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历史 /中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2020年中考历史模拟(一模)试卷

更新时间:2020-06-11 浏览次数:147 类型:中考模拟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45分)
  • 1. 下列图片共同体现了我国(   )

    A . 原始社会晚期的农业 B . 人类早期的定居生活 C . 建筑与工艺技术起源 D . 中华悠久的文明进程
  • 2. 贞观十八年(644年),太宗又谓曰:“汝(指太子李治)知舟乎?”对曰:“不知。”曰:“舟所以比人君,水所以比黎庶。水能载舟,亦能覆舟……”(出自《贞观政要·教戒太子诸王》)这则材料主要说明(   )
    A . 唐太宗注重吸取前朝教训 B . 唐太宗注重水利建设 C . 李治准备造船航海 D . 唐太宗知人善任
  • 3. (2020·安徽模拟) 1929年出版的《高中本国史》写道:“自此约定后,法美等国亦均援英例订约,于是满清之统驭权失坠,中国门户洞开。”材料中的英例(   )
    A . 是中国签订的第一个对外条约 B . 加速了英国殖民帝国的建立 C . 促使清政府开始了近代化探索 D . 客观上使中国卷入全球化浪潮
  • 4. 1865—1895年,清朝首先关注国防和军火工业的发展,紧接着是支持军备制造的重工业,即便发展纺织品和其他轻工业,也是出于保护国内消费市场免于外国渗透的国防意识。对这一时期工业化的认识,正确的是(   )
    A . “自强”“求富”是主要目的 B . 工业不能独立地发展 C . 工业的国防特征明显 D . 工业的国际竞争激烈
  • 5. 吴玉章在回忆五四运动时说:“以往搞革命的人,眼睛总是看着上层的军官、政客、议员……如今在五四群众运动的对比下,上层的社会力量显得何等的微不足道。”材料表明五四运动(   )
    A . 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 B . 富有彻底的斗争精神 C . 具有反帝反封建性质 D . 依靠上层社会的力量
  • 6. 毛泽东曾说:“我们闹革命,光是跑来跑去是不行的,一定要有一个家,……我们以家为依托,不断向外发展,把我们四周的敌人一点点地吃掉、赶走,我们的日子慢慢地就好过了。”为此毛泽东的实践是( )
    A . 领导秋收起义 B . 开辟陕甘宁抗日根据地 C . 开辟大别山根据地 D . 开辟井冈山革命根据地
  • 7. “这是一个伟大的日子,上午10时半到车站欢迎苏联代表团,下午2时半到天安门城楼,一望之下,是一片红旗的海。这一场面,是先烈们用鲜红的血换取来的。3时15分毛主席宣告政府成立,朗诵公告,阅兵。”材料描述的是( )
    A . 南京解放 B . 开国大典 C . 西藏和平解放 D . 抗美援朝胜利
  • 8. 下侧饼状图可以说明,我国(   )

    A . 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B . 社会保障体系在不断健全 C . 改革开放后综合国力增强 D . 经济在长时期内稳定增长
  • 9. (2018·聊城) 1979年6月,北京前门大栅栏街道办事处干部尹盛喜,在政策支持下辞职,创办了北京大碗茶青年茶社。这一史实最有助于研究我国的(    )
    A . 社会生活变迁 B . 家庭联产承包 C . 现代企业制度 D . 经济体制改革
  • 10. 下图是九年级历史组教师集体备课时教师甲准备的一张反映雅典民主政治的图片,教师乙很快认为这幅图不符合雅典民主政治的实际,下列原因正确的是(    )

    A . 主持人应站立发言 B . 窗口有人偷窥 C . 开会人员都应摘下头巾 D . 与会人员不应有妇女
  • 11. 王毅在《论日本大化改新的成败》中说:“为数不多的铁制农具仅仅被当时的氏姓贵族所垄断。他们凭借这一优越的生产条件,大肆开垦、兼并土地,大大加速了自身的成长„„并且很快在政治上崛起,造成了七世纪日本社会的动乱。”材料主要论述大化改新的(   )
    A . 历史背景 B . 改革措施 C . 成败得失 D . 历史影响
  • 12. 新航路开辟后,中国引进的美洲玉米、马铃薯、甘薯等高产作物,在不适宜种植水稻、小麦等传统农作物的地方大量栽培,粮食产量迅速提高。1700年,清朝人口1亿,到1800年已经超过了3亿。以上变化说明(   )
    A . 中国历史发展离不开世界 B . 新航路开辟打开中国大门 C . 新航路开辟有利于世界交流 D . 中国开始进入世界强国之列
  • 13. 托马斯·潘恩在1776年发表的《常识》中写道:“不列颠对这个大陆的统治,是一个迟早要结束的政权形式。”该书与同一时期发表的一份文件相互呼应,构成了磅礴的舆论氛围。此文件是(   )
    A . 《权利法案》 B . 《独立宣言》 C . 《共产党宣言》 D . 《人权宣言》
  • 14. (2018·宜宾) “18世纪的英国恰好是煤炭价格低廉而人力成本昂贵的国家。在逐利的工厂主看来,推广机器生产可以利用廉价的煤炭替代昂贵的劳动力,从而产生更大的利润。”据此可知工厂主推广机器生产的原因是(    )
    A . 煤炭资源缺乏 B . 劳动力较丰富 C . 海外市场广阔 D . 追逐更大利润
  • 15. 二战后世界经济的一个软肋是依靠全球生产,但缺乏全球消费。所有工业国的1/3出口商品向第三世界国家,第三世界国家却无力购买。第三世界国家进口额的减少,造成第一世界国家的失业人数迅速增加。根据以上材料可以直接得出的结论是(   )
    A . 经济全球化需要更加彻底的合作 B . 经济全球化加剧世界经济发展的不确定性 C . 经济全球化需要良性的世界贸易规则 D . 第一世界国家遭受经济全球化的打击最严重
二、非选择题(共55分)
  • 16.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苏联工农业产值的增长率。

