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语文 /统编版(部编版)(2024) /八年级上册 /第四单元 /本单元复习与测试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2017-2018学年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第四单元测试卷

更新时间:2017-09-12 浏览次数:830 类型:单元试卷
一、积累运用
  • 1. 下列划线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 . 谢(diāo)    洗(tiáo)     踌(chú)      旁斜出(yì) B . 味(xìng)    见(hǎn)      擦(sì)       无边无(yín) C . 唐(tuí)     牛(dú)       栏(zhà)     情于中(yù) D . 临(bīnɡ)    蹒(shān)     时(zàn)     井然有(zhì)
  • 2. 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 . 交卸    幕年    云霄    繁殖 B . 蔓延    晕圈    赋闲    游逛 C . 篱笆    驻扎    狼籍    秀颀 D . 锁屑    炫耀    鲜腴    疾驰
  • 3. 下列句子中划线词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

    A . 凝视着耸立的革命烈士纪念碑,耳边仿佛还回荡着一句句爱国的训诫。 B . 年老的父亲拉着儿子的手嘱咐儿子要努力报效祖国。 C . 回顾叙利亚战乱的新闻报道,真正让人触目伤怀的不是各种有关死亡人数的报道,而是承载大量苦难内容的照片。 D . 车子在坑坑洼洼坦荡如砥的道路上行驶了两个多小时才到达目的地。
  • 4. 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 儿童文学家要带领孩子们走进自然,认识自然,培养和提高他们的生态道德意识。 B . 每一个学生都具有创新的潜能,要激发这种潜能,就要看能否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C . 当前,全国多个城市市民响应“全国共享单车行业文明骑行倡议活动”,主动规范自身用车行为。 D . 我们希望通过举办纪念抗战胜利70周年活动,唤起每一个善良的人对和平的向往与坚守,避免历史悲剧不再重演。
  • 5. 下列句子中的标点符号,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

    A . 没有实力,信心不过是无源之水;没有信心,拼搏只能是无本之木。 B . 雨果说:“一个有坚强心志的人,财产可以被人掠夺,勇气却不会被人剥夺。” C . 转基因技术的迅猛发展,是给人类带来了福祉,还是给人类埋下了隐患? D . 上海迪士尼乐园的设计方案,融入了海洋、森林、高山、沙漠……等六大元素。
  • 6. 名著阅读。

    在这个白光里,每一个颜色都刺目,每一个声响都难听,每一种气味都混含着由地上蒸发出来的腥臭。街上仿佛已没了人,道路好像忽然加宽了许多,空旷而没有一点凉气,白花花的令人害怕。他不知怎么是好了,低着头,拉着车,极慢的往前走,没有主意,没有目的,昏昏沉沉的,身上挂着一层粘汗,发着馊臭的味儿。走了会儿,脚心和鞋袜粘在一块,好像踩着块湿泥,非常的难过。本来不想再喝水,可是见了井不由的又过去灌了一气,不为解渴,似乎专为享受井水那点凉气,由口腔到胃中,忽然凉了一下,身上的毛孔猛的一收缩,打个冷战,非常舒服。喝完,他连连的打嗝,水要往上漾!

    1. (1) 以上文段节选自(作者)的小说《》。

    2. (2) 请结合小说内容对文中“他”的性格做简要的分析。

  • 7. 默写填空。

    1. (1) 轻舟短棹西湖好,。芳草长堤,。(欧阳修《采桑子〈轻舟短棹西湖好〉》)

    2. (2) 中原乱,簪缨散,几时收?。(朱敦儒《相见欢〈金陵城上西楼〉》)

    3. (3) ,沉醉不知归路。(李清照《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

    4. (4) 晏殊在《浣溪沙〈一曲新词酒一杯〉》一词中表达对春光逝去的惋惜、怅惘之情的名句是:

  • 8. 八年级(1)班开展“我们的互联网时代”的主题活动,请你参与并完成下列任务。
    1. (1) 近来,网络新词层出不穷,一定程度上丰富了汉语词汇量。你了解下列网络新词的意思吗?请自选两个作答。

