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高中历史 /高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江西省赣州市2020届高三文综历史4月模拟考试卷

更新时间:2020-05-29 浏览次数:265 类型:高考模拟
一、单选题
  • 1. 图6中左图为战国时期齐国齐造邦长大刀币,又称六字刀币,是田氏列为诸侯时的开国纪念币;右图为战国时期燕国尖首刀币,无背文。据此可推知(   )

                                                 

    ▲战国时期齐国齐造邦长大刀币      ▲战国时期燕国尖首刀币

    A . 国家分裂与动荡导致两地币种不同 B . 刀币的名称由来与其制作材料有关 C . 刀币形状相似折射出两地经济联系密切 D . 以刀币背文反映了中原地区儒家文化先进
  • 2. 在一些地方出土的一些反映汉代孔子与道门关系的汉画中,大部分是孔子见老子,孔子居右执贽处从位,左向对着老子,单向鞠躬行鞠躬礼.这反映了汉代

    (   )

    A . 道家的黄老无为学说处于正统地位 B . 孔子的政治地位比较低下 C . 尊儒政策对基层思想意识影响有限 D . 三纲五常未被统治者采纳
  • 3. 汉唐两朝统治者特别注意中央与地方的关系,并设立相关的中间机构,但是如刺史、州牧、道等监察区,最后都发展成州政府之上的一级地方行政机构,并导致了地方的分裂。北宋统治者从根本上解决这一问题做法是(   )
    A . 设通判 B . 设转运使 C . 设二府三司 D . 重用文官
  • 4. 黄宗羲海昌讲学时,经常推荐弟子读《几何原本》,著名思想家李二曲也常要求其学生习《农政全书》、《泰西水法》等书籍;明末流行的《天工开物》是清初向国外出口的重要书籍之一。这反映了明清之际(   )
    A . 中学未能突破传统窠臼 B . 中西方文化的全面融合 C . 西方科技受到士大夫普遍认可 D . 经世致用思潮有利于西学东渐
  • 5. 下表为近代棉布生产中纱的供给情况
    时间手工纱(万担)机制纱(万担)
    1840748.233.03
    1860756.274.28

    该表可说明当时(   )

