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高中地理 /湘教版 /湘教版必修1 /第三章 自然环境地理的整体性与差异性 /第一节 自然地理要素变化与环境变迁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湘教版地理高一必修1第三章第一节自然地理要素变化与环境变迁同...

更新时间:2016-02-24 浏览次数:1103 类型:同步测试
一、单选题
  • 1. 下列关于地理环境各要素之间关系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A . 植树绿化可以调节局部小气候 B . 黄土高原千沟万壑的地表形态与植被遭破坏有关 C . 我国西北地区干旱的气候导致土壤发育差,有机质含量少 D . 围湖造田不会对局部陆地环境各要素产生影响
  • 2. 自然地理环境各要素间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相互制约,使自然地理环境呈现整体性特点,下列关于地理环境整体性的描述最可信的是(    )


    A . 枯水期时,河流搬运能力降低,河水含沙量增加 B . 洪水期时,河流携带大量矿物质到河口,加剧咸潮危害 C . 我国西北内陆地区, 风力侵蚀作用强烈,流水侵蚀作用较弱 D . 北美西部温带荒漠的沙尘被气流携带到北太平洋,利于渔业资源的发展
  • 3. 关于地球生物多样性受损的说法,正确的是(    )

    ①地球上物种的灭绝完全是人类生产活动造成的 ②人类大规模的生产活动大大加快了地球物种的灭绝速度 ③地球物种自然的繁衍与灭绝过程是相当缓慢的④人类活动不影响地球上生物物种的灭绝速度

    A . ①② B . ③④ C . ②③ D . ①③
  • 4. 生物影响自然地理环境其他要素,下列关于生物对其他地理要素的影响,正确的是(  )。


    A . 森林使昼夜温差变大 B . 植被加快了海陆间水循环的速度 C . 陆地上生物的出现加快了岩石的风化 D . 森林加大径流的季节变化
  • 5. 1994美国科学家在圣马太岛放养了29只驯鹿,由于无天敌,环境好,10年后达到1000只,20年后达到6000只,又过了三年只剩下42只,这一变化过程反映了自然地理环境(    )

    A . 生产功能 B . 平衡功能 C . 调节功能 D . 分解功能
  • 6.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陆地上不同的地区,由于所处的纬度位置不同形成了不同的陆地自然带。 B . 风化作用的能量主要来自于太阳辐射,其产物为其他外力作用创造了条件。 C . 海洋水体运动的主要动力是地转偏向力。 D . 水循环加剧了不同纬度热量收支不平衡的矛盾。
  • 7. 下列地理现象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 同一经线上,纬度越高,太阳高度越低 B . 锋面过境一定带来多云、阴雨天气 C . 气候变暖是人为活动的结果 D . 暖流的海水水温可能比寒流的海水水温更低
  • 8. 影响植物分布最重要的因素是(  )


    A . 土壤肥力 B . 水文状况 C . 地形起伏 D . 气候条件
  • 9. 按由老到新的年代顺序,下列排序正确的是(    )


    A . 蕨类植物→被子植物→裸子植物 B . 三叶虫→鱼类→恐龙 C . 元古代→古生代→太古代 D . 哺乳动物→爬行动物→两栖类
  • 10. 地球上自然景观往往因海陆位置不同而产生明显差异。据此回答小题。20°S非洲大陆的东西两岸的自然景观分别是(    )

    A . 硬叶林、草原 B . 雨林、荒漠 C . 草原、荒漠 D . 荒漠、草原
  • 11. 下列地理事物中,属于自然地理环境的要素是(    )

    ①气候 ②岩石 ③三峡工程 ④森林公园

    A . ①② B . ③④ C . ①③ D . ②④
  • 12.

