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道德与法治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人教版政治思品七年级下学期期末综合检测

更新时间:2016-04-11 浏览次数:1151 类型:期末考试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48分)
  • 1. “没有iPhone?你out了!”近年来,中学生中出现了一股“炫手机”的风潮,如果自己的手机样式旧、价格低、功能少,就觉得“没脸见人”。这体现出一些中学生存在着( )

    A . 自尊心理 B . 虚荣心理 C . 自强心理 D . 自卑心理
  • 2.

    漫画《校园“冷暴力”》提醒我们( )

    ①嘲笑别人是不尊重他人的表现

    ②嘲笑别人是有损他人人格的行为

    ③嘲笑别人是犯罪行为,会受到法律的制裁

    ④嘲笑别人能激发人的进取心,促使该同学奋发向上,值得提倡

    A . ①②③ B . ①②③④ C . ①② D . ③④
  • 3. 我国有位著名音乐家说:“在任何困难的时候,我们都要有希望,都要想到早晨,都要想到阳光,都要想到亮丽的颜色。”这句话主要说明(   )


    A . 信心是人战胜挫折的精神支柱 B . 追求理想一定能实现人生的价值 C . 看到自己的长处就能克服困难 D . 充满自信的人才能战胜一切困难
  • 4.

    华君武的漫画《鸡贵有自知之明》,讽刺了一些人( )

    ①自信自强                                    
    ②自大自负

    ③不能够正确认识自己                
    ④善于挖掘自身的潜力

    A . ①④ B . ②③ C . ①③④ D . ②③④
  • 5. 王先生发现儿子的假期作业笔迹有“蹊跷”,细问之下才知是儿子和几个同学一起,在网上团购了“代写暑假作业”,每人平均花费百余元。下列对团购“代写暑假作业”的看法中错误的是(  )

    A . 有钱就能自立于社会 B . 培养自立能力应从小事做起 C . 学生应该自主完成作业,要对自己的行为负责 D . 该做法滋长了学生们依赖和懈怠的思想
  • 6. 2014年索契冬奥会,习近平总书记在看望中国代表团时阐述了自己的“金牌观”:“怎么体现成果?是金牌吗?最重要的是展示自强不息、战胜自我、超越自我的精神。”总书记强调弘扬自强不息的精神是因为( )

    ①自强应从运动员开始

    ②自强是我们健康成长,搞好学习,将来成就事业的强大动力

    ③自强是通向成功的阶梯

    ④自强不息是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

    A . ①②③④ B . ②③④ C . ①②④ D . ①③④
  • 7. 在2014年辽宁省第十二届残疾人运动会上,选手们发扬不怕苦、不怕累、身残志坚的精神,超越自我,不畏艰难,顽强拼搏,在比赛中勇创佳绩。我们要培养自强的品质就要做到( )

    ①树立正确的人生目标,并坚持不懈地为之奋斗

    ②战胜自我,超越自我

    ③扬长避短,发挥自己的优势,逐步提高自立自强的能力

    ④想办法逃避困难

    A . ①②③ B . ①③④ C . ①②④ D . ②③④
  • 8. 下面几种行为依次对应的心理品质是( )

    ★在公共场所,不高声喧哗,注意礼节

    ★有条理地摆放自己的学习用具,保持整洁

    ★孙杨在2012年伦敦奥运会上夺冠后,喊出:“我能行!”

    ★不须扬鞭自奋蹄

    ①自信    ②自强    ③自立    ④自尊

    A . ①②③④ B . ④②③① C . ④③①② D . ①③②④
  • 9. 小鸡孵化出壳时,需要自己吃力地一点一点啄破蛋壳,才能爬出来。有人觉得小鸡可怜,便帮小鸡把蛋壳掰开……可人们很快发现,这些“被”顺利出壳的小鸡多是病怏怏的,而那些自己啄破蛋壳艰难出壳的小鸡,却个个强壮。根据这则故事,小刘准备写一篇作文,下列四个立意中哪一个不能成立( )

    A . 一个人不能有依赖思想,只有自立自强,才能真正成长起来 B . 世界上任何事情,只要执着追求,就一定能成功 C . 逆境和困难未必就是坏事情,它可以磨炼一个人的意志 D . 帮助他人也需要智慧,要考虑行为和后果的联系,否则就可能好心办坏事
  • 10. “如果在半山腰突然遇到大雨,应该怎么办?”“应该向山顶走。”“为什么呢?”“往山顶走,固然风雨可能更大,却不足以威胁你的生命,向山下跑,看起来风雨小一点,却可能遇到暴发的山洪而被活活淹死。”这段登山者与专家的对话给你的启示是( )

    A . 遇到挫折,只有勇敢面对才有战胜它的可能 B . 只要有足够的勇气,任何困难都可以克服 C . 挫折本身是好事,它能使人变得更坚强 D . 坚强的意志需要后天不断磨砺
  • 11. 第15届“湖南青年五四奖章”获得者,湖南文理学院的朱天鹏同学,出身贫寒,3岁时父母离异,母亲患间歇性精神分裂症。但他生活阳光、乐观向上,多年来克服重重困难,通过勤工俭学赚取学费、生活费和母亲的医药费,学习成绩也一直名列前茅。朱天鹏的事迹告诉我们( )

    ①只要刚毅顽强、勇敢无畏就一定能战胜困难与挫折

    ②面对困难与挫折,要有积极、乐观、自信的生活态度

    ③不管生活有多少苦难,我们都要学会自立自强

    ④只有逆境才能使人更坚强、更有才干

    A . ①② B . ③④ C . ①④ D . ②③
  • 12. “如果说人生是一望无际的大海,那么挫折则是其中骤然翻起的浪花。”我们可以从中领悟到( )

