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高中历史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山西省芮城市2019-2020学年高一下学期历史3月月考试卷

更新时间:2020-05-18 浏览次数:117 类型:月考试卷
一、选择题(2×25=50分)
  • 1. (2020高一下·山西月考) 据南宋高斯得撰《宁国府劝农文》描述:“及来浙间,见浙人治田,比蜀中尤精。土膏既发,地力有余,深耕熟犁,壤细如面,故其种入土,坚致而不疏,苗既茂矣。”这说明当时江南地区( )
    A . 农业耕作技术发达 B . 粮食产量迅速提高 C . 经济中心地位稳定 D . 政府重视农业生产
  • 2. (2020高一下·山西月考) 马克思指出:东方小农“不能自己代表自己,一定要别人来代表他们。他们的代表一定要同时是他们的主宰,是高高站在他们上面的权威”。这段话从本质上说明了( )
    A . 东方社会皇权主义的盛行 B . 小农经济封闭落后不是先进生产力的发展方向 C . 小农经济是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经济基础 D . 儒家学说是中国封建专制主义的理论基础
  • 3. (2020高一下·应城期中) 先秦时期,中国经历了从刀耕火种的原始农业向精耕细作的个体农业的转变。推动这个转变的因素有( )

    ①铁器牛耕的使用          ②城市商业的发展

    ③各国的变法运动          ④水利设施的兴修

    A . ①②③④ B . ①②③ C . ②③④ D . ①③④
  • 4. (2020高一下·山西月考) 在我国“四大名锦”中,蜀锦历史最悠久,古人形容蜀锦是“其价如金”。但蜀锦制作的某些工艺在我国古代就已失传。这些工艺在我国古代失传,最有可能的是( )
    A . 利润少,学习这些工艺的人少 B . 原材料供应出现匮乏的局面 C . 工艺难度大,学艺周期长 D . “工官”制度造成的不利影响
  • 5. (2020高一下·山西月考) 文献记载:“钢铁是杂炼生(生铁)鍒(熟铁)作刀镰者。”此文献提到的金属冶炼技术发明于( )
    A . 春秋战国时期 B . 两汉时期 C . 魏晋南北朝时期 D . 隋唐时期
  • 6. (2020高一下·山西月考) 阅读下列表格

    年代

    唐元和

    初年

    北宋治

    平年间

    南宋

    初年

    元中统

    四年

    明朝永

    乐初年

    铁年

    产量

    103.5

    万千克

    412.1

    万千克

    108.1

    万千克

    292.2

    万千克

    978.8

    万千克

    表格能够说明的根本问题是(   )

    A . 中国古代手工业的发展水平不断提高 B . 中国冶铁业在产量和技术上长期领先 C . 中国封建经济发展的持续性和稳定性 D . 中国古代王朝对冶铁业的重视和扶植
  • 7. (2020高一下·山西月考) 冯梦龙在《醒世恒言》中讲了一个故事其中有这样的情节:“……长安城中,有个子弟姓杜,双名子春……世代在扬州做盐商营运,真有万贯家资,千千顷地……”这一现象产生的主要消极影响是( )
    A . 留下了丰富的建筑文化 B . 使手工业缺乏市场    C . 影响了工商业的扩大再生产 D . 不利农业经济的商品化
  • 8. (2020高一下·山西月考) 青镇(乌镇)南北各与钱塘江和太湖相通,又与京杭大运河相贯连。明成化、弘治年间,“宛然府城气象”,清乾隆朝乌镇“升平既久,户口日繁”,成为江南市镇中人口最多的大市镇之一。乌镇发展的主要条件( )
    A . 农产品商品化程度高 B . 政府赋税重要来源 C . 纺织业发展 D . 长途贩运贸易发达
  • 9. (2020高一下·山西月考) 唐代长安实行整齐划一的坊市制。宋代汴京桑家瓦子(戏场)有大小勾栏50余座,最大的可容纳数千人。纵贯南北的御街两侧,酒楼、茶馆、商店、香药铺等鳞次栉比,常常营业到三更,御街成为主要的商业街。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A . 工商业市镇的兴起 B . 城市经济职能的增强 C . 城市格局的演变 D . 商品经济的发展
  • 10. (2020高一下·山西月考) 有学者研究材料发现:宋代的商税率大致为3%和2%,国家权力对商业的征税力度,比农业要低得多;清代商人出现亏损时,统治者常常要“优商”、“恤商”。同时,统治者却很少在农家收成下降时优恤农民。这表明( )
    A . 商人地位逐渐超过其他社会阶层 B . 宋以后国家商业税收超过农业税 C . 古代商业政策在实践中具有灵活性 D . 重农抑商逐渐演变成重商主义政策
  • 11. (2020高一下·山西月考) 西汉后期贡禹、东汉张林都曾主张废止钱币,国家租税皆征布帛及谷。在《后汉书》中,征收“租调”“调取谷帛”等记载屡见不鲜。这( )
    A . 进一步强化了小农经济 B . 反映出社会动荡不安 C . 说明田庄影响国家税收 D . 说明商品经济的萎缩
  • 12. (2020高一下·山西月考) 下列诗句中,可以获得我国古代农村商品经济发展这一历史信息的是(   )
    A . “金多众中为上客,夜夜算缗眠独迟。” B . “夜市千灯照碧云,高楼红袖客纷纷” C . “尔来盗贼往往有,劫杀贾客沉其艘” D . “草市迎江货,津桥税海商”
  • 13. (2020高一下·山西月考) 下面是清代北洋贸易三大区域沿海贸易税收统计。

