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化学 /中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广西北海市合浦县2019年中考化学二模考试试卷

更新时间:2020-04-07 浏览次数:207 类型:中考模拟
一、单选题
  • 1. 中华传统的生产工艺要传承发展,下列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
    A . 雕刻石像 B . 冶炼钢铁 C . 烧制瓷器 D . 酿造米酒
  • 2. 室内公共场所、公共交通工具全面禁止吸烟。下列表示禁止吸烟标志的是(   )
    A . B . C . D .
  • 3. 生活用水水质必须达到国家标准卫生要求。下列指标可用过滤操作达到的是(   )
    A . 澄清 B . 无异味 C . 无病毒 D . 无细菌
  • 4. 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A . 测定溶液pH B . 验满CO2 C . 熄灭酒精灯 D . 倾倒液体
  • 5. 对下列物质的俗称,理解不正确的是(   )
    A . 干冰不是冰 B . 纯碱不是碱 C . 醋酸不是酸 D . 水银不是银
  • 6. 下列含氮物质中,氮元素化合价最低的是(   )
    A . NH3·H2O B . N2 C . HNO3 D . NO
  • 7. 下列有关物质燃烧现象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 . 硫粉在氧气中燃烧时,产生淡蓝色火焰 B . 红磷在空气中燃烧时,产生大量白色烟雾 C . 木炭在氧气中燃烧时,发出白光,生成无色无味的气体 D . 棉线在空气中燃烧时,有烧焦羽毛的气味
  • 8. (2017·防城) 下列化肥属于复合肥的是(   )   
    A . KNO3 B . K2SO4 C . CO(NH2)2 D . Ca(H2PO4)2
  • 9. 如表所示事实的微观解释不正确的是(   )

    选项

    事实

    微观解释

    A

    温度降低,汽油的密度增大

    分子的间隔变小

    B

    春天公园里散发出阵阵花香

    分子在不断运动

    C

    氯化钠的水溶液可以导电

    有自由移动的电子

    D

    空气可以被液化

    分子间有空隙

    A . A   B . B   C . C   D . D
  • 10. 2019年3月30,四川木里发生森林火灾造成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防火安全重于泰山。下列火灾防范措施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 森林失火时,为了减少人员伤亡,不要灭火,让它自然熄灭 B . 可用水来灭火,因为水能降低可燃物的着火点 C . 当火灾发生时,应用湿毛巾捂住口鼻逆风而跑 D . 当发现火灾时,可拨打火警电话120
  • 11. (2017·防城) 下列微观粒子的结构示意图中,表示阳离子的是(   )   
    A . B . C . D .
  • 12. 茶氨酸(C7H14O3N2)具有降低血压、提高记忆力、保护神经细胞、减肥等功效。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茶氨酸属于无机化合物 B . 茶氨酸由26个原子构成 C . 茶氨酸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约为48.3% D . 茶氨酸中碳、氢、氧、氮各元素的质量比为7:14:3:2
  • 13. 海鲜运输过程中,常使用添氧剂增加水中氧浓度,下列关于化学方程式 的理解正确的是(   )
    A . 反应有沉淀 B . 反应过程中催化剂的质量变大 C . 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和数目都不变 D . 每2份质量的H2O2完全反应,生成1份质量的O2和2份质量的H2O
  • 14. 嫦娥登月火箭发射过程中,发生反应的微观过程如下图所示。对于该反应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 该反应放出大量的热 B . 该反应属于复分解反应 C . 常温下氮气密度比空气小 D . 方程式:
  • 15. 下列与生命、健康有关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 用聚氯乙烯薄膜包装食品 B . 食用碘盐能防止甲状腺肿大 C . 油脂会使人发胖,应避免食用 D . 缺少维生素A会导致人患佝偻病
  • 16. 有四瓶失去标签的溶液,它们分别是: ①CuSO4溶液、②稀硫酸、③氯化钡溶液、④氢氧化钠溶液,不用其他试剂就可以将它们加以鉴别,则鉴别出来的先后顺序是(   )
    A . ①④③② B . ④①②③ C . ②③①④ D . ③②①④
  • 17. 某无色溶液中大量存在的离子如图所示,其中X可能是(   )

    A . K+ B . H+ C . NH4- D . Cu2+
  • 18. 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 氯化钠、硫酸铵、氯酸钾都属于盐 B . 过氧化氢和水的化学性质不同,是因为它们的分子构成不同 C . 氢氧化钠和氢氧化钙的化学性质相似,是因为它们的水溶液中都含有氢氧根离子 D . 某物质在空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说明该物质一定含有碳、氢、氧三种元素
  • 19. 除去下列物质中的少量杂质(括号内为杂质),拟定的实验方案可行的是(   )
    A . MnO2固体(KCl) :加入适量水溶解,过滤,蒸发 B . 氧气(水蒸气) :通过装有足量无水氯化钙的干燥管 C . 二氧化碳(氯化氢气体):依次通过足量的氢氧化钠溶液和浓硫酸 D . NaOH溶液(Na2CO3):加入适量的BaCl2溶液至恰好完全反应,过滤
  • 20. 下列关系曲线不能正确反映其对应变化关系的是(   )
    A . 加热KClO3和MnO2固体混合物 B . 向Ca(OH)2溶液中不断地滴加水 C . 向Ca(OH)2溶液中通入CO2至过量 D . 等质量的镁粉与铁粉分别跟足量的稀盐酸反应
二、填空题
  • 21. 用化学用语填空。
    1. (1) 硫原子
    2. (2) 3个氮气分子
    3. (3) 亚铁离子
    4. (4) 碳酸根离子
    5. (5) 硫酸铝钾
  • 22. 合浦县通过地质勘探,发现南流江流域有大量可供开采的石油资源。
    1. (1) 原油是一种黏稠状液体,属于资源(选填“可再生”、“不可再生”),它主要含有,两种元素(填元素符号)。
    2. (2) 石油经炼制得到的汽油、柴油等产品可作为机动车燃料。燃烧的三个条件:可燃物、、 温度达到着火点。
    3. (3) 以石油产品为原料可进一步生产、合成纤维、合成橡胶等合成有机高分子材料,人类从此摆脱了依赖天然材料的历史。
    4. (4) 南流江淡水资源丰富,保护好水资源是每个人的责任。保护水资源一方 面要节约用水,另一方面要防治水体
  • 23. 如图是氢氧化钠溶液与稀盐酸反应的微观示意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1. (1) 酸和碱反应生成和水叫中和反应。
    2. (2) 反应后该溶液的pH7(填“>”、“<”或“=”),往溶液中滴加数滴酚酞试液,溶液
    3. (3) 写出该反应的方程式:
  • 24. 甲、乙、丙三种固体物质在水中的溶解度曲线如下图所示,

