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语文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人教统编版2019-2020年七年级上册语文期中达标测试试卷

更新时间:2019-12-12 浏览次数:157 类型:期中考试
一、基础运用(20分)
  • 1. 根据课文默写古诗文。
    1. (1) ,若出其中;星汉灿烂,。(曹操《观沧海》)
    2. (2) ,风正一帆悬。(王湾《次北固山下》)
    3. (3) 不知何处吹芦管,。(李益《夜上受降城闻笛》)
    4. (4)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中诗人把自己的思念托付给明月,带给远方寂寞的朋友的句子是
    5. (5) 日中不至,则是无信;。(《陈太丘与友期行》)
  • 2. 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词语。

    ①水藻真绿,把终年zhù  xù的绿色全拿出来了。

    ②我和莎莉文老师为“杯”和“水”这两个词发生了zhēng  zhí

    ③她常常肝疼得整宿整宿fān  lái  fù  qù地睡不了觉。

    ④这是荒园,rén  jì  hǎn  zhì,所以不相宜,只好来捕鸟。

  • 3. 下列句子中划线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 . 老一辈的人看到现在的高楼大厦,不禁感慨祖国的发展之快。 B . 静默的山,流动的水,一动一静,构成一幅美妙和谐的风景画。 C . 这道数学题,我百思不得其解,经老师一点拨才恍然大悟 D . 这些事得发动群众,大家一起干,如果只凭几个人忙乎几天,也只能是事半功倍
  • 4. 下列对病句的修改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通过这次语文综合性学习,让我们感受到了戏剧的魅力。(删去“通过”) B . 同学们对自己能否取得优秀成绩,充满了信心。(删去“否”) C . 改革开放30年来,广东取得了在经济改革方面巨大的成就。(“取得了”和“在经济改革方面”互换位置) D . 被评为“2017年度科技创新人物”的广东何晓顺教授,率其团队成功完成世界首创“无缺血”肝移植术,打破了移植器官缺血损伤这一世界性难题。(删去“世界性”)
  • 5. 仿照示例,完成整个句子的仿写。

    我爱春天的百花盛开,,我爱冬天的白雪皑皑。

二、阅读理解(40分)
  • 6. 阅读文言文,回答问题。

    《论语》十二章

        ①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学而》)

        ②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学而》)

        ③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为政》)

        ④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为政》)

        ⑤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为政》)

        ⑥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雍也》)

        ⑦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雍也》)

        ⑧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述而》)

        ⑨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述而》)

        ⑩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子罕》)

        ⑪子曰:“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子罕》)

        ⑫子夏曰:“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子张》)

    1. (1) 解释下列划线字的意思。

      ①人不知而不

      ②温而知新

      ③博学而

    2. (2) 把下面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3. (3) 下列对原文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前一句是讲为人态度,后一句是讲学习的乐趣。 B .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阐述了学习与思考的辩证关系,认为二者不可偏废。 C . 第⑥章反复赞叹“贤哉,回也!”,高度赞扬了颜回安贫乐道的高贵品质。 D . “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是对时光流逝的慨叹,有劝人珍惜时光的意思。
  • 7. 阅读文言文,回答问题。

    曾子杀彘

        曾子之妻之市,其子随之而泣。其母曰:“女还,顾反为女杀彘。”妻适市来,曾子欲捕彘杀之。妻止之曰:“特与婴儿戏耳。”曾子曰:“婴儿非与戏也。婴儿非有知也,待父母而学者,也听父母之教。今子欺之是教子欺也母欺子子而不信其母非所以成教也。”遂烹彘也。

    (选自《韩非子·外储说左上》)

    【注】①曾子:孔子弟子曾参。②女:通“汝”,你。③特:只,只是,只不过。

    1. (1) 下列各组句子中,划线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 . 反为女杀彘/元方入门不顾 B . 特与婴儿耳/门外 C . 子而不其母/则是无 D . 所以成教也/人哉
    2. (2) 请用三条“/”给文中画线的句子断句。

      婴 儿 非 与 戏 也 婴 儿 非 有 知 也 待 父 母 而 学 者 也 听 父 母 之 教

    3. (3)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 8.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盼望着,盼望着,东风来了,春天的脚步近了。

        一切都像刚睡醒的样子,欣欣然张开了眼。山朗润起来了,水涨起来了,太阳的脸红起来了。

        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嫩嫩的,绿绿的。园子里,田野里,瞧去,一大片一大片满是的。坐着,趟着,打两个滚,踢几脚球,赛几趟跑,捉几回迷藏。风轻悄悄的,草软绵绵的。

