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语文 /统编版(部编版)(2024) /八年级下册 /第四单元 /14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人教统编版(部编版)八年级下册语文第4单元第14课《应有格物...

更新时间:2020-05-28 浏览次数:148 类型:同步测试
一、积累运用
  • 1. 下列划线字的注音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中(zhào)    华(yì)     语(lún) B . (yōng)      家(rú)     徨(páng) C . (liáng)     埋(mò)     手旁观(xiù) D . 言(nuó)       朱(xǐ)     不知所(cuó)
  • 2. 下列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 接触    埋没    观查        学术 B . 领悟    检讨    袖手旁观    测量 C . 权威    支配    不知所错    突破 D . 尊照    彷徨    一帆风顺    恐慌
  • 3. 下列划线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创造的过程不是消极的袖手旁观 , 而是有想象力的有计划的探索。 B . 老师的严厉斥责,让他不知所措 C . 没有谁的人生是一帆风顺的,充满荆棘才充满挑战。 D . 学习不能三天打鱼两天晒网,要有锲而不舍的精神。
  • 4. 下列各句中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 首批征集选拔的摄影“发烧友”,兴高采烈地登上武汉第一高楼,抢先拍摄正在建设中的“长江主轴”。 B . 武汉市新一轮的招商引资工作取得了阶段性成果,但仍然存在产业项目不多、项目转化速度不快。 C . 2017年6月10日是我国第一个“文化和自然遗产日”,各地纷纷开展了与此相关的宣传活动。 D . “一带一路”倡议得到沿线各国的理解、认同和支持,中国和这些国家之间的交流领域不断扩大。
  • 5. 给下列句子排序,最合理的一项是(    )

    ①我们需要培养实验的精神。

    ②不但研究学术不可缺少,而且对应付今天的世界环境也是不可少的。

    ③我觉得真正的格物致知精神。

    ④要靠实践来发现事物的真相。

    ⑤就是说,不论是研究自然科学,研究人文科学,还是在个人行动上,我们都要保留一个怀疑求真的态度。

    A . ①④⑤②③ B . ③②①⑤④ C . ④⑤③①② D . ④③①⑤②
  • 6. 下列对课文论点、论据和论证的分析把握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第三自然段概括地引述《大学》里格物致知的目的作为论据,用道理论证“传统的中国教育并不重视真正的格物和致知”的观点。 B . 第四自然段以王阳明“格”院子里的竹子为论据,用事实论证“传统的中国教育并不重视真正的格物和致知”的观点。 C . 第七自然段以“我们要知道竹子的性质,就要特地栽种竹子,以研究它生长的过程,要把叶子切下来拿到显微镜下去观察”为论据,举例论证“新的知识只能通过实地实验而得到,……实验的过程不是消极的观察,而是积极的探测”的观点。 D . 第十一自然段作者以自身的经验为论据,用事实论证“一开始做研究便马上发现不能光靠教师,需要自己做主张、出主意”的观点。
  • 7. 文学常识填空。

    ①丁肇中,美籍华裔物理学家,获1976年诺贝尔学奖。

    ②“四书”指的是《》《中庸》《》《孟子》,“五经”指的是《》《》《》《》《》。

二、综合题
  • 8. 为了更加深入地了解诺贝尔奖,九年级(2)班准备出一期题为“诺贝尔奖与我们”的专题板报,板报设立二个栏目。请你完成以下任务。
    1. (1) 在第一个栏目中,你要向同学们概述诺贝尔奖的性质以及诺贝尔奖得主的情况,请依据以下材料,提取两条主要信息。

      1895年,瑞典著名化学家诺贝尔留下遗嘱。在遗嘱中他提出,将部分遗产作为基金,设立物理、化学、生理学或医学、文学及和平(后增设经济)等5种奖项,授予世界各国在这些领域对人类做出重大贡献的学者。1901年,诺贝尔奖正式颁发。一百多年来,几十个国家的近千名学者与科学家相继获此荣誉。得奖者中,有杨振宁、李政道、丁肇中等8位华裔科学家,还有2012年荣获诺贝尔文学奖的莫言,2015年荣获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的屠呦呦。

    2. (2) 宣传委员准备根据以下材料,为第二个栏目拟写一个标题,他写了前一句,请你补出后一句。(要求:与前一句语意相关、句式一致、字数相等。)

