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语文 /人教版 /八年级上册 /第四单元 /本单元复习与测试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初中语文八年级上册第四单元达标卷(一)

更新时间:2021-05-20 浏览次数:1188 类型:单元试卷
一、基础知识积累与运用
  • 1. 根据拼音写出汉字。

    bīn

    lan

    è

    xùn

    丽多姿

  • 2. 下列句子中无错别字的一项是(    )

    A . 尽管各国海关动植物检疫中心对这些害虫严加妨范,但很难保证没有漏网之“虫”。 B . 马路上急弛而过的汽车声……人,开始了声音的“过滤”。 C . 从声音里,人学会了分辨,感受各种喜怒哀乐,也吸收了知识。 D . 得到了囊胚细胞核的卵细胞在人工培养下大部分妖亡了。
  • 3. 下列句子中,比喻不贴切的一项是(    )

    A . 梦像一片雪花,在空中飘舞,想抓住它,它却已经融化了。 B . 仲春时节,清风送爽,我们走在山路上,脚步像踩在棉花上一样轻快。 C . 月色下的荷塘中,层层的叶子中间,零星地点缀着些白花,正如一粒粒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 D . 清脆的泉声,婉转的鸟声,嗡嗡的蜂声,微风轻吹树叶声,汇成悦耳的交响曲。
  • 4. 下列句子中划线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生态系统中的强者也同样受到该系统中各种因素的制约,不可能无所不为 B . 鲤鱼细胞核和鲫鱼卵细胞质居然能相安无事 , 并开始了类似受精卵分裂发育的过程。 C . 面对那些适应能力和繁殖能力极强的动植物,人们也会感觉自己望尘莫及 D . 一个“充耳不闻”的人,对外界的一切也必然“无动于衷”。
  • 5. 下列句子排序正确的一项是(    )

    ①草木荣枯、候鸟去来等自然现象反映了气候的变化和季节的推移。

    ②人们可以据以安排农事。

    ③所以把草木荣枯、候鸟去来这类物候现象称作“大自然的语言”。

    ④好比是大自然传递给人类的信息。

    ⑤研究和懂得“大自然的语言”,对于发展生产有重要意义。

    A . ①②③④⑤ B . ①④②③⑤ C . ③②④①⑤ D . ④①⑤②③
  • 6. 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 在比赛进行到第33分钟,辽宁队的李金羽在对方禁区前带球突破,被判犯规,辽宁队获得一次前场任意球。 B . 宽带网不仅能浏览信息,收发电子邮件,还可以进行网上视频点播和远程教学等智能化、个性化的服务。 C . 这种枪可不是用来伤人的,它是为了试验在太空飞行的卫星受到高速度的太空垃圾撞击后产生的影响。 D . 中央工艺美术学院的每一个大学生将来都希望自己成为一个出色的美术家。
  • 7. 名著阅读。

    《骆驼祥子》的作者是现代作家,他的原名叫。祥子的职业是,他为了实现能拥有自己的车子的愿望,苦苦奋斗了一生,表现了他的性格。读完小说,我们深刻体会到造成祥子悲剧命运的根本原因是

  • 8. 仿写句子,要求与上句的话题一致,句式、修辞手法相同。
    没有一本书的家,是没有一朵花的花园;没有一本书的家,是没有一只鸟的树林;
  • 9. 默写。

    1. (1) 刘禹锡在《秋词》中将豪迈乐观之情抒发得淋漓尽致的诗句是:

    2. (2) 李白在《送友人》中借马鸣衬托离情别绪的句子是:

二、阅读理解
  • 10.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大自然的语言

        几千年来,劳动人民注意了草木荣枯、候鸟去来等自然现象同气候的关系,据以安排农事。杏花开了,就好像大自然在传语要赶快耕地;桃花开了,又好像在暗示要赶快种谷子。布谷鸟开始唱歌,劳动人民懂得它在唱什么:“阿公阿婆,割麦插禾。”这样看来,花香鸟语,草长莺飞,都是大自然的语言。

        这些自然现象,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称它为物候。物候知识在我国起源很早。古代流传下来的许多农谚就包含了丰富的物候知识。到了近代,利用物候知识来研究农业生产,已经发展为一门科学,就是物候学。物候学记录植物的生长荣枯,动物的养育往来,如桃花开、燕子来等自然现象,从而了解随着时节推移的气候变化和这种变化对动植物的影响。

        物候观测使用的是“活的仪器”,是活生生的生物。它比气象仪器复杂得多,灵敏得多。物候观测的数据反映气温、温度等气候条件的综合,也反映气候条件对于生物的影响。应用在农事活动,比较简便,容易掌握。物候对于农业的重要性就在这里。

    1. (1) 第1自然段中杏花、桃花、布谷鸟分别用了“传语”“暗示”“唱歌”三个词,作者这样写在修辞手法和内容上与保持了一致。

    2. (2) 根据所供材料,请你给物候学下个定义。(所填不超过15字)。

      物候学就是的科学。文中画线的句子分别采用了的说明方法。

    3. (3) 第2自然段对物候知识、物候学的的介绍。

    4. (4) 第3自然段是写(答案不超过12个字)。

    5. (5) 第1自然段中所选的三个例子能否调换顺序?为什么?至少说出两个理由.