    A . 小农经济的顽固性与封闭性 B . 近代民族资本主义经济产生 C . 列强对华入侵以商品输出为主 D . 中国已完全卷入资本主义市场
  • 6. 1902年梁启超发表了政治小说《新中国未来记》,其中创设了以下情景:在中国维新50         周年的祝典日上,英、日、俄等各国元首及夫人来南京参加“万国太平会议”,在上海开设的大博览会上“处处有演说坛,日日开讲论会”。梁启超主要目的是(   )
    A . 提倡平等的外交方式 B . 肯定改良的重要作用 C . 旨在激发民众爱国精神 D . 致力于挽救民族的危亡
  • 7. 毛泽东在中共七大会议上的报告《论联合政府》一文中的核心概念是民主,该文中民主一词出现达257次,除去民主同盟、三民主义、民主派等固定词中所含的“民主”二字仍有140次之多,毛泽东突出民主主要是因为(   )
    A . 建立社会主义民主的迫切性和必要性 B . 新民主主义革命即将取得胜利 C . 夯实民族民主统一战线基础的必要性 D . 创新革命理论宣传形式的需求
  • 8. 1953年我国对粮食统购统销模式制度化并对农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2004年中央1号文件《关于促进农民增加收入若干政策的意见》重点提及运用“多予、少取、放活”的政策方针,两年后,废除了两千多年的农业税。上述政策发生转变的主要目的是(   )
    A . 改变城乡二元经济结构 B . 增强国有企业经济活力 C . 优先发展我国的重工业 D . 使农民获得生产自主权
  • 9. 罗马法规定,如果丈夫于婚姻关系存续期间在外背负了债务,则在婚姻关系解除时,妻子享有的嫁资(陪嫁钱财或物品)返还请求权优先于债权请求权。这一规定,反映出(   )
    A . 妇女社会地位逐步得到提高 B . 公民的债务权不受法律保护 C . 法律注重保护弱势群体利益 D . 古代罗马婚姻关系极不稳定
  • 10. 17世纪50年代,蔗糖开始频频出现在药品、文学想象以及身份的炫耀等方面。1800年前后,蔗糖已经为英国人的日常饮食提供了近五分之一的热量。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A . 等级观念明显淡化 B . 贫富差距日益缩小 C . 高效便利的交通网络提供了条件 D . 工业革命促进生产力的迅猛增长
  • 11. 1921年8月,苏俄著名象征派诗人勃洛克开枪自杀,他的遗嘱中有这样两句小诗;“看,莫斯科忍受饥饿,从前整洁美丽,而现在是买卖投机。”大批共青团员退团,共青团在两年之内失去了一半团员。也有很多共产党员退党,这些人是坚定的马克思主义者。材料意在说明苏俄(   )
    A . 社会主义经济改革遭到重大挫折 B . 新经济政策在实践中遇到了挑战 C . 应将马克思主义与本国实际相结合 D . 当时国家的政策严重缺乏群众基础
  • 12. 霍元甲是中华武术的杰出代表,他最具代表性的拳术叫七十二式练手拳,施展开来出神入化、变幻莫测,让人无法看清,下列写作风格与霍元甲的拳法有异曲同工之妙的是(   )
    A . 《巴熒圣母院》 B . 《大卫•科波菲尔》 C . 《战争与和平》 D . 《百年孤独》
二、非选择题
  • 13.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典当是中国最早的民间借贷机构之一,基本功能是通过质押财物调剂资金的缓急余缺,早期的典当是多数穷苦百姓资金周转、救急告贷的选择之一。唐代质典开始走向世俗社会,北宋时搠,资金需求多,推动了质典业的发展,民办典当业在前朝数业兼营的基础上已发展成为一种独立的专门行业。明初,政府采取措施发展农业生产,至明中后期,嘉兴出现了民办的米典当,佃农可以以来质钱。自明中叶起,典当行出现显著变化,其资本规模、业务种类,与之前质库有很大不同,典当行不仅把库藏的钱财借出去放债,还不断扩充资本,注重资本的运用,具备了货币资本的某些特征。清代的典当铺,业务兴隆,利润高,吸引了不少官僚资本的介入,典当铺不仅做个人衣物、首饰等典押借款,而且也开始做棉花、粮食等小额农副产品放款。有些典当仿效钱庄,收受客户存款,发行可兑换的钱票、银票,可流通转让。

    ——摘编自朱海城《变与不变,典当业的长吋段考察》

    材料二:新航路开辟后,欧洲贸易中心转移到大西洋沿岸,阿姆斯特丹等西北欧城市崛起。当时来自不同地区的商人使用不同的货币,严重阻碍了国际贸易的发展。阿姆斯特丹银行发明了银行票据来解决这一问题,它还在标准的银行票据的基础上,发明了支票账务系统,商人的货币交易直接通过转账完成,支票账务系统大大降低了交易成本,这样阿姆斯特丹银行发行的银行票据就充当了国际货币的角色。荷兰银行业极大地推动了荷兰商业资本主义向金融资本主义过渡。荷兰人还创建了世界上最平、规模最大、流动性最好的金融市场体系,发明了期货、期权、掉期、卖空、买空、资产证券化、共同基金、对冲基金、永久年金等今日为人们熟知的金融工具。金融制度方面的创新成就了荷兰帝国,也引起了欧洲的金融革命,并直接刺激了英国金融业的发展和工业革命的诞生。

    ——摘编自薛金福等《货币的力量》

    1. (1) 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古代中国典当机构的主要特点,并分析其影响。
    2. (2) 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荷兰近代早期金融业和古代中国金融机构的不同之处,并说明产生不同的原因。
  • 14.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某学者为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七十周年,计划编写一部主题为“中华儿女齐奋斗,敢叫日月换新天”的通史著作《奋斗中国》。该著作依据中国近现代史的发展历程,以“奋斗”为主线展现了中华儿女齐心协力,改变家国命运的百余年奋斗历程。著作部分章节标题关键词节选如下:1.粵海扬成2.国门洞开5.中体西用14.庚子国难22移风易俗28.“以俄为师”31,开天辟地42.武装抗争56.共赴国难62.和平之光67.风雨钟山70.当家做主73.自力更生83.跨洋握手90.春天故事95紫荆旗耀98.复兴之梦。