    下图表示我国江南某林场,其树木砍伐后在地面留下的一截树桩,天空中有一群大雁向左作长途飞行。据此回答题。据图分析此时的季节是(    )


    A . 夏季 B . 秋季 C . 春季 D . 冬季
  • 13.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 土壤就是指陆地表层部分 B . 有机质是土壤中矿物养分的主要来源 C . 理想的土壤是指既能通气透水,又能蓄水保温的土壤 D . 土壤肥力的高低取决于土壤中矿物质和有机质的协调程度
  • 14. 关于成土母质与土壤关系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 发育在颗粒较细母质上的土壤,质地一般较粗 B . 发育在颗粒较粗母质上的土壤,质地一般较细 C . 发育在残积物和坡积物上的土壤,含石块较多 D . 发育在洪积物和冲积物上的土壤,具有明显的杂乱堆积特征
  • 15. 盛极一时的恐龙突然从地球上完全销声匿迹,海洋中50%以上的无脊椎动物种类也灭绝了,该时期指(    )


    A . 中生代末期 B . 太古代末期 C . 元古代末期 D . 新生代末期
  • 16. 生物对地理环境的形成和发展起重要作用,最根本的原因是(    )


    A . 植物的呼吸作用 B . 动物的呼吸作用 C . 植物的光合作用 D . 微生物的分解作用
  • 17.

    读图,下列属于图中乙所示的是(    )


    A . 铜矿、焦炭 B . 雷电、沙漠 C . 化肥、大米 D . 森林、海盐
  • 18. 关于地理要素相互作用产生新功能叙述正确的是(    )


    A . 生产功能是指自然地理环境具有合成有机物的能力 B . 生产功能是指绿色植物生产量 C . 平衡功能是指自然地理环境各要素性质保持固定不变 D . 平衡功能是静态平衡
  • 19. 生物海岸具有的生态功能是(    )


    A . 为人类提供大量的生物产品 B . 防御海浪和风暴侵袭 C . 防治水土流失 D . 防风因沙、保护农田
二、判断题
三、综合题
  • 21.

    读我国某山脉90°E附近垂直自然带分布示意图,回答小题。

    1. (1) M坡最有可能是(  )

      A . 东坡 B . 西坡 C . 南坡 D . 北坡
    2. (2) N坡缺失云杉林带的主要原因是(  )

      A . 纬度高,气温低 B . 海拔高,气温低 C . 位于山地背风坡,降水少 D . 位于山地迎风坡,降水多
  • 22.

    下图为世界某区域图。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1. (1)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甲、乙两河所处地区全年降水分配差异大 B . 入海水流速度减缓,甲河河口形成较大的三角洲 C . 图示季节,乙河上、中、下游水量 都在减小 D . 甲、乙两河从上游至下游,植被类型完全一致
    2. (2) 据专家预测,丙湖几十年后可能从地球上消失,该湖面积缩小的主要原因有(    )。                        

      ①围湖造田          ②植被破坏

      ③沿湖地区用水量增大 ④气候趋于干旱

      A . ①③④ B . ②③④ C . ①②③ D . ①③
  • 23.

    生物量一般是指生物在某一特定时刻单位空间的个体数、重量或其含能量。下图是“我国某区域地上生物量、年均温和年降水量随经纬度的线性变化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1. (1) 该区域上生物量的空间分布特征是(   ).

      A . 从西北向东南递减 B . 从西南向东北递减 C . 从东南向西北递减 D . 从东北向西南递减
    2. (2) 该区域的自然植被主要是 (   )

      A . 温带落叶阔叶林 B . 温带草原 C . 温带荒漠 D . 亚寒带针叶林
  • 24.

    下图为我国局部地区图,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 (1) 图中①→②→③自然景观变化的主要影响因素是

    2. (2) 比较①③两地降水量及水汽来源的差异。

    3. (3) 近年来观测资料表明,天山的冰川在不断消退。简述造成此现象的主要原因,说明该现象将对该地区农业生产和生态环境产生的不良影响。

  • 25.

    自然地理环境各组成要素之间相互作用、相互影响,共同构成了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理环境。读“某区域图”,完成小题。

    1. (1) A,B两地年降水量的差异(  )

      A . 主要与地形阻挡有关 B . 主要与洋流的性质有关 C . 主要与副热带高压的影响有关 D . 主要与信风影响的程度有关
    2. (2) B地自然带的分布属于(  )

      A . 纬度地带性 B . 经度地带性 C . 垂直地带性 D . 非地带性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