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述 | 出处 |
“是故身率妻子,戮力耕桑,灌园治产,以给公上。” | 《汉书•杨恽传》 |
“因释耕于晚上,而妻子耘于前。” | 《后汉书•逸民》 |
“立春东耕,为土牛象人,男女各二人” | (东汉)王充《论衡》 |
材料一:清初建立的历代帝王庙庙,除了了供奉三皇五帝以来的历代开业帝王外,还增入辽太祖、金太祖、明太祖等皇帝进行祭祀,康熙帝将宋朝以来“敬天法祖、勤政爱民”的统治家法作为治国政纲,乾隆帝更是提出“中华统绪,绝不断线”的观点。康熙帝还专程前往曲阜瞻拜孔庙,重用李光地等儒臣,乾隆帝时编编订出版了汇通各族文字的书籍和词典。针对“华夷之辨大于君臣之伦”,雍正帝驳斥道:“自我朝入主中土,君临天下,并蒙古极边诸部落俱归版图,是中国之疆土开拓广远,乃中国臣民之大幸,何得尚有华夷中外之分论哉!”
﹣﹣摘编自常建华《国家认同:清史研究的新视角》
材料二:甲午战后,华夏中心主义衰落。维新派号召保国、保种、保教,主张“满汉平等”,“合举国之民心”;立宪派主张“合族救国”。1902 年,梁启超首次引入了现代意义上的“民族”一词,提出了“中华民族”这一现代观念,指出中华民族自始本非一族,实由多民族混合而成。民国成立后,孙中山将“驱除鞑虏”转变为“民族平等,五族共和”,希望“仿效美利坚民族的规模,把汉、满、蒙、藏、回五族同化成一个‘中华民族’,组成一个民族的国家”“使世界强国不敢轻视中国”。中国国民党“一大”宣言指出:“国民党之民族主义,有两方面之意义:一则中国民族自求解放;二则中国境内各民族一律平等。”1940 年,毛泽东提出“对外求中华民族的彻底解放,对内求中国各民族间的平等”。
材料三:1956 年﹣1966 年,涌现出无数先进典型和英雄模范人物。1960 年,石油工人王进喜参加大庆石油大会战,发出“宁肯少活 20 年,拼命也要拿下大油田”誓言,吃大苦,耐大劳,铸就了铁人精神。解放军好战士雷锋,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甘当螺丝钉”,勇于奉献,乐于助人,1963 年3月 5 日毛泽东在《人民日报》题词,发出“向雷锋同志学习”的号召。这一时期还涌现出李四光、钱学森、邓稼先、华罗庚等为代表的一批著名科学家,成为知识分子的杰出代表。
材料一:近代西方的人文主义通常表现为“古今之争”,它最初表现为一种复古主义﹣﹣人文主义者和宗教改革家都试图用古代的权威来取代罗马天主教会的权威;到了 17 世纪以后,随着理性的振兴和科学的崛起,它在 18 世纪的法国思想界表现为一种用理性来颠覆信仰的激进姿态。启蒙思想家们把眼光投向了未来,明确地以一个先进的新时代来与落后的旧社会相抗衡。
﹣﹣摘编自赵林《理性与信仰在西方启蒙运动中的张力》
材料二:法国大革命对英国产生了深刻影响,英国各界对法国大革命的研究持续了多年。19 世纪中后期,许多英国学者认为,法国大革命的暴力把一切美好的传统都摧毁了,使得各种不同的利益再也无法互相调和,带来了巨大的灾难。与法国相比,英国则诉诸自己古老的宪政传统,自 1688﹣1689 年那场温和得多的革命以来,通过和平、务实和渐进的手段取得了广泛的公民自由,逐步地建立起了一个更民主的政治制度。
﹣﹣摘编自迪金森《伯克之后的思考》
材料三:1903 年,为了加强革命舆论工作,蔡锷与黄兴创办的《游学编译》称:“法国大革命,实平民确认其自有之权利之时代也。夫法兰西社会革命者,实一切社会革命之母也。明于法民权利思想之所由以成立者,乃可以提挈民族而立于 20 世纪之人群。”1913 年,北洋政府颁布的历史教科书在描述法国大革命时,称其为“巴黎乱民起袭巴斯底狱,烧狱舍,杀狱官,揭其首于竿,狂走市街,蹂躏贵族富人之家。”斥共和派“过激”,称拿破仑“超群英武”,“因人民奉戴而为帝”。
﹣﹣摘编自《改良还是革命》等
英国学者研究中国抗战史的概况
出版年 |
作者 |
著作 |
摘要 |
1939年 |
贝特兰 |
《不可征服的人们﹣一个外国人眼中的中国抗战》 |
记录访华见闻和国共两党的抗战 |
1970年 |
林迈可 |
《1937﹣1945年晋察冀边区税务制度》 |
关注根据地税制 |
1986年 |
班国瑞 |
《新四军的由来及其早期成长》 |
研究新四军史 |
2003年 |
方德万 |
《中国的民族主义和战争(1925﹣1945年)》 |
肯定中国在“二战”中的重要地位 |
2013年 |
米特 |
《中国:被遗忘的盟友﹣﹣西方人眼中的抗日战争全史》 |
揭示了中国在“二战”中的重要作用 |
2014年 |
穆盛博 |
《中国的战争生态学:河南、黄河及其他(1938﹣1950年)》 |
开辟了军事与灾荒、战争与环境的综合研究 |
2015年 |
托比•林肯 |
《战争与和平中的中国城市化:以无锡为例》 |
讨论抗日战争时期与战后无锡的城市化 |
在2018年中国改革开放40周年之际,西方学界进行了专题研讨,不仅肯定了中国改革开放40年取得的成功,还分析了中国改革开放取得成功的政治和社会原因。许多学者认为,改革开放带来的巨变充分说明,中国共产党善于及时调整政策,具有务实性,在每个发展阶段都有不同的制度和政策安排。另外一些学者认为,中国改革开放取得成功的关键是具有渐进性,就是摸着石头过河,边走边解決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