    1. (1) t2℃时,甲、乙、丙三种物质,溶解度最大的物质是
    2. (2) 随温度升高,溶解度减小的物质是
    3. (3) t2℃时,向100g水中加入50g甲物质,所形成的溶液(填“是”或“不是”)饱和溶液。
    4. (4) t1℃时,甲和丙的溶解度都是g。
    5. (5) t1℃时,向50g水中加20g的甲物质,充分搅拌后所得溶液质量为
  • 25. 人类文明的进步与金属材料的发展关系十分密切。
    1. (1) 考古工作者发现出土的铁质文物往往锈蚀严重,铁生锈的条件是
    2. (2) 铝合金被广泛应用于制造飞机、高铁等,这是因为铝合金具有硬度(填“大”或“小”)、质量轻、耐腐蚀等特性。
    3. (3) 某合金中含有金属钪(Sc)。相同条件下,取等质量的钪粉和锌粉分别与等质量、等浓度的盐酸反应,钪产生气泡速率明显更快,则金属活动性: SeZn (填“>”或“<”)。
    4. (4) 根据以上规律,将Sc投入CuSO4溶液中,可观察到。若要验证钪和铁的活动性强弱,需要用到粉和溶液。
三、推断题
  • 26. A~J均为初中常见化学物质:它们之间的转化关系如图所示,部分产物已省略。

    已知A是人体胃酸的主要成分,B俗称小苏打,C是一切生命生存所必须的物质,E是厨房重要的调味品。请回答下列问题:

    1. (1) 物质F,H(用化学式表示)。
    2. (2) A和B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3. (3) ①~⑤属于分解反应的是
    4. (4) A和J反应可生成两种不同盐类,两者所含元素种类相同,但其比例不同,则其化学式为
四、流程题
  • 27. 高纯度的氧化铁可作现代电子工业的材料,以下是用硫铁矿烧渣(主要成分为FeO、SiO2)为原料制备Fe2O3的生产流程示意图。

    (已知:1.(NH42CO3 溶液呈碱性,40℃以上时分解。2.(NH42CO3溶液和FeSO4 溶液能发生复分解反应。)

    1. (1) 实验室中,操作I、操作II需到的玻璃仪器有玻璃棒、烧杯、等 。
    2. (2) 根据题中信息,加入适量氨水的目的是。加入(NH42CO3后,该反应必须控制的条件是
    3. (3) 滤液II经处理后可用作肥料,过量施用该肥料会造成
    4. (4) 写出在空气中煅烧FeCO3 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五、实验题
  • 28. 利用下图所示装置进行气体的制备实验(A~E为装置编号)。

    1. (1) 写出图中标示的仪器名称:①
    2. (2) 实验室常用装置A加热高锰酸钾制取氧气,该化学方程式为。证明氧气已经集满的方法是
    3. (3) 实验室用锌粒和稀盐酸制取氢气的化学方程式为。可选用B为发生装置,如果用注射器替换仪器②,其优点是
    4. (4) 装置B还可用于制取二氧化碳,则气体收集装置应选用
  • 29. 实验考试时,需要配用1%的氢氧化钠溶液100g,有关操作如图1所示;

    1. (1) 以上实验正确的操作顺序是(用字母代号表示),其中存在明显的不正确操作是
    2. (2) 量取一定体积的溶液时,需要选用的合适的仪器是
    3. (3) [实验拓展]如图2是氢氧化钠溶液和稀硫酸用滴加方式反应时,溶液pH随滴入溶液体积变化的曲线。滴加顺序有两种,a是将氢氧化钠溶液滴入硫酸中,b是将硫酸滴入氢氧化钠溶液中。根据曲线判断,该反应的滴加顺序是(填“a”或“b”)。
    4. (4) [实验反思]某同学在滴加过程中,意外发现了有气泡产生,请用化学方程式解释原因:(写一个即可)。
    5. (5) [实验结论]某已变质的氢氧化钠溶液100g, 向其中加入溶质质量分数9.8%的稀硫酸100g,恰好完全反应得到中性溶液。则蒸干该中性溶液可得到固体质量是
六、计算题
  • 30. 根据下面的实验过程和提供的数据,回答下列问题。(不考虑反应中水分的蒸发,假设生成的气体全部逸出)

    1. (1) 生成的二氧化碳的质量g。
    2. (2) 过滤后所得溶液中溶质CaCl2 的质量分数(精确至0.1%)。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