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高中思想政治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2016-2017学年广东省惠阳高级中学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文...

更新时间:2024-07-31 浏览次数:1243 类型:期中考试
一、单选题
  • 1. (2017高二下·阳高期中) 钱钟书先生曾言:“你不问我什么是文化的时候,我还知道文化是什么;你问我什么是文化,我反而不知道文化是什么了。”你认为下列时政要闻属于文化现象的是(    )

    ①2017年3月29日,韩媒问卷调查1000名选民,近7成选民盼外聘奥巴马当总统

    ②2017年3月,超40城收紧楼市政策 ,认房认贷蔓延至二线城市

    ③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南京大屠杀档案》列入《世界记忆名录》

    ④2017年3月23日,里皮率领中国足球队以1:0战胜韩国队

    A . ①② B . ②④ C . ①④ D . ③④
  • 2. (2017高二下·阳高期中) 2016年9月4-5日,二十国集团(G20)第十一次峰会在中国杭州召开。我国国家主席习近平主持会议并致开幕词。回答题。

    1. (1) 9月4日晚在美丽的西子湖畔上演的中西合璧、美轮美奂的大型水上情景表演交响音乐会《最忆是杭州》。用经济峰会辅以文化盛宴,中国故事采用国际表达,引起巨大反响。对此认识正确的是(    )

      ①世界文化具有多样性,中华文化具有包容性

      ②文化与经济相互影响、相互交融

      ③音乐是民族文化的集中展示

      ④科学技术是促进文化发展的重要因素

      A . ①② B . ①③ C . ②④ D . ③④
    2. (2) 此次峰会纪念礼丝巾,融合了龙凤、蝴蝶、青花瓷等中国最具代表性的元素,并采用国际视野的表达方式,成为传递中国文化的最佳载体。由此可见(    )

      ①丝绸是中华民族文化的集中展示

      ②文化创新应植根于本民族文化土壤

      ③文化创新要面向世界、博采众长

      ④文化交流要以我为主,为我所用

      A . ①③ B . ①④ C . ②③ D . ②④
  • 3. (2017高二上·银川期末) 教育部发布《关于2017年高考考试大纲修订内容通知》,修订了高考各科考试大纲,其中多个考试科目将加重中华传统文化考核的比重一时成为热议,有人认为通过高考的风向标,可以倒逼中小学加强传统文化教育,让孩子更主动接触、了解、学习传统文化。这一观点的合理性在于(    )

    ①教育是一种间接的文化传播方式

    ②传统文化是维系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纽带

    ③教育是人类特有的传承文化的能动性活动

    ④人们接受文化的影响是消极被动的

    A . ①② B . ①④ C . ②③ D . ③④
  • 4. (2017高二下·阳高期中) 美国耶鲁大学教授蔡美儿采用中国传统方式培养女儿,要求每科成绩必须拿到A,琴练不好就不准吃饭等。在她的严格要求下,两个女儿举止大方、彬彬有礼,门门功课皆“A”。姐姐14岁就进入世界音乐的圣殿——卡内基音乐大厅演奏,妹妹12岁就成为耶鲁青年管弦乐队的首席小提琴手。但在美国人看来,这种教育方式扼杀了孩子的个性,是残忍的、不成功的。从文化生活角度看,这表明(    )

    A . 中国人与美国人的思维方式完全不同 B . 文化影响人们的交往方式 C . 文化影响人们的实践活动、认识活动和思维方式 D . 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因人而异
  • 5. (2017高二下·阳高期中) 蒙古族的马头琴,傣族的孔雀舞,藏族的献哈达仪式,维吾尔族的舞蹈等,都极具民族特色,这些各具特色的民族文化,都是(    )