    请从上述标题关键词节选中任选两个或两个以上关键词,并根据所选关键词之间的关系拟定一个论题,并对该论题进行阐述。(要求:选词恰当、观点明确、史论结合、逻辑严密。)

  • 15. 【历史——选修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材料:自有史以来,中国之不竟,未有甚于宋之时者也*宋之不竟,始焉起于黄袍加身而上位的太祖之猜忌也。北宋自宋真宗时起,大兴科举、采用恩荫制、奉行“恩逮于百官唯恐其不足”的笼络政策。为抵御北方民族的南下,大量“养兵气荆公立志改变弋百年之积,惟存空簿''的局面,以为国民经济所以日悴者,由国民不能各遂其力从事生产也。公志在制兼并济贫乏,变通天下之财,以富其民而致天下于治。于是制置三司条例司,公所创立之财政机关也。其青苗、均输、市易诸法皆此本意也。此义也,近数十年来乃大盛于欧美两洲,命之曰社会主义。其说以国家为大地主、大资本家、为大企业家,而人民不得有私财。本意欲以摧抑兼并,万一行之不善,而国家反为兼并之魁,则民何诉焉?而盗臣之因缘以自肥,又无论也。故荆公之政策,其于财政上所收之效岁颇车,而于国民经济上所收之效滋啬,良以此也。

    ——摘编自梁启超《王安石传》

    1. (1)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王安石实施财政政策的原因。
    2. (2)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评价王安石的财政政策。
  • 16. 【历史——选修2: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材料:1928年订立的《非战公约》,禁止用战争作为推行国家政策的手段,笫一次从法律上明确否定了“战争权”的合法性,也成为制止侵略战争的重要法律依据。……历史的遗憾在于,这样一个明确宣布战争为非法的国际公约并没有能够制止战争。

    二战后的纽伦堡审判和东京审判是对法西斯反攻的继续,于是,《非战公约》成为战胜国审判战犯的尚方宝剑。起诉方代表都无一例外地求助了《非战公约》对战争合法性地否定。从审判的整个过程看,正是由于《非战公约》的事先存在以及战胜国的引用,才保证了审判的有法可依、有理可据。《非战公约》在审判、惩办战犯的过程中可谓功不可没,它本身也凭借对战犯的审判而重新获得了价值认同,真正确立了自己在国际法发展序列中的地位。

    ——摘编自《第二次世界大战与战后和平》

    1. (1)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非战公约》的主要内容及其历史地位的转变。
    2. (2)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评析《非战公约》。
  • 17. 【历史——选修3: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材料:陶行知的大学毕业论文《共和精义》表明了他对教育立国的坚定信念,他在美国留学时,颇受杜威教育思想的影响。回国后,陶行知受聘于南京高等师范学堂,历任教员、教授、教务长等职。除主讲各门教育学科外,他经常去市郊进行教育调整,正是由于从这些调查研究中所得到的启示,他才逐渐离开大学,从事平民教1918年,他发表《生利主义之职业教育》,主张“职业教育应以生利为主义”,应发展“生有利之物”“生有利之事”以“利群”的职业教育,造就生利人物,则“国无游民,民无废才”。但是,他以办乡村教育改造乡村和创造一个“四通八达社会''的设想,最终没有实现。1933年,响行知在上海组织中国普及教育助成会,招收工读生,普及“以工养生,学以明生,团以保生”的生活教育。1936年,他对生活教育做出了新的解释,把生活教育和国难教育合为一体,表明生活教育、教学做合一的理论和国难教育的任务一致。19384—10月,他在重庆创办育才学校,在中共地下党组织和进步人士的支持下,培养了很多革命战士和专业人才。毛泽东称他是伟大的人民教育家。

    ——摘编自白寿葬主编《中国通史》

    1. (1) 根据材料,概括陶行知教育思想演变的轨迹。
    2. (2)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评析陶行知的教育思想及其实践。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