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实验记录 | B元素之最 |
①用10mL筒量取8.2mL的水 ②用托盘天平称取5.6g氯化钠固体 | ①人体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氧元素 ②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铝元素 |
C化学与健康 | D化学与生活 |
①人体缺铁会引起贫血症 ②人体缺钙会得佝偻病 | ①用钢丝球擦洗铝锅上的污垢 ②用肥皂水区别硬水和软水 |
有些年轻人喜欢染发,染发时一般要用到一种着色剂﹣对苯二胺,它是一种有毒的化学药品,有致癌性,会对染发者的身体带来伤害,其分子结构如图所示.下列有关对苯二胺的说法正确的是( )
物质 | X | Y | Z | W |
反应前质量(g) | 2 | 2 | 16 | 20 |
反应后质量(g) | 17 | m | 6 | 11 |
①一定含C、H;
②一定不含O;
③可能含O;
④一定含O;
⑤分子中C、H的原子个数比为4:1;
⑥该物质的化学式可能为C2H5OH
其中正确的是( )
某研究性学习小组的同学分别用等质量的镁粉和铝粉,分别与质量相同、溶质质量分数相同的稀硫酸反应,反应生成氢气的质量与时间的关系如图.下列说法中不合理的是( )
a.多数合金的熔点各组分金属的熔点;
b.含铁的质量分数:钢生铁;
c.加热高锰酸钾,剩余固体的质量原高锰酸钾的质量;
d.双氧水制取氧气:用二氧化锰催化产生的氧气量不用二氧化锰催化产生的氧气量.
实验内容 | 操作A | 操作B | 答案 |
①制备气体 | 加药品 | 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 |
②用排水法收集氧气完毕 | 将导气管移出水面 | 熄灭酒精灯 | |
③检查装置气密性 | 用手捂住容器外壁 | 将导管一端插入水中 | |
④往试管中加固体、液体 | 加固体 | 加液体 | |
⑤CO还原氧化铁 | 通CO | 点燃酒精喷灯 | |
已知在相同的条件下,金属的活动性越强,金属和酸反应产生气泡(氢气)的速度就越快.Al、Cu、Fe三种金属在稀盐酸里的反应现象如图1所示.
①右图中Y所代表的金属是(填“Cu”或“Fe”);
②铝是一种活泼金属,但常温下铝却有较强的抗腐蚀性,其原因是;(用化学方程式回答)
③R为金属,发生如下反应:R+CuSO4=Cu+RSO4 .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该反应为置换反应
B.R的金属活动性比Cu强
C.该金属可以是Al
D.若R为Fe,反应后溶液的质量会减小
金属的开发和利用是人类文明和社会进步的标志.
钛因常温下不与酸、碱反应等优良的性能,被誉为“未来金属”.由钒钛磁铁矿提取金属钛的主要工艺过程如图2:
I.TiCl4在高温下与足量Mg反应置换生成金属Ti,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II.上述生产过程中得到的金属钛中混有少量金属杂质,可加入除去.
现有A、B、C、D、E、F、G、H、I、J十种初中化学常见物质,有如下图所示转化关系.其中A是磁铁矿的主要成分,B、D、E是常见气体,且B和D含有相同的元素,C是应用最广泛的金属,F是红色金属,G是白色沉淀,试剂乙是蓝色溶液,J是一种绿色粉末状固体,它们之间存在如图关系:
反应前 | 反应后 | |
Ⅰ 组 | 玻璃管和红色粉末的总质量为37.3g | 玻璃管和固体物质的总质量为36.1g |
Ⅱ 组 | 洗气瓶和所盛溶液 的总质量为180.0g | 洗气瓶和瓶中物质 的总质量为183.1g |
【交流讨论】
①应该选择组的实验数据来计算确定组成,不选择另一组的理由是.最终计算结果表明:该红色粉末的组成是假设(填序号)成立.
②写出A装置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实验中观察到A装置中的现象为.
③为了防止溶液倒吸,本实验停止加热前是否需要先断开A和B的连接处?请判断并说明理由:.
①从环保角度,该装置有严重不足之处.你认为应该如何改进?.
②实验开始时要先通入CO,把装置中的空气排尽后再加热,以防发生爆炸.检验装置中的空气已排尽的方法是.
镁将成为21世纪重要的轻型环保材料,我国含有非常丰富的镁资源.老师每次做有关镁的实验时都会强调:镁是一种银白色有金属光泽的金属.但拿出的镁条总是有一层灰黑色的“外衣“,这层灰黑色的外衣是什么物质呢?
猜想:小明认为可能是MgO;
小赵认为可能是Mg2(OH)2CO3;
小花认为可能是Mg(OH)2 .
小赵认为小明的猜想是错误的,其理由是 .
实验探究:小赵按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发现试管口有液滴出现,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同时试管内生成白色固体.
实验分析:实验后,小赵认为小花的猜测也是错误的,其理由是 .
查阅资料得出结论:Mg(OH)2和Mg2(OH)2CO3都可以加热分解,产物均为氧化物,据此请你写出Mg2(OH)2CO3加热分解的化学方程式.
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讨论了证明金属粉末中存在Al、Fe和Cu的实验设计,下列他们的说法正确的是( )
加NaOH溶液的次数 | 第一次 | 第二次 | 第三次 | … |
剩余固体的质量/g | 17.3 | n | 11.9 | … |
Ⅰ.分析以上数据可知,上表中n的值为;
Ⅱ.该金属粉末中Al的质量分数为%
Ⅲ.列式计算:第一次参加反应氢氧化钠的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