    ①中华之瑰宝,民族之骄傲

    ②中华民族特性的具体体现

    ③维系民族生存发展的精神纽带

    ④中华文化一脉相承的重要见证

    A . ①② B . ①④ C . ②③ D . ③④
  • 6. (2021高二下·蚌埠月考) 婴儿时,长辈用筷子蘸各种味道教你辨别酸甜苦辣,是一种传承;孩提时,爸爸敲打你先下手夹菜的筷子,是一种明礼;长大后,你用筷子往妈妈的碗里夹上她爱吃的菜,是一种感恩……每一个人都有一个关于家的味道、一种情感的记忆,南北不一,味道各异,但对家人的爱,却是唯一。从中我们可以感悟到(   )。

    ①筷子的使用在不同阶段传递着不同的情感

    ②“南北各异的家的味道”寓于“唯一的家人之爱”中

    ③每个人对家的情感源于其长期的生活体验

    ④人们对家的感悟取决于他的生活意趣

    A . ①② B . ②④ C . ①③ D . ③④
  • 7. (2017高二下·阳高期中)

    “名人效应真好,滚滚飞来钞票。称为行者故里,石头立马变宝。”下面《悟空故里》的漫画警示我们(    )

    A . 传统文化已成为地方名人经济发展的主要动力 B . 要在尊重客观事实的基础上,促进文化与经济的相互交融 C . 文化要与经济相互交融 D . 在发展经济的同时,我们要注意发展传统文化
  • 8. (2018高一上·通渭期末) 在中国传统民俗文化中,鸡是十二生肖中唯一的飞禽,它自古就与人的生活密切相关。神采奕奕的鸡在古代视为祝告喜庆吉祥的象征,是文武兼备,勇敢、仁义、可信赖的“五福之禽”。所以人们不但在门上贴雄鸡图,以驱邪恶祈平安,而且也把农历新年的首日定为鸡日。当前国家高度重视开发和传承传统民俗文化是因为(    )

    ①传统民俗文化是凝魂聚气、强基固本的基础工程

    ②有利于增强文化自觉与文化自信

    ③有利于增强民族认同感和归属感

    ④传统民俗文化在人民文化生活中占主导地位

    A . ①② B . ①③ C . ②③ D . ③④
  • 9. (2017高二下·阳高期中) “崇教育人耕读传家远,立身敦品礼义济世长”。近年来全国多地建设家风馆,集中展示当地历史悠久的门楣楹联、家规家训、村规乡约等优秀文化资源。设立家风馆,旨在(    )

    ①引导群众向善向上,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②抵御外来文化的冲击,加快复兴儒家传统文化

    ③强化家风教化功能,共同建设文明和谐的家园

    ④加强思想道德建设,坚定全社会共同理想信念

    A . ①② B . ②④ C . ③④ D . ①③
  • 10. (2017高二上·定州期中) 一部当代检察题材反腐剧《人民的名义》正在热播中,该剧讲述了在由工厂拆迁、企业经济纠纷而暴露的一桩特大贪污腐败案件中抽丝剥茧、层层递进,最终将一连串的利益集团一网打尽的故事。自从播出就引起网友们的喜爱,获得了观众好评。《人民的名义》的成功,启示我们应该(    )

    ①把握文化发展规律,以优秀作品鼓舞人

    ②积极发展大众文化,满足大众各种文化需求

    ③积极发展文化产业,保障人民基本文化权益

    ④支持健康有益文化,以正确舆论引导人

    A . ①③ B . ①④ C . ②③ D . ②④
  • 11. (2017高二上·定州期中) 在法国,人们视遗产为生命,每年9月的第三个周末,公立博物馆向公众免费开放,法国人举家出动,与文化珍品亲密接触。而在意大利,人们坚持与遗产的消失抗争,该国对文化损毁方面的修复技术在世界都属一流……这启示我们在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过程中,作为一名普通公民,应该(    )

    A . 树立文化自信意识,加大对公益文化基础设施投入 B . 树立文化自强意识,健全和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 C . 树立文化自尊意识,对建设文化强国目标充满信心 D . 树立文化自觉意识,主动担当发展文化的历史责任
二、综合题
  • 12. (2017高二下·阳高期中) 阅读材料,同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2016年9月2日《人民日报》载文指出,中华文明是世界诸多文明中唯一没有中断过的文明。在5000多年历史中孕育发展的中华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

