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化学 /中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2017年天津市宝坻、宁河、蓟县、静海、武清五区联考中考化学...

更新时间:2017-08-15 浏览次数:553 类型:中考模拟
一、<b >选择题</b>
  • 1. 下列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A . 西瓜榨汁 B . 湿衣晾干 C . 木柴燃烧 D . 河水结冰
  • 2. 今年冬天连续多日的雾霾危害人们的健康,下列措施不利于防治雾霾的是(   )
    A . 大力植树造林 B . 使用清洁能源 C . 骑自行车出行 D . 集中焚烧垃圾
  • 3. 把少量下列物质分别放入水中,充分搅拌,可以得到溶液的是(   )
    A . 泥土 B . 酒精 C . 面粉 D . 植物油
  • 4. 下列有关物质的分类正确的是(   )
    A . 过氧化氢﹣氧化物 B . 氢气﹣混合物 C . 氧化镁﹣单质 D . 碳酸钠﹣碱
  • 5.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 钙、钠、铁、锌都是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 B . 糖类、油脂和蛋白质都能为人体提供能量 C . 合成纤维、合金、合成橡胶都是有机合成材料 D . 焚烧塑料是解决“白色污染”的好办法
  • 6. 下列物质的用途,利用了该物质物理性质的是(   )
    A . 石墨用于铅笔芯、活性炭用于吸附剂 B . 熟石灰用来改良酸性土壤 C . 高锰酸钾用于实验室制取氧气 D . 稀盐酸用于铁制品表面除锈
  • 7. 下列图示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   )
    A . 检查装置气密性   B . 加热液体 C . 稀释浓硫酸   D . 取用固体
  • 8. 下列区分物质的方法不正确的是(   )
    A . 用稀硫酸区分木炭粉和氧化铜粉末 B . 用水区分硝酸铵固体和氢氧化钠固体 C . 用灼烧法区分棉花和羊毛 D . 用燃烧的木条区分二氧化碳和氮气
  • 9. (2017九上·青龙期末) 现将10gA和足量的B混合加热,A和B发生化学反应,10gA完全反应后生成8gC和4gD,则参加反应的A与B的质量比是(   )
    A . 1:1 B . 2:1 C . 5:1 D . 4:1
  • 10. 如图为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常温下,碳的化学性质活泼 B . 氧原子的质子数是8 C . X表示N2 D . 这三种原子的核外电子数相同
二、<b >选择题</b>
  • 11.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用空塑料瓶,小卵石、石英沙、活性炭、蓬松棉等制作简易净水器 B . 草木灰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钾、碳酸钾属于复合肥料 C . 用点燃木条的方法检查液化石油气罐是否漏气 D . 氢氧化钠能去除油污,可作厨房炉具的清洁剂
  • 12. 如图是X、Y、Z三种液体对应的pH,下列判断不正确的是( )
    A . X的酸性较强 B . Y一定是水 C . Z不一定是碱溶液 D . 向稀盐酸中滴加Z,可使溶液中和
  • 13. 如图是关于氧气化学性质的部分知识网络,关于该图说法正确的是(   )
    A . S、P在氧气中燃烧均会产生大量白烟 B . I、Ⅱ两类反应均体现了氧气的可燃性 C . Fe在I、Ⅱ两类反应中的产物相同 D . I、Ⅱ两类反应均放热
  • 14. 为改善空气质量,让天空更蓝.燃煤须要脱硫治理,脱硫可用含NaOH的溶液吸收燃煤产生的二氧化硫.涉及的反应:

