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小学语文 /统编版(部编版) /五年级下册 /第二单元 /本单元复习与测试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人教统编版五年级下册语文第二单元测试卷

更新时间:2020-06-02 浏览次数:429 类型:单元试卷
一、积累运用
  • 1. 将下列加下划线字的音节补充完整。

    擂鼓l    布幔 àn    踉跄l    霹雳ī

    咆哮 áo    楷书k    恶劣l     偷袭í

  • 2. 看拼音,写词语。
    1. (1) 周瑜很dù  jì 诸葛亮的才干。
    2. (2) shān gāng 上有一只jī è 的大老虎。
    3. (3) 夜里,cūn zhài 里传来了人们shú xī 的声音。
  • 3. 词语接龙。
    原委→
    引申→
    监督→
    放榜→
    
    
    
  • 4. 照样子,写词语。

    光挞挞(ABB式)        

    飘飘飖飖(AABB式)        

    瞑目蹲身(含身体部位)        

  • 5. 用四字词语替换下列句中的画线部分,保持句意不变。
    1. (1) 周瑜长吸道:“诸葛亮善于估计复杂的变化情势 , 决定策略,我真比不上他!”
    2. (2) 武松自己跟自己说话 , 独自低声说道:“那得甚么大虫!人自怕了,不敢上山。”
    3. (3) 石猴欢喜得控制不了自己 , 忽抽身往外便走,复瞑目蹲身,跳出水外。
    4. (4) 丫头们听见放风筝,人多手杂 , 动作纷乱,都忙着拿出来:也有美人儿的,也有沙雁儿的。
  • 6. 揣摩人物语言和人物性格,选择合适的“笑”。

    A.哈哈一笑         B.微微一笑         C.呵呵一笑        D.会心一笑

    1. (1) 周瑜说:“对,先生跟我想的一样。”
    2. (2) 诸葛亮说:“雾这样大,曹操一定不敢派兵出来。”
    3. (3) 武松道:“原来恁地。我却吃了三碗,如何不醉?”
    4. (4) 石猴道:“列位呵,‘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你们才说有本事进得来,出得去,不伤身体者,就拜他为王。”
  • 7. 按要求写句子。
    1. (1) 桥那边是一座天造地设的家当。(用加下划线词造句)
    2. (2) 宝玉笑道:“我认得这风筝,这是大老爷那院里嫣红姑娘放的。"(改为转述句)
    3. (3) 大虫见掀他不着,吼一声。(改为夸张向)
    4. (4) 一万多名弓弩手一齐朝江中放箭,箭好像下雨一样的。(仿写比喻句)
  • 8. 连一连。

    《草船借箭》               施耐庵              《西游记》

    《猴王出世》               罗贯中              《红楼梦》

    《景阳冈》                 曹雪芹              《水浒传》

    《红楼春趣》               吴承恩               《三国演义》

  • 9. 根据所学内容排序。
    一时风紧,众人都用娟子垫着手放。
    黛玉见风力紧了,过去将子一松,只听“豁喇喇”一阵响,登时线尽,风筝随风去了。
    宝玉等大家都仰面看天上这几个风筝起在空中。
    于是丫头们拿过一把剪子来,铰断了线,那风筝都飘飘飖随风而去。
    黛玉因让众人来放。
    众人都说:“林姑娘的病根儿都放去了,咱们大家都放了罢。”
    
    
    
二、阅读理解。
  • 10. 课内阅读。

    草船借箭(节选)

        这时候大雾漫天,江上的人连面对面都看不清。五更时分,船已经靠近曹军的水寨。诸葛亮下令把船头朝西,船尾朝东,一字摆开,又船上的军士一边擂鼓,一边呐喊。鲁肃吃惊地说:“如果曹兵出来,怎么办?”诸葛亮笑着说:“雾这么大,曹操一定不敢派兵出来、我们只管饮酒取乐,雾散了就回去。

        曹操得知江上的动静后,就下令说:“江上雾很大,敌人忽然来攻,必有埋伏,我们看不清虚实,不要轻易出动。拔水军弓弩手朝他们射箭便是。”然后,他又派人去旱寨调来六千名弓弩手,到江边支援水军。一万多名弓督手一齐朝江中放箭,箭好像下雨一样。诸葛亮又下令把船掉过来,船头朝东,船尾朝西,仍旧擂鼓呐喊,逼近曹军水寨受箭。

