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度/℃ | 0 | 10 | 20 | 30 | 40 | 50 | 60 | |
溶解度/g | NaCl | 35.7 | 35.8 | 36.0 | 36.3 | 36.6 | 37.0 | 37.3 |
KNO3 | 13.3 | 20.9 | 31.6 | 45.8 | 63.9 | 85.5 | 110 |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①表示在等质量的铁粉和锌粉中分别加入足量的溶质质量分数相等的稀硫酸
②用加热一定质量的氯酸钾和二氧化锰固体混合物的方法制取氧气
③向一定量的硫酸和硫酸铜的混合溶液中逐滴加入一定质量分数的氢氧化钠溶液
④向一定量的氢氧化钠溶液中加水稀释,溶液的pH变化
①两个氢分子;②氮气;③4个氢原子;
④硫酸根离子;⑤标出氧化镁中镁元素的化合价.
a.石墨 b.活性炭 c.金刚石 d.氮气
①天然存在的最硬的物质是.②可用于做干电池电极的物质是.
③可用于食品包装中作防腐剂的是;④能用于冰箱除气味的物质是.
成分 | 水 | 蛋白质 | 脂肪 | 糖类 | 钙 | 磷 | 铁 | 维生素A |
含量(%) | 96.0 | 1.8 | 0.7 | 1.1 | 0.01 | 0.03 | 0.0005 | 0.015 |
豆浆的营养表中提供了人类生命活动必需的(选填“五”或“六”)类营养素,人体缺少表中的元素会引起贫血.聚乙烯塑料五毒,用来生产食品袋、保鲜膜等,有的商店用保鲜袋盛装豆浆,聚乙烯塑料属于(填序号).
①金属材料 ②无机非金属材料 ③合成材料
①以下说法正确的是(多选).
A.溶液甲一定有硝酸铜
B.溶液甲一定有硝酸锌
C.固体乙一定会有银析出
D.在溶液甲中滴加盐酸,若生成白色沉淀,则在固体乙中加入稀盐酸一定没有氢气产生
②若乙中含有铜、锌、银三种固体,则溶液甲中含有的金属离子是(填离子符号),此时取固体乙加入稀硫酸,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该反应类型为反应.
【查阅资料】
①碳酸钠和碳酸氢钠在不同温度下的溶解度
10℃ | 20℃ | 30℃ | 40℃ | |
Na2CO3 | 12.5 g | 21.5g | 39.7g | 49.0g |
NaHCO3 | 8.1g | 9.6g | 11.1g | 12.7g |
②碳酸钠和碳酸氢钠化学性质(部分)的比较
性质 | Na2CO3 | NaHCO3 | 性质比较 |
溶液的酸碱性 | 碱性 | 碱性 | 相铜条件下,Na2CO3溶液的碱性更强 |
热稳定性 | 稳定 | 不稳定 | NaHCO3受热分解生成Na2CO3、CO2 和H2O |
与盐酸反应 | 反应 | 反应 | 均产生CO2 , 但NaHCO3与盐酸的反应更加剧烈 |
实验方案 | 实验现象及结论 1 |
方案一:。 | 若有白色固体剩余,样品为碳酸氢钠; 否则为碳酸钠. |
方案二:分别将两种待测固体溶于水制成5%的溶液,。 | pH值大的为碳酸钠溶液,pH值小的为碳酸氢钠溶液. |
方案三:分别取少量固体于試管中加热,将产生的气体通入澄清的石灰水中. | 。 |
方案四:如阁所示,分别将气球中的白色固体全部且同时倒入装有盐酸的试管中,观察现象. | 。 |
【实验反思】
通过上述实验,我们了解依据物质的性质设计并进行实验,能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相关物理的性质.
反应前物质的质量/g | 充分反应后物质的质量/g | |
过氧化氢溶液 | 二氧化锰 | 固体与液体混合物质量 |
68.0 | 0.1 | 66.5 |
请计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