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历史 /中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2017年内蒙古通辽市中考历史试卷

更新时间:2017-09-05 浏览次数:704 类型:中考真卷
一、选择题
  • 1.

    极力宣传“观大地诸国,皆以变法而强,守旧而亡”的观点,推动维新变法的人物是(    )

    A . A B . B C . C D . D
  • 2.

    图为中国近代某一战争的形势示意图,关于这次战争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 在中国旧民主主义革命历史上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B . 国共两党进行合作,形成民族统一战线是前提条件 C . 推翻了北洋军阀统治,统一了全国 D . 讨伐的主要对象是吴佩孚、孙传芳、张作霖三个军阀
  • 3. 为了弘扬长征精神,某校学生编排课本剧《红军不怕远征难》.下列可入选的台词或剧情是(    )

    甲:红军长征的过程中建立了中国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

    乙:红军巧渡金沙江后,爬雪山,过草地,挥师北上

    丙:长征的胜利保存了党和红军的基干力量

    丁:长征胜利后确定了党的中心任务是领导工人运动

    A . 乙、丁 B . 甲、丙 C . 乙、丙 D . 丙、丁
  • 4.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深圳在短短几年内,建成一座繁华的现代城市,称为对外开放的”窗口“,这主要得益于(    )

    A . 进行国有企业改革 B . 经济特区的建立 C . 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D . 民主与法制建设的加强
  • 5. 2017年是内蒙古自治区成立70周年。以下有关民族区域自治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 . 根据我国以汉族为主体的各民族大杂居、小聚居的格局而实行的 B . 对祖国统一,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地区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C . 在少数民族聚居地区实行的民族区域自治 D . 五个省级自治区以外其它地区没有实行民族区域自治
  • 6. 邓小平曾说:”马克思说过,科学技术是生产力,事实证明这话讲得很对。依我看,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下列选项中不能证明邓小平这一观点的是(    )

    A . 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 B . ”籼型杂交水稻“的培育推广 C . 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应用 D . ”863计划“的实施
  • 7.

    如图简单勾勒出了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主要过程。根据图判断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A . 英国最终确立了资产阶级联邦制国家 B . 英国资产阶级和新贵族最终以暴力革命推翻复辟王朝取得政权 C . 英国进行资产阶级革命的同时开展了工业革命 D . 英国资产阶级和新贵族经过近半个世纪的斗争才最终取得统治地位
  • 8. 某电视剧本中描述了19世纪上半期的伦敦,你认为符合当时社会状况的是(    )

    A . 汤姆乘坐火车去旅行 B . 珍妮坐飞机俯瞰伦敦美景 C . 约翰驾驶汽车去上班 D . 查理打电话问候好朋友
  • 9. 下列关于中国洋务运动和日本明治维新共同点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 都是在内忧外患背景下进行的改革 B . 都以发展资本主义为根本目的 C . 都向西方学习了生产技术 D . 都创办了近代工业
  • 10. 有学者认为,世界近代史上所有的大国都试图建立符合自己利益的世界秩序,所以他们总是为世界秩序出谋划策。一战后各国为世界秩序“出谋策划”不包括(    )

    A . 签订《凡尔赛和约》 B . 建立国际反法西斯联盟 C . 签署《九国公约》 D . 瓜分德国的全部海外殖民地
  • 11. 2015年,美军全力部署“重返亚太战略”,两艘美军航母“乔治•华盛顿”号和“卡农•文森”号现身中国南海海域,加剧了南海紧张局势,这表明(    )

    A . 美国继续推行霸权主义政策 B . 和平与发展成为世界的发展趋势 C . 中东地区出现动荡 D . 多极化格局已经形成
  • 12.