      套路  工匠精神  洪荒之力   友谊的小船说翻就翻

    2. (2)

      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到,制定“互联网+”行动计划。至此,“互联网+”已升至国家层面。实际上“互联网+”早已融入我们的日常生活中。

      读懂图表,在上图的①②处填入合适的文字。

      ;②

    3. (3) 随着现代科技的迅猛发展,“网上阅读”已经成为一种时尚。班会的最后一项内容是就“网上阅读”问题展开讨论。请你阅读下面材料,说说你对“网上阅读”的理解。

      材料:“网上阅读”的主要方法有:第一,浏览。按照“上网阅读→寻找资料→摘录”的程序进行快速阅读,查阅文献,选取所需信息。第二,检索。按照“提出搜索任务→确定检查标志→选定检索工具→输入检索途径→查找原始文献资料”的程序搜寻查阅信息。第三,下载。把所需信息从网上下载,进行分类、整序、编码、建立索引等存贮处理,使之系统化、简明化,便于进一步查阅。此外,还有网上讨论、交际等。

二、阅读理解
  • 9. (2020八上·铁西期中) 阅读课文《背影》选段,完成题目。

        我说道:“爸爸,你走吧。”他往车外看了看说:“我买几个橘子去。你就在此地,不要走动。”我看那边月台的栅栏外有几个卖东西的等着顾客。走到那边月台,须穿过铁道,须跳下去又爬上去。父亲是一个胖子,走过去自然要费事些。我本来要去的,他不肯,只好让他去。我看见他戴着黑布小帽,穿着黑布大马褂,深青布棉袍,蹒跚地走到铁道边,慢慢探身下去,尚不大难。可是他穿过铁道,要爬上那边月台,就不容易了。他用两手攀着上面,两脚再向上缩;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倾,显出努力的样子,这时我看见他的背影,我的泪很快地流下来了。我赶紧拭干了泪。怕他看见,也怕别人看见。我再向外看时,他已抱了朱红的橘子往回走了。过铁道时,他先将橘子散放在地上,自己慢慢爬下,再抱起橘子走。到这边时,我赶紧去搀他。他和我走到车上,将橘子一股脑儿放在我的皮大衣上。于是扑扑衣上的泥土,心里很轻松似的。过一会说:“我走了,到那边来信!”我望着他走出去。他走了几步,回过头看见我,说:“进去吧,里边没人。”等他的背影混入来来往往的人里,再找不着了,我便进来坐下,我的眼泪又来了。

    1. (1) 文段画线句运用了何种描写方法?请从父亲和“我”两个角度分析,这样描写的作用是什么?

    2. (2) 文中两次写“我”流泪,分别表达了“我”当时怎样的心境?

    3. (3) 选段最后一句“我的眼泪又来了”中的“又”字用得很恰当,请从内容和结构的角度做简要分析。

    4. (4) 《背影》这个标题别具匠心,如果把它改为《浦口别父》或《回忆我的父亲》之类,你觉得怎么样?

  • 10. 阅读下文,完成题目。

    希望公众更多地走进博物馆

    陈履生在央视《开讲啦》的演讲(节选)

        中国国家博物馆在2014年被美国国际主题公园及景点协会评为全世界观众人数第二多的博物馆,位于法国罗浮宫之后。博物馆正成为一个国家,一个城市中最重要的窗口。

        我去过世界上160家博物馆,但是很难一眼看到底每一个馆的藏品,因为藏品在不断地变化,所以博物馆需要不断地去看,博物馆因展览而鲜活。博物馆应该是什么?博物馆除了有独特的藏品、宏伟的建筑、多功能的设施外,它应该是我们受教育的第二课堂,一个特别的休闲场所,还应该是我们公众的文化依赖。在世界范围之内,博物馆正在越来越多样化。阿姆斯特丹有一个世界最大的电影博物馆。这个电影博物馆每年的观众中,有三分之二不是来看展览的,是来喝咖啡的,来吃饭的。这就是博物馆独特的休闲功能,这是培养公众对于博物馆形成独特的文化依赖的重要一环。

