   )

      A . 经济发展 B . 自然条件 C . 人口数量 D . 人口迁移
  • 2.

    读“甲、乙两地区城市化发展模式图”,完成以下问题。

    1. (1) 两地区城市化发展模式的共同点是(   )

      A . 有较大规模的人口迁移 B . 依靠外来资金支持城市化 C . 有当地政府的大量投资 D . 通过工业化带动城市化
    2. (2) 关于两地区城市化发展模式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 甲地区属于外资驱动型的城市化 B . 乙地区属于开发区驱动型的城市化 C . 甲地区的典型发展模式在苏南地区 D . 乙地区的典型发展模式在珠江三角洲
  • 3.

    下图为“我国某省区三大产业产值比重与城市人口比重的变化图”,其中①代表第二产业产值比重的变化,②代表城市人口比重的变化,③代表第三产业产值比重的变化,④代表第一产业产值比重的变化。读图完成下题。

    1. (1) 分析图中各曲线的变化特点,判断该省区最可能是(   )

      A . 江苏省 B . 河南省 C . 四川省 D . 海南省
    2. (2) 图中曲线变化反映出该省区的城市化发展特点是(   )

      A . 与我国其他省区相比,城市化水平较低 B . 城市化发展与当地的经济发展协调一致 C . 城市人口增长与第二产业发展同步 D . 20世纪90年代末城市化速度最快
    3. (3) 该省区的第一产业比重逐步下降,其主要的原因是(   )

      A . 区域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发展使耕地大大减少 B . 农业生产水平落后,产出少 C . 农民的文化素质较低,农业经济不发达 D . 农业生产的自然条件日渐恶化
  • 4.

    下图是“广东省城市分布图”,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 (1) 该省北部地区城市化水平比南部低,其主要原因是(   )

      A . 山区地形复杂,交通不便 B . 矿产资源短缺,能源匮乏 C . 生态脆弱,环境承载力低 D . 少数民族聚居,开发较早
    2. (2) 该省经济发达地区产业结构的主要特征是(   )

      A . 以旅游业为主 B . 以重工业为主 C . 以出口加工工业为主 D . 以金融、服务业为主
  • 5. 珠江三角洲地区经济发展迅速,城市化水平较高,但也存在问题。据此完成下列问题。

    1. (1) 下列不属于珠江三角洲地区在发展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   )

      A . 环境污染加重 B . 人口出现负增长 C . 农业用地急剧减少 D . 产业布局不合理
    2. (2) 珠江三角洲地区许多沿海城镇大搞基础设施建设,这样做可能导致的现象是(   )

      ①重复建设造成资金、财力、人力的巨大浪费

      ②有利于当地经济的发展

      ③有利于发展地区优势

      ④可能造成沿海生态的破坏

      A . ①② B . ②③ C . ③④ D . ①④
  • 6.

    工业化率是工业增加值占全部生产总值的比重,城市化率为城镇常住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读中国福建省和日本工业化率与城市化率比较图,完成下列问题。

    1. (1) 图中表示中国福建省城市化率和工业化率、日本城市化率和工业化率的曲线依次(   )

      A . ①②③④ B . ③②①④ C . ②③①④ D . ③④①②
    2. (2) 下列关于福建省和日本两地城市化率和工业化率的分析错误的是(   )

      A . 城市化是伴随着工业化过程而发生的现象 B . 福建城市化明显滞后于工业化 C . 福建工业化水平高于日本 D . 福建城乡发展差别比日本大
  • 7.

    都市圈是城市体系发展到一定阶段时呈现的空间结构模式。下面两图分别为长三角、湘中都市圈示意图。据此完成下列问题。

    1. (1) 对两都市圈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

      A . 长三角都市圈是“中心城市+周边城市”发展模式 B . 湘中都市圈是多中心城市发展模式 C . 交通是连接城市的发展轴 D . 两都市圈都有成熟的城市体系
    2. (2) 与长三角都市圈相比,湘中都市圈(   )

      A . 城市职能更全 B . 服务范围更广 C . 城市问题较少 D . 交通更发达
  • 8.

    依据下列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下图为河北“环京新城”位置示意图。

    材料二    2009年11月26日,广东商企投资环北京园区招商推介会在广州举行,共话“珠三角”产业转移的道路,共谋“环渤海”产业承接的方向。由于工资、地价、燃料和电力  等费用的不断上涨,广东省原有产业逐渐失去了竞争力。河北“环京新城”则给相对饱和的广东经济圈带来了更为宽广的发展平台。

    1. (1) 珠三角地区产业向环渤海地区转移将(   )

      A . 带动环渤海地区发展技术导向型产业 B . 促进珠三角地区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 C . 使环渤海地区城市化带动工业化 D . 有利于改善两地交通条件、缓解就业压力
    2. (2) “环京新城”建设对该区域可持续发展的影响有(   )

      ①加快河北省的城市化进程

      ②有利于北京分散城市职能

      ③加快北京周边交通建设

      ④促进北京工业的快速发展

      A . ①③④ B . ①②④ C . ①②③ D . ②③④
  • 9.

