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历史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九年级下册 /第一单元 苏联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 /本单元复习与测试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人教新课标历史九年级下册单元综合检测(一)

更新时间:2016-04-20 浏览次数:948 类型:单元试卷
一、选择题
  • 1. 下列对1917年3月俄国爆发的二月革命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

    A . 是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B . 结束了沙皇专制统治 C . 之后形成了两个政权并立局面 D . 推翻了资产阶级临时政府
  • 2. 十月革命的历史功绩是( )

    A . 粉碎了国内外反革命叛乱 B . 开辟了人类历史的新纪元 C . 苏联由农业国变成了工业国 D . 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形成
  • 3. 改革和革命是社会进步的根本推动力。下列事件中,使俄国社会性质发生根本变化的有( )

    ①1861年改革   ②1917年二月革命

    ③十月革命  ④新经济政策

    A . ①②③④ B . ①③ C . ②③ D . ①③④
  • 4. 虽然身躯伟岸是“理想领袖”形象的一个组成部分,但现实生活却要复杂得多。列宁的身高只有1.64米;而邓小平却只有1.52米。就是这些身材上“矮小”的人,却都以巨人的形象展现在世人面前。下面叙述符合两人“巨人的形象”的是( )

    A . 领导十月革命  领导南昌起义 B . 领导1861年改革  提出“一国两制”构想 C . 领导十月革命  提出改革开放决策 D . 发表《共产党宣言》  领导南昌起义
  • 5. 十月革命后,列宁一直在探索俄国的社会主义道路,并依据国内形势的变化调整经济政策。下列选项不适合1922年初的苏俄的是( )

    A . 小商贩在自由市场出售面包 B . 工人到市场购买粮食 C . 农民的粮食全部交给国家 D . 资本家经营鞋帽厂
  • 6. (2017·岳池模拟) 新经济政策是苏俄对社会主义建设道路进行的有益探索,这种探索表现在( )

    A . 解决了国内的经济困难,粉碎了国内外敌人的进攻 B . 利用市场和商品货币关系扩大生产,巩固工农联盟 C . 有计划地进行经济建设,使苏联由落后的农业国变为先进的工业国 D . 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干预和指导,摆脱了经济危机
  • 7. 1924年,列宁逝世,家住莫斯科的小姑娘尼娜给在国外的父亲写信告之此事,她在信封寄信人的地址栏上应写的国名是( )

    A .   沙皇俄国 B . 苏维埃俄国 C . 苏联 D . 俄罗斯
  • 8. (2017九下·丹阳月考) 丘吉尔曾说过:“斯大林是一个世上无出其右的最大的独裁者,他接过俄国时,俄国只有木犁,而当他撒手人寰时,俄国已拥有核武器。”苏联能取得如丘吉尔所说的这一重大成就,主要是因为( )

    A . 实施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B . 实施新经济政策 C . 实行改革开放 D . 创建斯大林模式
  • 9.

    下边这张签署《凡尔赛和约》的照片中,不可能有哪一人物( )

    A . 法国总理克里孟梭 B . 美国总统威尔逊 C . 英国首相劳合·乔治 D . 苏俄人民委员会主席列宁
  • 10. 下列对巴黎和会相关史实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 . 打破了日本独霸中国的局面 B . 彻底解决了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 C . 德国的海外殖民地由战胜国“委任统治” D . 中国政府代表在《凡尔赛和约》上签字
  • 11. 法国官员称:当年西方列强屈从于日本的压力,将德国战前在山东的特权转交给日本,这是不公正的,损害了中国的权益。这是法国官方第一次对外承认第一次世界大战后不公正对待了中国。造成这一“不公正”的国际会议是( )

    A . 慕尼黑会议 B . 雅尔塔会议 C . 巴黎和会 D . 华盛顿会议
  • 12. 下列条约中最能鲜明体现美国主导、遏制日本、宰割中国这一特征的是( )

    A . 《凡尔赛和约》 B . 《九国公约》 C . 《五国条约》 D . 《四国条约》
  • 13.

    下图中的情景发生在1929年美国纽约街头,汽车上牌子的文字意思是“100美元可买下这辆车”。车主愿意以如此低的价格出售这辆轿车的深刻社会原因是( )

    A . 车主想换辆新车 B . 该车已经无法使用 C . 美国受到战争威胁 D . 美国爆发空前规模的经济危机
  • 14. (2017·扬州) 罗斯福新政的“新”是指( )

    A . 加强政府对工业的控制 B . 加强政府对农业的扶持 C . 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干预 D . 加强政府对就业的指导
  • 15. 2008年金融危机爆发后,美国总统奥巴马宣布:政府拨款以刺激经济发展,计划用200天左右的时间创造和挽救70多万个就业岗位。其目的与罗斯福新政哪一措施的目的相似( )

    A .   整顿农业 B . 改革银行制度 C . 调整工业 D . 兴建公共工程
  • 16. 20世纪30年代,有人曾在纽约的小学生中做过一次民意测验,结果发现,罗斯福总统最受欢迎,他后面才是上帝,而且上帝得票数还远远落后于罗斯福。这一现象出现的原因是( )

    A .   罗斯福当选为美国总统 B . 罗斯福新政取得成效 C . 美国加入反法西斯联盟 D . 美国进入新经济时代
  • 17. 美国《政治周刊》评论,美国总统奥巴马所提经济计划堪称“罗斯福新政”当代版。下列有关对罗斯福新政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