    ①2NaOH+SO2═Na2SO3+H2O ②Na2SO3+SO2+H2O═2NaHSO3③NaHSO3+NaOH═Na2SO3+H2O

    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 . 反应①说明SO2与CO2有相似的化学性质 B . 反应②发生的是化合反应 C . NaHSO3中硫元素的化合价是+6 D . 可循环使用的物质是Na2SO3
  • 15.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 质量和质量分数均相等的氢氧化钠溶液和稀硫酸,充分反应,所得溶液呈酸性 B . 2.3g某物质在空气中完全燃烧,生成4.4g二氧化碳和2.7g水,可知该物质只含碳、氢两种元素 C . 等质量的二氧化硫和三氧化硫中硫元素的质量比为4:5 D . 足量的镁和锌分别与同质量、同浓度的稀盐酸充分反应,生成氢气的质量相等
三、<b >填空题</b>
  • 16. 化学就在我们身边,现有①盐酸②小苏打③干冰④石墨⑤氮气⑥石油从中选择适当的物质按下列要求填空(填序号)
    1. (1) 可作干电池电极的是
    2. (2) 可用于充入食品包装袋中防腐的是
    3. (3) 焙制糕点所用的发酵粉的主要成分之一是
    4. (4) 可用于人工降雨的是
    5. (5) 人体胃液中含有的酸是
    6. (6) 属于化石燃料的是
  • 17. 化学是在分子、原子水平上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及其变化规律的一门基础自然科学.回答下列问题
    1. (1) 在二氧化碳、铁和氢氧化钠三种物质中,氢氧化钠由构成的(写具体粒子的名称);保持二氧化碳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是(写具体粒子的名称).
    2. (2) 如表列出了部分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O

      Mg

      S

      Cl

      硫原子在化学反应中容易(填“得到”或“失去”)电子,由镁元素和氯元素组成化合物的化学式为,氧元素和硫元素化学性质具有相似性的原因是它们原子的相同.

    3. (3) 下列对生活中的现象用分子相关知识解释不正确的是      
      A . 室内插花,满室飘香,说明分子不断地运动 B . 水沸腾时,掀起壶盖,说明分子的大小随温度升高而增大 C . 10mL酒精和10mL水混合后,体积小于20mL,说明分子之间有间隔 D . 湿衣服放在火炉旁,干得较快,说明分子运动速率随温度升高而增大.
  • 18. 人类的日常生活和工农业生产离不开水及其溶液,回答:
    1. (1) 天然水中含有许多杂质,实验室常用过滤方法除去水中不溶性杂质,过滤需要用到的仪器有带铁圈的铁架台、烧杯、玻璃棒和(填仪器名称).
    2. (2) 含有较多可溶性钙、镁化合物的水叫做(填“软水”或“硬水”).
    3. (3) 下列净化水的单一操作中,相对净化程度较高的是       (填字母)
      A . 静置沉淀 B . 吸附沉淀 C . 过滤 D . 蒸馏
    4. (4) 电解水时,与两电极相连的玻璃管上方会产生气体.用燃着的木条检验正极端玻璃管产生的气体,现象是
    5. (5) 将质量均为30g的甲、乙两种固体分别加入到100g水中,充分搅拌后,剩余固体的质量与温度的关系如图所示.据图回答

      ①甲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

      ②t1℃时,乙的溶解度为g.

      ③温度由t2℃降低到t1℃时,盛有甲溶液的烧杯中的固体质量15g(填“大于”“等于”“小于”).

      ④a、b、c三点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由大到小的顺序是

四、<b >简答题</b>
  • 19. 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1. (1) 一氧化碳在空气中燃烧
    2. (2) 铁和稀硫酸反应
    3. (3) 实验室用过氧化氢溶液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
  • 20. 如图中的物质均为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其中A是某建筑材料的主要成分,B属于氧化物,如图是它们之间的相互转化关系.回答

    1. (1) 写物质的化学式:A;C;E
    2. (2) 得到F溶液的操作I的名称为
    3. (3) 若K是蓝色沉淀,反应②的化学方程式为
  • 21. 金属材料与人类的生产和生活密切相关.回答
    1. (1) 下列用品中,主要利用金属导热性的是       (填字母).
      A . 铂金饰品 B . 铁锅 C . 铜导线 D . 铝制易拉罐
    2. (2) 金属活动性顺序是化学重要规律之一,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填序号).
      A . Cu能置换出稀硫酸中的氢 B . Ag能将硝酸铜溶液中的铜置换出来 C . 在Al、Mg、Fe中金属活动性最强的是Al D . “真金不怕火炼”说明金在高温时也不与氧气反应
    3. (3) 铜器在潮湿空气中与多种物质会慢慢地发生反应,表面生成一层铜绿,铜绿的化学名是碱式碳酸铜,化学式是[Cu2(OH2)CO3],铜生锈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4. (4) 在氯化铜和氯化亚铁的混合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锌粉,充分反应后过滤,得到滤渣和滤液.