        春秋战国时期,中华大地上产生了诸子百家,儒家重“人道”,道家重“天道”,二者相互补充、相得益彰,形成了中华文化的基本价值取向。墨家则建立了严谨的逻辑体系,并将其应用于自然科学,对时空、光学、力学、几何学等方面的问题,是诸子百家中大放异彩的一朵奇葩。

        以诸子百家为重要代表的中华文化显示出强劲生命力,始终以开放姿态吸取各种养分,在会通的基础上消化吸收各家理论,形成了一条独特的自我创新之路。

    材料二:腾讯公司董事会主席首席执行官马化腾认为,老百姓借助社交平台可以活化传统文化,比如过年发红包是特色民俗,微信的介入就点燃了大家的热情。植根传统,传承文化,技术创新可为传统文化的发展提供手段,如动画电影《大鱼海棠》的灵感来源于《庄子·逍遥游》,讲述了一个掌管海棠花的少女与人类男孩的灵魂“鲲”的奇幻故事;《百鸟朝凤》讲述了唢呐艺人的坚守;《白鹿原》《归来》则讲述时代变迁。中华文化与新的电影语言深度结合,传统文化、当代文化、红色文化随中国电影的内容拓展,不断突破绽放。以影载文、扬帆出海,文化的价值表现在走出去展示魅力的自信里,还表现在有海纳百川、熔铸百家的气魄中,文化在交流、借鉴与融合中发展。

    材料三:哈佛大学一项调查显示:爱做家务的孩子和不爱做家务的孩子成年之后的就业率为15:1,犯罪率为l:10,同时,爱做家务的孩子心理疾病患病率也较低。

        在我国,勤劳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培养人的劳动能力是各级各类教育的职责所在,近年来,劳动教育被淡化、虚化和边缘化。在学校“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中,“劳”已成为素质教育的短板,国家教育部2016年9月发布的《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将劳动意识置于实践创新素养的首要方面,重点要求:尊重劳动,具有积极的劳动态度和良好的劳动习惯;在主动参加的家务劳动、生产劳动、公益活动和社会实践中,提高劳动意识等。

    1. (1) 运用中华文化的知识,分析材料一所体现的中华文化特征。

    2. (2) 结合材料二,运用“文化传承与创新”的知识,分析说明我们应该如何推动中华文化的发展。

    3. (3) 劳动素养的形成关键在于培养中小学生劳动意识,使学生内心变“要我劳动”为“我要劳动”。结合材料三,运用《文化生活》知识,说明如何才能成功实现这一转变。

  • 13. (2017高二下·阳高期中)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2016年11月12日是孙中山先生诞辰150周年纪念日。

    材料一:孙中山是新式教育培养出来的现代政治家,未曾受过系统的国学训练,但是,在他的思想中,中国传统文化却占据了重要的位置。对中国传统文化,孙中山给予了很高的评价,并且认为:对传统文化要“究其源流,考其利病”;身体力行,对传统文化从理论内容上进行改造,对“仁义礼智信”等进行创造性转化,赋予其全新的意义;对于西方文化,则反对盲从,照搬,在汲取的过程中进行创新,注重结合中国的国情汲取外国文化的精华。

    材料二:早在100年前,孙中山就一直在思考一个问题:中国为世界最古之国,承载千年文化,为东方首出之邦,为什么到了近代却停留不前,远远落后于欧美各国?在深入反思后,孙中山先生既注重因袭传统文化、规抚(仿效)西方文化的基础上不断取得创获,又竭力主张保存传统文化的精华和除去糟粕,强调在恢复中华传统文明的同时学习外国的长处。这样的构思,为构建中国的新文化提供了启示。

    1. (1) 结合材料一,运用文化生活知识,说明孙中山先生的观点,对我们正确对待传统文化的启示。

    2. (2) 联系材料二,运用“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相关知识,说明我们应该怎样解决“孙中山之问”?

    3. (3) 班级召开“学习中山精神,坚定理想信念” 主题班会活动。假如让你在班会上发言,请举出两条孙中山先生值得我们学习的精神品质。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