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道德与法治 /粤教版 /七年级下册(思想品德) /第七单元 法律护我 /7.3 自我保护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粤教版思想品德七年级下册7.3 自我保护同步练习

更新时间:2016-04-18 浏览次数:130 类型:同步测试
一、单选题
  • 1. 中学生小王在公交车上看到小偷在偷前面妇女的手机,他迅速把头扭到了一边,看着车外。小王的行为 ( )

    ①正确,是善于保护自己的表现

    ②错误,同违法犯罪作斗争是青少年的责任

    ③错误,应该依法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④错误,当他人合法权益受到侵害时应该加以维护

    A . ③④ B . ①②③ C . ②④ D . ②③④
  • 2.

    对下边漫画认识正确的是(  )


    A . 网吧老板的行为是一种严重违法行为 B . 网吧老板的行为是对未成年人的保护 C . 执法人员依法维护了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 D . 小朋友逃学上网吧是他的自由和权利
  • 3. “未成年人犯罪,被判处五年有期徒刑以下的,应当对未成年人相关犯罪记录予以封存,并依法对封存信息进行保密”这一规定体现了对未成年人的( )

    A . 家庭保护 B . 学校保护 C . 社会保护 D . 司法保护
  • 4.

    在交通道口等公共场所,我们经常会看到各种警示图标(如下图所示),这提醒我们 ( )

    A . 生活离不开规则 B . 规则就是警示图标 C . 不守规则就会违法 D . 规则需要强制人们遵守
  • 5. 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四次会议表决通过了关于修改商标法的决定,修改后的商标法于2014年5月1日起施行,这也是商标法自1982年制定以来第三次修改。新商标法的颁布(  )

    A . 杜绝了侵犯消费者合法权益的违法行为 B . 体现了法律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 C . 说明法律是人民意志的体现 D . 说明法律是日常生活的“卫士”
  • 6. “从小偷针,到大偷金。”这句话主要告诉我们 (     )
    A . 一般违法与犯罪之间没有不可逾越的鸿沟 B . 一般违法必然发展为犯罪 C . 一般违法和犯罪的本质是相同的 D . 违法行为不一定是犯罪
  • 7. 《广州未成年人保护规定(草案)》规定:“未满十周岁的未成年人,不得让其独处,也不得交由未满十六周岁的人代为照顾。”上述规定体现了对未成年人实施(  )

    A . 社会保护 B . 司法保护 C . 家庭保护 D . 学校保护
  • 8. 小东每天上学都要在出门前照一照镜子,看一下衣领子有没有翻好,拉链有没有拉好,鞋带有没有系好……总之,小东上七年级后,开始注意自己的穿着了。这是    的表现。( )

    A . 虚荣 B . 遵守校纪 C . 臭美 D . 自尊
  • 9. 我因帮助小强,受到王老师的表扬,我的心里美滋滋的。“我”的这些经历和感受是 (  )

    ①一种正常的心理现象

    ②有自尊心的表现

    ③希望获得他人对自己尊重的表现

    ④有虚荣心的表现

    A . ①②③ B . ①②④ C . ①②③④ D . ②③④
  • 10. 知耻是自尊的重要表现。下列语句能体现“知耻”这一观点的是 (  )
    A .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 B . 失败乃成功之母 C . 耻而移,是知矣 D . 金无足赤,人无完人
  • 11. 初中生李某因同学说他眼睛小,又是单眼皮,就让妈妈带他到医院做双眼皮手术,结果手术不成功造成了眼角发炎,经多次治疗才愈合,花去医疗费5 000多元,结果还是单眼皮。这说明虚荣心重的人( )

    A . 不在乎别人对自己的评价 B . 只追求面子上的光彩 C . 能正确认识自身的内在价值 D . 会努力维护自己的尊严
  • 12. 下列中学生自尊的表现,不正确的是( )

    A . 在学习上勤奋努力,希望在考试中争取获得好成绩 B . 显示自己富有,花钱如流水,搞攀比 C . 敢于正视自己的缺点,并进行自我批评 D . 上课大胆发言,敢于表现自己
  • 13. 对漫画《大家都走斑马线》的理解最准确的是(   )

    A . 生活中人人都要懂规则,守规则 B . 规则是由人制定的,是否遵守因人而异 C . 大家都走斑马线,会造成交通堵塞 D . 有了交通规则,社会就会井然有序
  • 14. 在生活中,调节我们行为的规则有很多种。法律这种规则,其作用发挥靠(  )

    A . 舆论的力量 B . 习惯的力量 C . 信念的力量 D . 国家强制力
  • 15. 在日常生活中,法律如同空气和水一样,时刻与我们相伴。这一浅显的说法告诉我们一个深刻的道理是 ( )
    A . 生活完全依赖于法律 B . 法律来源于生活 C . 生活离不开法律 D . 违法的人需要学法
  • 16. 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对关乎人民切身利益的食品安全问题,加大了犯罪惩处力度,最高可判处死刑。这体现出我国法律( )