    康熙后期

    雍正年间

    乾隆中期

    嘉庆、道光年间

    山东船税

    786两

    0.8万~0.9万两

    10793两

    2万~3万两

    天津关税海税

    较少

    1万~2万两

    5万~6万两

    8万~10万两

    山海关关税

    较少

    1万~2万两

    3万~4万两

    10万~11万两

    合计

    数千~1万两

    3万~5万两

    9万~11万两

    20万~24万两

    上表内容表明清朝( )

    A . 对外政策有所调整 B . 财政税收以海关税为主 C . 尚未实行闭关锁国 D . 经济受到外国资本冲击
  • 14. (2022高一下·玉溪月考) “500年前,非洲人手里拿着象牙,欧洲人手里拿着《圣经》;500年后,欧洲人手里拿着象牙,非洲人手里拿着《圣经》。”这句话突出表现了近代以来世界殖民体系形成过程中的( )
    A . 经济的冲突和文化的融合 B . 经济的融合和文化的冲突 C . 经济的融合和文化的融合 D . 经济的冲突和文化的冲突
  • 15. (2020高一下·山西月考) 18世纪60年代以前,荷兰人是在华最大的茶叶经销商。1765年开始,英国东印度公司购买的茶叶基本占中国出口货物的50%以上,19世纪后这个比例超过90%。这一变化反映了(    )
    A . 收复台湾后荷兰失去对华贸易的基地 B . 英国订单大清政府鼓励商人与其贸易 C . 英国率先打开中国大门拥有贸易优势 D . 荷兰海上霸权丧失贸易遭受英国排挤
  • 16. (2020高一下·山西月考) 下列表格反应的本质问题是( )

    国家

    总人口(单位:万人)

    农村人口百分比

    城市人口百分比

    英国(1851年)

    约1800

    48%

    52%

    法国(1851年)

    约3600

    75%

    25%

    中国(1851年)

    约43200

    89%

    11%

    ——《19世纪西欧主要国家与中国农村和城市人口统计表》

    A . 中国城市化开始起步 B . 工业革命推动城市化 C . 西方侵略延缓了城市化 D . 东西方城市化差距大
  • 17. (2024高三上·广东月考) 某同学在搜集有关“世界市场的形成与发展”的材料时,在网络上找到一些有关“世界市场对西欧社会产生的重要影响”的观点。其中表述最准确的是( )
    A . 为西欧商人带来了丰厚的利润 B . 给西欧各国人民带来深重的灾难 C . 为西欧资本主义发展提供了大量劳动力 D . 提供了丰厚的资本和广阔的市场,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
  • 18. (2021高一上·云南月考) 《全球通史》中写道:“17世纪和18世纪初,西方人了解中国的历史、艺术、哲学和政治后,完全入迷了。”然而,“18世纪末,欧洲人对中国的自然资源更感兴趣。”导致这种变化的根本原因是( )

    A . 中国自然资源丰富 B . 工业革命的需求 C . 中西交流的加强 D . 世界市场的形成
  • 19. (2020高一下·山西月考) “继哥伦布而起的探索新世界的西班牙冒险家,似乎都具有同一动机。……当这班冒险家到达一个未曾被发现的海岸时,首先调查的就是那里有没有金矿可以发现”该材料说明(   )

