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高中地理 /湘教版 /湘教版必修2 /第二章 城市与环境 /第一节 城市空间结构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湘教版地理必修二第二章第一节城市空间结构同步训练

更新时间:2016-02-24 浏览次数:756 类型:同步测试
一、选择题
  • 1. 自然地理区位对城市的影响是相对稳定的,下列自然地理区位中不利于形成城市的是(  )

    A . 临近河流、湖泊、海洋的地方 B . 水源条件较好的山前平原 C . 荒漠干旱地区和湿热的热带雨林地区 D . 气温适中的中低纬度地带
  • 2. 下列地区有可能形成比较大的城市的是(  )

    ①人口密集地区,尤其是人流、物流的集聚地区 ②两条河流交汇处,或大的河流入海处 ③交通运输枢纽处 ④历史文化胜地、著名旅游地、大规模的商品集散地和边境口岸

    A . ①② B . ③④ C . ①②③ D . ①②③④
  • 3.

    下图示意某地区人口密度,读图,甲、乙两地都形成了特大城市。与甲地相比,乙地形成城市的区位优势是(  )

    A . 地形平坦 B . 水源充足 C . 陆路交通方便 D . 水路交通枢纽
  • 4.

    读某地区生态园林城市模式图,下列关于图示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 生态园林城市中生态用地比重较大,因而不会产生“热岛效应” B . 动植物园苗圃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保护居住区环境免受直接污染 C . 该城市的道路网布局形式可以缓解市中心区的交通拥堵状况 D . 外环工业仓库集中但不连片,为城市的建设发展留有余地
  • 5.

    读西安市附近略图,西安市作为古都的区位因素是(  )

    ①地形 ②气候 ③河流 ④铁路

    A . ①② B . ②③ C . ①③ D . ②④
  • 6.

    读下图,河流对城市区位的影响很大,图中四城市相对处于不利区位的是(  )

    A . A B . B C . C D . D
二、综合题
  • 7.

    如图,a、b、c分别表示影响城市区位的气候、地形、河流因素,箭头方向表示条件越来越好。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 (1) 从自然条件角度考虑,图中最容易形成城市的地方是(  )

      A . B . C . D .
    2. (2) 下列各点中,与亚马孙平原地区城市兴起的自然条件最吻合的是(  )

      A . B . C . D .
  • 8.

    读台湾岛略图,完成下列问题。

    1. (1) 造成台湾岛东西部城市密度差异的最主要区位因素是(  )

      A . 气候 B . 地形 C . 资源 D . 军事
    2. (2) 图中城市共同的区位因素是(  )

      A . 平原地形 B . 亚热带季风气候 C . 铁路沿线 D . 濒临海洋
  • 9.

    下图为某国三城市形成和发展的区位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 (1) 决定甲、乙、丙三城市发展的主导因素分别是(  )

      A . 自然资源、水陆运输、商业贸易 B . 商业贸易、自然资源、水陆运输 C . 水陆运输、自然资源、商业贸易 D . 自然资源、商业贸易、水陆运输
    2. (2) 下列城市的形成和发展与甲城市相似的是  (  )

      A . 拉萨 B . 桂林 C . 株洲 D . 鞍山
  • 10.

    读下图,回答下列问题。

    1. (1) 图中四个聚落中,最有可能发展成为城市的是 (  )

      A . a B . C . c D . d
    2. (2) 影响该城市形成的主要区位因素是  (  )

      ①宗教中心 ②自然资源丰富 ③地形开阔 ④河流交汇处

      A . ①② B . ①④ C . ③④ D . ②③
  • 11. 2005年中国综合实力百强城市信息发布,北京、上海、深圳、广州、天津位居前五名。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1. (1) 综合分析前五名城市的共同区位优势有(  )

      ①资源能源丰富 ②平坦地区,农业发达 ③交通便捷 ④基础设施完善,经济水平高

      A . ①② B . ②③ C . ②③④ D . ①④
    2. (2) 北京是千年古城,而上海的历史虽然只有百余年却一跃成为中国第一大城市,促使北京经久不衰和上海后来居上最有利的因素分别是(  )