        可能你们都没有猜到我的“中国梦”是什么,我的“中国梦”并不复杂,很简单,就是两条。第一条,是希望国家博物馆的护栏越来越少,甚至没有。这一点我感到很伤心,因为国家博物馆的护栏是全世界博物馆中最多的。第二条,就是我希望我们的后人能够在国家博物馆举办他们的婚礼。因为全世界的重要的博物馆都是年轻人所向往的举办婚礼的地方。年轻人如果在这里举办婚礼,未来他们有了孩子之后,他会带着自己的孩子来到博物馆,并告诉孩子们,他们的父母是在这里结的婚,他们的父母对这里的文化的感觉。这种代代相传所形成的一个民族的文化依赖,正是博物馆存在的基础和价值。

        我的这两项,不算要求很高的中国梦,但在当下中国实现有相当的困难。所以在这样一个特别的公共空间中,我们希望公众能够更多地走进博物馆,不是一次、两次。因为数以万计的历史文物、艺术品陈列在那里,它们每天静静地在自己的位置之上,给予每一位过客,发出了它们的文化信号。这个信号,时间有长有短,有远有近,但是他们所表露的中华文化的传统绵延不绝,这是我们今天博物馆所承担的独特的一个历史使命。

    陈履生在演讲后与青年代表的对话(摘录)

        青年代表:在国家博物馆举办婚礼是许多青年的愿望,如果我不是去年结了婚,我愿意一直为此等下去。

        陈履生:在博物馆举办婚礼,这是对文化的尊崇。但有小学生进去打牌,我叫保安请他们出去。我在微博上发了这条消息,结果被一些人围攻:哪条法律规定博物馆里不能打牌的?

        青年代表:我觉得您的“中国梦”并不难实现,我很想帮助您实现它,但不知道我们应该在哪里发力?

        陈履生:我去过一些不发达国家的博物馆,比如巴西,展览馆里没有空调,很闷热,巨大的陶器全是裸展,没有护栏,没有玻璃罩。我们大厅里没有护栏的现代青铜雕塑,每个人都要去摸一下,都把青铜摸成了黄铜,我们曾经举办过法国艺术展,第一天发生了一件让人很后怕的事情,观展的人里三层外三层,为了拍照,一个人的手机碰到了最重要的一幅作品——法国马奈的作品画框上,如果碰在画上后果不堪设想。我认为在博物馆拍照很傻。

    丽水市博物馆举办庆“5·18国际博物馆日”活动

        2016年5月18日是第40个“国际博物馆日”,也是丽水市博物馆正式开放后的第一个博物馆日,今年的主题是“博物馆与文化景观”。5月18日上午,为了纪念汤显祖逝世400周年,丽水学院民族学院话剧团在丽水市博物馆序厅演出了音乐话剧《牡丹亭》。明代著名戏曲家汤显祖曾任遂昌知县五年,期间写的《牡丹亭》是他的代表作。

    1. (1)

      下面是4月21日《开讲啦》的官方微博,请依据陈履生演讲中的信息,在横线上填写适当内容。


    2. (2) 陈履生为什么“希望公众更多地走进博物馆”?请根据他的演讲内容阐述原因。

    3. (3) 丽水市博物馆上演《牡丹亭》,记者采访观众:“博物馆是展出文物的地方,今天在这里上演《牡丹亭》,你认为这种方式好吗?”如果你是那位观众,你会如何回答?

    4. (4) 陈履生说他的“中国梦”在当下中国实现还相当困难,结合文本内容和自己的生活谈谈你的看法。

  • 11. 阅读下文,完成题目。

    只有左手的手套

        ①在沈阳上大学时,我曾认识一个来自吉林的外系女生,名叫阿瑶。第一次见到她时,是在她的宿舍,当时她正坐在床上专心致志地织手套。普通的毛线,淡紫的颜色,她织得极慢,一针一针,很用心的样子。而那只手套,刚刚织到分手指的位置,可以看出是一只左手的手套。

        ②第二次去阿瑶的宿舍,是在两周之后,她仍坐在床上织手套,还是淡紫的毛线,还是那只左手的,五个指头刚刚织出了一点。我笑着说:“你织得也太慢了,真是精雕细琢!”她抬头笑了笑,并没有说话。

