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语文 /统编版(部编版)(2024) /八年级上册 /第四单元 /本单元复习与测试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2017年秋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达标测试卷

更新时间:2021-05-20 浏览次数:182 类型:单元试卷
一、积累与运用
  • 1. 下列各组词语中,划线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 (xiè)    栏(zhà)    黑(yòu)         目伤怀(chù) B . (tiē)    倒(yūn)    哮病(chuǎn)     举提笔(zhuō) C . (chú)    唐(tū)     密匝(zā)        情于中(yù) D . (sù)     合(mí)     嫉(dù)          满院狼(jí)
  • 2. 选出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    )

    A . 苔痕    神密    侯车亭    不能自已 B . 落慕    欺凌    巨无霸    不可恶制 C . 陷阱    怅惘    预选赛    连绵不断 D . 焦燥    疾驰    蟹腿肉    乱七八糟
  • 3. 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运用有误的一项是(    )

    A . 从2016年起,义务教育小学和初中起始年级“品德与生活”“思想品德”教材名称将统一更改为“道德与法治”。 B . 我们曾被认为是没有担当的80后和90后,我们用自己的行动证明:我是新青年,我为自己代言。 C . 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 D . 当一个十七、八岁的健美青年向你走来,他给你的印象是爽直、纯洁、豪华、富丽。
  • 4. 下列电视剧的名称与“《芈月传》”的短语类型相同的一项(    )

    A . 《周末父母》 B . 《守护丽人》 C . 《孤芳不自赏》 D . 《老爸当家》
  • 5. 下列各项搭配错误的一项是(    )

    A . 《背影》——朱自清——中国著名作家 B . 《昆明的雨》——汪曾祺——中国作家 C . 《永久的生命》——严文井——中国作家 D . 《我为什么而活着》——罗素——法国哲学家
  • 6. (2019九上·息烽期中) 结合语境,依次填入下面横线上的内容恰当的一项是(    )

    古松的形象随着观者的性格和情趣而变化。假如木匠、植物学家和画家同时来看古松,木匠心里盘算它是适合造房子还是做家具,__________;植物学家把它归到某类某科里,__________;画家却不这样东想西想,他只是聚精会神地__________以及它的昂然高举的气概。由此可知,古松的形象一半是天生的,一半是人为的。

    ①观赏它的苍翠的颜色

    ②思量它何以活得这样老

    ③思量怎样去买它、砍它、运它

    A . ①②③ B . ②①③ C . ③②① D . ①③②
  • 7.        为响应校团委“新春致敬子弟兵”的倡议,有位同学给边防战士写了一封慰问信。下面是信中的一段文字,其中字、词、句各有一处错误,请你找出来。

           新春佳节,万家团圆,你们却依然艰守在祖国最北端的边防线上。那里风雨交加,天气恶劣,但你们舍小家为大家,克服重重困难,为我们站岗巡逻。你们的钢铁之躯为万家和乐奉献着自己的青春。

  • 8. 阅读下面图片,完成下列问题。

    1. (1) 阅读图片中的数据及与数据相关的文字,你能得出哪些结论?
    2. (2) 下列对图片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图中漫画的主要意思是告诉人们要保管好自己的手机,以防被偷走。 B . 图中设置锁状图标“ ”的用意是提醒人们不要将手机、电脑等通过网络连接。 C . 上网时不点来历不明的链接,不浏览不健康的网站。 D . 在手机等移动终端上要妥善保存身份证、银行账号等个人信息。
    3. (3) 阅读下面材料,结合你对图片内容的理解,对材料中某小伙的做法加以分析。

      2016年4月8日,北京某小伙莫名其妙地收到一条“订阅增值业务”的短信,他根据提示回复了一条“取消+验证码”的信息之后,自己的手机SIM卡被恶意复制,卡中的个人信息全部被盗用,半天之内支付宝、银行卡里的钱被席卷一空,到最后他也没有完全明白自己的钱究竟是怎样被黑客盗取的。

      (材料来源于《北京青年报》2016年4月13日)

    4. (4) 如果把上面的图片张贴在公共场所的宣传栏中,你认为能达到宣传目的吗?请说明理由。
二、阅读探究
  • 9. 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问题。

    虞美人·梳楼

    [宋]蒋捷

    丝丝杨柳丝丝雨,春在溟濛处。楼儿忒小不藏愁。几度和云飞去、觅归舟。

    天怜客子乡关远,借与花消遣。海棠红近绿栏杆。才卷朱帘却又、晚风寒。

    (选自《宋词鉴赏辞典》)

