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严格控制德国军事实力的发展
②德国在中国山东的特权被日本攫取
③德国海外殖民地被战胜国瓜分
④阿尔萨斯和洛林归于法国
①论文:《德国为什么被排除在巴黎和会之外》
②视频:《联合国的成立》
③图片:《丘吉尔、罗斯福、斯大林参加雅尔塔会议》
④文件:《九国公约》
年份 | 英 | 法 | 德 | 美 | |
1880 | 22.9 | 7.8 | 8.5 | 14.7 | |
1900 | 18.5 | 6.8 | 13.2 | 23.6 | |
1913 | 13.6 | 6.1 | 14.8 | 32.0 |
对上表分析不正确的是( )
①甘地领导的印度非暴力不合作运动②扎格鲁尔领导埃及人民开展的华夫脱运动
③凯末尔领导的土耳其革命和改革④卡德纳斯领导墨西哥改革
材料一:导致英国迅速崛起的一个重要因素,便是在(1688年)宫廷政变之后,英国迅速建立起了一个适合国情和生产力发展的政治体制。这个体制保证了英国社会有一个相对宽松与和平的环境,从而为社会经济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
——摘自《强国之鉴》
材料二:大约在150年前,位于太平洋西岸的岛国日本,在西方殖民者坚船利炮的胁迫下,
遭遇了巨大的生存危机。出人意料的是,它将此作为自己弃旧图新、迎头赶上的历史机遇,并最终使自己成为东方世界第一个摆脱西方大国欺凌、顺利实现现代化的国家。成为唯一一个挤入帝国列强行列,靠侵略扩张在自己的国土外建立过殖民地的亚洲国家。
——摘自《大国崛起》的解说词
材料三:美国崛起于19世纪后半期到20世纪上半期。美国首先集中解决了国内的统一和制度问题。在第二次工业革命中,这个新兴的工业国家以重大科技发明为基础,在19世纪末迅速赶超欧洲强国。通过两次世界大战,美国获得了对欧洲的巨大债券和战争赔偿,实现了世界范围的财富从欧洲向美国的转移。以第二次世界大战为标志,美国完成了崛起的过程,取代英国成为世界霸权国家。在20世纪的大部分时期,美国主导着全球经济、政治、科学和文化。
——摘自黄仁伟《大国兴衰的历史比较》
材料四:大国之谜,当然还有另外的答案,那就是体制创新……列宁说:“当我们用‘强攻’的办法,即用最简单、迅速、直接的办法实行社会主义的生产和分配原则的尝试已告失败后,我们则必须改变”。美国在20世纪30年代,又加了政府干预经济的手段。从此“看得见的手”和“看不见的手”交相作用,改变了人们对传统的市场经济模式的认识。
——摘自《大国崛起》解说词
材料一:19世纪后半期,随着资本主义的发展,西方列强掀起了瓜分世界的狂潮,它们之间的冲突也日益加剧。1914年爆发了一场人类历史上规模空前的战争—―第一次世界大战,这场战争对世界产生了深远影响。战后签署的《凡尔赛条约》和《九国公约》等一系列条约,暂时调整了战胜国在欧洲和东亚太平洋地区的关系,建立了国际新秩序。
——部编九年级《世界历史》下册
材料二:当二战的序幕刚刚揭开,世界反法西斯力量,显然占有绝对的优势,但是分成英法、美国、苏联和世界各国人民几股力量,没有形成拳头。德意日法西斯侵略扩张势力虽然处于劣势,却狼狈为奸,先后在东非、东亚和中欧燃起战火。
——摘编自《北京师范大学学报》
材料一:彼得一世以强兵和学习西方科学技术为目标,开启了俄国近代化的历程。他在力图使俄国欧化的同时,也继承和强化了传统的专制制度和农奴制度。俄国农民不仅在经济上为彼得一世的政策承受了沉重的负担,而且在人身方面受到更残酷的奴役。
——据《现代化通病》改编
材料二:……现行的农奴制不能一成不变,与其等待农奴自下而上地起来解放自己,倒不如从上面来废除农奴制度,解放农奴为好。
——亚历山大二世,1856年3月
材料三:年因两个事件——俄国革命和美国参战—―而被证明是决定性的一年。因为革命,俄国退出了第一次世界大战。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四:列宁说“在战争(指苏俄粉碎国内外敌人的武装干涉)结束的时候,俄国就像是一个被打得半死的人,而现在,谢天谢地,他居然能够拄着拐仗走动了!”这个结果就是把商品、货币、市场机制引进到社会主义建设里面去,在马克思主义的发展史,这是一个重大的突破。
材料五苏联在1929年时,不能生产一架飞机,不能生产一辆联合收割机,也不能生产一辆汽车。到1941年时,已经拥有了最好的技术,这些都是当时世界上最好的。
——纪录片《大国崛起》解说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