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2017年3月29日,韩媒问卷调查1000名选民,近7成选民盼外聘奥巴马当总统
②2017年3月,超40城收紧楼市政策 ,认房认贷蔓延至二线城市
③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南京大屠杀档案》列入《世界记忆名录》
④2017年3月23日,里皮率领中国足球队以1:0战胜韩国队
①世界文化具有多样性,中华文化具有包容性
②文化与经济相互影响、相互交融
③音乐是民族文化的集中展示
④科学技术是促进文化发展的重要因素
①丝绸是中华民族文化的集中展示
②文化创新应植根于本民族文化土壤
③文化创新要面向世界、博采众长
④文化交流要以我为主,为我所用
①教育是一种间接的文化传播方式
②传统文化是维系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纽带
③教育是人类特有的传承文化的能动性活动
④人们接受文化的影响是消极被动的
①中华之瑰宝,民族之骄傲
②中华民族特性的具体体现
③维系民族生存发展的精神纽带
④中华文化一脉相承的重要见证
①筷子的使用在不同阶段传递着不同的情感
②“南北各异的家的味道”寓于“唯一的家人之爱”中
③每个人对家的情感源于其长期的生活体验
④人们对家的感悟取决于他的生活意趣
“名人效应真好,滚滚飞来钞票。称为行者故里,石头立马变宝。”下面《悟空故里》的漫画警示我们( )
①传统民俗文化是凝魂聚气、强基固本的基础工程
②有利于增强文化自觉与文化自信
③有利于增强民族认同感和归属感
④传统民俗文化在人民文化生活中占主导地位
①引导群众向善向上,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②抵御外来文化的冲击,加快复兴儒家传统文化
③强化家风教化功能,共同建设文明和谐的家园
④加强思想道德建设,坚定全社会共同理想信念
①把握文化发展规律,以优秀作品鼓舞人
②积极发展大众文化,满足大众各种文化需求
③积极发展文化产业,保障人民基本文化权益
④支持健康有益文化,以正确舆论引导人
材料一:2016年9月2日《人民日报》载文指出,中华文明是世界诸多文明中唯一没有中断过的文明。在5000多年历史中孕育发展的中华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
春秋战国时期,中华大地上产生了诸子百家,儒家重“人道”,道家重“天道”,二者相互补充、相得益彰,形成了中华文化的基本价值取向。墨家则建立了严谨的逻辑体系,并将其应用于自然科学,对时空、光学、力学、几何学等方面的问题,是诸子百家中大放异彩的一朵奇葩。
以诸子百家为重要代表的中华文化显示出强劲生命力,始终以开放姿态吸取各种养分,在会通的基础上消化吸收各家理论,形成了一条独特的自我创新之路。
材料二:腾讯公司董事会主席首席执行官马化腾认为,老百姓借助社交平台可以活化传统文化,比如过年发红包是特色民俗,微信的介入就点燃了大家的热情。植根传统,传承文化,技术创新可为传统文化的发展提供手段,如动画电影《大鱼海棠》的灵感来源于《庄子·逍遥游》,讲述了一个掌管海棠花的少女与人类男孩的灵魂“鲲”的奇幻故事;《百鸟朝凤》讲述了唢呐艺人的坚守;《白鹿原》《归来》则讲述时代变迁。中华文化与新的电影语言深度结合,传统文化、当代文化、红色文化随中国电影的内容拓展,不断突破绽放。以影载文、扬帆出海,文化的价值表现在走出去展示魅力的自信里,还表现在有海纳百川、熔铸百家的气魄中,文化在交流、借鉴与融合中发展。
材料三:哈佛大学一项调查显示:爱做家务的孩子和不爱做家务的孩子成年之后的就业率为15:1,犯罪率为l:10,同时,爱做家务的孩子心理疾病患病率也较低。
在我国,勤劳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培养人的劳动能力是各级各类教育的职责所在,近年来,劳动教育被淡化、虚化和边缘化。在学校“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中,“劳”已成为素质教育的短板,国家教育部2016年9月发布的《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将劳动意识置于实践创新素养的首要方面,重点要求:尊重劳动,具有积极的劳动态度和良好的劳动习惯;在主动参加的家务劳动、生产劳动、公益活动和社会实践中,提高劳动意识等。
2016年11月12日是孙中山先生诞辰150周年纪念日。
材料一:孙中山是新式教育培养出来的现代政治家,未曾受过系统的国学训练,但是,在他的思想中,中国传统文化却占据了重要的位置。对中国传统文化,孙中山给予了很高的评价,并且认为:对传统文化要“究其源流,考其利病”;身体力行,对传统文化从理论内容上进行改造,对“仁义礼智信”等进行创造性转化,赋予其全新的意义;对于西方文化,则反对盲从,照搬,在汲取的过程中进行创新,注重结合中国的国情汲取外国文化的精华。
材料二:早在100年前,孙中山就一直在思考一个问题:中国为世界最古之国,承载千年文化,为东方首出之邦,为什么到了近代却停留不前,远远落后于欧美各国?在深入反思后,孙中山先生既注重因袭传统文化、规抚(仿效)西方文化的基础上不断取得创获,又竭力主张保存传统文化的精华和除去糟粕,强调在恢复中华传统文明的同时学习外国的长处。这样的构思,为构建中国的新文化提供了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