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剂1 | 试剂2 温度/℃ | 溶解后 温度/℃ | 静置后 温度/℃ | 试剂3 温度/℃ | 混合后 温度/℃ |
0.5gNa2CO3 | 10mLH2O 20.0 | 23.3 | 20.0 | 10mL HCl(20%)20.0 | 23.7 |
0.5gNaHCO3 | 10mLH2O 20.0 | 18.5 | 20.0 | 10mL HCl(20%)20.0 | 20.8 |
则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次数 | R1/Ω | I/A |
1 | 9 | 0.25 |
2 | 6 | 0.33 |
3 | 3 | 0.5 |
选项 | 实验目的 | 实验操作 |
A | 除去氯化铁溶液中的盐酸 | 加足量的氧化铁固体,充分反应后过滤 |
B | 鉴别氯化钠溶液和稀盐酸 | 滴加无色酚酞试液 |
C | 分离铁粉和铜粉的混合物 | 加足量稀硫酸、充分反应后过程 |
D | 检验氢氧化钠溶液是否完全变质 | 加氢氧化钙溶液 |
甲:利用CO2气体就能区分NaOH、Ca(OH)2和稀盐酸三种溶液;
乙:若有BaCl2溶液,就有办法鉴别NaOH、Na2CO3、Na2SO4和硫酸四种溶液;
丙:有酚酞和BaCl2溶液,就能鉴别盐酸、硫酸、Na2CO3、NaOH和KNO3五种溶液;
丁:不用其它任何试剂就能将HCl、BaCl2、Na2CO3、NaCl四种溶液鉴别出来.
下列有关这些方案的评价正确的是( )
废液酸碱度 |
甲 |
乙 |
丙 |
丁 |
pH |
6.5 |
11.3 |
7.0 |
2.0 |
①金属M不可能是(填名称)
②滤渣中一定含有的金属是无色滤液中含有的阴离子是(填符号)。
①为进行称量、溶解、反应、过滤、洗涤沉淀的各项操作。
②简述判断沉淀B是否洗净的方法。
③若过滤所得沉淀未经洗涤即烘干称重,测得结果将(填“偏高”、“偏低”、“不变”)。
【提出猜想】猜想一:CuSO4 猜想二:H2SO4和CuSO4
【资料查询】CuSO4溶液呈弱酸性,加入Zn粒时有极少量的气体产生。
【实验探究】为了验证猜想,该兴趣小组的同学设计了如下实验方案。
方案一:取所得溶液少许于试管中,滴入石蕊试液,振荡,若观察到溶液显红色,则猜想二正确。
方案二:取所得溶液少许于另一支试管中,加入足量Zn粒,若观察到产生大量气体、等现象,则猜想二正确。
【讨论交流】A、经过讨论,大家一致认为方案一是错误的,其理由是。
B、要使由H2SO4和CuSO4组成的混合溶液中的溶质只有CuSO4 , 可向其中加入过量的(填序号)。
a、CuO b.Cu(OH)2 c、Cu d.Cu(NO3)2
选择规定的淬火钢球,给它加载压力F,将它压到被测试的材料表面,保持规定的时间后卸载压力,就会在材料表面留下凹形压痕。如果用S凹表示凹形压痕的面积,用H表示材料的硬度,某次实验中对一些材料的测试数据如下:
材料 | F/N | S凹/mm2 | H/(N/mm2) |
A | 10000 | 100 | 100 |
B | 10000 | 200 | 50 |
C | 20000 | 100 | 200 |
D | 15000 | 150 | 100 |
E | 7500 | 25 |
2Na2S4 + O2 + 2H2O = 8S↓ + 4NaOH
【实验资料】①受热时,四硫化钠会与空气中的水蒸气反应,生成少量有毒气体硫化氢(水溶液呈酸性)。
②硫代硫酸钠(Na2S2O3)可溶于水,常温下与NaOH溶液不反应。
【实验过程】①取碳酸钠、硫粉混合后置于试管中,加热(如图甲所示,夹持装置已略去),制得Na2S4 , 反应为4Na2CO3 + 12S + O2 2Na2S4 + 2Na2S2O3 + 4CO2 , 蘸有浓NaOH溶液的棉花的作用是。
②冷却后,取下棉花,放置一段时间,再向该试管中加入10mL水,迅速塞紧橡胶塞,充分振荡,测量液面至橡胶塞下沿的距离,记录数据h1(如图乙所示)
③将该试管插入水中(如图丙所求),拔下橡胶塞,观察到水进入试管内,进入水的体积约为试管内空气体积的五分之一,塞紧橡胶塞。将试管取出,倒过来,测量液面至橡胶塞下沿的距离,记录数据h2。
④按照①~③再重复实验2次。3次实验数据如下表所示。
第1次 | 第2次 | 第3次 | |
h1 /cm | 11.2 | 11.4 | 11.6 |
h2 /cm | 8.9 | 9.1 | 9.2 |
【解释与结论】 根据第1次实验数据,计算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为%(结果精确到0.1%)
【反思与评价】若实验过程②中,取下棉花后,未放置一段时间即进行后续操作,会影响测定结果,有同学认为会偏小,请阐述理由。
步骤一:将细线系在木棒的A位置,在木棒左端绕上适量的细铁丝,使木棒处于水平位置平衡,如图甲
步骤二:用手指勾住弹簧测力计的B处,对弹簧测力计进行调零,如图乙
步骤三:在木棒左端挂上铁块,右端用弹簧测力计竖直向下拉,如图丙
请回答下列问题:
A.一个青蒿素分子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
B.青蒿素由15个碳原子、22个氢原子和5个氧原子构成
C.青蒿素分子中碳、氢、氧原子个数比为15︰22︰5
D.一个青蒿素分子中含11个氢分子
实验次数 |
物体重力/N |
提升高度/m |
拉力/N |
绳端移动的距离/m |
机械效率η |
1 |
3 |
0.1 |
2.0 |
0.3 |
50% |
2 |
6 |
0.1 |
① |
0.3 |
② |
方案I:硫化铜在硫杆菌的作用下跟空气中的氧气发生反应生成硫酸铜,反应方程式为:CuS+2O2 CuSO4;
方案Ⅱ:高温煅烧硫化铜,生成氧化铜,反应方程式为:2CuS+3O2=(高温) 2CuO+2SO2 , 氧化铜跟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铜。根据上述信息,请你回答:
第1次 |
第2次 |
第3次 |
第4次 |
第5次 |
第6次 |
|
加入NaOH溶液的质量/g |
20 |
20 |
20 |
20 |
20 |
20 |
反应后溶液的质量/g |
144.5 |
164.5 |
179.6 |
189.8 |
200 |
220 |
每次产生沉淀的质量/g |
0 |
0 |
m |
n |
9.8 |
0 |
计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