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经济曾经有许多方面取得辉煌成就。下列图片所示成就,按年代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①统治者推行重农抑商政策 ②农民的政治地位处于社会最上层
③商人经济地位比农民优越 ④商人法律上受歧视情形开始转变
下图是苏轼的书法作品《黄州寒食诗帖》,通篇跌宕起伏,迅疾而稳健,痛快淋漓,一气呵成。这一作品的字体( )
阅读下图可以得出,当时的形势是( )
①李宗仁将军运筹帷幄 ②八路军发起百团大战
③国民政府第五战区歼敌万余的战报 ④张自忠将军壮烈殉国
下图是《近代中国资本主义发展的曲线图》。其中影响1,2,3,4阶段民族资本主义发展变化的共同因素是( )
革命歌曲是激励军民斗志、宣传我党政策的重要方式。下图的革命歌曲能准确反映出( )
见下图照片“第一届全国人大代表大会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通过而欢呼”。他们为之欢呼,是因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颁行( )
2017年4月1日,中共中央、国务院作出了设立雄安新区的重大决策。媒体普遍认为:80年代看深圳,90年代看 , 21世纪看雄安。 线中的地点位于图中的( )
①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成功发射 ②第一颗试验通信卫星成功发射
③第一次将航天员送入太空 ④开始进入国际卫星发射市场
①出版于1848年2月 ②由马克思单独起草
③认为资产阶级在历史上曾起革命作用 ④提出“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口号
①英法荷比总兵力相对弱势 ②军方战略思想固步自封
③军事技术上存在“代差” ④德国集中兵力单线作战
某同学在学习必修二专题五《蒸汽的力量》时做了如右图的整理。结合所学知识,a.b两处应该补上的内容是( )
人类政治文明的演进是多种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英国革命的最大成果,也是它在现代民主政治创制试验方面的最大成就,就是创造了一种全新的政体。英国是现代资产阶级政治制度的发源地早已为世人所公认,即使在当今社会主义国家的某些机构或制度上,也隐隐约约地打着英国影响的印记。因此,要了解当代西方政治制度乃至现代人类政治文明的来龙去脉,首先必须了解英国政治制度及其历史。
——虞崇胜《论政治文明的内在灵魂》
材料二:
材料三:究竟是一个党好,还是几个党好?现在看来,恐怕是几个党好……共产党可以监督民主党派,民主党派也可以监督共产党。为什么要让民主党派监督共产党呢?这是因为一个党同一个人一样,耳边很需要听到不同的声音。
——毛泽东《论十大关系》
材料一:五代末期,曾做过商人的周世宗对城市商业采取较为自由的政策,如允许在开封汴河(注:指大运河中段。《清明上河图》描绘的内容之一就是东京汴河上舟楫连樯的景象)两岸建立邸店。宋太祖继承了这一政策“诏开封府,令京城夜市至三鼓已来,不得禁止……形成了许多商业街与新型的服务和娱乐行业,令商人、卖艺者及其客人——城市居民成为城市的最重要部分……(1201年时)加上约40万人的军队和官员,全城人口约100万,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城市。”
——摘编自薛凤旋《中国城市及其文明的演变》
材料二:英国的城镇化坚持以城乡规划为主体的公共干预政策。英国在城市化初期,由于人口和产业活动的迅速集聚而城市缺少必要的供水、污染和垃圾处理等基础设施,导致了严重的环境污染和致命疾病的流行。自19世纪中叶起,英国通过了一系列的法案,对环境卫生问题进行管理。1909年颁布的《住宅与规划法》成为世界上第一部城市规划法,标志着规划成为重要的政府管理职能和引导城镇化进程的公开政策。1936年,伦敦郡通过了“绿带开发限制法案”,由伦敦政府购土地作为“绿化隔离带”引导城市建设开发,减少对乡村环境和利益的损害。
——周天勇《中国向何处去》
材料一:1913年张謇任农商总长,先后主持颁布了《公司条例》《公司保息条例》《公司注册规则》等一系列经济法规。他提出:“为今之计,唯有确定中央银行,以为金融基础,又立地方银行,以为之辅;厉行银行条例,保持民业银行、钱庄、票号之信用;改定币制。增加通货。”张謇在创办实业的过程中,倍感人才的匮乏,发出“临事需人而悔储才之迟”的感叹,所以他提出“父教育而母实业”,“窃维环球大通,皆以经营国民生计为强国之根本。要其根本之根本在教育”。“今日最亟之教育,即救亡图强之教育也”。
——雷巧玲、任培秦、韦林珍著《中国经济现代化史论》
材料二:1998—2002年私营、国有和外资工业企业的工业产值比较表
年份 | 私营企业 | 国有企业 | 外资企业 | |||
数值(亿元) | 比重(%) | 数值(亿元) | 比重(%) | 数值(亿元) | 比重(%) | |
1998 | 2083 | 3.90 | 33621 | 62.90 | 17750 | 33.21 |
1999 | 3245 | 5.62 | 35571 | 61.57 | 18954 | 32.81 |
2000 | 5520 | 7.94 | 40554 | 58.32 | 23465 | 33.74 |
2001 | 8761 | 11.18 | 42408 | 54.10 | 27221 | 34.73 |
2002 | 12951 | 14.30 | 45179 | 49.87 | 32459 | 35.83 |
——摘编自陈勇勤《中国经济史》
材料一:争取抗战胜利的中心关键,在使已经发动的抗战发展为全面的全民族抗战。只有这种全面的全民族抗战,才能使抗战得到最后的胜利。
——《中共关于目前形势与党的任务的决定》
材料二:1948年9月8日,蒋介石签署中华民国总统令,公布“修正国定纪念日日期表”。其中规定:“九月三日抗战胜利纪念,是全国一律悬旗庆祝,各级机关学校团体分别集会纪念,并由各该地地方政府召开各界纪念大会,同时致祭忠烈,抚慰遗族。”1951年8月,周恩来签署通告,宣布将抗战胜利纪念日改定为9月3日,每年全国举行纪念。至此,海峡两岸抗日胜利纪念日保持一致,但纪念活动却各搞各的,自说自话。2008年,国民党再度执政,台湾当局恢复了对抗战胜利与台湾光复的纪念规模。2014年,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以国家立法的形式将9月3日确定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并规定“每年9月3日国家举行纪念活动”。两岸表述虽各有侧重,但彼此照顾到对方的关切,互动意味明显加强。
——席志刚《胜利日:两岸,70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