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历史与社会(人文地理)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八年级下册 /第八单元 19世纪中后期的近代中国 /第三课 清末变法图强的尝试与文教革新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人教新课标历史与社会八年级下册第八单元 第三课 清末变法图强...

更新时间:2017-12-23 浏览次数:778 类型:同步测试
一、单选题
  • 1. 梁启超说过:“吾国四千余年大梦之唤醒,实自甲午战败割台湾二百兆以后始也。”下列史实能为此提供佐证的有(   )​

    ①洋务运动的开展  ②维新变法运动的蓬勃展开 ③“师夷长技以制夷”思想的提出  ④资产阶级革命团体的建立

    A . ①④ B . ②④ C . ②③ D . ①③
  • 2. 戊戌变法的诸项措施中,有利于资本主义发展的(     )​

    A . 发展工、农、商业 B . 开放言论 C . 开办新式学堂 D . 废除八股
  • 3. 《中华文明史》写道:作为一场政治运动,百日维新短命而败,但作为一场更广阔意义上的社会文化运动,自有其成功之处。这里的“成功之处”主要是指戊戌变法运动​(   )

    A . 阻止了民族危机继续加深 B . 改革了君主专制体制 C . 在社会上起了思想启蒙作用 D . 动摇了儒家思想的正统地位   
  • 4. 它是1898年中国最轰动的出版物,介绍了达尔文的进化论思想,提出了“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观点。它是(    )​

    A . 康有为的《国闻报》 B . 梁启超的《时务报》 C . 孔子的《论语》 D . 严复的《天演论》
  • 5. 《变法通议》是梁启超阐述维新变法理论的主要著作。书中说“变法之本,在育人才;人才之兴,在开学校; 学校之立,在变科举。而一切要其大成,在变官制”。梁启超认为要推行维新变法,从根本上说要改革( )

    A . 教育制度 B . 科举制度 C . 文化制度 D . 政治制度
  • 6. 公车上书是维新派的一次重要活动,关于公车上书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

    A . 起因于《马关条约》的签订 B . 是康有为联合各省应试举人发动的 C . 提出拒和、迁都、练兵和变法等主张 D . 光绪帝看后非常感动,接受了其主张 
  • 7. 下列哪一项内容符合维新派的主张,却不在戊戌变法的政令之内(     )​

    A . 实行君主立宪制 B . 改革政府机构 C . 改革科举制度 D . 发展民族工商业
  • 8. 1895年,维新思潮发展成为爱国救亡的政治运动,其标志是(     )​

    A . 强学会的成立 B . 《中外纪闻》创办  C . “公车上书” D . 保国会成立
  • 9. 下列历史人物和事件相对应的是(     )​

    A . 康有为—洋务运动 B . 梁启超—维新变法运动 C . 孙中山—五四运动 D . 李鸿章—武昌起义
  • 10. 对联具有记载历史的功能,是时代的见证。“宣传民主维新,倡西学,发展资本主义;批判专制守旧,兴民权,实行君主立宪。”对此联反映的历史事件是 (     )​

    A . 洋务运动 B . 戊戌变法 C . 五四运动 D . 新文化运动
  • 11. 史学家陈旭麓认为:“民主的反思,是在遭遇极大的困难中产生的。一百多年来,中华民主的第一次反思是在鸦片战争后,渐知诸事不如人,只有学习西方。第二次则是学了西方仍然失败。”其中“第二次反思”开始于(   )

    A . 经济技术方面探索 B . 政治制度方面探索 C . 思想文化方面探索 D . 军事强国方面探索
  • 12. 有人说,康有为等人想以日本明治维新的要义为蓝图,在中国推行变法。但是没有认识到日本与中国国情不同,而是机械地照搬日本的经验,只是从形式上学习并没有掌握明治维新的真正“要义”。这里的“要义”是指( )

    A . 全面学习西方,全盘西化 B . 政府的重视和参与 C . 推翻旧的幕府统治,建立新的天皇政权 D . 封建统治腐朽
  • 13. 有首北京的旧民谣,讲述了清朝260多年的大事,其中与戊戌政变有关的句子是(    )​

    A . 昊三桂要去借清兵,顺治帝登基享现成 B . 林则徐严禁吸洋烟,忠心报国无人识 C . 曾国藩团练起湘乡,淮军还有李鸿章 D . 好头颅六个凭空送,菜市街夜夜叫冤魂
  • 14. 戊戌变法运动的背景是 (    )

    ①中国资本主义初步发展 ②中国资产阶级作为新的政治力量开始登上历史舞台 ③中国面临被瓜分的危机 ④资本主义国家基本完成第二次工业革命​

    A . ①③ B . ②③④ C . ①②④ D . ①②③④ 
  • 15. 小明自主学习了“科举制的演变”这一专题,他的学习笔记中错误的是( )