      ①滤液中一定含有的溶质是(填化学式).

      ②向滤渣中滴加稀盐酸,有气泡产生,则滤渣中一定含有的物质是(填化学式).

五、<b >实验题</b>
  • 22. 根据如图实验装置图,回答问题

    1. (1) 图中仪器a的名称是
    2. (2) 实验室用加热氯酸钾和二氧化锰混合物制取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制取并收集的装置为(填字母).
    3. (3) 实验室用石灰石和稀盐酸反应制取二氧化碳的化学方程式为,制取并收集的装置为(填字母),该反应生成的二氧化碳中常混有少量氯化氢气体,通过盛有碳酸氢钠溶液的洗气瓶可除去氯化氢,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23. 化学实验是进行科学探究的重要方式
    1. (1) 下列实验的操作、现象、结论均正确的是

       

      实验操作

      现象

      结论

      A

      向收集满CO2的软塑料瓶中加入约三分之一体积的NaCl溶液,旋紧瓶盖,振荡

      塑料瓶变瘪

      CO2能与NaCl反应

      B

      用玻璃棒蘸取少量待测液滴在湿润的pH试纸上,与标准比色卡对照并读出待测液的pH

      pH试纸显示pH=1对应的红色

      待测液显酸性

      C

      将白磷浸没在热水中,再向热水中的白磷通氧气

      通氧气前白磷不燃烧,通氧气后白磷燃烧

      氧气是燃烧需要的条件之一

      D

      点燃从导管放出的某气体,在火焰上方罩一个冷而干燥的烧杯

      烧杯内壁有无色液滴产生

      该气体一定是CH4

    2. (2) 化学实验常用到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溶液.回答问题

      ①欲配制30g5%氯化钠溶液,需要用到氯化钠g,配制过程中除用到托盘天平、量筒、烧杯、玻璃棒外,还需要的两种仪器是.量筒应选用的规格为(填“20mL”或“50mL”或“100mL”)

      ②实验步骤:A.溶解 B.计算 C.装瓶贴标签 D.称量.正确的操作顺序是

      ③用量筒量取水时,若俯视液面读数,其他操作规范,则配成的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将(填“变大”“不变”“变小”).

  • 24. 钢铁工业的基本生产流程示意图如图;回答下列问题

    1. (1) 设备A的名称是
    2. (2) 以赤铁矿为原料在高温下与一氧化碳反应制取生铁的化学方程式为
    3. (3) 食品包装盒中常放装有铁粉和生石灰的小袋,小明同学用下列化学方法检验某小袋中盛放的是铁粉还是生石灰,取样品少许进行检测,其中正确的是      
      A . 加入稀盐酸,有气泡产生为铁粉,无气泡产生为生石灰 B . 加入水中,没变化为铁粉,放热、液体变浑浊为生石灰 C . 加入硫酸铜溶液中,有红色物质产生为铁粉,有蓝色沉淀产生为生石灰
    4. (4) 冶炼1680t含杂质3%的生铁,需要含Fe3O492.8%的磁铁矿的质量是t.
六、<b >计算题</b>
  • 25. 视黄醇对治疗夜盲症有重要的作用,其化学式可表示为C20HxO,相对分子质量为286.计算
    1. (1) 视黄醇的化学式中X=
    2. (2) 视黄醇中碳元素与氧元素的质量比(写最简比)
    3. (3) 视黄醇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约为(计算结果精确到0.1%)
  • 26. 将100g含有少量碳酸钾的氯化钾样品加入50g盐酸中完全反应且溶解,气体全部逸出,得到145.6g溶液.则:
    1. (1) 产生的气体质量为g.
    2. (2) 样品中氯化钾的质量分数;
    3. (3) 所得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计算结果精确到0.1%).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