    材料二:1952年和1957年我国工农业产品产量。

    产量年份粮食(百万吨)棉花(百万吨)煤(亿吨)钢(百万吨)
    1952年163.421.300.661.35
    1957年195.051.641.315.35
    1. (1) 与材料一、材料二相关的政策分别给两个国家带来的最大的成果是什么?
    2. (2) 两则材料反映的政策的相同之处有哪些?
  • 17.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自汉代起,中国对外贸易的规模已相当大,但是到了唐朝,尤其是宋朝,对外贸易量远远超过以往任何时候,当然,对外贸易迅速发展的基础,是中国前所未有的经济生产率……宋朝时的中国正朝着一个海上强国的方向发展。

    ——《全球通史》

    材料三:(明朝)下西洋船队捐往海外数量惊人的物品中采自民间的比例加大,对民间手工业的兴起有着重要意义,而大量国内手工业产品销往海外,又不可能不刺激国内商品经济的发展及市场的繁荣。

    ——《中国融入世界的步履》

    1. (1) 材料一所示文物出土于唐朝墓葬,这些文物共同反映了什么?
    2. (2) 根据材料二,指出宋朝对外贸易迅速发展的基础是什么。结合所学知识,还有哪些因素促进了宋朝对外贸易的发展?
    3. (3) 材料三中“下西洋船队”指的是什么事件?根据材料三,指出其影响。
    4. (4) 综合上述材料和探究,你能获得什么启示?
  • 18.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840年,正值以英国为中心的技术革命结束后不久,故中国的大门可以认为是新技术这一重锤砸开的……就在中国人模仿这些技术达到高潮的时候,西方正酝酿着又一次技术革命……对此,中国科技人员再没有冷淡和怠慢……应该看到,经历了这70余年,中国技术发展的整体速度加快了。

    ——《20世纪中国科学技术史稿》

    材料二:进入20世纪,中国社会经济变动……较之以往更为剧烈、更为复杂,呈现出新的特点。首先,列强对华经济侵略的规模进一步扩大,开始了外资在华大规模设厂浪潮。

    ——《二十世纪中国史纲》

    材料三:现在是第四次工业革命……一个国家、一个地区或者一个行业如果不能意识到这场变革的核心以及其中隐藏的潜能,或者没有找到应对之道,那么也许其他新的行业、国家和地区在新技术可能性的基础上会取而代之,获得领先地位。

    ——《工业4.0:即将来袭的第四次工业革命》

    1. (1) 材料一中,“以英国为中心的技术革命”开始的标志是什么?“中国的大门”被“砸开”开始于哪一历史事件?
    2. (2) 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为什么说“中国的大门可以认为是新技术这一重锤砸开的”?“中国技术发展的整体速度加快”的原因是什么?
    3. (3) 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列强对华经济侵略”的主要方式有何变化?这一变化与哪一不平等条约有关?
    4. (4) 针对材料三中的“第四次工业革命”,你认为中国的应对之道是什么?
  • 19. 某校九年级的同学们以“历史大变局”为主题展开研究性学习。请你完成相关学习任务。

    【任务一 知识重建——“历史大变局”的演进】

    1649年(英国)发生的这件事,对于刚刚入关五年的中国清王朝几乎没有任何影响,但是对于欧洲大陆则完全不同。欧洲大大小小的宫廷都被震惊了,当时这些宫廷不是处于君主专制统治之下,就是正在渴望实行君主专制。隔海相望的岛国英国的做法,超越了那个时代普遍的政治观念。

    ——《大国崛起》解说词

    1. (1) 根据下面表格,结合所学完成空白处的填写。

      第一次“历史大变局”第二次“历史大变局”
      项目时间标志性时间时间标志性时间
      中国公元前221年秦统一六国19世纪六七十年代
      世界公元前1世纪17—18世纪罗马帝国建立
    2. (2) 世界历史大变局往往还包括国际力量的对比,由此引发国际格局大洗牌、国际秩序大调整。根据年代尺中的信息,将空白处国际格局的演变填写完整。

    3. (3) 【任务二 时空对比——“历史大变局”的缩影】

      研究“东方从属于西方”的国际格局时,某同学查找出下面的解说词。这段话反映了哪些历史现象?近两百年后中国清王朝受到英国怎样的影响?

    4. (4) 【任务三 探究分析——“历史大变局”的延伸】

      当世界历史大变局处于上述年代尺中的④阶段时,中国社会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请你结合史实说明,当时世界历史大变局对中国革命道路的形成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5. (5) 【任务四 感悟历史——“历史大变局”的机遇】

      有学者认为当今全球力量的天平正在从西方向东方转移。我们应该怎么做才能抓住这一“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历史机遇?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