步骤1:测出一个钩码的质量,在某一轻质弹簧a下端挂一钩码,上端固定;
步骤2:把弹簧拉伸到A点后放手,让钩码上下振动(如图甲所示);
步骤3:测出振动30次所需的时间t,算出每振动一次所需的时间t/30;
步骤4:增加所挂钩码的个数,重复步骤2、步骤3;
步骤5:将数据采用描点法绘制出轻质弹簧a每振动一次所需的时间(即振动快慢)与所挂重物质量的关系图象(见图乙中轻质弹簧a曲线);
步骤6:换用一条轻质弹簧b,重复以上实验,同理绘制出轻质弹簧b每振动1次所需的时间(即振动快慢)与所挂重物质量的关系图象(见图乙中轻质弹簧b曲线)。
根据以上实验过程回答如下问题:
幼嫩枝条 |
发育情况 |
叶面积(最大面积的%) |
总叶绿含量 |
气孔相对开放度 |
净光合速率 |
A |
未有叶片 |
- |
- |
- |
-2.8 |
B |
新叶展开中 |
87 |
1.1 |
55 |
1.6 |
C |
新叶展开完成 |
100 |
2.9 |
81 |
2.7 |
D |
叶已成熟 |
100 |
11.1 |
100 |
5.8 |
注:“-”表示未测到数据。 ※净光合速率指植物在单位时间内积累的有机物的量。
①B组总叶绿素含量较低,因而B吸收的光能显著(填“多于”或“少于”)C组。
②B组气孔相对开放度比C组小,导致(填“O2”或“CO2”)供应不足。
【查阅资料】a.NaOH与CuSO4反应既会生成Cu(OH)2 , 也会生成Cu4(OH)6SO4。
b.Cu(OH)2在80℃时会分解生成CuO。
c.Cu4(OH)6SO4不溶于水,能与酸反应,在300℃时分解。
【建立猜想】猜想一:浅绿色固体可能是Cu(OH)2;
猜想二:浅绿色固体可能是Cu4(OH)6SO4;
猜想三:浅绿色固体可能是。
【实验步骤】①过滤,得到浅绿色固体。过滤时需要将圆形滤纸折叠处理,下列图示中不应该出现的情况是。
②取少量浅绿色固体放入试管中,加热至90℃,观察到(填实验现象),证明浅绿色固体中存在Cu(OH)2。
③另取少量浅绿色固体放入试管中,加入足量稀硝酸,固体完全溶解,再滴加Ba(NO3)2溶液,出现(填实验现象),证明浅绿色固体中存在Cu4(OH)6SO4。
【得出结论】浅绿色固体中存在Cu4(OH)6SO4和Cu(OH)2。
实验序号 |
电压/V |
电流/A |
1 |
2.0 |
0.20 |
2 |
2.4 |
|
3 |
2.8 |
0.28 |
实验方案:该小组同学称取15.50g样品,加水配成溶液,向溶液中加入过量的澄清石灰水,过滤、洗涤、干燥,共得到白色沉淀10.00g。请回答: 小组同学判断石灰水是否过量的方法是:静置后,取上层清液滴加溶液,观察是否变浑浊。
查阅资料:往碳酸钠溶液中逐滴滴入稀盐酸会依次发生以下两个反应:Na2CO3+HCl=NaHCO3+NaCl,NaHCO3+HCl=NaCl+H2O+CO2↑
实验方案:该小组同学称取15.50g样品放入锥形瓶中,并称得锥形瓶及样品的总质量50.50g,再将175.00g7.3%稀盐酸平均分成7份依次加样品中,每次充分反应后用电子秤称得锥形瓶及所盛物质的质量,实验数据记录如下:
加入盐酸的次数 |
第一次 |
第二次 |
第三次 |
第四次 |
第五次 |
第六次 |
第七次 |
锥形瓶及所盛物质的总质量 |
75.5 |
100.50 |
125.50 |
150.50 |
173.30 |
196.10 |
221.10 |
计算样品中氢氧化钠的质量分数。(结果精确到0.1%)
方案一:用“220V 220W”电热丝R3、“220V 880W”电热丝R4串联替代R1
方案二:用两根都是“220V550W”的电热丝R5并联替代R1