    1. (1) “大雾漫天”是指:。诸葛亮在这样的天气去取箭,是为了,选文中诸葛亮借箭时采取的方法是,他这样做的原因是
    2. (2) 诸葛亮笑着说:“雾这么大,曹操一定不敢派兵出来。”这里用了一个“一定”是因为,而诸葛亮是笑着说的,难道他就不担心吗?。这说明了什么?
    3. (3) 鲁肃吃惊的原因是
    4. (4) 诸葛亮为什么要让军士们“擂鼓呐喊”?
  • 11. 课外阅读。
     说时迟,那时快,薛霸的棍恰举起来,只见松树背后雷鸣也似一声,那条铁禅杖飞将来,把这水火棍一隔,丢去九霄云外,跳出一个胖大的和尚来,喝道:“洒家在林子里听你多时!”
    两个公人看那和尚,穿一领皂布直裰,跨一口戒刀,提起禅杖,抡起来便打两个公人。林冲方才闪开眼看时,认得是鲁智深。林冲连忙叫道:“师兄,不可下手!我有话说。”鲁智深听得,收住禅杖。两个公人呆了半晌,动弹不得。林冲道:“非干他两个事,尽是高太尉使陆虞候吩咐他两个公人,要害我性命。他两个怎不依他。你若打杀他两个也是冤屈。”
     鲁深扯出戒刀,把索子都割断了,便扶起林冲,叫:“兄弟,俺自从和你买刀那日相别之后,洒家忧得你苦。自从你受官司,俺又无处去救你。打听得你断配沧州,洒家在开封府前又寻不见,却听得人说监在使臣房内。又见酒保来请两个公人,说道:店里一位官人寻说话。'以此洒家疑心,放你不下,恐这所们路上害你,俺特地跟将来。见这两个撮鸟带你入店里去,洒家也在那店里歌。夜间听得那所两个做神做鬼  , 把滚汤烫伤了你脚。那时俺便要杀这两个撮鸟,却因为店里人多,恐妨救了。酒家见这厮们不怀好心,越放你不下。你五更里出门时,洒家先投奔这林子里来,等杀这所两个撮鸟。他倒来这里害你正好杀这所两个。”林冲劝道:“既然师兄救了我,你体害他两个性命。”②鲁智深喝道:你这两个撮鸟!洒家不看兄弟面时,把你这两个都剁做肉酱!具看兄弟面皮,饶你两个性命!”就那里插了戒刀,喝道:“你们这两个撮鸟,快搀兄弟,都跟洒家来!”提了禅杖先走。两个公人那里敢回话,只叫“林教头救俺两个!”……
     ……两个公人道:“不敢拜问师父,在那个寺里主持?”③智深笑道:“你两个撮鸟,问俺住处做甚么?莫不去教高俅做甚么奈何洒家?别人怕他,俺不怕他!洒家若撞着那厮,教他吃三百禅杖!”两个公人那里敢再开口。吃了些酒肉,收了行李,还了酒钱,出离了村口。林冲问道:“师兄今投那里去?”④鲁智深道:“‘杀人须见血,救人须救彻’。洒家放你不下,真送兄弟以沦州。”
    1. (1) 画横线的句子写出了鲁智深“粗中有细”的性格特点,文中哪些句子写出了他这一特点,请摘录一处写在下面。
    2. (2) 读文中①②③④的四个句子,它们分别表现了主人公怎样的性格?选择合适的词语写在后面的括号里。(填序号)

      A.嫉恶如仇      B.侠肝义胆       C.勇猛干练          D.不畏强权

      句①       句②         句③          句④

    3. (3) 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这个故事的内容,作为选段的标题。
    4. (4) 鲁智深,外号“花和尚”,在《水浒传》中是一个个性张扬、故事较多的人物,请你再写出与他有关的两个故事。
    5. (5) 有一句歇后语说“林冲落草——通上梁山”,从中可以知道林冲并不是自愿上梁山的。下面的选项中能体现出这一点的有(   )。(多选)
      A . 对两个公人欺凌自己的行为忍气吞声,不愿反抗。 B . 仍然称害自己的高俅为高太尉,保持官场习惯。 C . 答应鲁智深护送自己到沧州。 D . 不让鲁智深杀死押送他的两个公人。
三、习作。
  • 12. 读一本好书,书中的人物形象或故事情节往往会给我们留下深刻的印象,那么有没有什么书或书中的人物给你留下很深的印象?请以“读《×××》有感”或“《×××》读后感”为题写一篇作文,字数不少于400字。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