    A . 新航路开辟促进世界市场开始形成 B . 新航路开辟引发了价格革命 C . 新航路开辟改变了欧洲贸易的中心 D . 对财富的追求是新航路开辟的动力之一
  • 20. (2020高一下·山西月考) 19世纪末20世纪初,美国工业、运输业和城市公用事业的托拉斯(垄断组织)总共达到445个,他们合并了近8700家公司,拥有资本203.79亿美元,控制着1528个大企业。全部产值的50%左右集中掌握在只占企业总数1%的3060个大型企业手里。这一现象( )
    A . 是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根本调整 B . 维护了美国市场自由竞争的秩序 C . 适应了美国社会化大生产的需要 D . 直接导致了世界经济危机的爆发
  • 21. (2020高一下·山西月考) 1853年,英国作家狄更斯在《荒凉山庄》的开篇描述伦敦的雾:“烟雾从烟囱管帽降下,形成浅黑色的毛毛雨,中间带着煤灰烟尘,像成形的雪花那么……让人觉得太阳已经死去。”这一描述反映出( )
    A . 城市拥堵人口膨胀 B . 重工业成为经济主导 C . 工业化带来环境污染 D . 化学工业污染严重
  • 22. (2020高一下·山西月考) 19世纪初期,当蒸汽机车轰鸣奔驰的时候,衣冠楚楚的绅士、淑女与衣衫褴褛的下层人民同挤一列火车,还得到处给别人让路。保守人士惊呼,铁路会带来某种“平等化的危险”。民主人士则拍手称快,“我看到火车真高兴,我想封建制度是永远一去不返了”。这段材料主要反映了先进科技( )
    A . 极大地冲击了社会关系 B . 资产阶级与平民实现了完全平等 C . 改变了落后的社会制度 D . 造成了社会秩序的混乱
  • 23. (2024高一下·南皮期末) 有学者断言:“没有美洲这片海外给养地,没有在其上辛勤耕耘的非洲奴隶,或许根本就不会有‘欧洲奇迹’和工业化革命。”其主要观点是(    )
    A . “工业化革命”开始于美洲 B . “欧洲奇迹”成就“工业化革命” C . 殖民扩张推动“工业化革命” D . “工业化革命”在全球扩展
  • 24. (2020高一下·山西月考) 18世纪的英国,只有国王和议会才能授予公司设立。但是,19世纪中叶以后,国家对企业的设立逐渐摒弃特权主义,企业的设立已经相当自由,只要符合法律规定的条件,不需要任何机构的审批或核准,企业就可以设立。这主要反映了( )
    A . 生产发展促使生产组织形式变化 B . 科技进步改变了国家的经济职能 C . 工业革命推动国家经济政策变化 D . 经济发展推动民主化进程的加快
  • 25. (2021高一上·景东月考) 1876年美国费城世界博览会上,中美两国展示了各自的代表性展品(见下表)。两国代表性展品的差异说明了( )

    国家

    代表性展品

    美国

    大功率发电机、电动机,电话,留声机等

    中国

    丝绸,茶叶,银器,雕花瓷器,景泰瓷器等

    A . 中国已沦为西方国家的原料产地 B . 中美两国经济发展模式根本不同 C . 美国是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发源地 D . 中美两国的政治制度根本不同
二、非选择题(26题13分;27题14分;28题11分;29题12分,共50分)
  • 26. (2020高一下·山西月考) 社会生活的变迁是历史发展的一面镜子。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长安城实行严格的“坊”“市”隔离制度。政府规定,“其市当以午时击鼓二百下而众大会, 日入前七刻,击钲三百下而散。”市内除了唐人外,还有许多高鼻深目的波斯人,大食人,以及日本人,高丽人,还有黑人。回鹘衣装、胡旋舞、高丽乐等深受唐人喜爱,广为流行。

    ——《唐前期长安城的商业》

    材料二 《东京梦华录》记载,在北宋汴京城里,有桑家瓦子、中瓦、里瓦以及大小勾栏50余座。其中大的可容数千人。在京瓦肆伎艺就有小唱、傀儡、杂剧、小说等人们喜闻乐见的丰富内容。

    材料三 闽省土窄人稠,五谷稀少,故边海之民皆以船为家,以海为田,以贩番为命。……自一旦禁之,则利源阻塞,生计萧条;情困计穷,势必啸聚。

    ——《明神宗实录》

    1. (1) 据材料一归纳唐朝前期长安的城市特点,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成因。
    2. (2) 概括材料二反映的文化现象,据所学知识指出这一现象出现的原因。
    3. (3) 指出材料三中造成“边海之民” 生活变化的政策,并分析其对中国后世产生的影响。
  • 27. (2020高一下·山西月考)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明代禁海,南北物资交流主要依赖京杭大运河;清代,随着海禁开放和长江中上游诸省的经济发展,沿海、长江航运逐渐取代运河成为全国最主要的流通干线,沿海、沿江一批重要的流通枢纽城市迅速崛起。在广大农村,一个具有相当密度的集市网已形成,这一集市网与流通干线上的商业城镇相联系,使商品流通几乎可覆盖每一州县、村落,将各经济区域联结成一个整体。明清时期中国传统经济在生产力和生产关系没有重大突破的条件下,仍保持着内在的动力与活力,主要就是市场机制在起作用。

