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高中生物学 /人教版 /必修3《稳态与环境》 /第5章 生态系统及其稳定性 /第2节 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人教版生物必修3第五章第二节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同步训练

更新时间:2016-02-23 浏览次数:665 类型:同步测试
一、选择题
  • 1. 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是指(    )


    A . 生态系统中能量的输入、传递、转化和散失过程 B . 系统内生物体能量被利用的过程 C . 太阳能被绿色植物固定的过程 D . 能量从生物体进入无机环境的过程
  • 2.

    在一个生态系统中,许多食物链彼此相互交错连接成的复杂营养关系构成了食物网。如图所示是一个陆地生态系统食物网的结构模式图。下列各项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 . 该食物网中,甲中的能量能通过5条食物链传递给辛 B . 若图中戊能提供10000kJ能量,则庚占据的营养级能够得到的最高能量值是400kJ C . 该生态系统中生产者有2种,属于次级消费者的生物有4种 D . 在丙和乙之间既存在竞争关系又存在捕食关系
  • 3. 某生态系统中的四种生物构成一条食物链a―→b―→c―→d,通过测定得到这四种生物a、b、c、d所含的有机物总量分别为M1、M2、M3和M4。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    )


    A . 若M1<5M2 , 则生态系统稳态可能遭到破坏 B . M1一定不是a种群固定的太阳能总量 C . d个体所含的有机物的质量应比c个体的小 D . 若M2大量增加,一般会导致M1减少M3增加
  • 4.

    如图为某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示意图〔单位:J/(cm2·a)〕,以下分析不正确的是(    )

     

    A . 甲通过光合作用固定在有机物中的总能量为1250 J (cm2·a) B . 甲到乙的能量传递效率为16% C . 每一营养级的能量大部分用于呼吸作用和被丁利用 D . 在此生态系统中,一只狼捕食一只野兔,获得的能量只能在10%~20%之间
  • 5.

    下图是某研究性小组对农田生态系统做的专题研究并绘制成的食物网,他们作出的以下结论其中不正确的是(    )


    A . 流经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是植物积累的有机物中的能量 B . 农民除草、灭虫的目的是调整能量流动的方向,使能量更多地流向对人类有益的地方 C . 该生态系统含有5个以上的种群 D . 大田轮作(每年轮换种植不同作物)可改变原有营养结构,减轻病虫害
  • 6. 生态系统的能量传递效率约为10%。在“草→兔→孤”食物链中,如果狐活动一天需要200 kJ的能量,至少需要草提供的能量约为(    )


    A . 200 kJ B . 2500 kJ C . 5000 kJ D . 20000kJ
  • 7. 研究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的主要目的是(    )


    A . 掌握能量流动中的传递效应 B . 熟悉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 C . 了解能量流动的方向 D . 使能量流向对人类最有益的部分
  • 8.

    下图为某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示意图(单位:kJ)。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图中A所固定的能量是B、C的能量之和 B . B的数量越多,则C获得的能量越少 C . 若C增加1 kJ,则需要消耗A约42 kJ D . B营养级的个体数量一定多于C营养级的个体数量
  • 9. 在浮游植物→小鱼→海豹→虎鲸这条食物链中,若虎鲸体重增加1 kg,至少消费浮游植物为(    )


    A . 1 kg B . 10 kg C . 125 kg D . 1000 kg
  • 10.

    下图为流经森林生态系统某营养级的能量分配图,请据图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E为生产者固定的太阳能,为该系统的总能量 B . A为该营养级的同化量,其中A的能量为BCD之和 C . D中的能量80%~90%用于合成ATP D . A中的能量80%~90%通过D过程散失
  • 11. 下列有关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 . 一种蜣螂专以象粪为食,则该种蜣螂最多能获取大象所同化能量的20% B . 当狼捕食兔子并同化为自身的有机物时,能量就从第一营养级流入第二营养级 C . 生产者通过光合作用合成有机物,能量就从非生物环境流入生物群落 D . 生态系统的能量是循环利用的
  • 12.

    如图所示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图解部分示意图,①②③④⑤⑥⑦各代表一定的能量值,下列各项中不正确的是(    )

     

     

    A . 一般情况下,②为①的10%~20% B . 从能量关系看②>③+④ C . 次级消费者的粪便中的能量去路包括在④途径中 D . 生物与生物之间吃与被吃的关系不可逆转,所以能量流动具有单向性
  • 13.

