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语文 /统编版(部编版)(2024) /九年级下册 /第四单元 /14 山水画的意境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人教统编版(部编版)九年级下册语文第4单元第14课《山水画的...

更新时间:2020-04-07 浏览次数:209 类型:同步测试
一、积累运用
  • 1. 下列画线字的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
    A . (hún)      悉(shú)    黄(hè)      身临其(jìng) B . 望(yáo)      真(zhì)    予(fù)      富丽堂(huáng) C . (ǎi)       拜(bai)    染(xuàn)    浮光影(lüè) D . (zhàng)    情(qù)     门(kuí)     金碧辉(huáng)
  • 2. 下列句子中划线词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 . 所有同类题材的绘画和它比较起来,都黯然失色 B . 小青龙河湿地公园内,杨柳依依,鲜花盛开。放眼望去,满目青山绿水。人行其间,进退维谷 , 仿佛在充满诗意的山水画中行走。 C . 校园艺术节画展上,大家纷纷在一幅梅花图前驻足,这幅妙手回春之作仿佛把人们带到了融融春光之中。 D . 湛蓝的海,洁白的云,时而有几只海鸥掠过船舷,眼前的一切真是栩栩如生
  • 3. 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的运用有误的一项是(    )
    A . 画山水,最重要的问题是《意境》,意境是山水画的灵魂。 B . 怎样才能获得意境呢?我以为要深刻认识对象,要有强烈、真挚的思想感情。 C . 无论写诗、作画,都要求站得高于现实,这样来观察、认识现实,才可能全面深入。 D . 齐白石有一印章“老齐手段”,说明他的画是很讲究意匠的。
  • 4.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 唱着毕业的骊歌,回眸初中生活的阴晴雨雪,七彩校园里回响着我们青春的誓言和浓浓的师生情谊。 B . 浅浅的水面托起无数错落的石山、石壁,又折映出婆娑多姿。 C . 我们将通过植树造林,使有着“山水洲城”美誉的长沙山更青、水更绿。 D . 能否切实减轻学生课业负担,让他们快乐成长,是我国中小教学工作的当务之急。
  • 5. 下列句子组成语段顺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    )

    ①窗外的竹子或青山,经过窗子的框框望出,就是一幅画。

    ②有了窗子,内外就发生交流。

    ③窗子在园林建筑艺术中起着很重要的作用。

    ④而且同一个窗子,从不同的角度看出去,景色都不相同。

    ⑤颐和园乐寿堂差不多四边都是窗子,面向湖景,每个窗子都等于一幅小小的图画。

    ⑥这样,画的境界就无限地增多了。

    A . ③①②④⑥⑤ B . ③②①⑤④⑥ C . ②①⑤④⑥③ D . ②③①④⑥⑤
  • 6. 填空。
    1. (1) 《山水画的意境》选自《》,作者,江苏徐州人,家,以成就最高。
    2. (2) 四川人说:“峨眉天下,夔门天下,剑阁天下,青城天下。”这话是有道理的。
    3. (3) “胸有成竹”语出 (作者)《文与可画篑笃谷偃竹记》“故画竹,必先得成竹于胸中”。
    4. (4) ,语不惊人死不休。(杜甫《江上值水如海势聊短述》)
二、综合题
  • 7.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作者对描画的物件,必须要有深入的研究,有严格的选择、充的感情、高度的加工。绝不能把描写物件变成说明性的图解或地理志,使观者看了suǒ然无味、无动于zhōng,这样当然谈不上什么意境。没有意境或意境不鲜明,绝对创作不出引人入胜的山水画。意境的创造不是一件轻松的事情,我在画水墨山水时,感觉到自己就像进入战场,在枪林弹雨中。因为画在宣纸上不能涂改,所以一点疏乎差错都不行。每一笔都要解决形象问题,感情问题,远近虚实、笔墨浓淡等问题。