        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花里带着甜味儿;闭了眼,树上仿佛已经满是桃儿、杏儿、梨儿。花下成千成百的蜜蜂嗡嗡地闹着,大小的蝴蝶飞来飞去。野花遍地是:杂样儿,有名字的,没名字的,散在草丛里像眼睛,像星星,还眨呀眨的。

        “吹面不寒杨柳风”,不错的,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风里带来些新翻的泥土气息,混着青草味儿,还有各种花的香,都在微微润湿的空气里酝酿。鸟儿将窠巢安在繁花嫩叶当中,高兴起来了,呼朋引伴地卖弄清脆的喉咙,唱出宛转的曲子,与轻风流水应和着。牛背上牧童的短笛,这时候也成天在嘹亮地响。

        雨是最寻常的,一下就是两三天。可别恼。看,像牛毛,像花针,像细丝,密密地斜织着,人家屋顶上全笼着一层薄烟。树叶子却绿得发亮,小草也青得逼你的眼。傍晚时候,上灯了,一点点黄晕的光,烘托出一片安静而和平的夜。乡下去,小路上,石桥边,有撑起伞慢慢走着的人;还有地里工作的农夫,披着蓑,戴着笠的。他们的草屋,稀稀疏疏的,在雨里静默着。

        天上风筝渐渐多了,地上孩子也多了。城里乡下,家家户户,老老小小,他们也赶趟儿似的,一个个都出来了。舒活舒活筋骨,抖擞拦擞精神,各做各的一份事去。“一年之计在于春”,刚起头儿,有的是工夫,有的是希望。

        春天像刚落地的娃娃,从头到脚都是新的,他生长着。

        春天像小姑娘,花枝招展的,笑着,走着。

        春天像健壮的青年,有铁一般的胳膊和腰脚,他领着我们上前去。

    1. (1) 文章是从哪些方面来描写春天的?请简要概括。
    2. (2) 任选一句,品味语言,说说句子的妙处。

      ①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

      ②“吹面不寒杨柳风”,不错的,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

    3. (3) 下列对文章有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本文是一篇写景抒情散文,描绘了春回大地、生机勃勃的动人景象,赞美了春天给人带来的活力、希望和力量。 B . 本文引用的“吹面不寒杨柳风”选自南宋志南和尚的《绝句》。这句诗的意思是吹到脸上的风,使杨树、柳树不感到寒冷。 C . 第四段采用虚实结合的手法,表现了春花的生机和美丽。 D . 文章最后三个段落是按照喻体的成长顺序排列的,形象地点明了春天成长的过程。
  • 9.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心中有一尊神

        ①那天,街上很冷,太阳淡淡地照着,薄得如纸,母亲引着8岁的我走过清冷的街道。我吸溜着鼻涕,拉着母亲的手,另一只手上拿着一个烤白薯。烤白薯冒着缕缕热气,香味很有诱惑力地飘散到空气中。阳光,也仿佛染上了诱人的香味。

        ②我捏着烤白薯,看着里面黄亮亮的瓤儿,咬了一口,一种软乎乎的幸福直钻入我的五脏六腑中。那种香气,至今想起来,仿佛还荡漾在我的记忆里,缭绕不散。

        ③就在我张大嘴,准备再咬第二口时,一声乞讨声拽住了我的注意力。我回过头,是一个面黄肌瘦的讨饭女人站在我的旁边,穿着破破烂烂的衣服,手里拉着个男孩。那男孩和我差不多大,瘦瘦的,一双眼睛却不小,圆圆的瞪着我的烤白薯,一个手指伸在嘴里,使劲地咂,好像他的手指比我的烤白薯还有味儿似的。

        ④女人看看自己孩子的馋样,又看看我手中的烤白薯,赔着笑脸道:“娃娃,把烤白薯给我孩子吃点好吗?他有大半天没吃东西了。”

