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历史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广西岑溪市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上学期历史期中试卷

更新时间:2024-07-13 浏览次数:265 类型:期中考试
一、选择题
二、材料分析题
  • 20. (2019八上·岑溪期中)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从1840年开始,在炮口的逼迫下,中国蹒跚地走入近代,随后的一百余年里,外国人通过条约“合法”地剥夺榨取,管束控制中国,驱使中国社会脱出常轨,改道变形。

    ——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

    材料二:是日本人打开了世界的眼界,让人们看到大清帝国真正的无能……清国政体是一个明显失败的政体……

    ——《纽约时报》(1895年)

    材料三:“八国联军最初要求清政府定支持义和团运动的十二名官员死罪,最后解决的办法是赐令庄王自裁;端王充军新疆;毓贤即行正法。在各省,从判处死刑直到仅仅加以逮责的官员共有119名。”

    ——《剑桥中国晚清史》

    1. (1) 材料一中的“脱出常轨,改道变形”指什么?什么事件使中国社会开始“脱出常轨,改道变形”?
    2. (2) 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纽约时报》是针对什么事件作出上述评论的?为何如此评论?
    3. (3)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结束后,清政府被迫签订了哪一不平等条约?材料三反映了清政府的职能发生了什么变化?
  • 21. (2019八上·岑溪期中)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9世纪60年代到90年代,洋务派引进和学习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创办一批军事工业,民用工业……但洋务官僚们没有意识到,他们不自觉走向自己预期目的的反面。

    ——摘选自《洋务运动史》

    材料二:梁启超说:“李冯章坐知有洋务,而不知有国务……其于西国所以富强之原,茫乎未有闻焉,以为吾中国之政教文物风俗,无一不优于他国,所不及者,惟枪耳,炮耳,船耳,铁路耳,机器耳。吾但学此,而洋务之能事毕矣。”

    ——摘编自蒋廷黻《中国近代史》

    材料三:中国必须用更为先进的社会制度取代封建制度,整个社会才有可能继续进步和发展。戊戌变法的发动者和组织者顺应了这一社会发展趋势和方向,打破封建思想的禁区,积极倡导变革和向资本主义学习,并且付诸实施,吹响了变法的号角,起到了思想启蒙的作用。

    ——摘编自杨杰《戊戌变法:百年后的反思与启示》

    1. (1) 结合材料一及所学知识回答,洋务派官僚们的预期目的是什么?这场运动客观上起到了什么作用?
    2. (2) 根据材料二分析,梁启超认为洋务运动的局限性是什么?鉴于这一局限性,梁启超等人发动了一场什么运动?
    3. (3) 材料三中“这一社会发展趋势和方向”是指什么?根据材料三回答,为什么说戊戌变法“起到了思想启蒙的作用”?
  • 22. (2019八上·岑溪期中)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有说欧美共和的政治,我们中国此时尚不能合用的……我们中国的改革最宜于君主立宪,万不能共和,殊不知此说大谬(错误)……且世界立宪,亦必以流血得之,方能称为真立宪。同一流血,何不为直截了当共和……”

    ——孙中山在东京留学生欢迎大会上的演讲词

    材料二:中国同盟会以“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为纲领,不久,孙中山在《民报》发刊词中将其基本精神概括为民族、民权、民生三大主义。

    ——摘编自《二十世纪中国史纲》

    材料三:辛亥革命不仅推翻了清朝政府,扫除了中国争取民族独立和社会进步道路上这个巨大障碍;而且结束了统治中国几千年的君主专制制度,建立起中国历史上从未曾有过的共和政体,这无疑是一个巨大进步。

    ——摘编自《二十世纪中国史纲》

    1. (1) 材料一中孙中山提出了与以住不同的什么理想目标?影响孙中山提出这一理想目标的国外因素是什么?
    2. (2) 结合材料二和所学知识回答,在同盟会的政治纲领中,哪一个是孙中山提出的核心理想目标?与之相应的是三民主义中的哪一主义?
    3. (3) 根据材料三概括,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初步实现了他的哪些理想目标?
    4. (4) 综合上述材料,指出孙中山提出的理想目标为什么能被众多的中国人接受。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