    A . 诞生于隋炀帝时期 B . 唐朝时期逐渐完善 C . 明朝实行八股取士 D . 新文化运动后废除
  • 16. 近代中国为救亡图存,不断探求复兴之路。其中“废八股,设学堂”,是哪一次运动中提出。(   )​

    A . 洋务运动 B . 太平天国运动 C . 戊戌变法 D . 义和团运动
  • 17. 与北京大学一起被誉为中国近现代文化的“双子星座”的是(   )​

    A . 北京师范大学 B . 京师同文馆 C . 商务印书馆 D . 京师大学堂
  • 18. 资产阶级维新派的施政纲领是:(   )

    A . 《新学伪经考》 B . 《变法通议》 C . 《应召统筹全局折》 D . 《定国是诏》
  • 19. 下列著作宣传资产阶级维新思想的是(   )

    A . B . C . D .
  • 20. 19世纪末,资产阶级维新派与封建顽固势力论战的核心问题是​(   )

    A . 要不要变法 B . 要不要兴民权,实行君主立宪 C . 要不要提倡西学,改革教育制度 D . 要不要推翻政府,实行民主政治
二、问答题
  • 21.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有心杀贼,无力回天,死得其所,快哉快哉!“

    (1)材料中的这些话是谁说的?他所参加的变法运动名称是什么?他一同被杀害的人被称为什么?

    (2)有心杀贼中的“贼“指何人?

    (3)他为什么感到“无力回天”?此遗言表达了他怎么样的思想情感?什么他说自己 “死得其所”?从中我们应该学习他怎么样的精神?

    (4)在维新政变当日,他本来有机会逃走,但他不愿走,表示甘愿为变法流血牺牲,最终就义。有人任务,他应该走,以便日后再图维新事业。你同意哪种观点,为什么?​

  • 22. 近代中国教育的变革,是中国近代化历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据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梁启超在《饮水室合集》中写道:“先生(康有为)以为欲任天下之事,开中国之新世界,莫亟(急迫)于教育。”
    (1)康有为对发展教育持什么态度?

    (2)“此事”指什么?哪一出版机构以编印新式教科书为主,为近代教育发展作出了贡献?
    (3) 综合上述中国近代教育的变革历程,你能得出哪些认识?

  • 23.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日本在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生产技术以至生活风尚等方面都受到中国的深刻影响。其中影响最大的是7世纪中期的一次改革。他们仿照隋唐制度,改革了从中央到地方的官制、科举制……

    ──人教版历史教师教学用书七年级下

    材料二:清政府并没有完全将日本放在眼里,在学术领域也很少翻译日文书籍。

    ……战争的惨痛失败使清政府开始正视日本,积极向日本派遣留学生,学习近代化的经验。

    材料三:20世纪30年代,日语词汇铺天盖地进入中国。然而,通过这种传播方式留下的日源外来词,如“大东亚共荣圈”、“皇军”、“马路大”等在中国人的头脑中大多被打上了羞耻、痛苦的印记。

    材料四:2014年以来,日方在钓鱼岛问题上采取升级挑衅行动。据报道,日本文部科学省正研究在初中和高中教科书编写指南中写明钓鱼岛是日“固有领土”。并将钓鱼岛“属于《日美安保条约》第5条的适用对象”写入其中。按照这个声明的规定,“包括钓鱼岛在内,所有处于日本施政之下的区域适用《日美安保条约》”。

    (1)古代日本已经成为中华文明圈中的一员。材料一中提到的是日本古代的哪次改革?请列举一位唐代为中日文化交流做出贡献的使者。

    (2)结合材料二及所学知识,使清政府“惨痛失败”的是什么战争?日本近代的哪次改革使其成为清政府学习的榜样?

    (3)材料三中的日源词汇出现在哪次战争期间?这场战争全面爆发的标志是什么?请列举一例战争期间日本在中国的暴行。

    (4)请你结合钓鱼岛事件,谈谈你的看法。

  • 24.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中国文武制度,事事远出西人之上,独火器方不能及。……中国欲自强,则莫如学习外国利器,欲学习外国利器,则莫如觅制器之器,师其法,而不必尽用其人。”

                                                   ——《江苏巡抚李鸿章致总理衙门原函》

     材料二  “西人立国……育才于学堂,论政于议院,君民一体,上下同心,务实而戒虚,谋定而后动,此其体也。轮船、火炮、洋枪、水雷、铁路、电线,此    其用也。中国遗其体而求其用,无论竭蹶趋步,常不相及;就令铁舰成行,铁路四达,果以足恃欤?”            ——郑观应《盛世危言•自序》

        材料三  李鸿章在给友人的信中说:"中国积弱,由于患贫。西洋方圆千里,数百里之国,岁入财赋动以数万之计、无非取资于煤铁五金之矿、铁路、电报信局等"

    请回答下列问题:

    (1)材料一和材料二提出怎么样的主张?

    (2)郑观应对洋务运动提出了怎样的批评?

    (3)材料三对比材料一,李鸿章思想有无变化?对李鸿章的行动进行评价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