    1. (1) 根据拼音写汉字,给划线的字注音。

      suǒ

      zhōng

      然无味

      无动于

    2. (2) 选文中有错别字的词语是“”,正确写法是“”。
    3. (3) “引人入胜”中“胜”的意思是(    )
      A . 胜利 B . 比另一个优越 C . 优美的景物或境界 D . 能够承担或承受
    4. (4) 把画线句改为反问句。
  • 8. 学习了《山水画的意境》一文,同学们对艺术之美的探讨兴趣大增。班级开展了“生活中的艺术”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参加并完成下列任务。
    1. (1) 【创作美】你收集了不同形状的树叶,发挥想象,进行树叶拼图的“叶贴画”创作,请你把自己的设计过程介绍给大家。
    2. (2) 【宣传美】请你为下面这则新闻拟写标题。

          近日,从江苏省旅游局传来喜讯,由省旅游局、省国土厅、省交通厅等五部门共同认定,全省有13条生态旅游风景道列入“2018年江苏省旅游风景道”创建名单,金湖是淮安市唯一成功入围的一家。

      金湖全域绿道全长约300公里,其中核。区l20公里,利用现有的县域交通体系、淮河入江水道和高邮湖防洪大堤,重点对道路进行黑色化、景观化、趣味化系统提升,建设了43个服务驿站,42.195公里国际标准马拉松赛道、100公里自行车公路赛赛道,打造银杏大道、水杉大道、榉树大道、广玉兰大道、香樟大道、枫杨大道等20多种主题大道,并在道路两侧20米的范围内栽植紫娇花、波斯菊、大滨菊、格桑花等30多种彩色草花。

    3. (3) 【发现美】下图是江苏同里镇,请你用生动的语言介绍其旅游特色。

三、现代文阅读
  • 9. 阅读《山水画的意境》片段节选,回答问题。

        ①怎样才能获得意境呢?我以为要深刻认识对象,要有强烈、真挚的思想感情。

        ②意境的产生,有赖于思想感情,而思想感情的产生,又与对客观事物认识的深度有关。要深入全面地认识对象,必须身临其境,长期观察。例如.齐白石画虾,就是在长期观察中,在不断表现的过程中,对虾的认识才逐渐深入了,也只有当对事物的认识全面了,做到“全马在胸”“胸有成竹”“白纸对青天““造化在手”的程度,才能把握对象的精神实质,赋予对象以生命。我们不能设想齐白石画虾,在看一眼、画一笔的情况下能画出今天这样的作品来;而是对虾的精神状态熟悉极了,虾才在画家的笔下活起来的。对客观对象不熟悉或不太熟悉,就一定画不出好画。

        ③写景是为了要写情,这一点,在中国优秀诗人和画家心里一直是很明确的。无论写诗、作画,都要求站得高于现实,这样来观察、认识现实,才可能全面深入。例如,毛主席的《沁园春·雪》开头几句“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就充分体现了诗人胸怀和思想的高度境界。

        ④中国画不强调“光”,这并非不科学,而是注重表现长期观察的结果。拿画松树来说,以中国画家看来,如没有特殊的时间要求(如朝霞暮霭等),早晨8点钟或中午12点,都不是重要的。重要的是表现松树的精神实质。像五代画家荆浩在太行山上描写松树,朝朝暮暮长期观察,画松“凡数万本,始得其真”。过去见一位作者出外写生,两个礼拜就画了一百多张,这当然只能浮光掠影,不可能深刻认识对象,更不可能创造意境。如果一位画家真正力求表现对象的精神实质,那么一棵树,就可以唱一出重头戏。记得苏州有四棵古老的柏树,名叫“清””奇”“古”“怪”。经历过风暴、雷击,有一棵大树已横倒在地,像一条巨龙似的,但是枝叶茂盛,生命力强,使人感觉很年轻的样子。经过两千多年,不断与自然搏斗,古老的枝干坚如铁石,而又重生出千枝万叶,使人感觉到它的气势和宇宙的力量。一棵树,一座山,观其精神实质,经过画家思想感情的夸张渲染,意境会更鲜明;木然地画画,是画不出好画的。每一处风景都有其各自不同的特色,如同人的性格差异一样。四川人说:“峨眉天下秀,夔门天下险,剑阁天下雄。青城天下幽。”这话是有道理的。我们看颐和园风景,则是富丽堂皇,给人金碧辉煌的印象。一个山水画家,对所描绘的景物,一定要有强烈、真挚、朴素的感情,说假话不行。有的画家,没有深刻感受,没有表现自己亲身感受的强烈欲望,总是重复别人的,就谈不到意境的独创性。