    如图是某学习小组在历史课上设计的知识卡片,据此判断该历史课的主题是(    )

    A . 第三次科技革命 B . 二战后世界格局的演变 C . 世界经济的“全球化” D . 二战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发展变化
二、非选择题
  • 13.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中国共产党倡导建立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是支撑中国作为抗日大国、国际地位得以提高的根本前提。中国共产党从诞生那天起就全心全意把国家、民族和人民的利益作为自己的根本宗旨。

    材料二:抗战胜利后,1945年8月中国共产党为争取锅内和平与国民党在谈判上进行了一次激烈较量。随后,通过三年的军事较量,中国共产党终于推翻了国民党的独裁统治,赢得了执政党的地位,领导人民当家作主。

    材料三:

    ﹣﹣摘自人教版八年级历史教科书上册

    1. (1) 根据材料一和图一并结合所学知识,以中国共产党解决图一中的历史事件时所采取的方式为例,说明中国共产党“全心全意把国家、民族和人民的利益作为自己的根本宗旨”的观点。

    2. (2) 根据材料二和图二判断,材料中“谈判桌上的较量”指哪一历史事件?通过这一历史事件国共两党达成了什么协定?国共双方“三年的军事较量”中,中国共产党迅速获得胜利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3. (3) 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中国共产党解决图一和图二中的历史事件的根本出发点是什么?解决方式有何相同点?

  • 14.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历史学家费正清说:“中国的革命正是由这样两种梦想推动着:一是爱国主义者想看到一个新中国傲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二是提高处于社会底层的农民的地位,消除古代旧有的……社会差别”。

    材料二:2012年11月29日,习近平总书记参观国家博物馆“复兴之路”展览时,提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奋斗目标。“中国梦”的核心目标可以概括为“两个一百年”的目标,即到2021年,建党一百年时,建成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到2049年,建国一百年时,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达到中等国家水平,基本实现现代化。

    1. (1) 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第一种梦想变为现实的标志性事件是什么?通过土地改革实现了第二种梦想,土地改革之后我国农村土地所有制发生了怎样的变化?为什么改变土地所有制后农业生产得到了迅速恢复和发展?

    2. (2) 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两个一百年”的奋斗目标,是对党的哪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确定的经济发展战略部署的继承和发展?此次会议提出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那么我国通过什么方式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作为中学生应该做些什么?请简单谈一谈自己的想法。

  • 15.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在美国首都华盛顿的华盛顿纪念塔内有一块中国人赠送的石碑,上面有这样一段文字:“按华盛顿,异人也。起事勇于胜光,割据雄于曹刘,即已提三尺剑,开疆万里,乃不暨位号,不传子孙,而创为推举之法,几于天下为公,浸浸乎三代之遗志“

    ——摘自人教版九年级历史教科书上册

    材料二:南北战争结束后30年对美国来说,是勇于创新的时代,也是开始腾飞的时代……到1894年,美国工业产值已跃居世界首位。

    ——摘编自《大国崛起》解说词

    材料三:

    19世纪中期到20世纪初列强实力对比变化一览表

    项目

    1860年工业产量位次

    1

    2

    3

    4

    1890年工业产量位次

    2

    4

    3

    1

    1910年工业产量位次

    3

    4

    2

    1

    1913年殖民地面积所占位次

    1

    2

    4

    5

    1. (1) 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评价华盛顿。

    2. (2) 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回答,美国南北战争主要解决了什么问题?南北战争为美国的“开始腾飞”创造了什么条件?

    3. (3) 引起材料三表中,英、法、德、美工业产量位次发生变化的历史事件是什么?该事件对美国产生的最大影响是什么?对欧洲的国际关系又产生了什么重大影响?

  • 16.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苏联在1929年时,不能生产一架飞机,不能生产一辆联合收割机,也不能生产一辆汽车。到1941年时,已经拥有了最好的技术,这些都是当时世界上最好的。

    ——纪录片《大国崛起》解说词

    材料二:第二次世界大战中,苏联是世界反法西斯的主要战场,苏联卫国战争的胜利,改变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形势……

    材料三:1991年12越5日19点38分,印有镰刀锤子的红旗从克里姆林宫楼顶徐徐地、却是永久地降下。它从事实上宣告一个时代就此终结了。

    1. (1) 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1929年到1941年苏联经济发生了什么重大变化?在此期间形成了什么样的经济政治体制?

    2. (2) 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在苏德战场上发生的成为第二次世界大战重要转折点的是什么战役?为什么说该战役是转折点?材料一中的史实与苏联卫国战争的胜利有何关联?

    3. (3) 材料三反映的重大历史事件是什么?该事件的发生与当时苏联的经济状况有何关联?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