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高中历史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天津市滨海新区塘沽一中2019-2020学年高三下学期历史月...

更新时间:2020-05-27 浏览次数:257 类型:月考试卷
一、选择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满分45分)
  • 1. “普天之下,莫非王土”。这是对我国古代奴隶社会土地所有制﹣﹣井田制的形象描述,以下表述正确的是(   )

    ①奴隶社会实行土地国有制

    ②井田制实质上是一种私有制

    ③井田制是私有制不发达的产物

    ④随着井田制结束,分封制也消失了

    A . ①②③ B . ①②④ C . ①③④ D . ①②③④
  • 2. 汉代《祀胜之书》记载了适时耕作、因时因土耕作、及时摩压以保墒防旱、积雪保墒、施肥 改土、栽培管理、及时收获与选种留种技术、稻田水温的调节等方面的内容。此书记载体现 了中国古代农业(   )
    A . 精耕细作的显著特点 B . 生产工具比较落后 C . 耕作技术有明显进步 D . 生产资料投入很多
  • 3. 某生分析下表,得出了四项结论,其中正确的是( )

    北宋赋税结构变化表


    农业税(万贯)

    非农业税(万贯)

    农业税:非农业税

    至道末年(997年)

    2408.1

    1567.3

    60:40

    天禧末年(1021年)

    2641.2

    3874.0

    40:60

    熙宁十年(1077年)

    2021.3

    5117.2

    28:72

    ①农业税的消长反映农业生产削弱的趋势     ②非农业税的增长反映工商业的发展 ③政府财政收入越来越倚仗于非农业税    ④重农抑商政策已不再实施

    A . ①② B . ①④ C . ②③ D . ③④
  • 4. 《荀子•王霸》曰:“岁终奉其成功,以效于君,当则可,不当则废。”商鞅之法推行“战斩一首者,赐爵一级,欲为官者五十石官。”这表明战国时期(   )
    A . 官僚政治已出现 B . 实用人才得到重用 C . 社会流动性加快 D . 兼并战争作用明显
  • 5. (2019高二下·无锡期中) “它的设立,本是一种超常规的做法。这个无端制、无定员、无预算。名义上仅仅是皇帝的临时秘书机构,却实际上褫夺了内阁的权力,造成了中国特色的机构名实不符现象。”材料中的“临时秘书机构”(   )
    A . 凌驾于内阁和六部之上 B . 妨碍皇权高度集中 C . 削弱相权对皇权的制约 D . 强化君主专制统治
  • 6. 罗马共和国时期,平民和贵族族展开了长达两个世纪的斗争,斗争的成就主要体现为其间所颁布的一系列法律,恩格斯曾评论说:“氏族贵族和平民不久便完全溶化在国家中了。”这一长期斗争的结果是(   )
    A . 贵族的特权被取消 B . 罗马法体系最终形成 C . 公民与贵族法律上平等 D . 自由民获得相同的权利
  • 7. 有学者认为:希腊各城邦中的政治集体或公民集体同土地所有者集体是一回事,古代雅典就曾专门以地产收入的多少划分公民的不同等级。这反映出当时雅典(   )
    A . 公民权利与义务相背离 B . 财产资格会影响公民参政 C . 城邦政治体制的特点 D . 公民群体广泛参政
  • 8. (2019高二下·覃塘月考) 有学者评价说:“真理和道德都是相对的。……不难想象那些凶暴而野心勃勃的人能利用这句格言干出什么样的事情,有人可以利用这句格言为任何邪恶的行径装上科学或哲学的门面。”“这句格言”代表的思想(    )
    A . 体现古代希腊人文主义的本质 B . 使哲学成为一门真正研究“人”的学问 C . 重新建立了人们道德价值观念 D . 否定了神的存在,树立了人的尊严价值
  • 9. 如图是中国、西方古代科技成果比较示意图,据此可知(   )

