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一:某种蛾易被蝙蝠捕食,千百万年之后,此种蛾中的一部分当感受到蝙蝠的超声波时,便会运用复杂的飞行模式,逃脱危险,其身体也发生了一些其他改变。当人工使变化后的蛾与祖先蛾交配后,产出的受精卵不具有生命力。
材料二:蛙是幼体生活于水中,成体可生活于水中或陆地的动物。由于剧烈的地质变化,使某种蛙生活的水体分开,蛙被隔离为两个种群。千百万年之后,这两个种群不能自然交配。
依据以上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下表为V基因在种群A和B中的基因型个体数。
下图1为四个物种的进化关系树,图中百分数表示各物种与人类的DNA相似度;图2表示非洲猴进化基本过程。回答下列问题:
A.突变
B.选择
C.适应辐射
D.隔离
大熊猫体型与熊相似,但分布地区和喜食竹子方面又同小熊猫相似,科学家利用DNA—DNA分子杂交技术研究它们之间亲缘关系并绘制如图。
A突变和基因重组产生进化的原材料
B种群是进化的单位
C自然选择是通过生存斗争实现的
D自然选择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
E生物进化的实质是基因频率的改变
F适者生存,不适者被淘汰
研究者分布在喜马拉雅山东侧不同海拔高度的358种鸣禽进行了研究、绘制了该地区鸣禽物种的演化图表(部分)及其在不同海拔分布情况的示意图(下图,图中数字编号和字母代表不同鸣禽物种的种群)。
A.X中的个体发生了可遗传的突变
B.⑥⑦中每个个体是进化的基本单位
C.⑥⑦一直利用相同的生物和非生物资源
D.自然选择的直接对象是种群X中不同的等位基因
E.不同海拔高度的选择有利于不同种群的基因频率朝不同方向演化
回答下列有关生物进化与生物多样性的问题:
随着生命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物种形成、生物多样性发展机制的理论探索也在不断的发展与完善。下图是科学家利用果蝇所做的进化实验,两组实验仅喂养食物不同,其他环境条件一致。
世代 | 甲箱 | 乙箱 | ||||||
果蝇数 | A | T1 | E | 果蝇数 | A | T2 | E | |
第一代 | 20 | 100% | 0 | 64% | 20 | 100% | 0 | 65% |
第四代 | 350 | 89% | 15% | 64.8% | 285 | 97% | 8% | 65.5% |
第七代 | 500 | 67% | 52% | 65.2% | 420 | 96% | 66% | 65.8% |
第十代 | 560 | 61% | 89% | 65% | 430 | 95% | 93% | 65% |
甲、乙两箱果蝇的基因库较大的是,频率基本稳定的基因是,第十代时,甲箱中果蝇的该等位基因杂合体出现的频率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