    1. (1) 用简洁的语言总结文段论述的思路。
    2. (2) “意境的产生,有赖于思想感情,而思想感情的产生,又与对客观事物认识的深度有关。”作者是如何论述这个观点的?这个观点正确吗?结合自己的经历简要说明。
    3. (3) 理解第③段画横线句子的含意。
    4. (4) 第④段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有什么作用?
  • 10.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用文化滋养时代的心灵

    李洪兴

        ①我们离经典有多远?2018年的第一天,不少人走进国家图书馆稽古厅,一睹文津阁《四库全书》真容。原稿原书原函,离人们只有最后一层专藏库玻璃门的距离。参观之余,领一页字帖,坐在展厅里一笔一画地抄写书中内容,文韵也随着人群流动。文化的书函,在这样一次“观四库、抄经典”的读者体验活动中被打开。

        ②读者、观众与经典的距离,已经越来越近。故宫打开《千里江山图》卷轴,中国美术馆展示徐悲鸿的“奔马”与“战马”,国家典籍博物馆将鲁迅生前收藏的大量中外美术类书刊整理陈列……在不同场地以适宜的方式择精品而展,成了打开文化的一种共同选择。虽然只是吉光片羽,却也让人们在“拈花”之间,感受到穿越千年、跨越万里的经典散发出的文化的沁人芳香。

        ③藏,是为了存,也是为了传。这个传,不仅是传诸后世,也是传诸众人。一位学者在美国考察时,佛利尔美术馆馆长允许他在库房里对感兴趣的玉器进行测量线绘,并赠送了一些玉璧的原版彩色照片。这位学者想在自己的书中使用相关素材,便致信征询,馆长表示“很高兴在你的书里用了一些佛利尔收藏玉器(照片)”。无论是历史文物还是经典文本,最珍贵的莫过于其历史与文化价值,倘若不能被更多人欣赏、研究、传承,也就很难实现“价值外溢”,更谈不上价值增值。

        ④当前,我们的文化视野不断打开,但文物的“开放度”依旧有待提升。例如,有的场所作为历史遗迹,长期以“保护”的名义被“铁将军”把门;有的文保建筑,明明是开放的,普通群众却“没资格”进入;有的文物,被一些单位藏着掖着,生怕失去了研究的“首发权”。“文化遗产有自己的生命历程、自己的责任……服务于当下和未来,这样才是有尊严。”就像故宫博物院,开放区域越来越大,展出文物越来越多,文创形式也越来越丰富,才无愧于近600年的积淀。可以说,从实物到数字,从文物修复到展示,开放的文化有着更大的辐射力,从“馆舍天地”走向“大千世界”,才能涵养出真正的文化自信。

        ⑤面对文明的瑰宝、文化的结晶,人们会有一种与时间对话、与历史握手的感受。这是一代代人传承、发展着的文化,在最鲜活心灵中的投射,促人思考从哪里来、到哪里去的根本性问题。这样的震撼,很多人感受得到,却表达不好。现代景观社会,各种“奇观”炫目,目迷五色却难以静心,思想容易扁平化。这个时候,让现代人有更多机会近距离接触、感受这些文明的宝藏,有利于形成自己的文化观念、审美趣味,让心灵和生活都更加丰盈;更有利于涵养时代的文化水位,让时代和社会都更加丰厚。这又何尝不是美好生活、全面发展所需?

        ⑥《文心雕龙》有言:“心生而言立,言立而文明。”在古人看来,人可以用内心感知天地之道、世界万物,当“情以物迁,辞以情发”时,便容易产生文学、艺术,最终积累成文化、文明。但别忘了,对世界的审美感知、对文化的一次触摸不能空无对象。只有真正推开文化的大门、打开经典的书函,让更多的人走进去,才能在新时代实现“美美与共”。

    (选自《人民日报》2018年1月16日,有删改)

    1. (1) 第①段在文中有什么作用?
    2. (2) 第②段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有何作用?
    3. (3) 第④段中将故宫博物院和有的场所、文保建筑、一些单位放在一起写,有什么作用?请加以分析。
    4. (4) 结合全文,说说最后一段中划线词语“美美与共”的内涵。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