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1:北京周口店龙骨山 |
信息2:距今约70万年~20万年 |
信息3:有人工制造工具和用火的痕迹 |
①玄奘西行 ②岳飞抗金 ③戚继光抗倭 ④日本遣唐使来中国
朝代 | 史料 |
唐朝 | 唐太宗把文成公主嫁给松赞干布 |
元朝 | 元政府设置宣政院 |
清朝 | 建立达赖和班禅的册封制度 |
①把中国的造纸术等辗转传入西亚和欧洲
②传播了印度人创造的0到9十个数字的计数法
③给中国带来阿拉伯的天文和医学知识
④撰写了《马可·波罗行纪》
农业 | 用固定的粮食税代替余粮收集制 |
工业 | 允许私人和外国资本家经营中小企业 |
商贸 | 恢复自由贸易 |
材料一:商鞅第一次变法后,秦虽然是最早实行县制的国家,但县制只是在部分地区,特别是在新兼并的地区作为一种行政体制存在,并没有在全国普遍实行,所以还存在着贵族直接控制的封邑。而商鞅第二次变法,国家颁令,将全国所有地区划分成41个县,每县设县令为行政长官,又置县垂、县尉为其行政、军事助手,县级官员由国家任命撤换。因此,全面实行县制,构成县、乡、里三级地方行政区划管理网络。县乡里制度的设立,宣示着封建中央集权制度的建立。而之后所谓的郡县制、州郡县制,以及行省制,无非是秦国所创县制的发展演变。
——摘编自安作璋《秦汉史十讲》
材料二:
材料三:
材料四:
①商鞅第一次变法后,秦国全国范围内普遍实行县制。
②县级官员县令、县丞、县尉等由国家任命撤换。
③秦国商鞅变法推行了郡县制。
④商鞅第二次变法后,县、乡、里三级构成地方行政区划管理网络。
示例:文献:《大日本帝国宪法》
相关历史事件:明治维新
作用:通过明治维新,日本迅速走上了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实现了“富国强兵”,开始跻身于资本主义强国之列。
材料一:
①杜甫: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
②岑参:功名只向马上取,真是英雄一丈夫。
③李白:日本晁卿辞帝都,征帆一片绕蓬壶。
④韦应物:豪家沽酒长安陌,一旦起楼高百尺。
⑤王维:九天闾阖开宫殿,万国衣冠拜冕旒。
⑥孟郊: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
【注】晁卿:晁衙,日本人,曾在朝廷内做官。
闾阖:泛指宫门或都城门。
冕旒:指皇帝。
材料二:城市的文化娱乐生活是宋代文人诗词创作的重要对象。如欧阳修的“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姜白石的“元宵争看采莲船,宝马香车拾坠细”,又如仲殊的“夜放笙歌喧紫陌,春邀灯火上红楼”。
材料三:这时期涌现出大批杰出的艺术家和优秀的作品,诗歌的创作更是浩如烟海,而诗歌的主题围绕时间、爱情展开。诗人们歌咏爱情,追求美,号召人们摆脱束缚,及时行乐,享受现世的幸福。与此同时,诗人们深入生活,作品反映现实,通俗易懂,寓教于乐。
——陈冬云《文艺复兴时期诗歌评价》
材料四:
要求:依照示例,完成表格。
示例:
序号 |
时代特征 |
② |
昂扬进取 |
⑥ |
序号 |
时代特征1 |
序号 |
时代特征2 |
④ |
繁荣 |
|
|
材料一:宋代海外贸易较以前有了突出发展:两宋时期通航的海港至少有20来个,设有市舶机构的港口就有十多个。宋代与中国有贸易往来的国家和地区至少在60个以上,主要分布在东亚、东南亚、印度及孟加拉湾沿岸地区、红海周围及东非沿海地区。进口商品在北宋前期不超过50种,至南宋增至300余种,大致可分香料、宝货、药材、矿产、燃料、纺织品和动植物初级制品等几大类;输出商品以手工产品为主。太平兴国二年(977年)市舶收入(官府的进口税)为三十万缗(穿铜钱的绳子),绍兴二十九年(1159年)为二百万婚。
——摘编自刘克祥《简明中国经济史》
材料二:
东西两半球的不同文化圈的大汇合,加速了人类从传统农耕文明向现代工业文明转变的过程……没有了美洲贡献的大量金银与物质财富,没有北美的自由移民垦殖区,西方资本主义的发展将会缓慢得多……
——黄邦和《通向现代世界的500年》
材料三:清前期海关数量折线图
时期 |
人物 |
展品 |
说明 |
西汉 |
|
甘肃放马滩纸地图,植物纤维纸。 |
|
① |
蔡伦 |
|
改进造纸术,纸的质量大大提高。 |
唐朝 |
|
《金刚经》卷轴,雕版印刷技术出现。 |
|
② |
③ |
|
活字印刷术发明,大大提高了印刷效率。 |
元朝 |
王祯 |
|
活字转轮排字盘出现,使排版更加方便。 |
明朝 |
|
明代司礼监经厂印刷工作情景图,明朝时中国古代印刷术发展到顶峰。 |
材料二:《两都赋》和《后汉书》记载:①蔡伦在掌管尚方期间,表现出了在工程制造领域的惊人天赋,他主持制造的刀剑等武器精密牢固,达到了很高的工艺水平,之后很长时间被后世沿用。②当时用来书写信件、文书的材料,要么是笨重的竹简,要么是昂贵的嫌帛,十分不便。③蔡伦做事尽心尽力,性格诚恳谨慎,善于思考和钻研。④太学生来自全国各地,各地学校也纷纷建立,“四海之内,学校如林”。
依据材料二,有关蔡伦改进造纸术的社会原因有:;个人原因有:。(填写序号即可)
材料三:
展品、名称及简介 |
||
《梦溪笔谈》中关于北宋 活字印刷术的记载 |
西夏木活字版印本《吉祥遍至口和本续》 |
回鹘木活字 |
书中详细记载了北宋庆历年间(1041—1048年)活字印刷术的工艺过程。 |
经专家錾定确认,属回鹘,我国少数民族部西夏后期之物,时间约为落,分布在甘肃、新疆、中亚等12世纪中叶至13世纪。回鹘使用木活字的时间20世纪初。 |
回鹘,我国少数民族部落,分布在甘肃、新疆、中亚等地。回鹘使用木活字的时间在13世纪末和14世纪初。 |
地图资料 |
||
|
依据材料三,概括三个展品的共同点。从活字印刷术传播的角度,谈谈你的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