    科学家对某湖泊进行了生态系统营养级和能量流动的调查。表中的①-④分别表示不同的营养级,⑤为分解者,表中单位是J/cm2 a(焦每平方厘米年),NP(生物体贮存的能量)=GP(生物同化作用所固定的能量)—R(生物呼吸消耗的能量)。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A . ②→④→①→③构成了一条食物链 B . 该生态系统的能量输入大于输出,不遵循能量守恒定律 C . ④的粪便中所含能量不是其GP的一部分 D . 能量在第三、四营养级间传递效率约为5.5%,所以数据有误
  • 14.

    图表示植物光合作用积累的有机物被植食动物利用的过程。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 植物的呼吸消耗量包含在①中 B . 植食动物粪便中的能量包含在③中 C . ④用于植食动物生长、发育和繁殖 D . ⑤⑥⑦⑧之和为植物有机物积累量
  • 15.

    下图表示某农田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情况,其中箭头表示能量流动方向,数字为同化能量数值,单位为J/(cm2·a)。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 流经该农田生态系统的总能量为900 J/(cm2·a) B . 图中第一营养级到第二营养级的能量传递效率为15% C . E生物在该食物网中处于最高营养级 D . 图中B和C的种间关系为竞争
  • 16.

    如图是某湖泊的能量金字塔,下列相关描述不正确的是 (    )


    A . a、b、c、d分别表示不同的营养级 B . a、b、c、d之间形成一条a到d的食物链 C . a、b、c、d的大小分别表示不同的营养级所得到的能量 D . a、b、c、d的大小变化体现了能量流动逐级递减的特点
  • 17.

    下图表示动物利用食物的过程,对此分析正确的是 (    )


    A . 恒温动物的④/③值一般高于变温动物 B . 哺乳动物的③/①值一般为10%~20% C . 提高圈养动物生长量一般需提高③/②值 D . 食肉哺乳动物的③/②值一般低于食草哺乳动物
  • 18.

    下图表示某草原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图解,①~④表示相关过程能量数值。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


    A . ①是流入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 B . 分解者获得的能量最少 C . 图中②/①的值代表草→兔的能量传递效率 D . ③和④分别是兔和狐未吸收的能量
  • 19. 一个池塘中含有生产者(浮游植物)、初级消费者(植食性鱼类)、次级消费者(肉食性鱼类)、分解者(微生物)。其中生产者固定的全部能量为a,流入初级消费者、次级消费者、分解者的能量依次为b、c、d。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    )

    A . a=b+d B . a>b+d C . a<b+d D . a<c+d
  • 20.

    下图是某生态系统的物质和能量流向示意图。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


    A . X1过程的完成必须依赖一种具有双层膜结构的细胞器 B . X1过程吸收的CO2总量与Y1、Y2、Y3……及Z过程释放的CO2总量相等 C . 当该生态系统处于相对稳定状态时,X3过程的能量值为X1过程能量值的1%~4% D . Z1、Z2、Z3……过程提供的有机物中的碳将全部转变为Z过程释放的CO2中的碳
二、非选择题
  • 21.

    图1为某池塘生态系统的能量金字塔简图,其中Ⅰ、Ⅱ、Ⅲ、Ⅳ分别代表不同的营养级,m1、m2代表不同的能量形式。图2表示能量流经该生态系统某一营养级的变化示意图,其中a~g表示能量值的多少。请据图回答:

    1. (1) 除图1中所示的生物类群,该生态系统的生物组成成分还应有才能保证其物质循环的正常进行。


    2. (2) 图2中,若A表示图1中营养级Ⅱ所摄入的全部能量,则B表示营养级Ⅱ同化的能量,C表示。若图1中营养级Ⅰ所固定的太阳能总量为y,营养级Ⅰ、Ⅱ间的能量传递效率是 (用图中所给字母的表达式表示)。


    3. (3) 若图1中营养级Ⅰ、Ⅱ、Ⅲ各有一种生物甲、乙、丙,构成食物关系如图3。其中甲能量中比例为x的部分直接提供给丙,要使丙能量增加A kJ,至少需要消耗甲的能量是kJ。


    4. (4) 若干年后,该池塘形成一片草地,该过程属于演替。


  • 22. 五月学校的植物园生机盎然,成行排列的榆树、玉兰枝繁叶茂,樟树、金桂郁郁葱葱;小叶女贞、杜鹃花、七里香、南迎春错落有致;树丛中杂草零星稀疏,绿地却绒草如毡。小鸟在树梢上歌唱,蚱蜢在草丛中嬉戏。请据以上的描述回答下列问题:

    1. (1) 榆树的空间分布类型为,杂草和树丛为关系,体现了群落的空间结构类型为


    2. (2) 从生态系统的结构看,植物园生态系统的结构包括了


    3. (3) 生物兴趣小组分别对植物园土壤中小动物的丰富度进行统计的方法及对杜鹃花的密度进行调查的方法分别是


    4. (4)

      下图是能量流经第二营养级的示意图,请将方框中的内容填写完整

      A

      B


  • 23.