    A . 通过解决公民之间的权利义务纠纷来维护公民合法权益 B . 只具有制裁功能,制裁是维护公民合法权益的最有效方法 C . 通过制裁违法犯罪来维护公民合法权益 D . 通过规定权利和义务来规范人们的行为
  • 17. “法律是根高压线,谁碰上它谁触电;法律是个守护神,惩处违法护好人。”这句话体现了我国法律(  )

    ①规范全体社会成员的行为

    ②制裁违法犯罪行为

    ③保护公民的一切权益

    ④具有强制性和普遍约束力

    A . ①②③ B . ②③④ C . ①③④ D . ①②④
  • 18. 下列各句中对“公民”和“人民”概念使用正确的是 (  )

    A .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公民 B . 公民的合法财产不受侵犯 C . 人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 D . 我国是公民当家作主的国家
  • 19. 在我国现阶段,国家和社会的主人不包括(         )

    A . 工人、农民、知识分子 B . 社会主义的劳动者、建设者和破坏者 C . 拥护社会主义的爱国者 D . 拥护祖国统一的爱国者
二、问答题
  • 20. 某校七年级同学对如何在日常生活中培养自强精神产生了分歧,主要有以下观点:

    观点一“只有战胜自己,才能战胜一切。”因此,我今后要战胜我自己,努力克服作业马虎、听课不认真的毛病。

    观点二“人贵有自知之明”,我在很多方面都不如别人,想做一个自强的人是很难的。

    请你针对上述观点发表你自己的观点,并作简要分析。

  • 21. 有两只刚出生不久的小狮子,被猎人带回家精心喂养。小狮子慢慢长大了,无忧无虑,有吃有喝,安闲快活。当然,猎人给它们设计的笼子也温暖而舒适。没想到,一次意外,一只小狮子从笼子里跑了出去。后来,猎人外出再没有回来,笼子里的小狮子被活活饿死了。那只当年跑出去的小狮子,独自在野外。饿了,自己找食吃;渴了,自己找水喝;受了伤,会用舌头舔伤口;遇到敌人,知道怎样保护自己。它顺利地活了下来。

    两只小狮子为什么会有不同的命运?

三、材料分析题
  • 22. 近年来,厦门市一些地方的“六合彩”赌博现象非常严重,许多人沉迷其中不能自拔,甚至连一些小学生也加入到这个庞大的赌民队伍中。为深入了解这一社会现象,该市同安一中的3名女生决定就此展开调研。
    从2003年暑假开始,她们采取访谈、问卷等方式,搜集了许多相关案例与数据。
    经 过调查分析,她们发现,如今农村富余人员多,业余生活单调,一些人认为单靠种田发不了财,出去打工又找不到活干,只好把发财的希望寄托在买“六合彩”或参 与其他赌博活动上。在被调查者中,有72.0%的人参赌“六合彩”;“六合彩”彩民中有73.6%的人居住在农村,有98.0%的人没上过中学,法律意识 普遍比较淡薄。
    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她们对“六合彩”赌博活动的特点、规律和危害形成了自己的认识,并撰写了调研报告。她们的报告引起了相关部门的高度重视,经过综合治理,“六合彩”赌博现象在当地得到了有效扼制。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 (1) 请你根据上述材料,整理出她们开展这次活动的基本步骤。

    2. (2) 如何根除“六合彩”赌博现象是调研报告的重要内容,请你提出相关建议。

    3. (3) 这3名中学生的行为对你有何启示?

  • 23. 七年级学生张华,在班内学习成绩优秀,但平时总是趾高气扬,尤其是对一些平时纪律不好、学习不好的同学总是不屑一顾。有一天,同学不小心将他的文具盒碰到 了地上,同学帮忙捡起,并连声说“对不起”,他好像没听到似的,大声喊到:“你没长眼呀!”课下,同位向他请教问题,他说“没看我正忙着吗,我没时间。” 后来,同学们渐渐都疏远了他。

    1. (1) 分析同学们为什么都疏远了张华?

    2. (2) 请你告诉他一些有效的方法帮助他改善人际关系?

  • 24. 赵谦刚上初一,面对陌生的同学和老师,内心虽有与人交往的愿望,脸上却是一副高傲的表情,不肯主动与人打招呼,觉得“先与别人打招呼,好像就低人一等”,只想等着别人跟他打招呼。

    1. (1) 请问赵谦同学的这种想法和做法能与同学们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吗?为什么?

    2. (2) 请你给赵谦同学想想办法,使他能更快地融入到同学中去。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