    A . 古代中国发达的农耕文明催生了高度发达的传统科技 B . 中国古代科技主要分布在数学、天文学、地学、农学等领域 C . 受西方近代科技的冲击,中国明淸科技发展迟缓,最终被西方超越 D . 中国在世界科技发展史上地位变化体现了由领先到落后西方的趋势
  • 10. (2018高二上·本溪期末) “作为压舱物的瓷器,却以其晶莹的质地、美丽的色彩引起上流社会关注,人们争相追逐,贵族则以其夺耀财富,而烧有个人化纹章的瓷器更是显赫社会地位的象征,一时间,里斯本(葡萄牙首都)成为传播中国瓷器文化的中心。”这说明(  )
    A . 殖民扩张推动中西之间的贸易 B . 传统商路变更激化欧洲国家间矛盾 C . 新航路开辟影响了西欧的社会生活 D . “地理大发现”引发西欧商业革命
  • 11. 随着欧洲大陆国家开始工业化,其国内的工业生产替代了进口,英国出口的商品在欧洲大陆的市场份额日益下降。到1913年,英国已经基本失去美国市场,当时美国占英国商品出口市场中的份额仅为5%.这反映出(   )
    A . 英国失去了世界经济大国地位 B . 工业革命开始向英国以外扩展 C . 英国失去了欧洲和美洲的市场 D . 工业革命推动经济格局变迁
  • 12. 据统计,1840﹣1894年西方列强在华企业共计88个,资本总额近2800万元;而在1895﹣1913年间,西方列强在中国设立的企业计136家,资本总额10315.3万元。其中规模较大的英国开平煤矿,1911年资本已达1159.4万元,1913年更增至2063万元。这表明(   )
    A . 列强进一步加大资本输出力度 B . 清政府放宽了民间设厂的限制 C . 英国的资本总额超过其他列强 D . 列强投资方向主要在矿产领域
  • 13. 1689年1月召开的英国“民会国会”以詹姆士“已经退位”和“王位虚悬”为由,决定由威廉和玛丽共同继承王位,前者为国王,后者为女王。议会的这一做法(   )
    A . 冲击了传统的“王权神授”观念 B . 使英王处于“统而不治”的地位 C . 意在通过双王相互牵制防止独裁 D . 解决了英国国王与议会间的矛盾
  • 14. (2019高三上·宁江月考) 英国君主立宪制确立之初,当政治斗争发展到引起政府危机时,英王能够起到稳定政局的作用;但到1756年,英王乔治二世却哀叹“我并不视自己为国王,因为我处在这些恶棍的手心中”。这表明英国(   )
    A . 国王政治地位完全丧失 B . 立法权由国王转移到议会 C . 立宪政体不断走向完善 D . 分权共和的观念逐渐形成
  • 15. 保罗•布烈尼斯(P.Bremes)曾说:“在《共产党宣言》中,资本主义工业革命以及其所产生的物化关系的整个世界被把握为同时具备解放性和压迫性的图景。启蒙运动及其实用主义产物强调的是这一图景的前一面;浪漫主义思潮则强调后一面。而马克思独自将这两者融合为统一的批判视野,“这说明马克思 (   )
    A . 以理性思维看待工业革命影响 B . 看清了启蒙运动与浪漫上义的本质 C . 理解资产阶级进步的矛盾性 D . 调和了理性上义与浪漫主义的关系
二、解答题(共3小题,满分55分)
  • 16.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18世纪的中西方贸易

    古代中国处于东亚朝贡贸易体系的中心。明清时代,面对近代国际贸易的不断发展,统治者坚持把贸易归入朝贡体系,“凡贡使至,必厚待其人”,对他们携带的货物,“皆倍偿其价”。于是各国纷纷来“贡”,导致“岁时颁赐,库藏为虚”。但是,在朝贡贸易中,中国政府并不是无所要求,更不是不讲回报,而是政治动机大于经济目的,力图造成“四海宾服,八方来仪”的宏大场面。

    ——齐涛《朝贡外交和朝贡贸易》

    1763年新兴的西方世界(→为欧洲商队的路线)

    ——摘自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二:1820﹣1840年世界工业生产年增长率和世界贸易增长率分别为2.9%和2.81%;1840﹣1860年,分别为3.5%和4.8%;1860﹣1870年,分别为2.9%和5.53%.……19世纪中期机器纺织品……成为19世纪国际贸易中最主要的工业制成品。殖民地国家的主要出口产品中,棉花、生丝、矿产原料逐步取代了茶叶、香料等生活用品的出口。……1800年,英国、法国、德国、美国在世界贸易中占有的比例分别为33%、9%、10%、5%。

    1. (1) 依据材料一对比18世纪中西贸易的特点,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影响。
    2. (2) 依据材料二,概括19世纪中期前后国际贸易呈现哪些特征?概括这些特征出现的原因。
  • 17.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美国的共和政体吸收了雅典民主的理念,……它用代表制改造了罗马的公民大会,使之成为“委托﹣﹣代理”的“间接民主”机构。它借鉴了君主制的长处,强化了行政权的功能和作用,并将它赋予单独一个人行使。同时,美国的建国者还从历代的分权理论和制度中获得借鉴,把它加以改造,转化为一种复合的分权和制衡体制……从而保证“有限政府”理念的实现。总而言之,美国的共和政体在一定意义上是对雅典民主、罗马共和制和英国宪政君主制加以综合吸收和创造性转化的结果。

    ——李剑鸣《“共和”与“民主”的趋同﹣﹣美国革命时期对“共和政体”的重新界定》

    材料二:美国是人类历史上第一个通过代议制在广土众民范围内真正实行民主治理的国家,它建立了一整套模式,从而较好地处理了中央与地方的关系。

    ——中国改革论坛网:宣晓伟《美国的中央与地方关系:制度安排的优点和缺点》

    材料三:在美国的复合共和国里,人民交出的权力首先分给两种不同的政府,然后把各政府分得的那部分权力再分给几个分立的部门。因此,人民的权利就有了双重保障,两种政府将互相控制,同时各政府又自己控制自己。

    ——【美】汉密尔顿、杰伊、麦迪逊《联邦党人文集》

    1. (1) 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指出美国共和政体“对雅典民主、罗马共和制和英国宪政君主制加以综合吸收和创造性转化”的表现,并指出这一政体确立的意义。
    2. (2) 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美国通过实行哪一制度“较好地处理了中央和地方的关系”?
    3. (3) 材料三“两种不同的政府”、“几个分立的部门”分别指什么?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人民的权利就有了双重保障”的理解。
  • 18.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对于中国传统文化这个概念,有许多复杂的解释,这里将其理解为在中国传统社会,即辛亥革命之前的所有社会形态中形成的文化,它们具有五个特征:一是萌芽和生长在中国的文化,即主体性;二是被中国人长期坚守的文化,这是传承性;三是符合人道主义原则的文化,这是普遍性;四是符合人类文明方向的文化,这是世界性;五是可以作为建构未来的文化,这是永恒性。

    ——摘编自方铭《如何认识中国传统文化》等

    根据材料提炼出一个或多个关于“中国传统文化”的特征,并结合中国历史的相关知识进行简要阐述。(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言之成理,表述清晰。)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