    ——摘编自许檀《明清时期中国经济发展轨迹探讨》

    材料二  伴随着城市经济的扩张,城市资本向农村的渗透,农村经济向资本主义经济方式迈进,以及乡村工业的商业化和交通运输的改善,16﹣18世纪英国国内市场向纵深方向发展,大宗商品在国内市场上大规模地跨区域流动,统一的国内市场最终形成。

    对外贸易领域空前广阔,主要贸易区由最初的欧洲拓展到东印度和美洲。交易模式由主要向欧洲市场出口呢绒,进口奢侈品,转为由东印度大量进口生丝、香料、棉织品等贵重物品和由美洲殖民地进口烟草、蔗糖等当地产品,然后再输出或加工再输出至欧洲或亚洲。到18世纪时英国对外贸易已遍布全球各地。

    ——摘编自王瑞红《转型期英国商业发展及对商人的挑战》

    1. (1) 根据材料一,概括明清时期商品流通发展变化的特点,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影响。
    2. (2) 根据材料一、二,指出英国相对于中国商业发展的不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其原因。
  • 28. (2020高一下·山西月考) 阅读下列材料:

    19世纪上半期,英国在世界舞台上处于一个非常特殊的位置。一个英国政论家对此这样描述道:现在看得很清楚,我们可爱的国家──大不列颠已经被分配承担为她的姐妹国家制造商品的崇高使命。海洋彼岸的亲人将用我们的船只从密西西比河流域给我们运来他们种植的棉花;俄罗斯将为我们的工厂和作坊贡献它的大麻、亚麻和铁矿石。我们熟练的机械工和技工制造必要的机器,把这些原料织成精美的布匹,销往各国。所有的布匹都按我们的款式制造,并使之符合人们的需要。我们的船只满载着原料归来,又将满载着制成品返回地球各个角落。这种按照自然法则,用原料换制成品的办法使各个国家相互服务,显示人类的兄弟之情。

    请回答:

    1. (1) 19世纪上半期,英国在国际分工中处于什么地位?
    2. (2) 英国的这种国际地位是怎样形成的?
    3. (3) 随着工业化在欧美的扩展,这种国际分工格局会发生怎样的变化?
  • 29. (2020高一下·山西月考) 从15世纪末开始,人类的全球化进程拉开序幕,以欧洲为中心的资本主义世界市场逐步形成。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如果把欧洲人迈入大洋当作全球化开始的话,那么走在前列的首先是伊比利亚半岛国家。他们以高效的行政机器组织远航,怀揣着传播上帝福音和寻找黄金的期盼揭开了不同种族、不同文明的大碰撞,充满“内在动力”的帆船运载着奴隶、黄金、香料,也洒播着诸如“地球是圆的”等进步光芒。

    ——巴勒克拉夫《处于变动世界中的历史》

    材料二 科学开始对工业没什么影响。我们迄今所提到的纺织工业、采矿工业、冶金工业和运输业方面的种种发明,极少是由科学做出的。相反,它们多半是由有非凡才能的技工完成的。不过1870年以后,科学开始了更加重要的作用。渐渐地,它成为所有大工业生产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工业研究的实验室装备着昂贵的仪器,配备着对指定问题进行系统研究的训练有素的科学家,它们取代了孤独的发明者的阁楼作坊。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三 “(第一次工业革命)不断扩大产品销路的需要,驱使资产阶级奔走于全球各地。资产阶级运用产业革命造就的廉价商品,利用先进的洋枪洋炮,叩开了闭关自守的古老国家的大门。……(第二次工业革命)资本输出使输入地区人民受到沉重剥削。……国际垄断同盟形成,它们在经济上分割世界……对经济全球化进程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陈钦庄、计翔翔等《世界文明史简编》

    1. (1) 据材料一,概括伊比利亚半岛国家远航的“内在动力”,从整体史观的角度分析其影响。
    2. (2) 根据材料二及所学知识,概括两次工业革命的主要不同之处。
    3. (3) 据材料三和所学知识,指出两次工业革命为世界市场的形成提供的条件。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