    A . 挫折是人生的一部分 B . 经历挫折就能成功 C . 导致挫折的因素是难以控制的 D . 挫折就是生活中的灾难和障碍
  • 13. 下列对法律的认识正确的是( )

    A . 法律维护公民的一切权益 B . 法律靠社会舆论保证实施 C . 法律对社会成员具有普遍约束力 D . 一切违法行为都要受到刑罚处罚
  • 14. 一般违法与犯罪的区别是( )

    ①两者都是违法行为           ②两者的社会危害性不同

    ③两者的违法性不同           ④两者应受到的处罚不同

    A . ①③④ B . ①②③ C . ②③④ D . ①②④
  • 15. 2014年1月6日,最高人民检察院发布修订后的《人民检察院办理未成年人刑事案件的规定》,明确人民检察院根据情况可以对未成年犯罪嫌疑人的成长经历、犯罪原因等情况进行调查,并制作社会调查报告,作为办案和教育的参考。这一规定( )

    A . 体现了对未成年人的司法保护 B . 不利于为未成年人健康成长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 C . 侵犯了未成年人的隐私权 D . 体现了对未成年人的社会保护
  • 16.

    自“扫黄打非·净网2014”专项行动开展以来,一批违法违规网站被依法查处。读漫画《走投无路》回答,该网站被依法查处启示我们( )

    ①要以法律来规范我们的行为

    ②违法行为都应承担相应的刑事责任

    ③当合法权益被侵害时,要敢于打官司讨回公道

    ④执法、监管部门的打击足以营造清净的网络天空

    A . ①② B . ①③ C . ②④ D . ③④
二、行为判断题(共12分)
  • 17. 行为判断题

    1. (1) 第一次中考模拟,小夏的数学只考了88分,为此,他最近老是唉声叹气,说自己中考无望。小夏的态度是的表现。他应该

    2. (2) 小明平时在家里“衣来伸手、饭来张口”,在学校里甚至花钱请同学帮自己打扫卫生。这说明小明缺乏能力。小明的正确做法是:

    3. (3) 小刚自进入九年级以来,为了迎接中考体育测试,每天坚持长跑,风雨无阻。小刚的行为体现了他具有。这种品质的积极作用是:

三、情景分析题(共12分)
  • 18. 下面是蓉蓉上学某一天的“所见”“所闻”“所行”。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情景一:【见】

      清晨,蓉蓉来到学校,见门口多了一位警察。班主任告诉蓉蓉,为了保护学生上下学的安全,我市开展社区民警进校园活动。同时,我校也更新了校园监控设备。


    情景二:【闻】

      下午,蓉蓉听了一场法制讲座。法制校长讲述了某中学学生小张受校外“大哥”的影响,经常旷课、抽烟、上网吧,父母对此不闻不问。后小张与“大哥”一起持刀抢劫时被抓,最终因抢劫罪被判刑。


    情景三:【行】

      法制讲座后,班主任组织了一次主题为“远离犯罪,怎样做一个合格公民”的班会活动。蓉蓉和同学进行了热烈的讨论。

    1. (1) 情景一中的这些变化体现了对未成年人的哪些特殊保护?

    2. (2) 结合情景二,分析小张走上犯罪道路的原因。

    3. (3) 从加强自我防范的角度,谈谈我们中学生如何做一个合格公民。

四、材料分析题(共14分)
  • 19.

    材料一

        《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第六十二条:行人通过路口或者横过道路,应当走人行横道或者过街设施;通过有交通信号灯的人行横道,应当按照交通信号灯指示通——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一百三十三条......在道路上驾驶机动车追逐竞驶,情节恶劣的,或者在道路上醉酒驾驶机动车的,处拘役,并处罚金。
    法律链接

    材料二 目前,我国每年因交通事故造成中学生死亡数千人,受伤数万人。而近几年,随着我国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城市和乡村的车辆急剧增加,注意交通安全就显得更加突出和重要。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 (1) 请结合材料一对“中国式过马路”现象进行分析,完成下表:

      违法性质:

      法律依据:《》第条。

    2. (2) 请结合材料分析,随着“汽车时代”的来临,行人和司机应怎样共同努力维护交通安全?

    3. (3) 如果在行走或乘车的过程中,我们遇到了意想不到的安全事故而受伤,从而使自己遭遇人生的逆境或挫折。那么,我们应该如何面对?

五、实践探究题(共14分)
  • 20. 2014年河南省检察院在全省检察机关部署开展“送法进校园”系列活动,进行校园法制宣传教育。借这次法制宣传之“风”,某实验中学七年级准备在学生中开展一次“法律护我成长”的主题探究活动,以增强学生的学法、守法、用法能力。现在邀请你一起参与。

    【活动策划】下面是你们探究小组拟定的关于“青少年合法权益侵害与维护现状”社会调查的程序:

    ①多途径、多形式地搜集相关资料;②整理分析资料;③撰写调查报告;④制订调查计划;⑤得出调查结论并提出建议。

    1. (1) 思品老师认为社会调查活动程序混乱,请你按照正常合理的程序重新排序(只填序号):

    2. (2) 【调查汇报】通过调查,探究小组发现生活中存在着一些侵犯未成年人合法权益的现象。

      请列举两例这样的现象。

    3. (3) 【调查建议】请你从家庭和社会的角度,为更好地保护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提两点建议。

    4. (4) 当你的合法权益受到侵犯时,你将怎样用法律保护自己?请写出两种具体做法。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