    下图示意1978~2007年我国东南沿海某省第二、三产业产值比重和城市化水平。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 (1) 1978~2007年,该省( )


      A . 第一产业产值呈下降趋势 B . 第二产业产值呈上升趋势 C . 第三产业产值基本不变 D . 产业结构变化不大
    2. (2) 1990年前和1990年后推进该省城市化进程的主要动力分别是( )

      A . 第二产业、第二产业 B . 第三产业、第三产业 C . 第二产业、第三产业 D . 第三产业、第二产业
  • 10. 2011年伊始,民工荒再次来临。《第一财经日报》春节期间调查发现,几年前就已引起关注的民工荒现象,在今年表现得尤其突出,更值得注意的是,中西部开始与东部展开争抢民工的激烈竞争。根据材料和相关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 (1) 民工荒的出现, 给社会带来多种影响,下列分析合理的是( )

      A . 民工荒将促使处于困境中的企业加快转型升级脚步 B . 民工荒将使东部企业大量倒闭,东部地区进入经济萧条阶段 C . 民工荒将使东西部的经济差距越来越小 D . 民工荒将使我国结束严格的生育政策,考虑在局部地区实施宽松的生育政策
    2. (2)

      目前长三角的民营企业,总体上与下图中较为一致的是 ( )

      四类工业产品成本比重分布

      A . A B . B C . C D . D
  • 11.

    近年来,安徽省外贸不断增加。主要进口金属矿砂、特种机械、有色金属等,出口机电、高新技术产品、服装等。下图表示2009年安徽省主要外贸国家及相应贸易额。完成下列问题。

    1. (1) 符合安徽省主要外贸商品流向的是( )

      A . 向英国出口芯片、石油 B . 从智利进口汽车、铜矿砂 C . 向美国出口冰箱、衬衫 D . 从日本进口手机、铁矿砂
    2. (2) 进出口贸易状况表明安徽省( )

      A . 工业化水平超过主要出口国家 B . 外贸海运航线主要集中在太平洋 C . 原料导向型工业最具竞争优势 D . 航空运量在外贸运量中比例最大
  • 12. 改革开放后,珠江三角洲地区迅速推进工业化,同时加快了城市化的进程。据此完成下列问题。

    1. (1) 关于区域城市化和工业化的说法,错误的是(   )

      A . 一般而言,工业化与城市化是推动区域经济发展的主要动力 B . 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是两股互相促进的力量,区域工业化必然带来城市化 C . 不同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因其发展条件不同,在起步早晚、水平高低方面存在较大差异 D . 发达国家同发展中国家的工业化与城市化水平基本保持一致
    2. (2) 珠江三角洲城市化的进程是(   )

      A . 小城镇为主导→城乡一体化地带→核心城市引导下的城市群模式 B . 城乡一体化地带→小城镇为主导→核心城市引导下的城市群模式 C . 小城镇为主导→核心城市引导下的城市群模式→城乡一体化地带 D . 核心城市引导下的城市群模式→小城镇为主导→城乡一体化地带
  • 13.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中新网2010年10月11日电    据香港大公报报道,港珠澳大桥主体工程建设全面启动,该大桥将于2015年至2016年建成通车。这是在“一国两制”条件下,粤港澳三地首次合作建设的大型基础设施。港珠澳大桥对促进香港、澳门和珠江三角洲地区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材料二

    1. (1) 简述“珠三角”地区经济发展的区位优势与存在的主要问题。


    2. (2) 打造“珠三角”地区城市群过程中可能带来哪些问题?


  • 14.

    下图分别是我国长江三角洲和珠江三角洲经济区示意图,读图并回答问题。

    1. (1) 简析两经济区发展经济共同的区位优势。


    2. (2) 两个经济区在发展过程中存在哪些主要问题?


  • 15.

    读“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图”,完成下列问题。

    1. (1) 广东为进一步转变发展观念,创新发展模式,提高发展质量,应加快哪些方面发展?


    2. (2) 目前珠江三角洲城市化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主要有哪些?


  • 16.

    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下面图甲为广东省石化基地分布图,图乙为湛江市东海岛钢铁石化产业项目规划图。

    材料二:东海岛是我国第五大岛,岛上居民较少,开发强度低,土地资源较丰富,拥有较长的天然深水岸线。

    1. (1) 广东省石化产业集群化的好处有哪些?

    2. (2) 简述湛江市东海岛规划建设大型钢铁石化项目的主要理由。

  • 17.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原长三角区域和新长三角区域图。

    材料二:环渤海经济圈图。

    1. (1) 试分析长三角区域的扩大对苏北城市发展带来的有利影响。


    2. (2) 简述环渤海经济圈工业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及解决措施。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