    6. (6) 请联系你所观察到的生活实际举一个物候现象的例子(用一,二句话表述),或举出一个含有物候学道理的谚语。

    7. (7) 地球是人类的家园,人类的活动要遵循大自然的规律。但近年不断传出某地杏花、桃花在年前就开放,某种鸟改变了迁徙、栖息习性的消息,这都给人类敲响了警钟,学了《大自然的语言》这一课,联系其他有关文章,你认为在维护自然与人类和谐相处方面,我们应怎样努力?

  • 11.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揭秘雪崩

        1999年2月的一天,几个滑雪者动作娴熟地沿着山坡向下滑着,大雪映衬着他们潇洒的身影,就像在雪上纷飞的燕子。突然,“咔嚓”一声异响,紧接着一团雪雾从身后冲了下来,很快埋没了他们的身影。他们从自我陶醉中惊醒过来:雪崩!可是一切都已经晚了……

        雪雾卷起他们向前狂奔,冲起沿途的雪一起加速向山下奔去,奔流的雪越来越多,速度越来越快,途中的森林带试图阻挡这狂奔的雪龙,但几乎所有与雪流交锋的树木都凄惨地断裂了。森林带之后是一些居民屠,居民们没有来得及离开房子,就连同房子一起被奔流的雪卷走。沿途4千米的狭长地带一片狼藉,树木、村落、农田、电线……无一幸免。

        这次雪崩的时速达到了250千米,所具有的能量可以达到104—105兆焦耳。如果人不幸被它碰上,仅胸部受到的冲击力就可以相当于15吨的卡车在身体上碾过一样。

        雪崩的发生好像很偶然,它什么时候发生,在什么地方发生,很难捉摸。好像一片雪花的落地,或者在山上说话声音大点都会引发雪崩,上述阿尔卑斯山的雪崩很可能就是滑雪者打扰了大雪的宁静,因而引发了那突如其来的灾难。

        雪崩真的是那么不可预料吗?其实雪崩也是有条件的,雪崩选择的山坡坡度一般在25°~45°。若山坡过陡,冰雪会因为重力作用而频繁下滑,不容易堆积在山坡上形成较厚的雪层,若山坡坡度过低,雪层没有下滑的动力,也无法形成雪崩。雪崩一般会选择沟槽坑洼地带作为经过的路线。根据这些山坡和路线分布的区域,人们可以划出山上相对危险的区域和相对安全的区域。

        雪崩的发生显然与冰雪能够承负的压力或重量有关。雪和冰都是粘弹性的物质,就是说,雪和冰都会随着它们所承负重量的增加而慢慢变形,一般情况下,冰雪是不容易发生断裂的。

        由于雪崩难以预料,因此对它的预报就显得尤为重要。

        寻找雪层联系的薄弱环节是预报雪崩发生的关键。利用断层成像技术,人们可以确定冰雪变化的微结构,并且把这些微结构变化与冰雪的机械强度联系起来。这些信息可以确定某处是否会形成断层而引发雪崩。找到薄弱环节后,人们可以用炸药破坏这些薄弱环节,免得它以后酿成大患。

        如今,人们还利用统计学来预报某一天雪崩发生的概率,这种有效的方式叫作“最近的邻居”,它是建立在对过去统计数据认真观察的基础上的。例如某一天,我们考察冰雪的某些主要性质以及有代表性的冰雪场地上的天气条件,然后我们回过头来考察过去的最近几十天中,与今天的冰雪和天气状况最相似的某一天,看那天是否发生雪崩。若那天没有发生雪崩,那么今天也不会发生雪崩;若那天确实发生雪崩,我们就可以找到雪崩的类型和规模,发生在哪一天,是什么因素引发的,然后就可以决定是否要关闭滑雪场和公路。

        雪崩虽然可怕,但人们还是能找到对付它的方法。

    1. (1) 通读全文,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本文的主要内容。

    2. (2) 本文的主要表达方式是说明,而第1自然段则运用了的表达方式,请根据自己的理解,说说第1自然段运用这两种表达方式的作用是什么

    3. (3) 从本文来看,发生雪崩的两个基本条件是什么?

    4. (4) 结合文章内容,谈谈人们利用哪些方法来预报雪崩。

    5. (5) 在理解的基础上,用简洁的语言概括雪崩的特点。

三、作文
  • 12. 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

        大自然是我们的家园,多少年来,它给我们提供了赖以生存的丰厚的资源。珍爱它,它将会给我们以温馨的馈赠;践踏它,它将会对我们施以严酷的惩罚。

        请联系现实,以“自然’’为话题,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文体不限,600字以上。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