    下图为一草原食物链能量流动简图。用字母表示相关途径能量的数值。植物、食草动物、食肉动物同化的能量分别用B1、B2、B3表示。

    1. (1) 地球上绝大多数的生态系统依赖环境中的能。用题干字母可表示流经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


    2. (2) 若已知上图食草动物相关能量为A2=410KJ、E2=210KJ、C2=130KJ,食草动物用于生长、发育的能量有 KJ。正常情况下最多有 KJ能量会流向下一营养级,食草动物前一营养级至少含有能量 KJ。


    3. (3) 判断以下几项能量大小关系,其中正确的是第           项。(    )(可能选项不止一项)


      A . A2=B2 B . (B1-B2)>(A2-E2) C . B1=C1+D1+B2 D . B1〉(B2+B3
    4. (4) 与森林生态系统相比,草原生态系统的食物网复杂程度较,恢复力稳定性较


  • 24. 某一池塘中有三个优势种群,分别是鳙鱼、浮游动物A和浮游植物B,其中鳙鱼以浮游动物A为食,浮游动物A以浮游植物B为食。回答下列问题:

    1. (1) 为提高池塘鳙鱼的产量,采取向池塘中施肥和捕捞小型野杂鱼等措施,其中施肥的作用是直接提高的种群数量。野杂鱼与鳙鱼的种间关系为


    2. (2) 若池塘施肥过量,一段时间后,池塘内上述三个优势种群消失了两个,它们是,消失的主要原因是缺少。再经过一段时间后,仅存的一个优势种群也基本消失,而另一类生物如微生物大量繁殖,使水体变黑发臭,该类生物在生态系统中属于


    3. (3) 这一池塘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起点主要为,最终将以的能量形式回到无机环境中。


    4. (4) 为了研究该池塘生态系统不同水层光合速率,从池塘不同深度采集水样,分别装入黑白瓶中(白瓶为透明玻璃瓶,黑瓶为黑布包裹的玻璃瓶)并封闭。然后将黑白瓶对应悬挂于原水样采集位置,同时测定各水层剩余水样溶氧量,作为初始溶氧量。24h后,测定各黑白瓶中溶氧量。

      若测得某水层初始溶氧量为A mg/L,白瓶溶氧量为B mg/L,黑瓶溶氧量为C mg/L,则该水层总光合速率为mg/(L·d)。


  • 25. 在生态系统中,生产者通过光合作用固定的能量称为总初级生产量。生产者固定的能量一部分被自己通过呼吸作用消耗掉,剩下的可用于生长、发育和繁殖,这部分能量称为净初级生产量。下表列出四个生态系统中总初级生产量与总入射日光量、生产者呼吸消耗量与总初级生产量的比值:


    玉米田

    荒地

    Meadota湖

    Ceder beg湖

    总初级生产量/总入射日光量

     1.6%

     1.2%

     0.4%

     0.1%

    生产呼吸消耗量/总初级生产量

     23.4%

     15.1%

     22.3%

     21.0%

    1. (1) 四个生态系统中,光能利用效率最高的是,总初级生产量转化为净初级生产量的比值最高的生态系统是


    2. (2)

      下图表示一个相对稳定的生态系统中四个种群和分解者的能量相对值。请绘制由甲、乙、丙、丁四个种群形成的食物网简图。


    3. (3)

      根据第(2)小题的信息,在下图中用箭头和文字补充完成能量流经丙种群的情况。


    4. (4)

      若图示虚线框中的种群及相互间的关系如右图所示,假设E种群中的能量是5.8×109 kJ,其中有1.3×109 kJ的能量传递给B种群。若能量的传递效率为10%~20%,则A种群的能量至少是kJ。


    5. (5) 碳循环的进行伴随着,但由于各营养级生物不能利用在代谢中产生的能,因而能量流动具有的特点。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