        ⑤我当然不答应,忙缩回手,生怕一不小心,会被那母子俩抢去似的,嘴里还像个大人似的,连连说:“没有了,就这点儿,没有了。”说着,用另一只手去推了那孩子一下。

        ⑥“小斌,咋恁没大没小?”母亲皱起了眉。

        ⑦“谁叫他们要吃我的烤白薯。”我不高兴地说。

        ⑧母亲说:“给一点儿吧,来,掰一点儿给弟弟。”母亲哄着,边把我手中的烤白薯拿过去,说是掰一点儿的,谁知一下子给那个孩子掰了一大半。

        ⑨那个小家伙接过烤白薯,仿佛饿了很久似的,大口大口地吃起来。吃的都是我的香喷喷的烤白薯啊!我非常不高兴,把另一小半烤白薯一下扔在地上,低着头跑了。

        ⑩母亲捡起地上的烤白薯,吹吹上面的灰,递给那个小孩,拍拍他的头,笑笑,来寻我。我拐过街角,见没有人了,一下子躺在地上,死命地又蹬又哭:“我要我的烤白薯,我要我的烤白薯。”

        ⑪母亲怎么哄我也哄不住,沉默了一会儿,轻声道:“说不定那两个人是天上下凡的神仙呢。”

        ⑫一句话,让我立即停住了哭叫,睁大眼睛问:“他们是神仙?你咋知道?”

        ⑬母亲拉起我,拍掉我身上的灰土,背着向家里走去,边走边给我讲:“为弄清凡间的人谁的心肠好谁的心肠坏,天上的神仙经常下凡,故意装作可怜人,来试探人们的态度。好心人呢,神就赐福;坏心人,神就降罪。”

        ⑭一句话,把我吓了一跳,瞪大眼睛四处望。心悸之余,我深深地佩服起母亲的远见卓识来。我觉得母亲做得对极了,否则,这一次我一定是难逃神的惩罚了。

        ⑮这以后,再见到要饭的,或者疯子傻子,我的心里都充满了深深的敬畏,也格外地尊敬他们。因为,他们中保不定哪个就是天上下来试探人心的神仙。

        ⑯渐渐地,习惯成自然。一直到如今,我仍然是这样,见了讨饭的或者可怜人,心里充满了同情,能帮上忙的,都尽量帮忙。

        ⑰多少年过去了,我早已知道那些“神”不过是拿来哄小孩子的,可仍然从心里感谢母亲。母亲不但让我的童年充满了烂漫离奇的故事,而且在我幼小的心里早早地就塑造了一尊神,这尊神叫善良和同情。

    1. (1) 通读全文,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
    2. (2) 文中⑪段说“母亲怎么哄我也哄不住,沉默了一会儿”,请用一小段话来描绘母亲此时的心理活动。
    3. (3) 结合语境,从语言表达的角度对划线词语作简要赏析。

      看着里面黄亮亮的瓤儿,咬了一口,一种软乎乎的幸福直钻入我的五脏六腑中。

    4. (4) 结合文章内容,说说你对文中“母亲”的印象。
三、作文(40分)
  • 10. 万物生长离不开阳光,而我们的成长也需要阳光的照耀。你生命中的那束阳光是什么?它如何照亮你的人生呢?

    请以《____________,我的阳光》为题作文,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文中不得出现真实人名和校名。

四、附加题(5分)
  • 11. 阅读下列名著选段,回答问题。

        这是一个高大身材,长头发,眼球白多黑少的人,看人总像在渺视。他蹲在席子上,我发言大抵就反对;我早觉得奇怪,注意着他的了,到这时才打听别人:说这话的是谁呢,有那么冷?认识的人告诉我说:他叫范爱农,是徐伯荪的学生。

        我非常愤怒了,觉得他简直不是人,自己的先生被杀了,连打一个电报还害怕,于是便坚执地主张要发电,同他争起来。结果是主张发电的居多数,他屈服了。其次要推出人来拟电稿。

        “何必推举呢?自然是主张发电的人啰!”他说。

        我觉得他的话又在针对我,无理倒也并非无理的。

        ……

        从此我总觉得这范爱农离奇,而且很可恶。天下可恶的人,当初以为是满人,这时才知道还在其次;第一倒是范爱农。中国不革命则已,要革命,首先就必须将范爱农除去。

        然而这意见后来似乎逐渐淡薄,到底忘却了,我们从此也没有再见面。直到革命的前一年,我在故乡做教员,大概是春末时候罢,忽然在熟人的客座上看见了一个人,互相熟视了不过两三秒钟,我们便同时说:

    1. (1) 联系原著,概括鲁迅与范爱农交往的三件事。
    2. (2) 作者开篇从和范爱农的矛盾冲突写起,这是什么写法?有什么作用?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