      A . 政治因素 交通因素 B . 经济因素 政治因素 C . 地形因素 资源因素 D . 政治因素 气候因素
  • 12. “潮汐车道”是可变车道,是指根据早晚交通流量不同的情况,在有条件的道路,使某一车道不同时段内的行驶方向发生变化。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1. (1) “潮汐车道”设置的最主要目的是(  )

      A . 增大城市道路通行面积 B . 减少城市交通事故  C . 美化城市道路 D . 合理配置道路资源
    2. (2) 为了应对出行高峰,科学引导与缓解交通压力,2013年9月12日北京市首条“潮汐车道”正式开通。每日17时到20时,北京市朝阳路京广桥至慈云寺桥主路方向的一条社会车道改为“潮汐车道”,其余时段维持现状通行。由此可以判断该“潮汐车道”(  )

      A . 为进城方向 B . 为出城方向 C . 使居住地与工作地的距离缩短 D . 可明显减轻城市污染
  • 13.

    如图为某城镇年内风频统计及工业区划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 (1) 关于该城镇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 工业区位较为合理 B . 一定位于南亚 C . 东南部适宜规划仓储物流中心 D . 没有商业中心
    2. (2) 新兴国家快速城镇化的过程中,在城市中会出现一些问题。下列描述与实际最不相符的是(  )

      A . 无序扩张,环境质量下降 B . 交通拥堵,住房紧张 C . 教育配套滞后,学校不足 D . 劳力紧缺,退休年龄推迟
  • 14.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 (1) 汉江与长江交汇处的城市名称是

    2. (2) 依据图中所给的条件提示,该城市适合发展工业。

    3. (3) 该城市发展的自然区位因素是:

    4. (4) 该城市发展的区位因素与工业发展的区位因素的相同点是:

      ;②

  • 15.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 (1) 图中A,B,C,D,E五个城市中,可能形成较早的是城市(填代码),原因是

    2. (2) A,C,D三个城市兴起的共同原因是

    3. (3) 促进A城市发展和限制其发展的区位因素分别主要是。C城市位于地貌上。

    4. (4) E城市兴起和发展的主要区位因素是。按目前图中展示的现状,哪个地点可能会再形成一个城市,将这座城市用字母F注在图中。

  • 16.

    下图是某发达国家的某城市用地变化示意图(三个阶段),读图回答问题。

    1. (1) 城市形成阶段(I阶段)决定城市区位的主要因素是,而城市选址在河流弯曲度较大处的原因是

    2. (2) Ⅱ阶段商业用地分布特点是。Ⅲ阶段商业用地出现的新的变化是;该城市在发展的过程中,一些工厂迁出了老城区,工业区在城市区位中的变化总体上表现为:;这种变化主要是为了

    3. (3) 住宅区为城市居民提供生活和居住场所,它是城市中的土地利用方式。Ⅲ阶段住宅区出现了分化,从建筑质量来说,图中甲、乙两住宅区,甲为;乙为。从位置来说,甲、乙两住宅区出现了状况。

  • 17.

    读图,该图表示不同级别的中心地。中心地A的服务有百货店、餐馆、理发店、学校、银行、医院,中心地B提供的服务有百货店、餐馆、理发店。完成下列各题。

    1. (1) 请在图中相应位置标出中心地A和中心地B。

    2. (2) 中心地A具有种职能,B具有种职能。

    3. (3) 假如图中的两个中心地分别表示县城和乡镇,那么表示县城的是,表示乡镇的是

    4. (4)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①中心地的等级越高,提供的职能种类越多

      ②中心地服务范围内的人口数一般低于门槛人口数

      ③中心地A的门槛人口比中心地B高

      ④中心地A有中心地B所具有的职能,而且具有中心地B所没有的比较高级的职能

  • 18.

    2010年,上海市近郊区与远郊区人口密度分别为每平方千米4 684人和1 388人,比2000年分别增长80.2%和61.4%。郊区人口密度增幅远高于城区。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1. (1) 1978年到2009年,上海市郊区和城区制造业产值比重的变化以及近十年人口空间集聚的变化可以显示

    2. (2) 近十年来,上海市郊区和城区人口密度的变化反映(  )

      A . 城区人口集聚效应急剧下降 B . 城区人口集聚效应比郊区弱 C . 远郊区人口集聚效应比近郊强 D . 近郊区人口集聚效应比远郊强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