    【注】①溟濛(míng  méng):形容烟雾弥漫,景色模糊。②忒(tuī):太。

    1. (1) 这首词中作者选取了绵绵的细雨、等自然景物,描绘出江南春天的景致。
    2. (2) 这首词抒发了作者思归念远之情,请选取你感受最深的一处进行分析。
  • 10. 阅读《背影》选段,完成问题。

        我们过了江,进了车站。我买票,他忙着照看行李。行李太多了,得向脚夫行些小费才可过去。他便又忙着和他们讲价钱。我那时真是聪明过分,总觉他说话不大漂亮,非自己插嘴不可,但他终于讲定了价钱;就送我上车。他给我拣定了靠车门的一张椅子;我将他给我做的紫毛大衣铺好座位。他嘱我路上小心,夜里要警醒些,不要受凉。又嘱托茶房好好照应我。我心里暗笑他的迂;他们只认得钱,托他们只是白托!而且我这样大年纪的人,难道还不能料理自己么?唉,我现在想想,那时真是太聪明了!

        我说道:“爸爸,你走吧。”他往车外看了看说:“我买几个橘子去。你就在此地,不要走动。”我看那边月台的栅栏外有几个卖东西的等着顾客。走到那边月台,须穿过铁道,须跳下去又爬上去。父亲是一个胖子,走过去自然要费事些。我本来要去的,他不肯,只好让他去。我看见他戴着黑布小帽,穿着黑布大马褂,深青布棉袍,蹒跚地走到铁道边,慢慢探身下去,尚不大难。可是他穿过铁道,要爬上那边月台,就不容易了。他用两手_________着上面,两脚再向上_________;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倾,显出努力的样子,这时我看见他的背影,我的泪很快地流下来了。我赶紧拭干了泪。怕他看见,也怕别人看见。我再向外看时,他已抱了朱红的橘子往回走了。过铁道时,他先将橘子散放在地上,自己慢慢爬下,再抱起橘子走。到这边时,我赶紧去_________他。他和我走到车上,将橘子一股脑儿放在我的皮大衣上。于是扑扑衣上的泥土,心里很轻松似的。过一会说:“我走了,到那边来信!”我望着他走出去。他走了几步,回过头看见我,说:“进去吧,里边没人。”等他的背影混入来来往往的人里,再找不着了,我便进来坐下,我的眼泪又来了。

    1. (1) 文中横线上应填入的动词恰当的是(    )
      A . 吊  缩  拉 B . 攀  勾  搀 C . 攀  缩  搀 D . 吊  勾  扶
    2. (2) 对文中画线句的理解正确的是(    )
      A . “扑扑衣上的泥土”是因为刚才爬月台时蹭了一身土,父亲喜欢洁净,所以扑扑身上的泥土以后心里就轻松了。 B . “泥土”照应了父亲爬月台的情节,“轻松”是因为买的橘子并不太重,父亲在暗示儿子自己并不累,是父亲一片爱子之心的自然流露。 C . “泥土”表明当时的环境很脏,“轻松”是说父亲为能给儿子买来橘子而感到心满意足,同时在暗示儿子自己并不累。 D . “泥土”照应了父亲爬月台的情节,“很轻松似的”说明不是真轻松,是说父亲为能给儿子买来橘子而感到内心满足,是父亲一片爱子之心的自然流露。
    3. (3) “我”看到父亲艰难地爬上月台的样子,“我的泪很快地流下来了。”“我赶紧拭干了泪。怕他看见,也怕别人看见。”说说作者此时此刻是一种怎样的心理感受。
    4. (4) 选文最后一句“我的眼泪又来了”中的“又”字用得好,请从内容和结构两方面说明理由。
  • 11.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问题。

    捕风者

    彭家河

        ①我曾经想看到风的形状,可它形无定式来去无踪;我也曾想捕捉风的味道,可是,风静隐于虚无之中,风动,带来的却是他处的味道;我也曾琢磨过风的声音,才知道风本无声,只是有许多声音都被风一路带来又一路带走……

        ②在我离开农村进入小县城之后,仿佛进入一个听觉和味觉的荒漠。身处日益膨胀和来不及完善的城市,我成天浸泡在城市污秽的味道和繁杂的声音之中,只能独自怀念着风清气正的乡下时光。