        ③后来,我和阿瑶渐渐熟悉,去她宿舍的次数也多了起来,每次见到她,她都在织那只左手的手套。终于有一天,我见她织的手套并不是原来的那只,因为这只手套刚刚织到手指分叉的位置,还是左手的,和原来的那个一模一样。我问:“你不是又拆掉重织的吧?”她说:“才不是!”然后,她从床下拿出一个小衣箱,打开里面全是手套,有20只左右,都是淡紫色的。原来她织了这么多,其实是织得太快,以致让我觉得她总是在织那一只。

        ④我仔细翻看那些手套,忽然觉得有什么不对。再仔细一看,我吃惊地发现,那些手套竟然都是左手的!我惊讶地问:“阿瑶,怎么只有左手的?”她淡淡地说:“这些手套都是给我爸爸织的,他只有一只手。”一时间,我不知该说些什么,只是怔怔地看着那些手套

        ⑤当阿瑶织够30只时,我陪她去邮局给她爸爸寄手套。路上,她告诉我,她爸爸是为了救她才失去右手的。那时,阿瑶才10岁,她爸爸在县城的纸箱厂工作。一个周日,她去爸爸的厂里玩,纸箱厂的生产车间不休周日,她便在车间里看各种机器的工作过程,觉得十分有趣。其实生产车间是不准随便进入的,她是偷偷溜进去的,由于她个子小,谁也没有注意到她。看来看去,她觉得还是爸爸操作的切纸机最好玩:那么厚的一摞纸壳,切刀落下来,便齐刷刷地被切开了。很长的纸壳从流水线上传过来,便被切成一段一段的。她走近切纸机,抬起头来看那锋利的刀口,手却不知不觉地按在了纸壳上。这时她爸爸转过头来,正看见这一幕,惊骇之下已来不及停下机器。他冲过去,左手拽住她的衣服,而切刀正飞速落下,她的手还按在纸壳上!爸爸情急之下用右手向上一挡切刀,左手一把扯开她,而切刀正好落下,爸爸的右手被切断了……

        ⑥我听得心惊肉跳,阿瑶也流下泪来。她说:“我家本来就穷,爸爸因此又失去了工作,还成了残疾。后来,伤好之后,他就去砖厂干活,往小推车上装砖坯。砖坯又沉又硬,把他的手磨得不知脱了多少层皮。发的手套太薄,用不了几天就磨破了,我从上初中起,就天天给他织手套。我也做不了别的,就当是赎罪吧……”

        ⑦一个父亲和一个女儿。一个多么残酷又温暖的故事。我的心和眼睛,一下都湿润了。

    1. (1) 文章以手套为线索展开叙述,仿照示例,在横线上填写相应的内容。

      多次见阿瑶织同一只手套→①→②→被父亲与女儿之间的爱感动

    2. (2) 结合语境,分析文中的画线句子里划线词的妙处。

      ①一时间,我不知该说些什么,只是怔怔地看着那些手套。

      ②爸爸情急之下用右手向上一挡切刀,左手一把开她,而切刀正好落下,爸爸的右手被切断了……

    3. (3) 根据你的理解,从结构上和内容上具体说说第⑤段在文中的作用。

    4. (4) 选文中,作者表面上讲述的是“我”和阿瑶之间的故事,实际上却是阿瑶与她父亲的故事。我们在学过的课文《背影》里也能看到深沉的父爱。请分别结合两篇文章的内容,说说你对“父爱如山”的看法。

三、写作
  • 12. 鲜花感激雨露,因为雨露滋润它成长;苍鹰感激天空,因为天空让它飞翔;高山感激大地,因为大地让它高耸……我感激您明眸的凝视,因为它像一股暖流,永远奔流在我的心谷。

    请以《那一股暖流》为题目,写一篇作文。

    要求:(1)书写工整规范,不少于600字;(2)诗歌戏剧除外,选择你最能驾驭的文体;(3)文中不要使用真实的地名、校名、人名(可用字母代替)。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