    A . 使美国经济摆脱了危机并逐渐复苏 B . 彻底根除了资本主义的经济危机 C . 缓和了经济危机造成的严重社会矛盾 D . 为资本主义国家干预经济提供了成功范例
  • 18. (2023·开封模拟) 1929年10月下旬,美国华尔街股市打了一个厉害的喷嚏,病菌立即弥漫到世界,影响了所有的资本主义国家。对此,德国采取的治疗方案是( )

    A .   实施罗斯福新政 B . 建立法西斯专政 C . 实施新经济政策 D . 加入“国联”
  • 19. 20世纪二三十年代,意、德、日先后出现了野蛮的法西斯政权,以下各项,属于这些国家法西斯暴行的是( )

    ①迫害犹太人  ②南京大屠杀  ③疯狂对外扩张  ④镇压、迫害革命者和反法西斯战士

    A .  ①② B . ②③ C . ③④ D . ①②③④
  • 20. 20世纪30-40年代,威胁世界和平与安全的主要因素是( )

    A .   法西斯势力的侵略 B . 美苏争霸 C . 同盟国和协约国的扩军备战 D . 宗教纷争
二、非选择题
  • 21.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1920年,苏俄农民中流传着这样的说法:“土地属于我们,面包却属于你们;水属于我们,鱼却属于你们;森林属于我们,木材却属于你们。”

    材料二  我们原来打算直接用无产阶级国家的法令,在一个小农国家里按共产主义原则来调整国家的生产和产品分配。现实生活说明我们犯了错误。

    ——《列宁选集》

    材料三  工业化的中心,工业化的基础,就是发展重工业(燃料、金属等)。归根到底,就是发展生产资料的生产,发展本国的机器制造业。

    ——斯大林

    请回答:

    1. (1) 材料一中苏俄农民对当时的经济政策抱有什么态度?这一经济政策是什么?

    2. (2) 材料二中,列宁为改正经济探索中的错误,采取了什么措施?这一措施有什么作用?

    3. (3) 从材料三中,可以看出斯大林在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中重视哪一部门?在该部门苏联取得了哪些令世界瞩目的成就?

    4. (4) 结合以上三则材料,简要分析20世纪二三十年代,苏俄(联)在社会主义建设探索过程中,经济政策有过哪几次大的调整。反映了其经济探索过程中的什么特点?

  • 22.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有人这样形容罗斯福新政前后企业与政府关系的变化:新政之前,企业主是老板,政府是“守夜人”;新政以后,企业主是大老板,政府是“守夜人”兼二老板。

    材料二 邓小平说:“社会主义究竟是什么样子,苏联搞了很多年,也并没有完全搞清楚。可能列宁的思路比较好……但是后来苏联的模式僵化了。……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资本主义也有计划;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也有市场。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

    1. (1) 依据材料一,分析政府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发生了什么变化。结合罗斯福新政的史实说明“新政以后,企业主是大老板,政府是‘守夜人’兼二老板”。

    2. (2) 材料二中说“可能列宁的思路比较好”,“列宁的思路”指什么?“但是后来苏联的模式僵化了”,“模式僵化”指什么?这一模式的主要弊端是什么?

    3. (3) 为了“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我国在哪一年哪一次大会上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4. (4) 资本主义国家和社会主义国家在经济发展过程中,经济体制和模式前后发生了许多的变化,从中你得到了哪些启示?

  • 23. 阅读下列材料:

    1918年11月11日,协约国和德国在法国贡比涅森林的一个火车车厢中签订了《停战协定》。主持停战的法国元帅福煦曾毫不忌讳地说过:停战不是和平。这表现了欧洲列强们的普遍心态。一言以蔽之,欧洲列强们偃旗息鼓并不意味着和平的到来,正如当初它们就不是为了“和平”而战是一样的道理。列强们的“战场”转移到巴黎和华盛顿的谈判桌上。

    请回答:

    1. (1) 材料中认为“当初它们就不是为了‘和平’而战”。你认为当初它们是为何而战?

    2. (2) 材料中说“停战不是和平”,是“欧洲列强们的普遍心态”,这说明了什么问题?“列强们的‘战场’转移到巴黎和华盛顿的谈判桌上”指的是哪两次国际会议的召开?“谈判”结束后所构建的战后资本主义世界新秩序是什么?

    3. (3) 福煦在听到《凡尔赛和约》签字的消息后说道:“这不是和平,这是20年的休战。”结合上述内容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 24.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29-1933年美、德、日的经济简况:


    国家

    工业生产下降

    对外贸易缩减

    失业人数

    美国

    46.2%

    70%

    约1 700万

    德国

    40.6%

    69.1%

    600多万

    日本

    32.5%

    50%

    300多万

    材料二  1933年3月……他迅速制定了一系列有效的法规和政策,诸如:紧急救助署关注挣扎的人们;签署农业调整法,以帮助恢复农产品的价格;通过《国家工业复兴法》为经济恢复注入资金。

    德国是欧洲受经济危机打击最严重的国家,经济萧条,社会动荡。希特勒政府推行国民经济军事化,大肆扩军备战……

    经济危机对日本的打击同样严重……以军部为核心的法西斯势力迅速抬头。在军部的推动下,1931年日本发动了侵略中国的九一八事变……

    1. (1) 依据材料一概括这场经济危机的特点。这次“瘟疫”从哪国首先爆发?

    2. (2) 概括指出材料二中的美、德、日摆脱经济危机的两种不同道路及对世界的影响。

    3. (3) 回忆所学知识,说出日本所走道路对中国的影响。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