        ③虽然风的形状不可看见,但是风经过之处,也总有从静到动的提示。草倒叶飞、云转幡动,这都是风在说它来了。可能风还在远处,我们就远远地发现了风的脚印。在乡下,如果站在木格的窗子背后,只要看到对面青山上的树在摇摆,山路上的雨衣在飘动,瓦房上的炊烟在扭腰,这些都是在说,那就是风。当然,居住在高高的电梯公寓,隔着双层的玻璃窗子,也只有那些粗壮烟囱上方的烟雾或者花花绿绿的商铺彩旗,在天空中写着“风”,如果没有这些烟囱或者旗子,应该是看不到风的身影的。看庭前花开花落,望天外云卷云舒,本是件简单的事,然而,要在城市灰蒙蒙的天底下看看云,实在是十分奢侈的想法。当然,在行色匆匆的人流中,没有谁会停下来静静看一会儿风的来去和风的大小,都是在奔波行走讨价还价的间隙,偶尔由鼻翼、肌肤、耳朵听闻风的踪迹。

        ④多年前的一个五月,我在农忙时节回到乡下,刚下过暴雨,溪里池里水都涨起来了。在那个雨过天晴的黄昏,我坐在青草地上乘凉,阵阵温和的晚风吹过,风中满载着布谷的歌唱、虫子的嘶鸣,还有牛的长调,我突然觉得,这样的五月,才算是完整或者完美的。之后,我也时常回乡下去,更多的时候就在春节前后,等到天黑定了,山里山外全是静默的,偶尔有人家点燃一串鞭炮,响过之后,夜晚更显得寂静了。

        ⑤对于风中味道的触摸,主要依靠鼻翼,舌头无须过多参与。风中的味道,在乡下,更多的是花花草草传出的消息。当然,花要把消息告诉的不是人,而是那些远远近近的虫子,只不过让人也无意中捕获了。花的消息,风在以一种更加隐秘的方法传播,也是一种不可看见不可听闻的方式。因而,在乡下,一个人的嗅觉是十分灵敏的。

        ⑥村口人家的饭熟了,村尾的人都知道是些什么菜。如果是在饥饿的年代,就有不少无事的孩子过去串门了。如果闻见有腊肉的味道,那一定是家里来了远客;如果是酸菜红苕的味道,就不过去凑热闹了。每年端午,家家都会用新面蒸馒头,一大早,村子就全笼罩在一层淡淡的馒头香味中,虽然各家各户还把馒头扣在蒸笼里,但是只要鼻翼轻微动一下,就知道哪家的包子是肉馅的,哪家是菜馅的,还有哪家用的是洋槐花作瓤。

        ⑦乡下,风的味道不仅四季各异,而且一天之中也不断变换。早上凉,中午热,晚上冷。当然,如此简单的词语无力把乡村的风在纸上再现,或者将其描述得原汁原味。

        ⑧封闭在厚厚的水泥墙里,百无聊赖地想到了乡下的风声和风味。风中遥远的声音和淡淡的味道,正如我刻骨的乡愁和莫名的悲伤。(选自2016年1月15日《光明日报》,有删改)

    1. (1) 请根据文意填空。

      文中捕风者捕风的方式是多样的:通过草叶、云幡等物感知风的,通过一些动物和鞭炮捕获风的,还通过和食物来感受风的味道。(各填一个两字词语)

    2. (2) 结合上下文,具体说说第②段在文中的作用。
    3. (3) 结合划线的文字,赏析下列句子。

      当然,在行色匆匆的人流中,没有谁会停下来静静看一会儿风的来去和风的大小,都是在奔波行走讨价还价的间隙,偶尔由鼻翼、肌肤、耳朵听闻风的踪迹。

    4. (4) 阅读④—⑥段,用自己的话概括作者笔下乡村的特点。
    5. (5) 结合全文,说说下面句子的含义。

      封闭在厚厚的水泥墙里,百无聊赖地想到了乡下的风声和风味。风中遥远的声音和淡淡的味道,正如我刻骨的乡愁和莫名的悲伤。2

三、写作
  • 12. 作文:

           人生就像是一条路,漫长而曲折。走过平坦的大道,能感受到一路顺风的畅快,走过崎岖的小路,能感受到跋山涉水的艰难。虽有苦有甜,但我们毕竟走过。

           请以《我毕竟走过》为题目,写一篇文章。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