      材料一:诺贝尔奖获得者的共同点是:①对自然界和科学现象具有广泛而浓厚的兴趣;②从小具有一种自发的探索、创新精神和丰富的想象力;③具有刻苦、顽强、百折不挠的精神。

      材料二:中国孩子认为自己有想象力的只占4.7%,而希望培养想象力和创造力的只有14.9%。

      栏目标题:展开想象翅膀,

  • 9. 阅读下面的图表,请结合表一和表二,写出两条信息。

    表一:对基础教育阶段所学知识掌握情况的调查

    表二:对基础教育阶段所学知识是否有用的调查

三、现代文阅读
  • 10. 阅读丁肇中的《应有格物致知精神》(选段),回答下面的问题。
      ①但是传统的中国教育并不重视真正的格物和致知。这可能是因为传统教育的目的并不是寻求新知识,而是适应一个固定的社会制度。《大学》本身就说格物致知的目的,是使人能达到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的田地,从而追求儒家的最高理想——平天下。因这样,格物致知的真正意义便被埋没了。
      ②大家都知道明朝的大理论家王阳明,他的思想可以代表传统儒家对实验的态度。有一天王阳明依照《大学》的指示,先从“格物‘做起。他决定要”格“院子里的竹子。于是他搬了一条凳子坐在院子里,面对着竹子硬想了七天,结果因为头痛而宣告失败。这位先生明明是把探察外界误认为探讨自己。……
      ③我觉得真正的格物致知精神,不但在研究学术中不可缺少,而且在应付今天的世界环境中也是不可少的。在今天一般的教育里,我们需要培养实验的精神。就是说,不管研究自然科学,研究人文科学,或者在个人行动上,我们都要保留一个怀疑求真的态度,要靠实践来发现事物的真相。现在世界和社会的环境变化得很快。世界上不同文化的交流也越来越密切。我们不能盲目地接受过去认为的真理,也不能等待”学术权威“的指示,我们要自己有判断力。在环境激变的今天,我们应该重新体会到几千年前经书里说的格物致知真正的意义。这意义有两个方面:第一,寻求真理的惟一途径是对事物客观的探索;第二,探索的过程不是消极的袖手旁观,而是有想像力的有计划的探索。希望我们这一代对于格物和致知有新的认识和思考,使得实验精神真正地变成中国文化的一部分。(选自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
    1. (1) 下列句子中加着重号的词语能不能删掉?为什么?

      但是传统的中国教育并不重视真正的格物和致知。

    2. (2) 作者认为王阳明“‘格’院子里的竹子”的做法对吗?作者用这个例子想证明什么?
    3. (3) 结合选文,说说格物致知的真正意义是什么?
    4. (4) 选文最后一段,“我们需要培养实验的精神”一句中“实验的精神”具体指什么?
  • 11. (2019九上·息烽期中) 阅读下列文段,回答问题。

    独立与合作

        世界上有很多事情,只有通过人与人之间的相互合作才能完成,学生的学习也是如此。

        学生只有具有合作精神,才能积极配合教师的课堂教学活动,使课堂教学活动生动、有序地展开;学生只有具有合作精神,同学之间才能团结协作,互助友爱,共同营造温馨、和谐的学习氛围。学会了与别人合作,不仅可以帮助自己找到成功的捷径,还可以帮助别人得以提高和发展,并且也可以为大家今后步入社会、走上工作岗位打下很好的基础。

        学生的独立意识在学习当中更是不容忽视,在课堂学习中,一定要让学生养成独立思考的习惯。学生的思维不能总是跟着老师转,也不能总是随着同学跑,而应该让他们自己去理解、去掌握。只有学生通过自己的努力理解的东西,才是他真正要掌握的东西。智慧若离开紧张的动脑,离开思考,离开独立的探索,就不会得到发展。所以,我们应当鼓励学生积极思考,使得知识在深刻理解和运用的情况下不断地发展。“没有思考就不会有发现,而没有发现就谈不上教育工作的创造性。”(苏霍姆林斯基语)教师要善于提供机会让学生独立思考,把独立发现的道路让给学生走;要不惜花费时间,让学生去深入思考他们接触到的事实、现象及规律的实质。学生想得越深入、越透彻,他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也就越深刻、越牢固。

        在巩固知识与做习题方面更应要求学生独立完成。苏霍姆林斯基说过:促使学生思维积极化的一个重要手段,就是让学生独立完成作业。不要过分迷恋集体作业的形式,那只会造成一种一切顺利的表面现象。教师是否能及时地得到每一个学生脑力劳动情况的信息,取决于是否能正确地选择让学生运用知识去解答的题目,是否能考虑到学生的个人能力,特别是考虑到脑力劳动的独立性和个体性。虽然我们平日要求学生要互助友爱,教师对学生要诲人不倦,但这并不是说学生有了困难,我们就一定要帮他或替他去解决。当学生的头脑需要考虑、深思和研究问题的时候,我们不应当只是减轻学生掌握教材时的难度,帮他摆脱思考,那样只会适得其反,让他们的智力和才能逐渐变得迟钝起来。教学的技巧并不在于使学习、掌握知识变得很轻松,毫无困难。恰恰相反,教育者的任务在于要使学生遭遇困难,只有当学生遇到困难并克服这些困难的时候,他的智力才会得到发展,并且也可以让他认识到,不付出劳动就体会不到克服困难的快乐,这又有利于培育学生对学习的热爱,也是学生愿意学习的内动力之一。

        现代社会是一个充满竞争的社会,同时也是一个需要合作的社会。如果不学会合作,闭关自守,不善于吸取别人的先进经验和科学技术的话,那么落后的将永远落后,甚至会更落后:同样一个人若缺乏独立的意识,不积极地拼搏、努力开拓的话,也不会取得大的成就。作为一个现代人,尤其是中学生,只有学会合作和具有独立意识,才能适应未来社会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

    1. (1) 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
    2. (2) 作者在论述合作的重要性的同时,从两个方面论述了独立意识培养的重要性。这两个方面是什么?
    3. (3) 在现代社会中,如果缺乏合作意识,造成的后果将是什么样?
    4. (4) 文章题目是“独立与合作”,而作者却用大量的篇幅论证“独立”的意义和作用,这样安排是否合理?说说你的理由。
    5. (5) 第2段中说“世界上有很多事情,只有通过人与人之间的相互合作才能完成”,在平时学习和生活中你尝到过与他人合作的甜头吗?请用一段简略的文字举例说明。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